变压器的绕组线圈排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322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压器的绕组线圈排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线團排列结构,尤指一种运 用绕组线圏排列以减少初级绕组线團匪数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台式计算机的电源供应器中,脉宽调变器(PWM)的 电力控制设计已被广泛地使用,借此以提供稳定调整的输出电压与 电流,传统电源供应器为了取得较佳的电压稳、压率(Load Regulation ),将电源供应器内的变压器的次级侧圏数设计为具有匝 数为3的正5伏特输出与具有匝数为7的正12伏特输出,请参阅 图1与图2所示的为传统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与电路示意图,其中 脚位PIN1、 2、 3、 4、 6为变压器的初级側脚位,脚位PIN9 PIN12 为变压器的次级侧脚位,且脚位PIN1通过3匝(Ts)的环绕后与 脚位PIN2电连接,脚位PIN4通过38匪(Ts )的环绕后与脚位PIN6 电连接,脚位PINIO与脚位PINll通过3臣(Ts)的环绕后与脚位 FLY电连接,脚位PIN7通过4匝(Ts )的环绕后与脚位PIN9与脚 位PIN10电连接,脚位PIN11与脚位PIN12通过3匪(Ts )的环绕 后与脚位FLY电连接,脚位PIN3通过24匝(Ts )的环绕后与脚位 PIN4电连接。
然而,如果将上述传统变压器应用于具有谐振电路(Resonant Topology)的电源供应器时,则由于谐振电路的特性而造成变压器 初级侧的线團数过多,且需增大变压器的铁心,使得变压器制造成 本提高;此外,上述传统变压器也会产生绕线损失较高以及漏电感 的难以控制;因此,如何有效地提供一种较佳变压器的绕组线圏已 成为制造商极欲克服的一大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线圏排列 结构,其运用绕组线團排列以减少初级绕组线图匝数,进而节省变 压器的制造成本与空间,并能减少绕线损失且有效地控制漏电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线圏排列 结构,该变压器具备有一线架,在该线架上绕i殳有一初级绕组线圏 及至少一个次级绕组线圏,其特征在于,该线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定 义为入线侧及出线侧,使得绕设于该线架上的次级绕组线圈以相对 于该初级绕组线圏的所预i殳的匝凄t比,由该入线侧进线开始绕组并 由该出线柳l截止出线。
附困说明
图1是传统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2是传统变压器的电路示意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4交佳实施例的绕线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


请参阅图3-1、图3-2与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 例的立体示意图、绕线示意图与电路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 变压器的绕组线圏排列结构,该变压器具备有一线架1,于该线架 1上绕i殳有一初级绕组线圏2及至少一个次级绕《且线圓3,其特4i 在于,该线架1的相对两側分别定义为入线側及出线侧,使得绕设 于该线架1上的次级绕组线圏3以相对于该初级绕组线團2所预i更 的匝凄t比,由该入线侧进线开始绕组并由该出线侧截止出线。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线側10 i殳有一脚位PIN1 PIN7,且该 第二线侧12设有多个脚位PIN8 PIN14,其中,脚位PIN3、 PIN4、 PIN11与PIN12相互导通并设为基准电位脚位(GND),该次级绕 组线圏3包含从脚位PIN1顺时针绕设1.5臣(N1 )并通过脚位PINll 输出正5伏特电力的第一次级绕组线圏30、从脚位PIN8逆时针绕 设2匝(N2)并通过脚位PIN14输出正12伏特电力的第二次级绕 组线圈32、从脚位PIN14逆时针绕设1.5臣(N3 )并通过脚位PIN3 输出正5伏特电力的第三次级绕组线圏34、从脚位PIN11顺时针绕 设1.5匝(N4)并通过脚位PIN2输出正5伏特电力的第四次级绕 组线圏(图中未示)、从脚位PIN2顺时针绕设2匝(N5 )并通过脚 位PIN7输出正12伏特电力的第五次级绕组线圏(图中未示)、从 脚位PIN3逆时针绕i殳1.5匝(N6 )并通过脚位PIN13输出正5伏 特电力的第六次级绕组线圏(图中未示),其中,对第一、五、六 次级绕组线圏而言,第 一线侧10为入线側而第二线侧12为出线侧, 而对第二、三、四次级绕组线圏而言,第二线侧12为入线侧而第 一线侧10为出线側,且第一次级绕《且线圏30、第二次级绕《且线圏 32与第三次级绕组线圏34是呈现上、中、下的绕i殳形式,而第四
次级绕ia线圏、第五次级绕ia线圏与第六次级绕《且线图也呈上、中、 下的绕设形式,借此而使得正5伏特电力的次级绕组线图3匝数 (Nl、 N3、 N4、 N6)与正12伏特电力的次级绕组线圏3匝凄丈(N2、 N5)构成3:7的匝数比,即笫一匝数是1.5匝,第二匝数是3.5匝。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四次级绕组线图、第五次级绕组线圈与 第六次级绕组线图与第一次级绕组线圏30、第二次级绕组线圏32 与第三次级绕组线圏34的绕设方式相同,因此在图3-1与图3-2中 4又表示出第一次级绕组线圏30、第二次级绕组线圏32与第三次级 绕纟且线圏34的绕i殳方式。
因此,本实用新型运用的次级绕组线圏3从该第一线侧10进 线开始绕组并由该笫二线侧12截止出线,或从该第二线侧12进线 开始绕《且并由第一线侧10截止出线的绕《且线图4非列结构,进而形 成非整ft匝的绕组线團,不^f又仍可维持3:7匝数比的黄金比例以提 供正5伏特与正12伏特的输出电力,也能减少初级绕组线圏2、次 级绕组线圏3及变压器铁心(图中未示)的体积与制造成本,进而 避免传统的具有谐振电路的变压器所产生高绕线损失与漏电感难 以控制的现象。
请参阅图5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变压器以三层绕式变压器(俗称三明治式变 压器)为结构,该初级绕组线圏2在上、中、下分i殳有相互电连摘「 的一第一初级绕组线圏20、 一第二初级绕组线圏22及一第三初级 绕组线圏24,其中,该次级绕组线圏3 "i殳于第二初级绕组线圏22 旁并由该第一线侧10进线开始绕组并由该第二线侧12截止出线, 且该第二初级绕ia线圏22电连接于漏感控制线圏4,该漏感控制线 圏4根据耦合率绝缘环设于该次级绕组线圏3,并由该漏感控制线 圏4与第二初级绕组线圏22的线端缠接而呈现串联形式,且通过 该漏感控制线圏4与该次级绕组线圈3的电磁耦合以输出 一控制电
