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333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是现有的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如图中所示, 一连
接器10,其一端系成型有一插接端101,其另一端则为成型有板连接端102,其系 藉由通过数至少两支端子103与一印刷电路板完成电性连接;而一般电子装置或其 他设备,则组设装有另一相对的线缆式连接器20,供与和连接器10连接,以完成 电性连结电连接;使用时,系可将所述线缆式连接器20插设于所述连接器IO(即为 俗称的公接头、母接头),即可完成电信号传输等作用的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利用线 材可延伸的特性,使所述线缆式连接器20上的插接端201,可延伸较长的距离,以 便跟所述连接器10插接。但是,所述线缆式连接器20与所述连接器10,必须依靠 线材来传递电信号,而且,如果连接器想要传输的电气功能越多,其端子针脚数越 多,导致所连接的线材也随之增加,容易造成装置电路板的空间杂乱,且过多的线 材也会占据组设的空间,不仅影响电子装置内部空间的空气的流动,也降低了电路 板在运作时的散热效果,而且,制造时的线材费用,也使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可确保电路板上的空间,以 增加空气对流,提升电路板在运作时的散热效果,以使组装电路板的装置内部 减少线材过多的现象。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一外壳体,所述 外壳体成型有复数个端子槽;复数支端子,所述端子成型有一第一电接触部与 一第二电接触部,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穿设于所述端子槽,所述第二电接触部外 露在所述外壳体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利用端子直接与电路板焊接固定来进行电信号的传递,使连接器不必通过连接线材来传递电信号,可确保 电路板上的空间,以增加空气对流,使组装电路板的装置内部减少线材过多的 现象。


图1是现有的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组合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端子组设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缆线式连接器;lOl-插接端;102-线连接端;103-端子 20-连接器;30-连接器;301-外壳体;3011-端子槽;3012-相对固定部;3013-端 子插接端;3014-电连接端;3015-导引部;302-端子;3021-第一电接触部;3022-第二电接触部;3023-固定部;40-印刷电路板;40,-印刷电路板;401-导线;402-固定孔;50-连接器;60-连接器;70-连接器;701-外壳体;702-固定柱;7021-弹性部;7022-缝隙;703-端子;7031-第二电接触部;7032-弹性部;80-印刷电 路板;801-透孔;802-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 说明。
请参阅图2,图中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如 图中所示的连接器30,组装在一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上,至 少由一外壳体301和复数支L型的端子302组成,如图中所示,所述端子302 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端子302其中的一端成型为一第一电接触部3021,所述 端子302的另一端成型为一第二电接触部3022,组装时,将所述第一电接触部 3021插设于成型在所述外壳体301内部的端子槽3011中,使所述端子302固定 于所述端子槽3011中,组装完成后,第二电接触部3022外露于所述外壳体301 外,并有一适当的折弯角度,例如第一电接触部3021与第二电接触部3022之间呈九十度夹角。
请参阅图3,图中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组合示意图,如
图所示,所述外壳体301—側所成型的复数个端子槽3011,是透孔状并贯穿所 述外壳体301中;再请参阅图3,所述端子302的第一电4妄触部3021,进一步 成型有一固定部3023,所述固定部3023成型为倒勾状,其组装时,将所述第一 电接触部3021穿设入所述端子槽3011中,且利用所述第一电接触部3021上的 固定部3023,使所述第一电接触部3021在穿设入所述端子槽3011后,卡设于 所述端子槽3011内,而有效将所述端子302固定于所述端子槽3011内。
请参阅图4,图中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端子组设示意 图,如图中所示的连接器30,在所述外壳体301的端子槽3011中,成型有一相 对固定部3012(可为一凸块或一凹槽),用来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3021的固定部 3023相互卡合固定,组装时,将所述第一电接触部3021穿设入所述端子槽3011 时,所述第一电接触部3021上的固定部3023,会顺势进入所述端子槽3011后, 因所述固定部3023呈倒勾状,逆势卡合于所述端子槽3011内的相对固定部 3012(可为一凸块或一凹槽),而达到卡合的效果;再请参阅图4,所述外壳体301 的端子槽3011的一端,是一端子插接端3013,另一端则为是电性连接端3014, 此所述端子槽3011系呈透空的槽状,以使由所述端子插接端3013插设后,所 述端子302的第一电接触部3021的末端可位于透空的端子槽3011中;且所述 端子302的第一电连接部的末端接近于所述端子槽3011的电连接端3014,以供 与另一连接器的端子组设后呈电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端子槽3011的电性连 接端3014,系形成一具有导角的导引部3015,以使另一连接器组设装时,所述 另一连接器的端子末端可顺利地被所述导引部3015导正和导引至所述端子槽 3011中,以确保另一连接器的端子不会因偏斜,而推挤到本创作实用新型实施 例所述的连接器,有效防止不当的破坏。
