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及具有该天线的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854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线及具有该天线的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装在便携终端或电气产品的箱体内,并用于收发数字广播的
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代替以地面波电视广播为主的模拟广播系统,开始普及数字广播 系统,而且从模拟广播向数字广播的转换以全世界规模进行计划。而且,最近
用于接收该数字广播电波的天线安装在便携式电话和PDA、以笔记本电脑为 主的移动式电脑(以下总括简称为便携终端)和各种电气产品(以下总括简称 为电气设备)上。
现在,安装在上述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上的天线,大部分是安装在这些主 体的外侧且从主体向外侧的方向伸出而使用的导体制棒状构造的棒形天线、和 利用与设在这些主体上的耳机连接器连接的耳机电缆或与这些主体的天线连 接端子连接的专用电缆的大型的线状天线。
在这种天线的场合,在进行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移动或再设置时,电缆 等的引绕方法、连接器装卸的反复和未预料到的事故中的天线的故障、还有便 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设置方法的自由度的限制等麻烦经常纠缠用户。
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将天线自身内装在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 的代表性的公知例有专利文献1、 2。这些公知例的天线容易进行天线的向便 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箱体内的内装,可提供廉价且通用性优良的天线。然而, 在收发数字信号波的系统的尤其是接收中,在由永天线接收的接收信号的强度 和在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周围或这些箱体内存在的电干扰的强度来定义的 C/N比差的场合,不能满足收发用调谐器(模块)的相对收发信号处理的正常 动作的允许范围,其结果,存在不能接收信号进行图像化及声音化的情况。因 此,在箱体内内装天线的场合,尤其是关于容易受影响的箱体内存在的电干扰
的对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这些公知例的天线构造及内装方法中,关于该干 扰的对策并没有充分实施。实际上,由于在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箱体内存在 很多电干扰的发生源,因此在将收发数字信号的天线内装在箱体内的场合,需 要防止该天线受到电干扰的影响。
专利文献1:特许第38303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 - 152430号公报。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虽然容易进行天线的向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箱体内 的内装,但是由于在数字信号波的收发中尤其是接收时未实施必要的关于在箱 体内存在的电干扰的对策,因此存在不能作为以数字广播为主的数字信号波对 应的收发用天线而使用的可能性。
而且,虽然用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自身来实施箱体内的电干扰的对策是最 佳的方法,但是因该对策而导致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自身的制造成本的昂贵的 可能性也高,因此希望^f吏用这些一个部件的天线,并且用更简单且通用的方法 可以改善成为问题的电干扰的对策。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关于内装在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并收发 以数字广播为主的数字信号波的天线,提供实施在内装了天线的箱体内存在的 电干扰的对策,且稳定地动作的天线的构造及其内装方法。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天线使用在天线自身中考虑了天线元件和地 线分别独立起作用的设计方法,并且考虑到在内装天线的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 的箱体内或天线内装位置周围上的电干扰的发生源及电干扰的传递路径,而使 用大幅度截断在箱体内的金属(导体)中传递并侵入天线的电干扰的传递路径 的构造及其内装方法,而且使用将包含通过电磁感应而在天线引入的空间内传 递并被天线接收的信号的电干扰大幅度降低的构造,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 的天线的构造及其内装方法。
而且,上述电干扰的发生源是指容纳在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内的电路板及 包括构成于LCD等图像显示设备等上的振荡电路的电路和器件。
另夕卜,上述电干扰的传递路径是指由上述电干扰的发生源产生的电干扰在 容纳于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内的电路板上或设在LCD等图像显示设备的金属
框、金属支架等的箱体内的金属(导体)部上传递的方向和路程。 上述天线可以使用导体平板构成。 上述天线可以使用电路板(电介质基板)构成。 上述天线可以使用软导体片(薄膜)构成。
上述天线可以组合导体平板和电路板(电介质基板)而构成。 上述天线可以组合导体平板和软导体片(薄膜)而构成。 上述天线可以组合电路板(电介质基板)和软导体片(薄膜)而构成。 上述天线可以将整体或局部用绝缘体覆盖。 上述导体平板可以使用铜板。
上述导体平板也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的磷青铜。
上述电路板(电介质基板)可以使用导体面只有一面的基板。 上述电路板(电介质基板)也可以使用导体面为两面的基板。 上述软导体片(薄膜)可以使用铜箔。 上述软导体片(薄膜)也可以使用铝箔。 上述绝缘体可以使用纸。
上述绝缘体也可以使用聚酯制的层叠材料。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做成平面。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L成立体。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通过局部折弯而做成立体。
部作为地线的一部分。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具备通过螺钉的孔,该螺钉用于将天线固定在便携终 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
上述天线的构造根据需要可以改变通过螺钉的孔的位置,该螺钉于将天线 固定在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具备地线,该地线在内装于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 体内时与接近的金属(导体)部件相对。
间的范围内在与金属(导体)部件隔开距离的位置上具备环形构造。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具备调整整合特许的环形构造。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具备调整整合特许的天线元件。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在供电点上连接同轴电缆。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在供电点上连接多个单线电缆。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在供电点上连接扁形电缆。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具备控制动作频率的调谐电路。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具备施加了雷和静电等的沖击波对策的放大电路。
'能的放大电路。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同时具备调谐电路和放大电路这两者。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具备通孔。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具备对调谐电路供电的导体线路。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具备放大电路用的地线。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连接供电点和放大电路的输入。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用电阻等电路元件来连接供电点和放大电路的输入。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在放大电路的输出上连接同轴电缆。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在放大电路的输出上连接多个单线电缆。 上述天线的构造可以在放大电路的输出上连接扁形电缆。
上述天线的供电线可以在将天线内装于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时, 向能进一步缩短收发调谐器(模块)与天线的连接距离的方向延伸并连接在天 线的供电点上。
供电点上。
上述天线的供电线可以在将天线内装于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时 通过箱体的铰链部。
上述天线的供电线可以配置在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 工作电力向调谐电路的供给可以使用与天线自身的供电线不同的同轴电 缆。
工作电力向调谐电路的供给可以使用与天线自身的供电线不同的多个单 线电缆。
工作电力向调谐电路的供给可以使用与天线自身的供电线不同的扁形电缆。
对调谐电路供给工作电力的供电线,可以在将天线内装于便携终端或电气 设备的箱体内时通过箱体的铰链部。
对调谐电路供给工作电力的供电线,可以配置在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 体内。
工作电力向放大电路的供给可以使用与天线自身的供电线不同的同轴电缆。
工作电力向放大电路的供给可以使用与天线自身的供电线不同的多个单 线电缆。缆。
工作电力向放大电路的供给可以在与放大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电路上重叠 其电力而进行。
对放大电路供给工作电力的供电线,可以在将天线内装于便携终端或电气 设备的箱体内时通过箱体的铰链部。
