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501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可应用于直 接甲醇燃料电池等种类的燃料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能源是推动所有经济活动的关键因素,人类社会拜能源所赐而得以 进步并提高生活质量,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及煤等)为人类使用 比例最高的能源,其次为核能,两者皆具有相当的污染及风险,且化石 能源的消耗甚巨,已出现短缺的危机,而燃料电池由于具有燃料取得容 易、发电效率高、用途广泛及低污染等优势,为目前诸多新能源中最受重视的新产品,传统燃料电池的结构中,通常于膜电极组(Membmne Electrode Assembly , MEA)的两侧各设置一流场板以供燃料及气体流至 膜电极组以进行反应。习知台湾专利证书号M292791 (公告日期2006年06月21日)即 揭示一种燃料电池流场板的改良结构。但,上述习知燃料电池流场板的改良结构,具有结构形状复杂致使 制造成本较高的重大缺失,此一缺失严重影响着产业的获利,进而阻碍 燃料电池的普及化。因此,本创作人有感上述缺失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 应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可简 化燃料电池的结构,以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可同时适用主动(Active)及被动(Passive)系统,使用者可依实际需求选择主动或被动系统。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包括 一导电内本体,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导电内本体具有一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槽,该导电内本体具有多数个第一穿孔,该等第一 穿孔贯穿该导电内本体内外缘;一膜电极组,其包覆该导电内本体外缘;以及一导电外本体,其包覆该膜电极组外缘,该导电外本体具有多数个 第二穿孔,该等第二穿孔贯穿该导电外本体内外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导电内本体及该导电外本体因构造简单,可减少制造加工的难度, 并有效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可同时适用主动或被动系统,使用者可依实际需 求而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主动或被动系统,以进行供电作业。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 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图式,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 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导电外本体的第二穿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内本体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的组合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导电内本体 11容置空间12开口槽13第一穿孔 2膜电极组 3导电外本体31第二穿孑L32连接部 321螺孔 322螺丝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图1A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结构改 良,包括 一导电内本体l、 一膜电极组2及一导电外本体3。该导电内本体1为中空柱状体,其以导电性的材料一体成型制成, 或以中空柱状的导电性材料套设于中空柱状的橡胶件的多件式组合(图 略),该导电性材料可为金属或石墨,该导电内本体1内中空处形成一容 置空间11,该导电内本体1具有一与该容置空间11相通的圆形的开口槽 12,以供填充甲醇等燃料。该导电内本体1上平均分布有多数个第一穿
孔13,该等第一穿孔13为微细的孔道,且贯穿该导电内本体l内外缘, 以成为供燃料流通的燃料流道。该膜电极组2为可挠曲的片体,其全部或局部的包覆于该导电内本 体1的圆筒外缘面,并覆盖该等第一穿孔13。该膜电极组2的构造(图 略)包含一质子交换膜及分别设置于该质子交换膜两侧的阳极触媒层及该导电外本体3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网状结构或金属板,其具有多 数个第二穿孔31,该等第二穿孔31贯穿该导电外本体3内外缘,以成为 供气体流通的气体流道。该导电外本体3的外形为与该膜电极组2相对 应成型的片体,该导电外本体3相对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连接部32,该二 连接部32上具有多数个螺孔321,以供多数个螺丝322螺接结合,本实 用新型并不限定该二连接部3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焊接或铆接等方式连 接结合该二连接部32。请参阅图3,该膜电极组2包覆于该导电内本体1的外缘后,再将其 设置于该导电外本体3内,且藉由该等螺丝322将该二连接部32锁固结 合,使该膜电极组2连同其所包覆的该导电内本体1 一同紧密的配合于 该导电外本体3内缘。藉此,以该导电内本体1的极性为阳极,该导电 外本体3的极性为阴极,并可于该容置空间11内填充甲醇燃料,且分别 利用甲醇及空气藉由该膜电极组2的效用,从而转变成电能以进行供电 作业。综上所述,可构成一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该开口槽12上可加装泵等驱动组件以强制带动燃料及气体流穿该等 第一穿孔13及该等第二穿孔31,从而到达膜电极组2进行反应,以构成 一主动式燃料电池。该导电内本体1可利用毛细现象、重力或自然扩散
作用等方式,使燃料流穿该等第一穿孔13,从而到达膜电极组2进行反 应,以构成一被动式燃料电池。藉由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特点及功能经整理如后该导电内本体1及该导电外本体3因构造简单,可减少制造加工的 难度,并有效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可同时适用主动或被动系统,使用者可依实际需 求而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主动或被动系统,以进行供电作业。每个燃料电池皆为独立设置,若其中的一发生故障,即可准确的发 现故障位置,并针对故障问题立刻进行排除,不同于习知的堆栈式设计, 不易査知故障位置。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意局限本实用新型的 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 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力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1、 一种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电内本体,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导电内本体具有一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槽,该导电内本体具有多数个第一穿孔,该等第一 穿孔贯穿该导电内本体内外缘;一膜电极组,其包覆该导电内本体外缘;以及一导电外本体,其包覆该膜电极组外缘,该导电外本体具有多数个 第二穿孔,该等第二穿孔贯穿该导电外本体内外缘。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导电 内本体为一中空状柱体。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容置 空间内容置燃料,该等第一穿孔为燃料流道。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膜电 极组具有一质子交换膜,该质子交换膜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阳极触媒层及 一阴极触媒层。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导电 外本体具有二连接部,该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该导电外本体两端并互相连接结合。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等第 二穿孔为气体流道。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导电 内本体为一体成型或多件式组合。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膜电 极组以全部或局部的包覆于该导电内本体外缘。
专利摘要一种燃料电池的结构改良,包括一导电内本体、一膜电极组及一导电外本体,导电内本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导电内本体具有一与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槽,导电内本体具有多数个第一穿孔,该等第一穿孔贯穿导电内本体内外缘,膜电极组包覆导电内本体外缘,导电外本体包覆膜电极组外缘,导电外本体具有多数个第二穿孔,该等第二穿孔贯穿导电外本体内外缘;藉此,导电内本体及导电外本体因构造简单,可减少制造加工的难度,并有效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且可依使用者的实际需求选择主动或被动系统。
文档编号H01M8/00GK201038239SQ20072000541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1日
发明者林建鸿 申请人:加百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