请参阅图5,图中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实施示意图(一), 如图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连接器30组装在一印刷电路板40上, 而印刷电路板40上印刷成型有复数条导线401、以及复数个固定孔402,且所 述导线401与所述固定孔402电连接,布设于所迷印刷电路板40表面的适当位 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连接器30在应用时,系可直接将所述连接器 30上的第二电接触部3022,分别穿设过所述印刷电路板40上所成型的各固定 孔402,穿设之后,再施以焊接,4吏所述第二电接触部3022与所述固定孔402紧密连接且完成固定,且完成相互间的电连接关系,而通过所述第二电接触部
3022焊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40上,使所述连接器30不需透过线缆,即可完成 电气的连接与传输,可大幅减少线材使用的情况,减少线材杂乱的情况发生, 进而提升空气流动与电路板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6,图中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的实施示意图(二),如图 中所示的连接器50、连接器60,分别组装在印刷电路板40、印刷电路板40,上, 而所述连接器50与所述连接器60可分别为一公接头与一母接头的规格,使两 印刷电路板40可透通过所述连接器50与所述连接器60相互组设装,所述两印 刷电路板间无需再以线缆连接,可使电子装置的内部空间,减少线材杂乱的情 况,进而提升空气流动与电路板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7,图中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侧视图,如图中 所示的连接器70,其中,所述外壳体701可由塑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 且所述外壳体701下方成型有一固定柱702,在所述固定柱702上成型有一相对 的缝隙7021 ,其应用时,将所述固定柱702穿设成型于PCB电路板80上的一 透孔801,由于所述外壳体701由塑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且所述固定 柱702上具有相对缝隙7021,使所述固定柱702在穿设所述透孔801时,所述 固定柱702两侧会向内挤压,以穿设所述透孔801。组装后,所述连接器70下 方与所述PCB电路板80的表面会形成一间距;在所述PCB电路板80运作时, 所述PCB电路板80表面会产生热源; 一般连接器直接组装在所述PCB电路板 80平面上,使所述连接器70与所述PCB电路板80之间产生的热源不易散去; 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使得热源通过所述间距散去,提升散热效果。
如上所迷,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成型的第一电接触部与第二电接触部,使 连接器可直接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其据以实施后,确实可提供一种可确保电 路板上的空间,以增加空气对流,提升电路板在运作时的散热效果的连接器。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 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组装在一印刷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外壳体,所述外壳体成型有复数个端子槽;复数支端子,所述端子成型有一第一电接触部与一第二电接触部,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穿设于所述端子槽,所述第二电接触部外露在所述外壳体外。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内部成型有一相 对固定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成型有一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相对固定部相互卡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下方成型有一 固定柱。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成型有一缝隙。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接触部插设在成 型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一透孔中,经焊接后完成固定。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第一电接触部和 所述第二电接触部之间,成型有一夹角。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第二电接触部末 端,成型有一弹性部。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的一端成型为端 子插接端,所述端子槽的另一端成型为电连接端。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端成型有一导 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可组装在一电路板上,用于与电子装置的接头连接,其包括一外壳体,所述外壳体成型有复数个端子槽;复数支端子,所述端子成型有一第一电接触部与一第二电接触部,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穿设于所述端子槽,所述第二电接触部外露在所述外壳体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利用端子直接与电路板焊接固定来进行电信号的传递,使连接器不必通过连接线材来传递电信号,可确保电路板上的空间,以增加空气对流,使组装电路板的装置内部减少线材过多的现象。
文档编号H01R12/55GK201233986SQ200820116509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8日
发明者许婉瑜 申请人:频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