对放大电路供给工作电力的供电线,可以配置在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 体内。
上述天线的固定可以使用螺钉进行。 上述天线的固定可以使用粘接带进行。 上述天线的固定可以并用螺钉和粘接带进行。 上述螺钉可以是金属制(导电性)。 上述螺钉也可以是非金属制(非导电性)。 上述粘接带可以是导电性。 上述粘接带也可以是非导电性。
为了防止在固定上述天线时,作为电干扰的传递路径的便携终端及电气设
备的箱体内的金属(导体)部与天线自身电接触,在其之间夹住绝缘体也可以。 上述天线的固定位置可以接近具有位于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箱体内的
电干扰的发生源的设备。
上述天线的固定位置可以接近容纳在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箱体内的电路板。
上述天线的固定位置可以接近搭载在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上的LCD等图 像显示设备。
上述天线的固定位置也可以是便携终端及电气产品的内部的箱体面。 另外,本发明的天线是使用了上述天线的结构的收发数字信号波的内装天线。
另外,本发明的天线是使用了上述天线的结构的收发模拟信号波的内装天线。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空间的范围内在与金属(导体)部件隔开距离的位置上具备环形构造。从而可 以分开成为电干扰诱导的原因的环形构造与电干扰的传递路径及发生源的距 离,所以能够减小侵入天线的电干扰。
的金属(导体)部件相对的地线,以及在天线元件与地线之间具备其他天线元
离,而且,还可以用配置在这些元件与地线之间的其他元件来提高整合特性。 本发明的天线所使用的供电线在将天线内装于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
体内时,沿缩短天线与收发调谐器(模块)的连接距离的方向进行配置,所以
能够抑制传输损失的增加接收信号的强度恶化,而且能够缩短供电线路自身受
到电干扰的影响的路径长度。
本发明的天线所使用的供电线沿与天线元件未相对的方向延伸并配置,所
以不会给天线元件的电波接收特性带来影响,而且在将天线内装在便携终端或
电气设备的箱体内时容易进行供电线的配置。 上述结果,本发明发挥如下优良的效果。
(1) 可以实现电干扰的影响少的内装天线。
(2) 可以实现容易进行省空间的设置的内装天线。


图1是表示内装涉及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天线的便携终端及电气设 备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内装涉及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天线的便携终端及电气设 备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内装涉及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天线的便携终端及电气设 备的一例的图。
_表示内装涉及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天线的便携终端及电气设
图4 备的一例的图
图5是 的天线的图
图6 的天线的图
仍^、^7从"飞^
的天线的图。
图8是说明内装在涉及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内 的天线的特性的图。
图9是说明在涉及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上存在 的电干扰的图。
的电干扰的图。
图11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天线设计的研究的图,
图1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天线设计的研究所带来的效果的图。
图13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构造的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特性的例子的图。
图15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向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内装方法的图。
图16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向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内装方法的图。
图17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特性的图。 图18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特性的图。 图19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特性的图。 图20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特性的图。 图2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构造的图。
图22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向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内装方法 的图。
图23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向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内装方法 的图。
图24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特性的图。 图25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构造的图。
图26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向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内装方法 的图。
图27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向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内装方法 的图。
图28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构造的图。
图29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向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内装方法 的图。
图30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构造的图。 图3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构造的图。
图32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向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内装方法 的图。
图33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构造的图。
图34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向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内装方法 的图。
图35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构造的图。 图36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构造的图。
图37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构造的图。 图38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构造的图。 图39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构造的图。 图40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构造的图。 图4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4的构造的图。 图4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5的构造的图。 图43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6的构造的图。 图44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7的构造的图。 图45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8的构造的图。 图46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9的构造的图。 图47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0的构造的图。 图48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1的构造的图。 图49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2的构造的图。 图50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3的构造的图。 图5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4的构造的图。 图5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5的构造的图。 图53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6的构造的图。 图54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7的构造的图。
图55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7的向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内装方法 的图。
图56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8的构造的图。 图57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9的构造的图。 图58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30的构造的图。 图59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31的构造的图。 图中
