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机构天线结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280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并联机构天线结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天线结构系统。用于航天遥感、卫星"三遥"技术 (遥感、遥测、遥控技术)和卫星通信的天线结构系统。天线结构系统与伺服控制系 统、馈源馈线系统(简称天、伺、馈)组成天线系统,实现遥感、遥测和遥控信息 获取和指令,实现卫星通信信息传递和处理。尤其是能够获取卫星、运载火箭等飞行 器有效空域的遥测信号和数据,实现无过顶"盲区"的连续跟踪天线系统,圆满解决 天线半球工作空域任意姿态连续跟踪。本发明技术方案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线反射体部分一般有主反射器面板、背架结构、中心体、平衡重结构,副反射 器和调焦装置及其支撑结构或前馈支撑结构组成;天线座架部分一般有天线座支撑结 构、驱动轴系及传动装置、馈线和线缆缠绕装置、数据检测传递装置和安全保护装置 组成。目前,世界上公知的航天遥感、卫星"三遥"技术(遥感、遥测、遥控技术)所采 用经典的俯仰-方位型(EL-AZ型)天线,俯仰-方位型天线在天线天顶位置存在着一 个无法"过顶"连续跟踪的"盲锥"区域,盲锥区域的大小(即盲锥的锥顶角)取决于天 线与飞行器的距离和飞行器水平飞行速度。对低轨遥感天线至今尚未圆满解决"过顶" 连续跟踪的问题。先引入一个天线跟踪"盲锥区"的概念,经典的俯仰-方位型天线座 在跟踪目标时,天线方位角速度(3=V/ (R*COSS)(式中V为目标飞行的水平速度; R为天线到目标的直线距离;s为天线仰角;P为天线方位角速度),当目标从天线天 顶附近通过时,仰角s—90。, coss40, p">oo。但电机驱动功率是有限的,天线转动 的角速度也是有限的,在一定的驱动功率下,天线只能跟踪某一仰角以下的目标,在 俯仰-方位型天线天顶附近存在无法连续跟踪的"盲锥区"。目前,工程实际中俯仰-方位型(EL-AZ型)天线在天线天顶位置存在着一个无法"过 顶"连续跟踪的"盲锥"区域,无法采用经典的俯仰-方位型天线实现在天线天顶位置 "过顶"连续跟踪。只能选择避开卫星运行轨道经过天线天顶的地方建造卫星地面站天 线。传统经典的遥感遥测低轨卫星天线设计一般采用俯仰-方位型(EL-AZ型)天线座,其存在过顶"盲锥区",俯仰-方位型天线无法在卫星过顶"盲锥区"空域连续跟踪卫 星,实现信号不间断连续工作的需求。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并联机构天线结构系统,实现无 过顶"盲区"的连续跟踪天线系统,圆满解决天线半球工作空域任意姿态连续跟踪, 实现卫星信号和数据不间断连续工作的需求。由于求解并联机构的运动方程反解便捷 容易,易于实现伺服控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思是利用并联机构具有刚度大、精度高、速度 快、承载能力大、结构简单、重量轻和控制便捷等独特优点,而且并联机构的运动方 程反解求解便捷容易,易于实现伺服控制。应用于遥感遥测低轨卫星天线的设计,充 分发挥了并联机构的特点。采用空间六自由度并联机构(Stewart平台机构)作为天 线座架,采用空间六套直线伸縮驱动装置联结上、下两个平台,通过球铰或万向铰(虎 克铰)联结构成Stewart平台机构,实现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天线座架。上平台通过法 兰接口与各种形式的天线反射体联结,下平台与地基固定,也可以与其他载体(如 车辆、舰船和飞行器等骨架)联结构成机动天线系统。通过对空间六自由度并联机构 (Stewart平台机构)的空间机构分析、综合和理论推导,合理选取六套直线驱动装 置的杆长、伸縮长度和空间角度,解决大范围转动角度运动位置无奇异位问题,实现 航天遥感、遥感遥测天线半球空域连续跟踪天线结构系统。该发明与相应的馈源系统 和伺服控制系统构成的天线系统,实现卫星、运载火箭等飞行器有效空域的遥测信号 和数据,圆满解决过顶跟踪"盲区"问题,实现"过顶"连续跟踪的天线系统。根据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并联机构天线结构系统,由一个天线反射体联结一个天线座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座架的结构是六个伺服电机分别驱动六个直线伸縮驱动装置,该六个直线伸縮驱动装置的上端与一块上平台铰连,而下端与一块下平台铰连,构成六自由 度并联机构。上述的六个直线伸縮驱动装置的每相邻两个上端通过球铰或万向铰与所述上平 台下底面的一个凸块铰连,而每相邻两个下端通过球铰或万向铰与所述与一块下平台 上表面的一个凸块铰连。上述的上、下两个平台均为三角形,上、下两三角形位置相差60°,且相互平行安装。上述的上平台与天线反射体固定连接,所述下平台与地基机架或天线载体机架连接。上述的天线反射体的结构是 一个中心体外围有背架结构,背架结构上表面铺设 住反射器面板,中心体通过一个支撑结构安装副反射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圆满地解决经典的俯仰-方位型(EL-AZ型)天线在 天线过天顶"盲锥区"空域连续跟踪卫星问题,实现航天遥感、卫星遥感遥测信号和卫 星通信信号和信息不间断连续工作的需求。而且同样口径、技术指标的天线,本发明 天线结构系统的重量明显低于经典的俯仰-方位型(EL-AZ型)天线重量,尤其在大 口径天线时更加明显,仅为俯仰-方位型(EL-AZ型)天线重量的70%_50%,大大 节省了生产成本。


