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087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伴随按压操作输出信号的按压操作装置和伴随滑动 操作输出信号的滑动操作装置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涉及适合便携电话 或附带摄像机的电子设备等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现有技术,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该现有技术在形成主 体的机体即形成同一面的壳体的内底面上,形成有滑动操作用的固定接点 和按压操作用的固定接点。这些固定接点通过绝缘间隙形成于壳体的内底 面上。另外,具备安装有构成可动接点的触点的推杆,并且具备与该推杆 卡合且在壳体内可滑动的滑块即操作构件。该现有技术通过在沿着壳体的内底面的方向上按压操作推杆而使安 装于推杆上的触点越过所述的绝缘间隙与按压操作用的固定接点接触并 输出信号。另外,通过使推杆在沿着壳体的内底面的方向、并且与所述的 按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与该推杆卡合的操作装置滑动,安装于 该推杆上的触点与滑动用的固定接点滑接并输出信号。艮口,在该现有技术中,由推杆、按压操作用的固定接点、被按压操作 的所述的触点等,构成伴随按压操作、触点与按压操作用的固定接点接触 而输出信号的按压操作装置。另外,由推杆、操作构件、操作用的固定接 点、伴随操作构件的滑动而滑动的所述的触点等,构成伴随滑动操作、触 点与滑动用的固定接点滑接而输出信号的滑动操作装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17464号公报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安装于推杆上的触点兼为按压操作用的可动 接点和滑动操作用的可动接点这两个可动接点,在配置于壳体的内底面的 同一面上的按压操作用的固定接点上和滑动操作用的固定接点上滑动,即相对于按压操作及滑动操作双方,触点在同一平面内滑动,因此,当操作 推杆的时候容易产生扭曲。在产生了这类扭曲时,在按压操作用的固定接 点、滑动操作用的固定接点或触点的相互之间可能产生损伤,因此,容易 使装置的寿命縮短。另外,当进行推杆的按压操作的时候,由于需要使推 杆越过在滑动操作用的固定接点和按压操作用的固定接点之间形成的绝 缘间隙而完成行程,因此,该按压操作时的行程变大。与此相伴,沿推杆 的按压方向的壳体的形状变大,存在难以实现装置相对于该按压方向的小 型化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从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现状出发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该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能够防止操作时产生扭 曲,并且能够不受由绝缘间隙带来的影响而进行按压操作。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 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有第一固定接点和第二固定接点;按压操作 装置,其包括所述第一固定接点和被按压操作的第一可动接点,通过使该 第一可动接点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接触而输出信号;滑动操作装置,其包 括所述第二固定接点、可滑动的操作构件、伴随该操作构件的滑动而滑动 的第二可动接点,通过使该第二可动接点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滑接而输出 信号,并且,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的中央部分, 所述第二固定接点沿所述壳体的所述内底面的所述操作构件的滑动方向 夹着所述第一固定接点而配置,所述第一可动接点的按压方向设定为沿着 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底面正交的壳体的内侧面的方向。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当通过按压操作装置进行按压操作时,只要在沿 壳体的内侧面的方向上按压第一可动接点使其与第一固定接点接触即可, 另外,当通过滑动操作装置进行滑动操作时,只要使第二可动接点在沿与 壳体的内侧面正交的壳体的内底面的方向上滑动且与第二固定接点滑接 即可,通过不同的面内、即沿壳体的内侧面的面内、和沿壳体的与内侧面 正交的内底面的面内的第一可动接点、第二可动接点各自的一方向的动作 就可以实现按压操作及滑动操作。