l-笔记本电脑,ll-LCD箱体,12-键盘箱体,120-键盘箱体外壳, 122-键盘箱体上面盖,123-键盘主体,124-母插件,125-铰链部,13-LCD箱体前面盖,14-LCD箱体外壳,15-LCD主体,16-金属框,17-倒 相电3各,18 —天线盖,19一螺紋孑L, 2、 201 —203、 211 ~ 212、 221 ~ 222、 231 ~232、 241 ~ 242、 251 ~ 252、 261 ~ 262、 271 ~ 272、 281 ~ 282、 291 ~ 294、 2001 ~ 2003、 2011 -2014、 2021 ~ 2022 -平板天线,3-固定螺钉,41、 42 -频率增 益特性,5-电干扰发生源(起振器),51、 52-电干扰,6、 60-天线元件,7 -地线,8-供电点,9-电磁感应环,10-固定螺钉通孔,101-短路元件, 111、 112-电流,121-绝缘体片,131-软导体片,141-电介质基板,151 -固定用带,152、 153-固定用带安装部,161-同轴电缆,162-同轴电缆内 导体,163-同轴电缆外导体,164-焊锡,171-调谐电路,172-电路元件, 173-单线电缆,174-通孔,175-导体垫,176-导体线路,177-放大电路, 178-接收调谐器(模块),179-放大电路用地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天线在设置于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箱体内的天线的内装位置 周围,在考虑电千扰的发生源及电干扰的传递路径的基础上,使用大幅度截断 在箱体内的金属部传递并侵入天线的电干扰的传递路径的构造及其内装方法, 而且使用将由电磁感应引起的在箱体内的金属部传递或从空间传递的电干扰 的相天线的侵入大幅度减小的构造,实现不受到电干扰的影响的内装天线的结 构。
所谓上述内装位置,就便携终端而言是指在容纳LCD主体的LCD箱体的 局部或键盘箱体的局部所设置的天线内装用的狭小的空间,就电气设备而言也 是指设在其箱体内的天线内装用的空间。
所谓上述内装位置周围的电干扰的发生源,是指包括在搭载于便携终端及 电气设备上的电路板及LCD等图像显示设备上所构成的起振电路的器件。
而且所谓上述内装位置周围的电干扰的传递路径,是指从电干扰的发生源 产生的电干扰在搭载于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上的电路板或LCD等图像显示设 备的金属部、和设置在实施了对由图像显示设备引起的向外围设备的电波干扰 的对策的构造等的箱体内的导体部分上传递的方向和路程。
另外,上述电干扰的发生源及传递路径,根据接通内装天线的便携终端及 电气产品的电源并使用了电磁探针或另外准备的接收天线的电干扰的强度测 定结果来断定。
上述本发明的天线为了防止在便携终端及电气产品的导体部分传递并到
达的电干扰向天线侵入,用天线单体具有地线部,从而即使没有将这些导体部 分作为地线部也能作为天线起作用。
上述本发明的天线在将位于便携终端及电气产品的箱体内的导体部分作 为地线部使用的场合,将不是具有电干扰的发生源的设备所附带的导体部分的 其他导体部分作为地线部,并且天线的向该地线部的固定使用导电性的螺钉等 及导电性的带等,使天线自身的地线部与该地线部的连接部分作为电结合处一 致而使用。
上述本发明的天线通过该电干扰的对策,能够以与具有LCD或电路板等 的电干扰的发生源的设备所附带的导体部分接近的距离进行设置。
上述本发明的天线通过高该电干扰的对策,可以具备控制工作频率的调谐 电路或进行电波接收灵敏度的损失补正的放大器等的电路。
以下,基于图l至图IO对通过上述本发明的方式所解决的电干扰进行说明。
图1表示作为内装了天线的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一例的笔记本电脑1 的外观。笔记本电脑1由LCD箱体11和键盘箱体12构成,天线一般内装在 LCD箱体11或键盘箱体12内。
图2表示图1所示的LCD箱体11的分解图。在该LCD箱体11内容纳了 具有金属框16的LCD主体15和对此供电的由电路板等构成的倒相电路17, 这些利用粘接带、安装用夹具、金属制的螺钉等来固定在LCD箱体11的前面 盖13和箱体外壳14上。在容纳于LCD箱体11内的LCD主体15的放映面后 侧具有控制LCD的扫描线的器件电路,在LCD箱体11上实施了防止由该电 路上的起振器产生的电干扰和从倒相电路17上的起振器产生的电干扰所引起 的向其他电气设备类的电波干涉的对策。而且,根据该对策方法的不同,存在 LCD主体15的规格和用于LCD箱体外壳14的材质等不同的情况。作为其一 个例子,偶尔会有如下情况,在使用除了放映面将包括金属框16的所有部分 用金属覆盖的LCD主体15 (以下简称为干涉对策型LCD),并且设置了键盘 箱体12内的电源或外部电源的接地部电连接的LCD主体15专用的电接地部 件的场合,LCD箱体外壳14为塑料等的非金属制。另一方面,使用仅在放映 面的周围具有金属框16,且放映面后侧(其他部分)未用金属覆盖的LCD主 体15 (以下简称为未对策型LCD), LCD箱体外壳14为金属制或非金属制且 在其内侧(容纳LCD主体15等的面)整体上涂敷导电性涂料等而实施干涉对 策,将该LCD箱体外壳14、 LCD主体15和倒相电路17电连接在键盘箱体内 的电源或外部电源的接地部上。在该结构中,为了进一步提高LCD主体15 的电接地的效果, 一般在LCD箱体外壳14上局部加工LCD主体15的金属框 16,而且使用金属制的带或螺钉等将它们电连接,但也有另外设置专用的电接 地部件的情况。而且,这种结构也同样适用于倒相电路17。另外,安装在这 种实施了电波干涉对策的LCD箱体外壳14的局部上的天线盖18和LCD前面 箱体盖13 —般使用塑料制的材料,并在天线盖18的范围内配置内装天线元件。 而且,LCD前面箱体盖13和天线盖18使用塑料制的材料的理由是,为了能 用内装的天线来进行电波的收发,在内装天线的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中是常识 性的结构。另外,在上述LCD箱体外壳14为非金属制的场合,有时还会省略 天线盖18。
图3表示设在图2所示的LCD箱体外壳14的天线盖18的周围上的固定 内装天线的螺紋孔19。最近该螺紋孔19的设置成为一般情况。在LCD箱体 外壳14为金属制的场合,通常用一体成型来制造,因此该螺紋孔19也是金属 制。另外,在LCD箱体外壳14为非金属制且未涂敷导电性涂料的场合, 一般 螺紋孔19也同样未涂敷导电性涂料。
图4表示拆卸了 LCD前面箱体盖13的图1至图3的LCD箱体11,以斜 视来表示设置在LCD箱体外壳14上的具有金属框16的LCD主体15、倒相 电路17、天线盖18和螺紋孔19的各个位置关系。
图5表示在LCD主体16的金属框16上安装平板天线2,且内装了天线 的图1至图4的LCD箱体11的结构。
图6与图4同样地斜视表示图5的结果。
而且,图7(a)及(b)分别表示在图6的虚线Aa间及Bb间的剖面结构。 将平板天线2的地线7电接地在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将天线元件6配 置在天线盖18的范围内,在设置于平板天线2上的螺钉通孔10中通过固定螺 钉3,将该固定螺钉3紧固在螺紋孔19中从而将平板天线2固定在LCD箱体 外壳14上。而且,固定螺钉3—般使用金属制,但偶尔也有非金属制的情况。
在图5至图7所示的平板天线2内装在笔记本电脑1内时,若接通笔记本电脑 1的电源,则倒相电路17上的起振器和容纳在LCD主体15内的器件电路上 的起振器动作,以这些起振器为发生源的电干扰侵入平板天线2。
接着,使用图8对侵入图5至图7的平板天线2的电干扰的测定结果进行 说明。
图8表示侵入到以图5至图7所示的状态内装了平板天线2的图1所示的 该笔记本电脑1上的平板天线的电干扰的特性。在图8(a) ~ (c)中表示频 率增益特性的测定结果,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增益。而且,测定在用平板 太那些2不接收无关的外来电波的环境下进行,向平板天线2的供电使用同轴 电缆,将该同轴电缆作为供电线,从供电点看向与该平板天线的有元件的长度 方向相反的方向延长该供电线,而且避免与LCD主体的接触。
首先对图8 (a)、 (b)进行说明。图8 (a)、 (b)表示在笔记本电脑的电 源接通有无的情况下的频率增益特性的比较,使用的LCD箱体11的结构分别 不同。图8(a)是如下状态,LCD箱体外壳14为金属制,使用干涉未对策型 的LCD主体15,局部加工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并电连接LCD箱体外壳 14与金属框16,平板天线2的向LCD箱体外壳14的固定使用金属制的固定 螺钉3,同时平板天线2除了与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电接地之外还与LCD 箱体外壳14电接地。另一方面,图8(b)是如下状态,LCD箱体外壳14为 塑料制,使用干涉对策型的LCD主体15,而且还设置LCD主体专用的电接 地部件,平板天线2的向LCD箱体外壳14的固定使用非金属制的固定螺钉3。 在图8 (a)、 (b)中,笔记本电脑1的电源未接通时的频率增益特性41表示 地面干扰水平,笔记本电脑1的电源接通时的频率增益特性42表示侵入平板 天线2的电干扰的强度。这是由通过笔记电脑1的电源接通而起动的倒相电路 17上的起振器和LCD主体15内的器件电路上的起振器所产生的电干扰传递 到LCD箱体11内的金属部,并从与平板天线2电连接的金属部侵入平板天线 2,或者在空间传递而侵入平板天线2的结果。而且,在图8 (a)、 (b)中测 定频带不同,这是因为分别使用了相同构造且工作频带不同的平板天线2。
该图8 (a)、 (b)所示的电干扰具有不仅在平板天线2的工作频带(设计 频带),而且在数赫兹带至数百兆赫带的范围内表现为连续且显著的倾向,其
特征有时根据使用的LCD主体的大小和电波干涉对策的有无。该对策的程度、 容纳LCD主体15的箱体的大小、材质和构造等而不同。因此,图8(a)、 (b) 的各特征的差异是根据使用的LCD箱体的差异的,这一点在后面叙述。
接着对图8 (c)进行说明,图8 (c)表示在使用图8 (a)的LCD箱体 11并在该平板天线的工作频带将强度弱的外来电波用平板天线2接收的环境 下的根据笔记本电脑1的电源接通有无的频率增益特性的比较。而且,测定时 的外来电波使用调整了其强度的连续波。在图8 (c)中,笔记本电脑1的电 源未接通时的频率增益特性41成为测定环境下的平板天线2自身的接收信号 强度,笔记本电脑1的电源接通时的频率增益特性42成为包括侵入的电干扰 的平板天线2的接收信号强度。图8 (c)暗示了在外来电波的强度弱的环境 下电干扰的强度超过平板天线2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情况。即,在输入接收 调谐器中信号中,电干扰的强度比纯粹的接收信号强度还大,这对在接收调谐 器中的信号处理带来影响,结果引发不能将接收信息显示在LCD等放映设备 上的状况。
接着,使用图9和图10,对侵入图5至图7的平板天线2的电千扰的路 径进行说明。
图9表示在图8 (a)的LCD箱体11中由倒相电路17上的电干扰发生源 (起振器)5产生的电干扰51在LCD箱体外壳14上传递的状态。电干扰51 以干扰发生源5未中心在LCD箱体外壳14上传递,其强度最大的是干扰发生 源5周围,随着远离干扰发生源逐渐减小。而且在空间传递的电干扰(未图示) 也同样以电干扰发生源5为中心在空间向全方向传递,其强度分布与在LCD 箱体外壳14上传递的电干扰51相同。另外,在实际的LCD箱体ll中,由于 存在LCD主体15等其他金属物,因此有时根据状况电干扰的传递方向改变。 结果,在LCD箱体外壳14上传递的电干扰51从LCD箱体外壳14上的螺紋 孔19通过金属制的固定螺钉3,并从固定了平板天线2的部分侵入,而且在 空间传递的电干扰被平板天线2接收而侵入。另外,在图8(b)所示的LCD 箱体ll的场合,由于LCD箱体外壳14为非金属制,因此没有在LCD箱体外 壳14上传递的电干扰51,但是有在空间传递的电干扰,这也被接收而侵入平 板天线2。
