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385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外置安装 方式,可以将电能表的引出端子和继电器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外置式磁 保持继电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个家庭内使 用的家用电器大量增加,所使用的配电控制元件、电器控制元件要求 能够切换更大的功率。因此,电能表的工作控制元件一磁保持继电器 朝着大功率的趋势发展,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0720002390.1 (授权公告号CN 201063318Y,授权公告日2008年5月21日)中,公开了一种磁保 持外置继电器。该磁保持外置继电器由电磁系统、接触系统、引出端 子、壳体组成;其中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位于壳体的内部;引出端子 分布在壳体的两侧, 一端为符合电能表的引出端要求的样式,另一端 为符合电能表内部的连接端子要求的样式。该继电器的显著特点在于 把电能表的引出端子和继电器的接触系统连接为一体,实现继电器和 电能表的引出端子一体化,从而显著降低了继电器的温升、节约了资 源和成本,尤其适应现有电能表向大功率、高可靠性发展的技术趋势。
目前,为了提高电能表的性能、满足大功率应用场合的需要,电 能表用磁保持继电器的外置化成为其发展的趋势。对于外置的磁保持 继电器,要求其与电能表的接口稳固可靠,同时也要便于拆卸和更换, 而上述的磁保持外置继电器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进 一步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该磁 保持继电器采用外置安装方式,可以将电能表的引出端子和继电器连 接为一个整体。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由电磁系统、接触系统、接线端子、壳体组成,其中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接线 端子分布在壳体的两侧, 一端为符合电能表的引出端要求的样式,另 一端为符合电能表内部的连接端子要求的样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分两层,平行重叠或并立位于壳体内部。
所述的接触系统采用簧片式单触点形式。
所述的接线端子固定于壳体中,和接触系统装配于同一层面。 所述的电磁系统至少有一个线圈组件。
其中,所述的线圈组件包括两个轭铁、 一个铁芯、 一个线圈、一 个工字形衔铁组件。
其中,所述的工字形衔铁组件包括两个平行的磁极片、 一个永久 磁铁,由工程塑胶注塑为一体。
其中,所述的工字形衔铁组件有垂直于磁极片的拨杆,所述的拨 杆由工程塑胶注塑成形。
所述的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通过推动片连接。所述的电磁系统由 推动片通过衔铁组件的拨杆,将衔铁组件的动作状态传递给接触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具有温升低、动作可靠、 结构紧凑、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可以通过直接插接的方式与电能表连 接,尤其适合应用在预付费、远程抄表式三相电能表中。

以下是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的立体外形图2是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打开下盖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3是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打开上盖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4是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5是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6是接触系统的其中一相的示意图7是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8的A向内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的立体外形图。其 中,A端为与电能表用户引出端相连接的端子盒,该端子盒采用了符合电 能表用户引出端要求的样式。B端为接入电能表内部的接线端(即连接端 子),该接线端采用了符合电能表内部结构要求、可以实现直接插接的样
式。c端为一个设置有加强筋的凸耳结构。该凸耳结构的作用在于实现 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与电能表外壳的连接固定。在c端的对侧(图中
未示)也具有一个与C端类似的凸耳结构,以便实现外置式磁保持继电 器在电能表上的安装固定。
图2和图3分别为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打开下盖1和上盖7后的 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则显示了上述内部结构的分解状态。在本外置式 磁保持继电器中,外壳4由工程塑胶注塑成形。如图4所示,外壳4内 部有隔板,该隔板将外壳内部分隔成独立的两个层面。其中一个层面用 于装配电磁系统,包括两个线圈组件2;另外一个层面用于装配接触系统 及接线端子组合,包括三个动片组件6、三个静片组件10,五个接线端 子5。通过隔板,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实现了两层平行重叠的装配关系, 从而使继电器的结构紧凑、组装方便。外壳4内部的隔板也可以独立注 塑成形,然后装配、固定于外壳4中,这样仍然可以起到将外壳4分 割成独立的两个层面的作用。外壳4内部有塑胶壁,用于装配、固定、 并互相隔离上述的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接线端子组合。