由此,能够防止操作时产生扭曲,从而能够防止第一可动接点和第一固定接点相互之间的因所述扭曲造成的损 伤、及第二可动接点和第二固定接点相互之间的由所述扭曲造成的损伤。另外,当进行按压操作的时候,通过在沿壳体的内侧面的方向上朝向 第一固定接点按压第一可动接点,可以不越过在配置于壳体的内底面上的 第一固定接点和第二固定接点之间形成的绝缘间隙而进行第一可动接点 的按压操作。即,能够不受绝缘间隙的影响而进行按压操作。由此,无需 考虑与绝缘间隙相关的行程量,从而能够减小按压操作时的行程。另外,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在所述发明的 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操作装置的所述操作构件具备赋予喀哒触 感的棘轮机构(夕!i 、乂夕機構)。这样构成的本发明,进行操作构件的滑动操作时能够根据棘轮机构产 生的喀哒触感明确地把握信号的切换位置,从而可得到优良的滑动操作 性。另外,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在所述发明的 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操作装置的所述第一可动接点由圆顶状金 属板构成,所述按压操作装置包括具有可按压所述圆顶状金属板的突起的 驱动体,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侧面上形成有对所述驱动体的端部进行引导 的槽。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在按压操作时,由壳体的内侧面的槽内引导驱动 体的端部,同时使驱动体的突起按压圆顶状金属板,由此,能够使圆顶状 金属板反转而与设于壳体的内底面上的第一固定接点接触,从而输出信 号。当这样进行按压操作时,通过利用壳体的内侧面的槽对驱动体的端部 进行引导,能够可靠地沿与配置有第二固定接点的壳体的内底面正交的方 向进行按压操作。另外,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在所述发明的 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操作装置的所述第二可动接点由滑动件构 成,所述滑动件在中央具有所述驱动体的所述突起插通的孔,且具有一对 接点部,所述一对接点部夹着所述按压操作装置的所述第一固定接点而配 置,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接触。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在按压操作时,驱动体的突起插通滑动件的孔中,通过该驱动体的突起进行圆顶状金属板的按压,所以,能够不对滑动操作 装置赋予影响而通过按压操作输出信号。另外,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在所述发明的 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操作装置的所述驱动体包括具有弹性的支 承臂,在该支承臂上设有所述突起,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具备可按压 操作所述按压操作装置的所述驱动体、并且可滑动操作所述滑动操作装置 的所述操作构件的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构件由第一操作体和第二操作体构 成,所述第一操作体具有所述操作按钮插通的孔,通过所述操作按钮可沿 滑动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操作体与该第一操作体独立设置,安装有所述滑 动件,具有所述操作按钮所插通的孔,且可以伴随基于所述操作按钮的所 述第一操作体的移动而滑动,所述第一操作体和所述第二操作体沿所述操 作按钮的按压方向夹着所述驱动体的所述支承臂而配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在按压操作时,由操作按钮按压驱动体,由此, 被第一操作体和第二操作体夹着的驱动体的支承臂挠曲,安装于该支承臂 上的突起按压圆顶状金属板,利用该圆顶状金属板的反转所产生的向第一 固定接点的接触,可输出信号。另外,在滑动操作时,由操作按钮使第一 操作体沿滑动方向移动,由此,第二操作体滑动,安装于该第二操作体上的滑动件在第二固定接点上滑接,可输出信号。这样通过操作按钮的按压、 和与按压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该操作按钮的移动,能够可靠地分别通过按压 操作、滑动操作来输出信号。