图IO表示由在图8 (a)的LCD箱体11上的干涉未对策型的LCD主体 15内所容纳的器件电路上的干扰发生源(起振器)5产生的电干扰52在LCD 主体15的金属框16上传递的状态。在LCD机械11中,用金属框16和LCD 箱体外壳14构成共振构造,结果电干扰52在产生由该共振构造引起的驻波的 同时,在金属框16上传递。即使电干扰发生源5位于LCD主体15的放映面 后侧,在空间传递的电干扰(未图示)在LCD主体15的放映面(表面)侧以 电干扰发生源5为中心在全方向的空间传递,在放映面后侧在LCD箱体外壳 14与LCD主体15之间反复进行反射等而衰减,这也成为电干扰的一个主要 原因。结果这些电干扰从将平板天线2电接地于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上 的部分,或者从LCD箱体外壳14上的螺紋孔19通过金属制的固定螺钉3并 固定平板天线2的部分,在空间传递的电干扰被接收,并分别侵入平板天线2。 另外,在图8 (b)的LCD箱体ll的场合,使用千涉对策型的LCD主体15, 且设有LCD主体15专用的电接地,因此伴随图10所示的驻波的电干扰52 的强度变得极小。但是,LCD主体15是用金属覆盖的结构,因此器件电路上 的电干扰发生源5成为大致被金属包围的状态,因此在LCD主体15内部产生 多个频率的共振,由此引起的电干扰在覆盖LCD主体15的金属上和空间传递, 从将平板天线2电接地的部分,这些电干扰被接收并侵入平板天线2。
冲艮据在以上的图9和图10的说明中记载的电千扰的路径和LCD箱体11 和设备结构的不同,在内装于图5至图7记载的LCD箱体11内的平板天线2 上侵入如图8所示的电干扰。
在空间传递的电干扰大部分被天线接收而侵入,因此电干扰对策难以进 行。然而,有比起在空间传递的电干扰的影响,在位于LCD箱体内的金属(导 体)部传递的电干扰的影响更大的倾向,这通过独自的测定已明确。另外,由 于由各起振器产生的电干扰的强度几乎不变,因此在接收频带上的外来电波的 强度强的环境下,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大部分超过电干扰强度,无需考虑侵入 天线的电干扰的影响。然而,在外来电波弱的环境下需要考虑。根据使用了一 般的接收调谐器的独自的研究结果可知,在外来电波的强度弱的环境下,若天 线的接收信号强度超过电干扰强度或两者为相同的强度,则接收调谐器不受电 干扰的影响且正常地工作。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推测,实现能有效地降低在LCD箱体11内的金属部传
递的电干扰向天线侵入、且能够提高接收性能的天线构造对问题的解决是必须 的。
基于图11、图12对用于实现以上问题的解决的本发明的天线的设计有关 的研究进行说明。
图ll表示图5至图7所示的平板天线2(用于供电的同轴电缆没有表示)。 平板天线2为平板导体状且从天线元件6的供电点8附近将整合用的短路元件 101连接在地线7上的一般的构造,平板天线2具备天线固定用的螺钉通孔10。 根据该构造,平板天线2在供电点附近构成电磁感应环9。从图9和图10的 说明通过独自的测定可知,电干扰从电接地平板天线2的LCD主体15的金属 部分,或者从与实施了电波干涉对策的LCD箱体外壳14的螺紋孔19连接且 通过固定平板天线2的金属制的固定螺钉3的螺紋通孔10侵入平板天线2, 这些侵入的电干扰从结果来看被电磁感应环9包围。
环形构造的电特性有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电力放射这三种。其中,精 度感应是以电容器为代表的蓄电特性,而且电力放射是所谓天线特性,对此, 电磁感应是诱导电波等的电力的特性,与电波发生源距离越近,比起电力放射, 引入所产生的电波的量越多。使用该特性的代表性的有电磁场探针。而且,设 在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的天线的内装空间与配置在其附近的传递电 干扰的金属制部件的距离,与天线的工作频率上的电波的波长相比非常小,这 就是现实。本发明的状况也是相同,因此可以说根据环形构造的电磁感应环9 成为电干扰向平板天线侵入的一个主要原因。
接着,表示对根据平板天线2的环形构造的电干扰的测定结果。图12表 示图11所示的平板天线2的电磁感应环9的影响有关的测定结果。图12 (a) 表示使用了从图8 (a)的LCD箱体11消除了短路元件101的平板天线2的 笔记本电脑1的电源接通前后的频率增益特性测定结果。
图12 (b)表示使用了从图8 (b)的LCD箱体11消除了短路元件101的 平板天线2的笔记本电脑1的电源接通前后的频率增益特性测定结果。
图12 (a)、 (b)的曲线,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增益。
在图12 (a)、 (b)中,笔记本电脑1的电源未接通时的频率增益特性41
表示地面干扰水平,笔记本电脑1的电源接通时的频率增益特性42表示侵入 平板天线2的电干扰的强度。在与使用了短路元件101的图8 (a)、 (b)所示 的平板天线2的频率增益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的场合,可知侵入天线的电干扰 的强度减小。由此可知,没有电磁感应环9的天线构造对电干扰对策比较有效。
然而,在实际设计内装天线的场合,由于天线自身的小型化、省空间化等 原因,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使用整合用的短路元件101。于是,考虑电磁感应环 9的位置和尺寸、电干扰的传递路径和其范围、以及天线元件6和地线7分别 独立起作用的构造等,认为需要进行改善电干扰的侵入的天线的设计。而且, 电磁感应环9还需要考虑还接收在空间传递的电干扰的这一点。
基于以上的天线设计有关的研究,记者对解决电干扰的影响的本发明天线 的具体构造有关的研究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由于天线的小型化、省空间化等原因,使用天线整合用的短 路元件101、结果不得不使用环形构造的场合,必须抑制因由该环形构造引起 的电磁感应而使电干扰侵入天线。于是,以下从天线的构造研究电干扰侵入天 线的原因。
首先,根据图5至图7、图11所示的平板天线2的构造及其内装方法可 知,由于将平板天线2的地线7与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电连接,因此遍 及在该金属框16上传递的电干扰的宽范围的侵入(传递)路径位于平板天线 2的地线部。而且,作为其他侵入路径,有固定平板天线2并与LCD箱体外 壳14电连接的金属制的固定螺钉3,而这也位于平板天线2的地线部。另外, 从这些侵入路径传递,并朝向环形构造的大部分电干扰通过电磁感应而被引 入,而且剩余的电干扰从短路元件101侵入天线元件。
接着,根据图5至图7、图11所示的平板天线2的内装方法,平板天线2 的环形构造位于与传递电干扰的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接近的位置。因此, 将在该金属框16上传递且从该金属框16的非连续部放射的电干扰利用电磁感 应,并通过空间引入。
根据以上的电干扰侵入天线的原因,在使用天线整合用的短路元件101, 结果不得不使用环形构造的场合,在天线构造的设计时需要进行如下对策。第 一,可举出消除位于平板天线2的地线部的电干扰的直接的侵入路径。即,消
除遍及宽范围的作为直接的侵入路径的平板天线2的地线7与LCD主体15 的金属框16的电接地,而且不使用金属制的固定螺钉3。第二,可举出环形 构造构成于从传递电干扰的金属(导体)部尽可能隔开距离的位置上,另外设 置妨碍电磁感应的构造等。
作为上述第一对策的问题,在从强度和耐振性等方面考虑而平板天线2 的固定不得不使用金属制的固定螺钉3的场合,通过将平板天线2的地线7 不与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电接地,能大幅度消除电干扰的侵入路径,其 结果还能大幅度减少电干扰的量,但是不能完全消除位于平板天线的地线部的 电干扰的侵入路径。但是,在考虑了天线特性的场合,将LCD箱体外壳14 的金属(导体)部作为天线的地线使用是比较有用的方法。由此,为了研究尽 可能减少从该金属制的固定螺钉3侵入的电干扰的影响的方法,考虑LCD箱 体外壳14的结构。在LCD箱体外壳14内,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和LCD 箱体外壳14的金属(导体)部电连接。即,在成为一体的金属(导体)上传 递电干扰。由此,在LCD箱体外壳14上用金属制的固定螺钉3国家丁了平板 天线2的地线7的场合,平板天线的地线也成为一体。成为问题的平板天线2 的环形构造其大部分用该平板天线的地线部构成,而且未使用短路端子101, 因此可以推测成为电干扰还容易侵入天线元件的构造。于是,通过明确天线元 件和地线的功能的作用,认为能有效地抑制电干扰的向天线的侵入。
另外,平板天线2是一般广泛使用的构造,但是在研究本发明的电干扰减 少时,天线元件和地线的各个是否独立起作用并不明确。
接着,在上述第二对策中,作为妨碍电磁感应的构造,在明确了上述天线 元件和地线的各个独立起作用的构造中,考虑使用地线。在与LCD主体15 的金属框16隔开间隔而在与该金属框16接近的位置配置了天线元件的场合, 在金属框上传递且从金属框16的非连续部(矩形部)放射,并在金属框16 上传递的电干扰可能与天线元件大量地结合,或者#:大量地接收。因此,在该 金属框16与天线元件之间,作为障碍物设置天线的地线。由此,在包括放射 的电干扰的金属框16的电干扰与该地线结合或被接收的场合,若天线的地线 和元件的各个独立起作用,则可以认为能够抑制电干扰的向元件的侵入。而且, 配置该地线的方法,对于将作为上述第二对策中的另一个的环形构造构成于从
传递电干扰的金属(导体)部尽可能隔开距离的位置上的场合,也是比较有用 的方法。
另外,在考虑了实现以上对策的明确了天线元件和地线的各个独立起作用
的天线的特性的场合,该天线在未将LCD箱体11的金属部作为地线时,即不 管尺寸如何,在具备元件和地线双方的天线单体中必须维持充分的特性。
基于对以上天线的具体构造有关的研究,以下说明解决电干扰的影响的本 发明的天线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天线的设计使用了发明人所述的申请人(日立电线抹式会社)申 请的专利文献3、 4所记载的天线构造自动探索法。
专利文献3:特开2006- 119839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6 - 345504号公报。
以下表示使用了上述专利文献3、 4所记载的天线构造自动探索法的本发 明的天线的设计方法。
首先,将用上述构造自动探索法处理的计算区域限定在平^^反天线的纵横尺 寸,将用该尺寸定义的区域全部用四边形的微小部分进行离散化,沿着离散化 的微小部分的各边,定义天线元件和地线的区域(边界)。此时,对为了天线 整合而使用的短路元件也同样地定义。另外,地线的区域考虑可与LCD主体 的金属框接近配置和天线固定用的螺紋孔的位置来决定。而且,环形构造构成 于从LCD主体的金属框尽可能隔开距离的位置上,且附加比传递电干扰的地 线部的区域,更多使用元件的区域的条件。而且,考虑这些条件后定义供电点 的位置。这样,将天线元件与地线的区分和构造条件定位为上述构造探索法的 初始条件。然后,按照上述构造探索法,将反复进行^f效小部分的追加和消除的
区域限定在已定义的天线元件的区域。这样,通过将进行构造^:索的区域限定
在天线元件的区域,通过上述构造探索法的进行而一次算出的多个结果,表示
以看作与考虑了天线元件和地线之间的各个独立起作用的情况同等。根据如上 所述的方法,考虑到天线元件和地线的各个独立起作用的情况,而且可以进行 各个独立起作用的天线构造的设计。另外,通过这种上述构造4罙索法的使用方 法,能够设计像该平板天线那样即使地线自身为小面积(小体积)也能作为天
线起作用的构造。其详细内容用以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基于附图13至附图20说明根据以上的研究及设计方法而实现的解决电干 扰的影响的本发明的天线的实施例1。