图l:是天线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发明的并联机构天线结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天线结构系统的天线水平指平姿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天线结构系统天线反射体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本发明天线结构系统天线座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结合

如下在图1示出天线系统1是由天线结构系统2与相应的馈源系统3、伺服控制系统 4及其相应配套的电子设备共同组成,实现自动跟踪卫星和飞行器,完成卫星或飞行器信号和数据传递、分析和处理。参见图2和图3,本并联机构天线结构系统由天线反射体5和天线座架6组成。 参见图4和图5,本天线结构系统天线反射体5由副反射器(前馈无副反射器, 仅后馈型式有副反射器)及其支撑结构7、主反射器面板8、背架结构9和中心休10组成。参见图6、图7和图8,本天线结构系统天线座架6由上平台11、六套直线伸縮 驱动装置12及其伺服电机13、下平台14和地基机架15组成。伺服控制系统根据跟 踪要求指令伺服电机13驱动空间六套直线伸縮装置12,以驱动上平台11实现天线 反射体指向所需跟踪的卫星或飞行器,由馈源系统实现信号、信息交换或接收。上述的直线伸缩驱动装置12及其伺服电机13可以是螺旋传动(如螺杆螺母传 动机构),其螺母由伺服电机直接驱动或者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其旋转,从而使螺杆直 线移动;也可以是伺服电机直接驱动或者通过传动装置驱动一个油泵提供动力油,由 动力油驱动油缸使活塞杆作直线移动。
权利要求
1. 一种并联机构天线结构系统,由一个天线反射体(5)联结一个天线座架(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座架(6)的结构是六个伺服电机(13)分别驱动六个直线伸缩驱动装置(12),该六个直线伸缩驱动装置(12)的上端与一块上平台(11)铰连,而下端与一块下平台(14)铰连,构成六自由度并联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机构天线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个直线伸缩驱 动装置(12)的每相邻两个上端通过球铰或万向铰与所述上平台(11)下底面的 一个凸块铰连,而每相邻两个下端通过球铰或万向铰与所述与一块下平台(14) 上表面的一个凸块铰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机构天线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个平台(11、 14)均为三角形,上、下两三角形位置相差60。,且相互平行安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机构天线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11)与 天线反射体(5)固定连接,所述下平台(14)与地基机架(15)或天线载体机架 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机构天线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反射体(5) 的结构是 一个中心体(10)外围有背架结构(9),背架结构(9)上表面铺设住 反射器面板(8),中心体(10)通过一个支撑结构安装副反射器(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机构天线结构系统。它由一个天线反射体联结一个天线座架构成,天线座架是六个伺服电机分别驱动六个直线伸缩驱动装置,该六个直线伸缩驱动装置的上端与一块上平台铰连,而下端与一块下平台铰连,构成六自由度并联机构。本发明能圆满解决获取卫星、运载火箭等飞行器的遥感遥测信号和数据,实现天线“过顶”空域连续跟踪,达到半球工作空域。
文档编号H01Q1/12GK101262086SQ200810036398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1日
发明者亮 刘, 杨明德, 龙 沈, 龚振邦 申请人:上海大学;上海创投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