本发明中,按压操作装置所包含的第一可动接点接触的第一固定接点 配置于壳体的内底面的中央部分,滑动操作装置所包含的第二可动接点滑 接的第二固定接点沿着壳体的内底面的操作构件的滑动方向夹着第一固 定接点而配置,第一可动接点的按压方向设定为沿着与壳体的内底面正交 的壳体的内侧面的方向,因此,能够通过不同的面内的第一可动接点、第 二可动接点各自的一方向的动作来实现按压操作及滑动操作。由此,能够 防止如现有技术那样在操作时产生扭曲,从而能够防止第一可动接点和第 一固定接点相互之间的由所述扭曲造成的损伤、及第二可动接点和第二固 定接点相互之间的由所述扭曲造成的损伤,可实现一直以来所期望的装置 的长寿命化。另外,当进行按压操作时,能够不受绝缘间隙的影响而进行按压操作。由此,能够减小按压操作时的行程,能够使壳体的形状比现有 壳体的形状小,还能够实现装置相对于按压方向的小型化。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要部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要部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要部主视图; 图4是图2的A — A截面图;图5是图2的B—B截面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壳体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 是主视图、(C)图是左视图、(d)图是右视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具备的第二操作体及滑动件的图,(a)图是 俯视图、(b)图是主视图、(c)图是左视图、(d)图是右视图、(e)是仰 视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具备的第一操作体的图,(a)图是俯视图、 (b)图是主视图、(c)图是左视图、(d)图是右视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具备的驱动体的图,(a)图是俯视图、(b) 图是主视图、(c)图是左视图、(d)图是右视图、(e)是仰视图; 图IO是表示本实施方式处于第一切换位置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处于第一切换位置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2是图IO的C一C截面图;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处于第二切换位置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处于第二切换位置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5是图13的D—D截面图。符号说明1壳体lb第一固定接点(按压操作装置) lc第二固定接点(滑动操作装置) ld槽le开口部(棘轮机构)2圆顶状金属板(第一可动接点)〔按压操作装置)3滑动件(第二可动接点)(滑动操作装置〕3a孔3b接点部4驱动体(按压操作装置) 4b突起5操作构件(滑动操作装置) 5a第一操作体 5al 孔5a3棘轮用凹部(棘轮机构) 5b第二操作体 5bl孑L 6盖构件6b棘轮用突起(棘轮机构)7操作按钮(滑动操作装置)(按压操作装置)7a操作部7b操作轴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要部构成的 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要部俯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要部 主视图;图4是图2的A—A截面图;图5是图2的B—B截面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壳体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 是主视图、(c)图是左视图、(d)图是右视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 具备的第二操作体及滑动件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主视图、(c) 图是左视图、(d)图是右视图、(e)是仰视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 具备的第一操作体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主视图、(c)图是左视图、(d)图是右视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具备的驱动体的图,(a) 图是俯视图、(b)图是主视图、(c)图是左视图、(d)图是右视图、(e) 是仰视图。