化的平板天线201、 202、 203的例子。平板天线201、 202、 203由设置成导体 平板状的天线元件6、 60、地线7构成,供电点8分别位于图示的位置上,实 际的供电用同轴电缆等(未图示)来进行,具备天线固定用的固定螺钉通孔 10。这些平板天线201、 202、 203按照上述设计方法制作。
在将平板天线201、 201、 203内装在LCD箱体内时,天线的地线7以LCD 主体15的金属框16平行接近的方式位于平板天线201、 202、 203的长度方向 上,而且具备固定螺钉通孔10。另外,包括短路元件101的环形构造位于在 将平板天线201、 201、 203内装在LCD箱体11内时与LCD主体15的金属框 16保持距离的位置上,并以此方式决定供电点8。而且,短路元件IOI包含于 天线元件6的一部分,将环形构造的大部分用天线元件6构成。另外,在大小 两个天线元件6、 60中,位于大天线元件6于地线7的间隙之间的小天线元件 60还兼备保持天线整合性的功能。
而且,用天线元件6、 60和地线7和供电点8,还实现了以供电点8为边 界且尺寸比环形构造还大的前端开放的槽构造。在将比保持天线整合性的小天
场合,从特性方面考虑需要把持与地线7的距离。而且,根据伴随天线尺寸的 制约,保持天线整合性的小天线元件60配置在槽内。
这些平板天线201、 201、 203在设计阶段考虑天线构造上的元件和地线的 各个独立起作用的情况,为了在天线元件6、 60与供电点8的边界、短路元件 101与包括固定螺^T通孔10的地线7的边界,分别使天线元件6、 60和地线7 独立起到各自的作用,最终设计成即便是单体也能作为天线工作的结构。
图14表示图13 (a)所示的平板天线201单体的频率共振特性,横轴表 示频率,纵轴表示回程损失。
从图14可知,即便是小面积(小体积)的地线7的单体也能保持共振特 性。而且,图14所示的频率范围与图8 (a)或(c)不同是因为,设计成将
平板天线201内装在LCD箱体11内时,以与图8 (a)或(c)相同的工作频 带使平板天线201工作。
图15表示内装了图13 (a)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01的LCD箱体ll的结 构。使用干涉未对策型的LCD主体15, LCD箱体外壳14未金属制,具备螺 紋孔19,而且具备塑料制的天线盖18。平板天线201的向LCD箱体外壳14 的固定,通过将通过天线201所具备的固定螺钉通孔10的金属性的固定螺钉 (未图示)拧入螺紋孔19中来进行,同时做成平板天线201与LCD箱体外壳 14电接地的状态,并且平板天线201的元件部配置在天线盖18的范围内。
而且,LCD主体15和倒相电路17以电连接在LCD箱体外壳14上的状 态固定。该结构除了内装的平板天线和其内装方法不同的这一点之外,其他与 图8 (a)及图8 (c)的LCD箱体11相同。
图16表示图15所示的LCD箱体11内部的状态。
图16 (a)表示拆卸LCD箱体前面盖12并以斜视观察的内装的平板天线 201的配置状态。
图16 (b)表示图16 (a)的虚线Aa间的剖面结构。
与图5至图7所记载的平板天线2不同,平板天线201不与LCD主体15 的金属框16电接地,通过金属制的固定螺钉3仅与LCD箱体外壳14电接地。
这是以大幅度消除电干扰的向天线的侵入路径为目的。而且,在内装的平 板天线201的供电点上连接同轴电缆(未图示),将该同轴电缆作为供电线, 从供电点看向与平板天线201的配置了天线元件6、 60的长度方向相反的方向 延长,而且考虑到避免与LCD主体的接触等的电干扰的影响而配置在LCD箱 体内。另外,在图1所示的笔记本电脑1中,通常在键盘箱体12内的母插件 (未图示)上设置收发调谐器(模块),并且一般用供电线来连接该收发调谐 器和天线。
实际上,将天线内装在LCD箱体ll内,使天线的供电点8连接的供电线 通过连接LCD箱体11与键盘箱体12的铰链部,并配置至在键盘箱体12内设 有收发调谐器的位置。
在该连接方法中,使用的供电线越长,传输损失越大,而且存在收发信号 的强度恶化的问题。而且,还引起在箱体内供电线自身受到电干扰的影响的量
也变大的问题。因此,为了将天线与收发调谐器用更短的距离连接,最好使供
电线的向天线的连接方向选择为在LCD箱体内向键盘箱体的方向延长。因而, 在图16中,也按照上述理由,选择了作为天线的供电线的同轴电缆的连接方 向。
图17表示内装在图16的LCD箱体11内的该平板天线的频率共振特性。 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回程损失。如图13和图14说明的那样,该平板天线 考虑了天线元件和地线的各个独立起作用的情况,因此与图16的该LCD箱体 外壳尺寸的地线简单追加在该平板天线上的情况等同。
因此,图17的频率共振特性变得比图14还良好,由此可知实现了天线自 身的特性提高。另外,图17和图14所示的频率范围不同是因为,预先考虑了 在将该平板天线内装在LCD箱体11内时,因LCD主体15等的附近等周围环 境的影响而使该平板天线的动作频率改变的情况而设计的。
图18表示图16的该LCD箱体11上的有助于天线的电力放射的电流。在 与平板天线201的地线电连接且成为平板天线201的地线的一部分的LCD箱 体外壳14上,形成有限地线特有的电流(J2) 112。该电流(J2) 112与平板 天线201的天线元件上的电流(Jl) 一起成为有助于天线的电力放射的电流。
图19表示使用了图16的LCD箱体11的图1的笔记本电脑1上的反射电 场分布的测定结果。在只有图18所示的电流(Jl ) 111为有助于放射的电流的 场合,与该电流(Jl ) 111水平的方向的偏振波成分(垂直偏振波Vertical) 表现为比与此垂直的方向的偏振波(水平偏振波Horizontal)还强。
但是,图19所示的放射电场分布与两偏振波成分一起以同等的相同表现。 由此可知,图18所示的电流(J1) 111、 (J2) 112的两者是有助于天线的放射 的电流。因而,利用图16所示的该平板天线的向LCD箱体11的内装方法, 可以放射水平及垂直的偏振波,且还可以实现放射增益特性的提高。
图20表示使用图16的LCD箱体11,并在平板天线的工作频带将强度弱 的外来电波用平板天线接收的环境下的图1所示的笔记本电脑1的根据电源接 通有无的频率增益特性的比较,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增益。而且,则定时 的外来电波使用调整了其强度的连续波,图20 (a)使用与图8 (c)的场合相 同的强度,并考虑了图8 (c)的电干扰强度的变动范围,将外来电波的强度
比图20 (a)的场合提高了大约10dBm的场合就是图20 (b)。在图20 (a)、 (b)中,该笔记本电脑1的电源未接通时的频率增益特性41成为测定环境条件 下的该平板天线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该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接通时的频率增益 特性42成为包括了侵入的电干扰的该平板天线的结接收信号强度。在图20( a) 中可知,该平板天线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电干扰强度的差几乎没有。即与图 (a)的场合相比,向该平板天线的电干扰的侵入大幅度减少。而且,在该状 态下实际上接收外来电波并使用了一般的接收调谐器的独自的研究中,已经确 认到可以将接收信息正常地显示在LCD等放映设备上。而且,在图20 (b) 中,成为完全没有看到电干扰的影响的状态。
如以上的图17、图19、图IO所示的结果那样,本发明的天线使用在设置
于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箱体内的天线的内装位置周围,将在箱体内的金属 (导体)部传递且侵入天线的电干扰的传递路径大幅度地截断的构造和其内装
方法,而且使用减少由电磁感应引起的电干扰的向天线的侵入的构造,其结果
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内装天线。
接着,基于图21至图24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
图21表示延长图13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01的地线7的长度,且将该平板 天线的整体用绝缘体偏121覆盖的平板天线211。该构造是考虑了内装天线的 便携式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构造和侵入天线的电干扰,而且在研究了天线的 电接地的效果时,在不能进行与箱体内的金属(导体)部的电接地的场合,考 虑天线自身的特性而加大了地线的方法的一个例子。而且,覆盖该平板天线的 绝缘体片121,只要是纸或聚酯等具有绝缘效果的材质,选择哪种都可以。
图22表示内装了图21的平板天线211的LCD箱体的结构。使用干涉对 策型的LCD主体15, LCD箱体外壳14是非金属制的塑料制,而且基部塑料 制的天线盖18 (在LCD箱体外壳14与天线盖18为相同材料时,两者有时为 一体构造)。将该平板天线211直接放置在LCD箱体外壳14上,其固定使用 带或粘接剂(未图示)来进行,将该平板天线211的天线元件配置在天线盖 18的范围内,干涉对策型的LCD主体15与专用的电接地部件(未图示)连 接。而且重叠放置在该平板天线211的地线部上,与倒相电路17—起固定在 LCD箱体外壳14上。而且,该结构除了内装的平板天线和其内装方法不同的
这一点之外,其他与图8 (b)的该LCD箱体相同。在该设置状态下,该平板 天线211将其全部用绝缘体覆盖,所以成为没有与位于箱体内的金属(导体) 部件电连接的状态。
图23表示图22的LCD箱体内部的状态。图23 (a)表示拆卸了 LCD箱 体前面盖13且以斜视观察的内装的平板天线211等的配置状态。
图23 (b)表示图23 (a)的虚线Aa间的剖面结构。平板天线211利用覆 盖天线整体的绝缘体片121,防止了与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的直接的电 连接,其结果能够抑制在LCD主体15的金属部传递的电干扰的侵入。
图24表示使用了图23的LCD箱体的图1的笔记本电脑1的根据电源接 通有无的频率增益特性,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增益。在图24中,盖笔记 本电脑1的电源未接通时的频率增益特性41表示地面干扰水平,笔记本电脑 1的电源接通时的频率增益特性42表示侵入平板天线211的电干扰的强度。 在与图8 (b)的结果进行比较的场合,侵入平板天线211的电干扰的强度大 幅度减少,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内装天线。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将平板天线211用绝缘体覆盖的范围仅作为该平板 天线的地线部分也能得到同等的效果。
接着,基于图25至图1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
图25表示在图13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01的地线部连接了软导体片131 的平板天线221。该平板天线221在地线7上电连接软导体片131,将此作为 地线的一部分。而且,该构造也与图21所示的平板天线同样,是考虑到天线 自身的特性而加大地线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另外,该软导体片131与地线7 的电连接通过将两者用焊锡(未图示)或导电性带(未图示)连接,或者设置 电连接用构造(未图示)来进行,无论是哪种电连接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图26表示在图15的该LCD箱体内内装了图25的该平板天线的LCD箱 体的结构。将与该平板天线的地线电连接的软导体片131放置在LCD箱体外 壳14上,并且在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与该平板天线221之间避开该平板 天线221的天线元件的部分而夹住绝缘体片121。而且,该绝缘体片121只要 是纸或聚酯等具有绝缘效果的材质就可以任意选择。另外,为了提高该平板天 线211的电接地的效果,且提高其稳定性,也可以将该软导体片131使用导电