力信号,该控制电力信号输入该初级绕组线圏2以控制该初级绕组 线圏2的漏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漏感控制线闺4由第二初级 绕组线圏22的线端聘々妄并绝參彖环i殳于该次级绕组线圏3,然而实际 上,该漏感控制线圏4也可由第一初级绕组线圏20或第三初级绕 组线圏24的线端跨接以实现电磁耦合,并由该漏感控制线圏4对 第一初级绕iE线圏20、第二初级绕症且线圈22与第三^刀级绕《且线圏 24的任一或其组合进4亍线端缠4妻而呈现串联形式以传递该控制电 力信号。
因此,使用者可根据耦合率而取决由第一初级绕组线圏20、第 二初级绕组线團22与第三初级绕组线圏24的4壬一或其组合对漏感 控制线圈4进行电连接,进而输出一控制电力信号,由此控制该初 级绕组线圏2的漏感。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运用的次级绕组线圏3为由一线侧 进线开始绕组并由另 一线侧截止出线的绕组线圏排列结构,进而形 成非整数匝的绕组线圏,不仅仍可维持3:7匝数比的黄金比例以提 供正5伏特与正12伏特的输出电力,也能减少初级绕组线圏2、次 级绕组线圏3及变压器铁心的制造成本与变压器整体的体积,进而 避免了传统的具有谐振电路的变压器所产生的高绕线损失与漏电 感难以控制的现象。此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漏感控制线圏4与次 级绕组线圏3的电》兹耦合以输出控制电力信号,由此而控制该初级 绕组线圈2的漏感,所以使用者可4艮据耦合率而设定漏感控制线圏 4的绕i殳圏凄t,并4艮据漏感控制线圏4的绕:没圏凄t来调节控制电力 信号,进而决定初级绕组线圏2的漏感,借此而提供振荡电路所需 的漏感。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故了详细说明,不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 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只 要是根椐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等,都应在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线圈排列结构,所述变压器包括线架(1),在所述线架(1)上绕设有初级绕组线圈(2)及至少一个次级绕组线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架(1)的相对两侧分别定义为入线侧及出线侧,使得绕设于所述线架(1)上的次级绕组线圈(3)以相对于所述初级绕组线圈(2)所预设的匝数比,由所述入线侧进线开始绕组并由所述出线侧截止出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线图排列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入线侧i殳有第一脚^立,且所述出线侧i殳有多个乂人所述 第一脚位绕设后输出所述次级绕组线圈电力的脚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线團排列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次级绕组线圏(3)包含从第一脚位(PIN1、 PIN14、 PINll、 PIN3)绕设第一匝数并通过第二脚位(PINll、 PIN3、 PIN2、 PIN13 )输出第一电位电力的第一次级绕组线圏(30), 及乂人第一脚4立(PIN8、 PIN2)绕i殳第二匝数并通过第三脚4立(PIN14、 PIN7 )输出第二电位电力的第二次级绕组线圈(32 )。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线圈排列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匝数与第二匝数构成3:7的匝数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线圏排列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匝数是1.5匝,且所述第二匝数是3.5匝。
6. 4艮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线圏排列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二脚位(PINll、 PIN3、 PIN2、 PIN13)的第一电4立电力是正5伏^争电力,且所述第三脚^立(PIN14、 PIN7)的 第二电^f立电力是正12伏特电力。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組线围排列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初级绕组线图(2)电连接于漏感控制线圈(4),所 述漏感控制线圏(4)依据耦合率绝缘绕设于所述次级绕组线 圏(3),并通过所述漏感控制线圏(4)与所述次级绕组线圏(3) 的电^兹耦合以输出控制电力信号,所述控制电力信号输 入所述初级绕组线圏(2)以控制所述初级绕组线團(2)的漏 感。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线圏排列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初级绕组线圏(2)的线端缠接于所述漏感控制线圏(4) ,并通过所述初级绕组线圏(2)与所述漏感控制线圏(4) 的线端缠接以传递所述控制电力信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线圈排列结构,该变压器具备有一线架,于该线架上绕设有一初级绕组线圈及至少一个次级绕组线圈,其特征在于,该线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定义出一入线侧及一出线侧,使得绕设于该线架上的次级绕组线圈以相对于该初级绕组线圈所预设的匝数比,由该入线侧进线开始绕组并由该出线侧截止出线。
文档编号H01F27/28GK201060726SQ200720002658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4日
发明者呼志明, 梁适安, 黄敬文 申请人:全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