图IO是表示本实施方式处于第一切换位置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1 是表示本实施方式处于第一切换位置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2是图10的 C一C截面图;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处于第二切换位置时的状态的俯视 图;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处于第二切换位置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5 是图13的D—D截面图。本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具备框体即壳体l,其具有收容部la和配 置于该收容部la的内底面上的第一固定接点lb及第二固定接点lc,构成 主体;与该壳体1的第一固定接点lb接触的第一可动接点例如圆顶状金 属板2;与第二固定接点lc滑接的第二可动接点例如滑动件3。另外,具备具有可按压圆顶状金属板2的突起4b的驱动体4、和安装 滑动件3且可滑动的操作构件5。还具备在所述的圆顶状金属板2、滑动 件3、驱动体4及操作构件5收容在壳体1的收容部la内的状态下,以覆 盖该壳体1的收容部la的方式与壳体1卡接的盖构件6。另外,如图10 12所示,具备可对驱动体4进行按压操作,并且可对操作构件5进行滑动 操作的操作按钮7。还如图6的(a)图所示,壳体l具备上方开放的所述的收容部la; 以与该收容部la的一内侧面相互对置的方式形成一对,沿与收容部la的 内底面正交的方向延设,且对驱动体4的端部进行引导的槽ld;切去侧壁 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开口部le;形成于该壳体1的外壁面上的多个卡合突起 lf。还如图4所示,在该壳体l的收容部la的内底面的中央部分,突出 形成有形成绝缘间隙的环状部lal,在该环状部lal内例如通过嵌入成形 设有第一固定接点lb。该第一固定接点lb由选择性导通圆顶状金属板2 的中央固定接点lbl、和配置于该中央固定接点lbl的周围且始终导通圆 顶状金属板2的周边固定接点lb2构成。另外,以沿壳体1的收容部la 的内底面的操作构件5的滑动方向夹着第一固定接点lb的方式例如配置 于第一固定接点lb的一侧的固定接点lcl及固定接点lc2、和配置于第一固定接点lb的另一侧的固定接点lc3及固定接点lc4构成了第二固定接 点lc。这些固定接点lcl lc4也通过嵌入成形而设置。如所述的图1所示,操作构件5由第一操作体5a、与该第一操作体 5a独立设置的第二操作体5b构成。第一操作体5a具有操作按钮7插通的 大致正方形的孔5al、和形成于端部四角的每一个角上的卡合部5a2,通 过操作按钮7可以沿滑动方向即连结第二固定接点lc所包含的固定接点 lcl lc4的方向移动。如图7所示,第二操作构件5b具备长方形的孔 5bl,其在图示下面安装所述的滑动件3,且插通操作按钮7;突起5b2, 其形成于图示上面的四处,通过与第一操作体5a的四个卡合部5a2的各 相应部位卡合,而伴随第一操作体5a的移动使该第二操作体5b滑动。如图1所示,安装于第二操作体5b上的滑动件3具备操作按钮7 插通的大致长方形的孔3a;配置于该孔3a的外侧,且与第二固定接点lc 接触的一对接点部3b。如图1、 9等所示,驱动体4包括例如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构成的 支承臂4a;设于该支承臂4的大致中央部分,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突起4b。 构成所述操作构件5的第一操作体5a和第二操作体5b沿操作按钮7的按 压方向以夹着驱动体4的支承臂4a的方式配置。如图1、4等所例示,连结位于第一操作体5a的一侧的一对卡合部5a2 之间的该第一操作体5a的侧端部和位于另一侧的一对卡合部5a2之间的 该第一操作体5a的侧端部的长度尺寸设定为小于沿第二操作体5b的孔 5bl的滑动方向的长度尺寸。由此,由第一操作体5a和第二操作体5b夹 持驱动体4时,通过在滑动方向的第一操作体5a和第二操作体5b的两侧 部附近的这些第一操作体5a和第二操作体5b之间形成的间隙,驱动体4 的支承臂4a的两端部突出于壳体1的收容部la内形成的空间部。另外, 突出于收容部la内的空间部的支承臂4a的两端部分别被形成于壳体1的 收容部la的内侧面上的所述的槽ld引导。