性的粘接带或导电性的粘接剂而固定在LCD箱体外壳14上。
图27表示图26的LCD箱体内部的状态。图27 (a)拆卸了 LCD箱体前 面盖13,并斜视内装了平板天线221等的固定状态,图27 (b)表示图27 (a) 的虚线Aa间的剖面结构。如图27 (b)所示,绝缘体片121被夹在安装于该 平板天线上的软导体片131与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之间。另外,在该平 板天线的供电点上连接同轴电缆(未图示),该同轴电缆考虑到电干扰的影响 而配置在LCD箱体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LCD主体的金属框16与平板天线221之间夹住绝 缘体片121而防止两者的直接的电连接,并且抑制在LCD主体的金属部传递 的电干扰的侵入,结果得到与图20同样的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频率增益特 性,由此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内装天线。
接着,基于图28和图29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 图28表示将与图13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01相同的天线图像制作在电介质 基板141上的平板天线231。该平板天线231用导体来形成其天线图形,并且 具备弹性固定用的螺紋通孔10。
图29表示在图15的该LCD箱体内内装了图28的该平板天线231时的该 LCD箱体内部的状态。图29 (a)拆卸了 LCD箱体前面盖13,并斜视内装了 平板天线231等的固定状态,图29 (b)表示图29 (a)的虚线Aa间的剖面结 构。另外,在该平板天线231的供电点上连接同轴电缆(未图示),该同轴电 缆考虑到电干扰的影响而配置在LCD箱体内。
在该实施例中,也能够抑制向天线的电干扰的侵入,结果得到与图20同 样的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频率增益特性,由此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内装天 线。
接着,基于图3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5。
图30表示在图28所示的该平板天线的地线7连接了图25所使用的软导 体片131的平板天线241。软导体片131的平板天线241与地线7的电连接与 图25的场合同样,通过将两者用焊锡或导电性带连接,或者设置电连接用构 造而进行,无论是哪种电连接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该平板天线241的向图15的该LCD箱体的内装方法与图26和图27所示 的方法相同,即使将该平板天线241内装在该LCD箱体内,也能抑制向天线 的电干扰的侵入,结果得到与图20同样的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频率增益特 性,由此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内装天线。
接着,基于图31和图3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6。
图31表示在图28所示的平板天线的地线部安装了该天线固定用带151 的平板天线251。固定用带151的原材料才艮据用途和目的,选择伸缩性原材料 或导电性原材料,固定用带151的安装在该固定用带151的安装部152,根据 选择的原材料而施加加工,或者使用适当的连接方法。
图32表示在图15的该LCD箱体内内装了图31的该平板天线251时的该 LCD箱体内部的状态。在用固定用带151提高该平板天线251的电接地的效 果的场合,固定用带151使用导电性原材料,并考虑到天线特性而调整固定用 带安装部152的位置,将固定用带151的一端使用焊锡或焊接等电连接在该平 板天线251的地线7,在根据该天线固定位置周围的状况而决定的固定用带安 装部153设置导电性的粘接带或焊锡、或者专用的连接器等,而在LCD箱体 外壳14上电连接固定用带151的另一端。另外,在内装的该平板天线的供电 点上连接同轴电缆(未图示),该同轴电缆考虑到电干扰的影响而配置在LCD 箱体内。
在该实施例中,即使在将固定用带151的一端使用焊锡电连接在平板天线 251上,并且将LCD箱体外壳14与固定用带151的另一端的电连接用导电性 的粘接带来进行的场合,也能够抑制向天线的电干扰的侵入,结果得到与图 20同样的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频率增益特性,由此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 内装天线。
接着,基于图33和图3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7。
图33表示以图13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01的构造为基础进行了变形的平板 天线261 。该平板天线261从该地线7的中途折弯成使地线7相对于天线元件 6具有角度。该折弯角度可根据箱体内的内装天线的空间和周围状况来选择。 图33所示的天线构造与图13所示的该平板天线同样,在设计阶段考虑了天线 构造上的元件和地线的各个独立起作用的情况,所以即使是单体也能足以作为 天线进行工作。另外,其频率共振特性与图14相同。
图34所示的平板天线表示内装了图33的平板天线261的图1的键盘箱体 12的结构。从平板天线261的地线7的中途折弯,并且地线7与天线元件6 所成的角度做成直角,在键盘箱体外壳120与母插件124的间隙内配置该天线 元件。在内装该天线时,为了提高天线的电接地的效果,进行了与键盘箱体内 的金属部(未图示)的电连接。另外,在该平板天线的供电点上连接同轴电缆 (未图示),该同轴电缆考虑到电干扰的影响而配置在键盘箱体内。
在该实施例中,图13所示的该平板天线的特征发挥了作用,能够抑制向 天线的电干扰的侵入,结果得到与图20同样的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频率增 益特性,由此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内装天线。 接着,基于图3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8。
图35表示将与图33所示的该平板天线相同的天线图形制作在电介质基板 141上并局部变形的平板天线271。将该天线元件和地线7的一部分用导体形 成于电介质基板141上,并将形成于电介质基板141上的地线的一部分和导体 平板或软导体带电连接,从而构成地线7。另外,该电连接也与图30的该平 板天线同样,通过设置焊锡或导电性带或者电连接用构造而进行,无论是哪种 电连接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即使在将该平板天线271与图33所示的该平板天线同样内装在图34的该 键盘箱体内的场合,也能抑制向天线的电干扰的侵入,结果得到与图20同样 的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频率增益特性,由此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内装天 线。
接着,基于图3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9。
图36表示将图33所示的平板天线的地线的长度延长,并整体用绝缘体片 121覆盖的平板天线281。该构造考虑到内装天线的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 体构造和侵入天线的电干扰,且研究了天线的电接地的效果时,在不能实现与 箱体内的金属(导体)部电接地的场合,考虑到天线自身的特性而加大地线的 方法的一个例子。另夕卜,覆盖平板天线281的绝缘体片121,只要是纸或聚酯 等具有绝缘效果的材质就可以任意选择。
在将该平板天线281与图33所示的该平板天线同样内装在图34的该键盘 箱体内,并且利用带或粘接剂进行了其固定的场合,平板天线281将其整体用
绝缘体覆盖,所以成为没有与位于箱体内的金属(导体)部件电连接的状态。
在该场合,也能抑制向天线的电干扰的侵入,结果得到与图20同样的改善了
电干扰的影响的频率增益特性,由此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内装天线。
接着,基于图3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0。
图37表示将图13所示的平板天线201的该地线部延长的平板天线291。 平板天线291在向电气设备的箱体的内装空间,确保了与促进电干扰的侵入的 设备类及其他金属(导体)部件的距离,而且未使用上述的电干扰的各种降低 方法,而是仅用本发明的天线的设计方法的效果能抑制侵入天线的电干扰,并 且仅用通过平板天线291的固定螺钉通孔10的固定螺钉就能在箱体内固定平 板天线291,是在将固定螺钉做成金属制时,即使与设在箱体内的金属(导体) 部件上的螺紋孔(未图示)电连接也得不到充分的电接地的效果的场合或需要 用天线291自身提高电接地的效果的场合的一个构造,在提高该电接地的效果 时地线部7的长度和宽度可自由选择。
接着,基于图3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1。图38表示以图37所示的该平 板天线的构造为基础来进行变形的平板天线292。该平板天线292在地线部7 的中途折弯成使天线元件6、 60与地线7具有角度,该角度可根据箱体内的内 装天线的空间和周围状况来选择。该平板天线292是基于图37所示的说明内 容的构造的一个例子。
接着,基于图39至4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2~22。
图39表示图13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01的供电线使用了同轴电缆161的平 板天线202的外观。而且,在该图虛线圆内表示同轴电缆161的连接状态。在 同轴电缆161的连接上使用焊锡164,将同轴电缆内导体162和外导体163电 连接在该天线供电部。并且,该连接方法可以是使用专用连接器等的其他方法, 可根据连接工序的容易度、连接部的强度保持等目的而选择。另外,同轴电缆
另外,在以下图40至图49中,同轴电缆的电连接与图36同样通过软钎 焊来进行。这些各图记载的各天线上的连接方法也可以应用使用专用的连接器 等的其他方法,可根据连接工序的容易度、连接部的强度保持等目的而选择。
图40 (实施例13 )表示在图21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11的供电线上使用了
同轴电缆161的平板天线212的外观。
图41 (实施例14 )表示在图25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21的供电线上使用了 同轴电缆161的平板天线222的外观。
图42 (实施例15 )表示在图28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31的供电线上使用了 同轴电缆161的平板天线232的外观。
图43 (实施例16 )表示在图30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41的供电线上使用了 同轴电缆161的平板天线242的外观。