图5为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的电磁系统中,线圈组件2的示意 图。该线圈组件2由线圈11、两个轭铁12、工字形的衔铁组件14组 成。线圈11包括线圈架及绕组,绕组通过孔15穿设于线圈架之上。 衔铁组件14包括两个磁极片13和永久磁铁。衔铁组件14的拨杆垂直 于两个磁极片13。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的电磁系统由两个线圈组件 2组成,可以保证有足够的保持力及电磁力,从而使继电器的性能稳 定、工作可靠。
图6为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中接触系统的其中一相的示意图,其 余两相的结构也是类似的。该接触系统采用簧片式单触点形式,包括动 片组件6和静片组件10。其中动片组件6包括导电片16、若干个分流 片17、动簧片18、动触点19;静片组件10包括静片21、静触点20。 分流片17和动簧片18铆接于导电片16上,动触点19铆接于分流片17和动簧片18上,静触点20铆接于静片21上。在动触点19和静触 点20接触的位置设置有产生接触压力的压力弹簧9。
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在工作时,接触系统的三相通过上推动片8 串联为一体,同步动作。上推动片8动作于外壳4内壁设置好的轨道 内。上推动片8和下推动片3的装配位置对齐,将上推动片8和下推 动片3连接于一起。线圈系统中的衔铁组件14,其拨杆卡在设置好开 口位置的下推动片3的开口处。下推动片3将两个衔铁组件14联动于 一体,也动作于外壳4内壁设置好的轨道内。这样,可以通过下推动 片3将衔铁组件14的动作状态最终传递给三个动片组件6,实现联动。
图7显示了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图8所示 为该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其中的22为上壳体、23为下壳体。图9为图 8的A向内部视图。在该实施例中,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仍然分为两层, 但两者是并立在壳体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中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并不 限定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形式。例如电磁系统中的线圈组件不限于是两个, 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线圈组件也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带 有工字形衔铁的形式,而可以采用吸入式的结构(具体可以参见本申 请人在先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用于继电器的吸入式磁极结构",专利 号为ZL 200720002391.6)。另外,接触系统也可以采用桥式双断点的 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介绍的继电器为适合三相电能表的外置式磁 保持继电器。但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并不限于三相的,将其接触系统 和引出端子稍作修改,可以很容易地改为单相磁保持继电器。这种修改 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都能胜任的工作,在此就不详细赘述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 案的精神和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由电磁系统、接触系统、接线端子、壳体组成,其中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接线端子分布在壳体的两侧,一端为符合电能表的引出端要求的样式,另一端为符合电能表内部的连接端子要求的样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分两层,平行重叠或并立位于壳体内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系统采用簧片式单触点形式。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端子固定于壳体中,和接触系统装配于同一层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系统至少有一个线圈组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两个轭铁、 一个铁芯、 一个线圈、 一个工字形衔铁组件。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字形衔铁组件包括两个平行的磁极片、 一个永久磁铁,由工程塑胶注塑为一体。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字形衔铁组件有垂直于磁极片的拨杆,所述拨杆由工程塑胶注塑成形。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系统由推动片通过衔铁组件的拨杆,将衔铁组件的动作状态传递给接触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该继电器由电磁系统、接触系统、接线端子、壳体组成,其中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位于壳体的内部,接线端子分布在壳体的两侧,一端为符合电能表的引出端要求的样式,另一端为符合电能表内部的连接端子要求的样式。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分两层,平行重叠或并立位于壳体内部。本外置式磁保持继电器具有温升低、动作可靠、结构紧凑、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可以通过直接插接的方式与电能表连接,尤其适合应用在预付费、远程抄表式三相电能表中。
文档编号H01H50/04GK201421810SQ20082012332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8日
发明者张自有, 谢诗才 申请人:浙江中孚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