如图1等所示,盖构件6具备操作按钮7插通的孔6a、选择性地与构 成操作构件5的第一操作体5a的棘轮用凹部5a3进行卡合的棘轮用突起 6b、分别与壳体1的卡合突起lf进行卡合的卡合孔6c。如图10 12等所示,操作按钮7具备操作部7a、与该操作部7a连设的操作轴7b。该操作按钮7的操作轴7b配置为插通盖构件6的孔6a、 第一操作体5a的孔5al、第二操作体5b的孔5bl,且可按压驱动体4的 支承臂4a。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为,将形成第一可动接点的圆顶状金属 板2所接触的第一固定接点lb配置于壳体1的内底面的中央部分,将形 成第二可动接点的滑动件3滑接的第二固定接点lc以沿壳体1的内底面 的操作构件5的滑动方向夹着第一固定接点lb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 将圆顶状金属板2的按压方向设定为沿与壳体1的内底面正交的壳体1的 内侧面的方向、即沿形成于壳体1的槽ld的延设方向的方向。由所述的操作按钮7、驱动体4、形成第一可动接点的圆顶状金属板2、 形成于壳体1的第一固定接点lb,构成了伴随按压操作使圆顶状金属板2 反转并与第一固定接点ib的中央固定接点lbl接触,由此输出信号的按 压操作装置。另外,由所述的操作按钮7、包含第一操作体5a及第二操作体5b的 操作构件5、形成第二可动接点的滑动件3、形成于壳体1上的第二固定 接点lc,构成了伴随滑动操作使滑动件3的接点部3b与第二固定接点lc 的固定接点lcl lc4中的相应的固定接点滑接,由此输出信号的滑动操 作装置。另外,形成有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通过棘轮用凹部5a3、开口部le 和盖构件6的棘轮用突起6b对操作构件5赋予喀哒触感、即通过操作构 件5的第一操作体5a对操作按钮7的操作部7a赋予喀哒触感,所述棘轮 用凹部5a3设于形成所述操作构件5的第一操作体5a上,所述开口部le 形成于壳体1上,所述棘轮用突起6b在盖构件6与壳体1卡接时,通过 壳体1的幵口部le选择性地与第一操作体5a的棘轮用凹部5a3卡合。 (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下面,以将本实施方式应用于要求模式选择和模式确定的便携电话等 的情况为例,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为,具有例如两个切换位置,该两个切换位置中的 第一切换位置与第一模式相对应,第二切换位置与和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 模式相对应。第一切换位置为如图4、 5所示的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即第一切换位置,在操作按钮7处于未被操作的状态下,被形成操作构件5的第一操作体5a和第二操作体5b夹着的驱动体4的支承臂4a如图4所 示,延设保持在水平方向,与此相伴,驱动体4的突起4b接触的第一可 动接点即圆顶状金属板2保持凸的形状。因而,该圆顶状金属板2为虽然 与第一固定接点lb所包含的周边固定接点lb2导通,但是与中央固定接 点lbl不导通的状态。另外,安装于操作构件5的第二操作体5b上的第 二可动接点即滑动件3的两个接点部3b中的一接点部3b与第二固定接点 lc中的固定接点lcl接触,另一接点部3b如同图4所示,与固定接点lc3 接触。因此,在该第一切换位置,固定接点lcl和固定接点lc3通过滑动 件3导通,例如与第一模式的选择相对应的信号被输出。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0 12所示,当按压操作按钮7的操作部7a时, 操作轴7b在沿壳体l的内侧面的方向上移动,驱动体4的支承臂4a被按 压。通过该按压,支承臂4a的端部被形成于壳体1上的槽ld引导,并且, 支承臂4a克服自身具有的弹性而产生挠性变形,该圆顶状金属板2的顶 部反转,从而与第一固定接点lb的中央固定接点lbl导通。由此,中央 固定接点lbl和周边固定接点lb2通过圆顶状金属板2而导通,与所选择 的第一模式的确定相应的信号被输出。还有,在这种按压动作期间,由于驱动体4的突起4b插通滑动件3 的孔3a内,因此,按压的力不会传递到滑动件3上,因而,该按压操作 对滑动件3的动作不会赋予影响。另外,当从这种状态去除加在操作按钮7上的按压力而解除按压操作 时,通过圆顶状金属板2的自身恢复力及驱动体4的支承臂4a的自身恢 复力恢复到图4所示的状态。使操作按钮7从该状态沿水平方向移动时, 第一操作体5a在沿壳体1的内底面的方向即图4的左方向上移动。利用 该第一操作体5a的移动,该第一操作体5a的卡合部5a2与第二操作体5b 的突起5b2卡合,通过这些卡合部5a2、突起5b2,第二操作体5b随着第 一操作体5a的移动而滑动。达到与第二模式相应的第二切换位置时,盖 构件6的棘轮用突起6b与第一操作体5a的棘轮用凹部5a3卡合,从而得 到喀哒触感。