图44 (实施例17 )表示在图31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51的供电线上使用了 同轴电缆161的平板天线252的外观。
图45 (实施例18 )表示在图33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61的供电线上使用了 同轴电缆161的平板天线262的外观。
图46(实施例19)表示在图35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71的供电线上使用了 同轴电缆161的平板天线272的外观。
图47 (实施例20 )表示在图36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81的供电线上使用了 同轴电缆161的平板天线282的外观。
图48 (实施例21 )表示在图37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91的供电线上使用了 同轴电缆161的平板天线293的外观。
图49 (实施例22 )表示在图38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92的供电线上使用了 同轴电缆161的平板天线294的外观。
接着基于图5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3。
图50表示在图39所示的使用了电介质基板的该平板天线上使用该平板天 线的尺寸大的天线元件6的开放端和地线7来搭载调谐电路171,并且通过变 更向用于调谐电路171上的变容二极管的施加电力值来改变工作频率的平板 天线2001。该图虚线圆内表示调谐电路171,调谐电路171在地线7和尺寸大 的放射元件6各自的局部和电路图形上配置变容二极管、电容器、电阻等各种 电路元件172而构成,向变容二极管的电力的施加通过将用焊锡164电连接的 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的另一端电连接在可变电力器(未图示)上而进行。 另外,图中所示的用焊锡164连接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变更调谐电路 171的电路图形并使用专用的连接器等,也可以使用同轴电缆等其他电缆。
搭载在图50的该平板天线上的该调谐电路所使用的变容二极管的对施加
电力的容量变化范围通常不限定。因此,在利用调谐电路改变了天线的工作频 率的场合,必须选择考虑了相对于可使用的施加电力范围的容量变化的变容二 极管和各种电路元件来构成调谐电路,而且为了包罗要变化的频率范围而选择 连接调谐电路的天线元件及地线的位置。在该平板天线中,在考虑了还加上内
装于箱体内时的空间、电干扰的影响的与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的距离等 的结果,大天线元件6的开放端部件成为最适合搭载调谐电路的位置。
在将该平板天线2001内装在图15的LCD箱体内的场合,其内装状态与 图29相同,此时使对变容二极管施加电力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通过LCD 主体后侧,将这些细径的单线电缆173连接在处于与天线2001的内装位置不 同的位置上的可变电力器(未图示)上,通过变更向变容二极管的施加电力值 来变更平板天线2001的工作频率的场合,在变更的所有工作频带内能够充分 抑制向天线的电干扰的侵入,结果得到与图20同样的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 频率增益特性,由此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内装天线。另外,对上述变容二极 管施加电力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的引绕,必须在考虑LCD箱体内的电 干扰的影响之后,决定其位置和方向。在该平板天线2001的场合,已经确认 到即使将这些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向LCD主体后侧引绕也不会受到电千 扰的影响。另外,在图1所示的该笔记本电脑1的场合,对上述变容二极管施 加电力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有时通过该笔记本电脑1的铰链部,并从 LCD箱体15向键盘箱体12引绕。
接着,基于图5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4。
图51表示将对搭载于图50所示的该平板天线上的调谐电路施加电力的2 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的连接位置利用通孔174配置在电介质基板141的后侧 的平板天线2002。图51 (a)表示平板天线2002的从天线元件(表面) 一侧 看到的外观,图51 (b)表示从基板后侧的外观,各虚线圆内分别表示从各侧 看到的调谐电路部的表面侧和后侧。在图50中,在利用焊锡164电连接细径 的单线电缆173的位置(基板表面侧)上构成两个通孔174,将这两个通孔174 分别电连接在基板后侧的两个导体垫175上,从这些导体垫175的一部分利用 焊锡164来电连接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将这些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
的另一端电连接在可变电力器(未图示)上。
另外,通过在这些导体垫175上施加电路图形,并设置专用的连接器等, 从而也可以将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转换为同轴电缆等其他电缆。
在将该平板天线2002与图50同样内装在图15的该LCD箱体内时的内装 状态也与图29相同,在通过变更向变容二极管的施加电力值来变更平板天线 2002的工作频率的场合,在变更的所有工作频带内能够充分抑制向天线的电 干扰的侵入,结果得到与图20同样的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频率增益特性, 由此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内装天线。另外,在该场合对变容二极管施加电力 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考虑到LCD箱体内的电干扰的影响,而向LCD主 体后侧引绕,结果已经确认到不会受到电干扰的影响。
接着,基于图5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5。
图52表示将对搭载于图50所示的该平板天线上的调谐电路施加电力的2 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的连接位置利用通孔174和导体线路176配置在电介质 基板141的后侧的平板天线2003。图52 (a)表示平板天线2003的从天线元 件(表面) 一侧看到的外观,图52 (b)表示从基板后侧的外观。在图50中, 在利用焊锡164电连接细径的单线电缆173的位置(基板表面侧)上构成一个 通孔174,将该通孔174电连接在设于基板后侧的导体线路176的一端,在与 该一端不同的基板长度方向上直到构成于平板天线2003上且与设在基板后侧 的导体垫175连接的另一个通孔174的附近,将导体线路176的另一端配置在 平板天线2003的地线7的后侧并延长,在导体垫175及导体线路176的另一 端的各个局部上利用焊锡164来分别电连接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将这些 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的另一端电连接在可变电力器上。另外,通过在这些 导体垫175和导体线路176的另 一端上施加电路图形,并设置专用的连接器等, 从而也可以将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转换为同轴电缆等其他电缆。
在将该平板天线2003与图50同样内装在图15的该LCD箱体内时的内装 状态也与图29相同,在通过变更向变容二极管的施加电力值来变更平板天线 2003的工作频率的场合,在变更的所有工作频带内能够充分抑制向天线的电 干扰的侵入,结果得到与图20同样的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频率增益特性, 由此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内装天线。另外,在该场合对变容二极管施加电力
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考虑到LCD箱体内的电干扰的影响,而向LCD主 体后侧引绕,结果已经确认到不会受到电干扰的影响。 接着,基于图5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6。
图53 (a)表示在使用了图28所示的电介质基板141的该平板天线231 上共有各个地线,并搭载了放大电路177 (电路结构没有图示)的平板天线 2011。而且,在放大电路177上灭有接收信号的转换电路的场合,平板天线 2011限定于接收天线,在此假设没有该发送信号的转换电路。该放大电路177 可以是低干扰的放大电路(LowNoiseAmp)等,可根据使用目的和目标规格 等来选择。在图53中,将同轴电缆161电连接在放大电路177的输出端,在 供电点上放置电路元件172,并电连接平板天线2011的天线元件6、 60与放 大电路177。由于从与放大电路177电连接的同轴电缆161不能确认天线自身 的频率共振特性,因此拆卸该电路元件172,并在该拆卸的位置容易进行天线 自身的特性确认和天线与放大电路的连接特性的调整等。
另外,在电路元件172是一年国0欧姆的电阻的场合,与如图53 (b)所 示天线元件6、 60与放大电路177直接用导体连接的状态相等。而且,电路元 件172—个或多个,也可以调整天线元件6、 60与》文大电路177的整合状态。 另外,与放大电路177电连接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用于向放大电路177 的工作电力的供给,将另一端连接在稳定化(可变)电力器上。而且,向放大 电路177的工作电力的供给可以使用同轴电缆等其他电缆。
另夕卜,放大电路用于放大天线的收发信号的强度,且补正连接天线与收发 调谐器(模块)的电缆等的传输线路的损失。因此,与收发信号的转换电路无 关,放大电路连接与作为天线的信号输入输出部的供电点连接的传输线路和与 收发调谐器(模块)连接的传输线路。图53的该平板天线2011将该放大电路 177搭载在供电点附近的地线的空间内,在一端电连接从供电点延伸的电路板 上的传输线路,在另一端连接同轴电缆。在内装天线的场合,需要考虑在内装 于箱体内时的空间、传输线路的损失、电干扰的影响等而选择放大电路的搭载 位置,在该平板天线中,抑制了供电点和放大电路之间的传输线路的损失,在 不妨碍内装的位置上搭载放大电路。
在将该平板天线2011内装在图15的该LCD箱体内的场合,其内装状态