此时,成为安装于第二操作体5b上的滑动件3的接点部3b中之一与图4所示的第二固定接点lc中的固定接点lc2滑接,而另外之一与固定 接点lc4滑接的状态。变为该状态时,固定接点lc2和固定接点lc4通过 滑动件3而导通,与和所述的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的选择相应的信号 被输出。还有,在该滑动操作期间,驱动体4的突起4b在滑动件3的孔3a内 相对地移动,滑动产生的力不会赋予驱动体4的突起4b,因而该滑动操作 不会对圆顶状金属板2的动作赋予影响。另外,如图13 15所示,从这种状态按压操作按钮7的操作部7a时, 操作轴7b在沿壳体1的内侧面的方向上移动,驱动体4的支承臂4a被按 压。通过该按压,支承臂4a的端部被形成于壳体1上的槽ld引导,并且, 支承臂4a克服自身具有的弹性而产生挠性变形,该驱动体4的突起4b按 压圆顶状金属板2的顶部,使得该圆顶状金属板2的顶部反转,从而与第 一固定接点lb的中央固定接点lbl导通。由此,中央固定接点lbl和周 边固定接点lb2通过圆顶状金属板2而导通,与所选择的第二模式的确定 相应的信号被输出。以下同样地,根据需要而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选择第一模式,通过 按压操作,确定该第一模式,另外,切换到第二切换位置,选择第二模式, 通过按压操作,确定该第二模式。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当进行基于操作按钮7的按压操作的时 候,只要在沿壳体1的内侧面的方向上按压圆顶状金属板2,使圆顶状金 属板2与第一固定接点lb的中央固定接点lbl接触即可,另外,当进行 基于操作按钮7的滑动操作的时候,只要使滑动件3在沿与壳体1的内侧 面正交的壳体1的内底面的方向上滑动而与第二固定接点lc中的相应的 固定接点lcl lc4滑接即可,可以通过在不同的面内的一方向的操作, 即通过沿壳体1的内侧面的面内、和与壳体1的内侧面正交的内底面的面 内的圆顶状金属板2、滑动件3各一方向的操作来实施按压操作及滑动操 作。由此,能够防止操作时产生扭曲,从而能够防止圆顶状金属板2和第 一固定接点lb相互之间的由所述扭曲造成的损伤及滑动件3和第二固定 接点lc相互之间的由所述扭曲造成的损伤,能够实现装置的长寿命化。另外,当进行按压操作时,通过在沿壳体l的内侧面的方向上且朝向 第一固定接点lb的中央固定接点lbl按压圆顶状金属板2,能够在不越过 配置于壳体l的内底面上的第一固定接点lb和第二固定接点lc之间形成 的间隙的情况下进行圆顶状金属板2的按压操作。g卩,能够不受绝缘间隙 的影响而进行按压操作。由此,不必考虑有关绝缘间隙的行程量,能够使 按压方向的壳体l的形状减小,从而实现装置相对于按压方向的小型化。另外,由于具备包括形成于盖构件6上的棘轮用突起6b、设于第一操 作体5a上的棘轮用凹部5a3等的棘轮机构,因此,当进行滑动构件5的 滑动操作的时候,能够根据棘轮机构产生的喀哒触感来明确地把握作为信 号的切换位置的第一切换位置或第二切换位置,得到优良的滑动操作特 性,从而有助于装置的可靠性的提高。另外,由于可选择性地将第一固定接点lb的中央固定接点lbl导通 的第一可动接点由圆顶状金属板2构成,因此,通过该圆顶状金属板2的 反转动作可以可靠地输出按压操作的信号。另外,由于在壳体l的对置的 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对驱动体4的支承臂4a的端部进行引导的槽ld,因 此,当进行按压操作的时候,通过槽ld对支承臂4a的端部引导,从而能 够可靠地在沿配置有第二固定接点lc的壳体1的与内底面正交的内侧面 的方向上进行按压。由此,能够实现稳定的按压操作及滑动操作,该情况 也有助于装置的可靠性的提高。另外,在按压操作时,驱动体4的突起4b插通滑动件3的孔3a,且 通过该驱动体4的突起4b进行对圆顶状金属板2的按压,因此,能够在不对滑动操作装置赋予影响的情况下基于按压操作实现信号的输出。另外,如上所述在按压操作时,利用操作按钮7按压驱动体4,由此, 被第一操作体5a和第二操作体5b夹着的驱动体4的支承臂4a产生挠性 变形,安装于该支承臂4a上的突起4b按压圆顶状金属板2,从而利用由 该圆顶状金属板2的反转产生的向第一固定接点lb的中央固定接点lbl 的接触,可以将信号输出。另外,在滑动操作时,利用操作按钮7使第一 操作体5a沿滑动方向移动,由此,第二操作体5b滑动,安装于该第二操 作体5b上的滑动件3在第二固定接点lc上滑动,从而可以将信号输出。 这样通过操作按钮7的按压、和该操作按钮7在与按压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能够可靠地分别通过按压操作、滑动操作来输出信号,从而能够确 保优良的操作性。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在基于滑动操作的模式选择操作之 后进行的按压操作来进行模式确定,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仅通过滑动操 作来同时进行模式的选择和确定时所担心的模式选择的误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驱动体4设计成包含由具有弹性的金属薄板构成的支承臂4a、和设于该支承臂4a上的合成树脂制的突起4b的构成,但本 发明不限于这样构成驱动体4。例如,也可以由金属薄板构成包含驱动体 4的突起4b的整体,另外,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形成包含支承臂4a的整体。 尤其是,由合成树脂形成驱动体4的整体时,能够抑制由于支承臂4a的 端部和壳体1的槽ld的滑接而造成的损耗。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有第一固定接点和第二固定接点;按压操作装置,其包括所述第一固定接点和被按压操作的第一可动接点,通过使该第一可动接点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接触而输出信号;滑动操作装置,其包括所述第二固定接点、可滑动的操作构件、伴随该操作构件的滑动而滑动的第二可动接点,通过使该第二可动接点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滑接而输出信号,并且,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的中央部分,所述第二固定接点沿所述壳体的所述内底面的所述操作构件的滑动方向夹着所述第一固定接点而配置,所述第一可动接点的按压方向设定为沿着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底面正交的壳体的内侧面的方向。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操作装置的所述操作构件具备赋予喀哒触感的棘轮机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操作装置的所述第一可动接点由圆顶状金属板构成, 所述按压操作装置包括具有可按压所述圆顶状金属板的突起的驱动体,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侧面上形成有对所述驱动体的端部进行引导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操作装置的所述第二可动接点由滑动件构成,所述滑动件在 中央具有所述驱动体的所述突起插通的孔,且具有一对接点部,所述一对 接点部夹着所述按压操作装置的所述第一固定接点而配置,且与所述第二 固定接点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操作装置的所述驱动体包括具有弹性的支承臂,在该支承臂上设有所述突起,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具备可按压操作所述按压操作装置的所述 驱动体、并且可滑动操作所述滑动操作装置的所述操作构件的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构件由第一操作体和第二操作体构成,所述第一操作体具有 所述操作按钮插通的孔,通过所述操作按钮可沿滑动方向移动,所述第二 操作体与该第一操作体独立设置,安装有所述滑动件,具有所述操作按钮 所插通的孔,且可以伴随基于所述操作按钮的所述第一操作体的移动而滑 动,所述第一操作体和所述第二操作体沿所述操作按钮的按压方向夹着 所述驱动体的所述支承臂而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能够防止操作时产生扭曲,并且能够不受由绝缘间隙带来的影响而进行按压操作。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包括通过按压操作使圆顶状金属板(2)与第一固定接点(1b)的中央固定接点(1b1)接触而输出信号的按压操作装置、和通过滑动操作使滑动件(3)与第二固定接点(1c)的固定接点(1c1~1c4)中的相应的接点接触而输出信号的滑动操作装置,并且,第一固定接点(1b)配置于壳体(1)的内底面的中央部分,第二固定接点(1c)沿壳体(1)的内底面的操作构件(5)的滑动方向夹着第一固定接点(1b)而配置,圆顶状金属板(2)的按压方向设定为沿着与壳体(1)的内底面正交的壳体(1)的内侧面的方向。
文档编号H01H25/00GK101221862SQ20081000302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0日
发明者佐佐木康德, 菅原达夫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