与图29相同,此时使对放大电路供给电力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通过LCD 主体后侧,将这些细径的单线电缆173连接在处于与天线2011的内装位置不 同的位置上的稳定化(可变)电力器上的场合,从结果来看得到的频率增益特 性也没有电干扰自身放大的倾向,成为在图20上增加放大电路177的效果的 特性。即,这表明能够充分抑制向天线的电干扰的侵入,由此可实现改善了电 干扰的内装天线。另外,对放大电路177供给电力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 的引绕,必须在考虑LCD箱体内的电干扰的影响之后,决定其位置和方向。 在该平板天线2011的场合,已经确认到即使将这些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 向LCD主体后侧引绕也不会受到电干扰的影响。另外,在图l所示的笔记本 电脑1的场合,对上述放大电路供给工作电力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有时通过 该笔记本电脑1的铰链部,并从LCD箱体15向键盘箱体12引绕。 接着,基于图54和图5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7。
图54表示将图53 (a)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011的向放大电路177 (电路 结构没有图示)的工作电力的供给,通过在与放大电路177的输出端电连接的 同轴电缆161上重叠该工作电力来进行的平板天线2012。在本发明的天线中, 向同轴电缆161的放大电路177的工作电力的重叠方法是一般的方法也没问 题,根据该结构可以省略图53所示的工作电力供给用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
图55表示将图54的该平板天线2012内障在图15的该LCD箱体内,并 将与搭载在该平板天线2012上的放大电路177的输出端连接的同轴电缆161 的另 一端电连接在设置于键盘箱体内的母插件124上的接收调谐器(模块)178 上的状态。而且,该平板天线2012的内装状态与图29相同。图54的同轴电 缆161的引入方法在笔记本电脑中是一般的方法,同轴电缆161通过了连接 LCD箱体与键盘箱体的铰链部125。而且,考虑到LCD箱体内的电干扰,以 避免LCD主体15的金属框16与倒相电路17接触的方式配置与放大电路的输 出端连接的同轴电缆161。在将搭载于该平板天线2012上的放大电路177的 工作电力重叠在同轴电缆161上的场合,与收发信号分离而将放大电路177 的工作电力可重叠在同轴电缆161上的电路结构追加在图中的接收调谐器178 上。
在图55所示的内装状态下,即使在接收调谐器178上追加了将搭载于平
板天线2012上的放大电路177的工作电力与收发信号分离地重叠在同轴电缆 161上的电路结构的场合,得到的频率增益特性也没有电干扰自身放大的倾 向,成为在图20上增加了放大电路177的效果的特性。即,这表明能够充分 抑制向天线的电干扰的侵入,由此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内装天线。 接着,基于图5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8。
图56表示在搭载于图53 (a)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011上的放大电路177 (电路结构没有图示)的后侧使用通孔174,并设置放大电路用地线179的平 板天线2013。该平板天线2013在与图55同样的内装状态下也能得到良好的 效果,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内装天线。
接着,基于图5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9。
图57表示在搭载于图54的平板天线2012上的放大电路177 (电路结构 没有图示)的后侧使用通孔174,并设置放大电路用地线179的平板天线2014。 该平板天线2014在与图55同样的内装状态下也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可实现改 善了电干扰的内装天线。
接着,基于图5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0。
图58表示在图57所示的平板天线2014上在该平板天线的与搭载了放大 电路的长度方向的位置相反的方向的位置上,搭载图51所示的该调谐电路的 结构(使用两个通孔、两个导体垫、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并具备调谐电 路和放大电路双方的平板天线2021。将该平板天线2021做成与图55同样的 内装状态,且考虑到LCD箱体内的电干扰的影响,与图50同样将对变容二极 管施加电力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向LCD主体后侧引绕,通过变更向变 容二极管的施加电力值来变更平板天线2021的工作频率的场合,在变更的所 有工作频带内,也没有电干扰自身放大的倾向,得到在图20上增加了放大电 路177的效果的频率增益特性,结果在该实施例中也能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内 装天线。另外,在与图55同样将平板天线2021内装在LCD箱体内时,对变 容二极管施加电力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173通过使用考虑了 LCD箱体内的 电干扰的引绕,与连接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上的同轴电缆161同样地通过铰链 部,配置在键盘箱体内也可以。
接着,基于图5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1。
图59表示在图57所示的平板天线2014上在该平板天线的与搭载了放大 电路的长度方向的位置相反的方向的位置上,搭载图52所示的该调谐电路的 结构(使用一个通孔、导体线路176),并具备调谐电路和放大电路双方的平 板天线2022。在图59中,将对调谐电路171施加电力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 173的各个用焊锡164电连接在导体线路176的一端和放大电路用地线179上。 在将该平板天线2022做成与图55同样的内装状态,且考虑到LCD箱体内的 电干扰的影响,与图50同样将对变容二极管施加电力的2条细径的单线电缆 173向LCD主体后侧引绕,通过变更向变容二极管的施加电力值来变更平板 天线2022的工作频率的场合,在变更的所有工作频带内,也没有电干扰自身 放大的倾向,得到在图20上增加了放大电路177的效果的频率增益特性,结 果在该实施例中也能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内装天线。另外,在与图55同样将 平板天线2022内装在LCD箱体内时,对变容二极管施加电力的2条细径的单 线电缆173通过使用考虑了 LCD箱体内的电干扰的引绕,与连接在放大电路 的输出端上的同轴电缆161同样地通过铰链部,配置在键盘箱体内也可以。
另夕卜,在图58和图59所示的该平板天线中,作为对放大电路供给工作电 力的方法,替代使用重叠了工作电力的同轴电缆,而如图53所示使用2条细 径的单线电缆也能得到良好的特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对于由在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箱体内存在的电干 扰发生源产生并在箱体内的金属(导体)部传递或在空间传递,并且侵入到内 装在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内的天线的电干扰,使用考虑了内装天线的天线元件 和地线的各个独立起作用的设计方法,使用将电干扰的传递路径大幅度降低的 构造和其内装方法,而且使用减少由电磁感应引起的电干扰的向天线的侵入的 构造,不需进行加工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内的箱体内的构造等的变更,仅用内 装天线实施电千扰的对策,其结果可实现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内装天线。
而且,根据本发明,天线自身为简单的结构,所以本发明的天线的制造简 单,可以利用已有的制造技术及设备,因此,能够提供生产率优良且廉价、操 作容易的改善了电干扰的影响的内装天线。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线,包括天线元件、用于对该天线元件供给电力的供电部、与该供电部电连接的天线整合用的短路元件、以及与该短路元件连接的地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内装在金属制的箱体内,该金属制的箱体和上述地线电连接。
2. —种天线,内装在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其特征在于, 具备一个或多个放射元件,并具备地线,该地线与箱体的金属(导体)部电连接。
3. —种天线,内装在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放射元件,具备环形构造的放射元件部,并具备地线,该地线与箱体的金属(导体)部电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在内装于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时,该天线的地线在箱体内以与接 近的金属(导体)部件相对的方式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在该天线的放射元件与地线之间至少具备一个切口构造。
6. 根据权利要求l、 3、 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以供电点为边界在该天线的放射元件与地线之间具备一个切口构造和一个环形构造,切口构造的尺寸比环形构造的尺寸还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在内装于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时,该天线的环形构造在箱体内配 置在从接近的金属(导体)部件分离的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在该天线的放射元件为多个的场合,在一个放射元件与地线之间至少具备 一个3t射元件。
9. 根据权利要求4 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该天线的地线和至少一个》文射元件以相对的方式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该天线具备的环形构造不包括箱体内的与接近的金属(导体)部件相对的 地线部分。
11. 根据权利要求4~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该天线的该地线和箱体的金属(导体)部没有电连接。
12. —种电气设备,内装了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实施在便携终端或电气设备的箱体内存在的电干扰的对策,且稳定地进行数字信号波的收发工作的内装天线的构造及其内装方法。考虑到在便携终端及电气设备的箱体内存在的电干扰的发生源及电干扰的传递路径,使用大幅度截断在箱体内的金属(导体)部传递并侵入天线的电干扰的传递路径的构造及其内装方法,而且使用大幅度减少由电磁感应引起的在箱体内的金属部传递或从空间传递的电干扰的向天线的侵入的构造,实现不会受到电干扰的影响的内装天线。
文档编号H01Q9/04GK101359766SQ20081012808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1日
发明者池个谷守彦 申请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