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排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714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性排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软性排线结构,详而言之是关于一种利用软性排线结合 电路板以达成跳线功能的实用新型。
背景技术
软性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 FFC)为一种讯号传输用组件,本身具有可任意 挠曲、高讯号传输能力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中,该软性排线是与电连 接器搭配使用,以将讯号由一端传递至另外一端,达到讯号传递的目的。一般来说,软性排线的结构是为复数金属导体,在金属导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再 分别包覆绝缘层,且金属导体的前后两端的接点会裸露于外,使软性排线具有传输的功能, 因为软性排线的复数金属导体及绝缘层都很薄,所以具有可任意弯折的特性,并可依照不 同的需求,制作出不同的绝缘层厚度;但是,一般的软性排线在电性传递时,只能藉内部平 行排列的金属导体将电路讯号由一端传递至另一端,却无法利用改变软性排线内部的电路 布局达成跳线的需求,因此软性排线仅具有导通的功能,但却无法提供跳线的功效,经由改 良,习用的软性排线为了满足跳线的设计,是透过错置软性排在线一部分的金属导体来达 成,意即针对各种不同的跳线需求,必须将软性排在线部分的金属导体采取各种不同的错 置方式,但于实际实施时,复杂又不便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软性排线结构,是利用主排线结合电路板 的设计,将电路板电性连接于主线排线,透过电路板的电路布局图案与主排线的复数导体 间的相对设计,达成软性排线跳线的功能,改善习用的软性排线跳线方式不便等缺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软性排线结构,其是由一主排线及一电 路板所组成该主排线是由绝缘层包覆复数导体所组成,各导体具有相对的近端接点及远 程接点,其特征在于该导体中包括;一第一导体14,其设有一第一截断部及一第一外露部 142,该第一截断部使该第一导体的近端接点及远程接点呈现相互断路状态,该第一外露部 是移除部分的绝缘层所构成;一第二导体,其设有一第二截断部及一第四外露部154,该第 二截断部使该第二导体的近端接点及远程接点呈现相互断路状态,该第四外露部是移除部 分的绝缘层所构成;该电路板具有一电路图案,且该电路图案具有一第三外露接点222与 一第四外露接点224,该第三外露接点电性连通于该第四外露接点,该电路板设置于该主线 排线,并使该电路图案的该第三外露接点与该第四外露接点分别搭接该第一导体的第一外 露部142及该第二导体的第四外露部154上,藉此,该第一导体的近端接点与该第二导体的 远程接点间形成电性导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软性排线结构,该第一导体更包含一第 二外露部144,该第一外露部是位于该第一截断部以及该第一导体的近端接点之间,该第二 外露部144是位于该第一截断部以及该第一导体的远程接点之间,该第二外露部144是移除部分的绝缘层所构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软性排线结构该第二导体更包含一第三 外露部152,该第三外露部152是位于该第二截断部以及该第二导体的近端接点之间,该第 四外露部是位于该第二截断部以及该第二导体的远程接点之间,该第三外露部152是移除 部分的绝缘层所构成;该电路图案上更具有一第二外露接点214与一第一外露接点212,该 第二外露接点214电性连通于该第一外露接点212,该电路图案的该第二外露接点214与该 第一外露接点212分别搭接该第一导体的第二外露部144及该第二导体的第三外露部152 上,藉此,该第二导体的近端接点与该第一导体的远程接点间形成电性导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软性排线结构该电路板为软性印刷电路 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软性排线结构该电路板为印刷电路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软性排线结构该电路板与该主排线是利 用焊接方式结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软性排线结构该电路板可贴附于该主排 线的任意一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软性排线结构该近端接点与该远程接点 是相对分布于该主排线的末端。本实用新型的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机构可随着不同的需求, 透过改变主排线与电路板的电路布局设计,令复数导体电性导通且导通位置错置,达成跳 线设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电路板的俯视透视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电路板沿着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以上各图当中的附图标记的含义是主排线1导体10绝缘层11近端接点12远程接点13第一导体14第一外露部142第二外露部144第一截断部146第二导体15第三外露部152第四外露部154第二截断部156电路板2绝缘层20第一导线21第二导线22第一外露接点212[0031]第二外露接点214第三外露接点222第四外露接点22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软性排线结构,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及立体分解图,下述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机构是包括一 主排线1及一电路板2,详述其构造及功能如下主排线1,该主排线1是由绝缘层11内部包覆复数导体10所热压合而成,该主排 线1的复数导体10末端具有相对的近端接点12及远程接点13,且复数导体10包含第一 导体14及第二导体15,第一导体14其上具有第一外露部142、第二外露部144及第一截断 部146,第二导体15其上具有第三外露部152、第四外露部154及第二截断部156,其中此第 一外露部142与第二外露部144是分别设于该第一截断部146的相对两侧,此第三外露部 152与第四外露部154分别设于该第二截断部156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外露 部142是位于第一截断部146以及第一导体14的近端接点12之间,第二外露部144是位 于第一截断部146以及第一导体14的远程接点13之间,该第三外露部152是位于第二截 断部156以及第二导体15的近端接点12之间,第四外露部154是位于第二截断部156以 及第二导体15的远程接点13之间。该些外露部142、144、152及154是移除部分的绝缘层 11裸露出内部的第一导体14及第二导体15所构成,该些截断部146、156是挖除绝缘层11 及绝缘层11内部包覆的导体10所形成中空的部分。请参阅图3及图4,是为图2中所示的电路板2的俯视透视图及沿着A-A方向的 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此电路板2是为一软性电路板,此软性电路板是由绝缘层20 包覆第一导线21与第二导线22所构成,且第一导线21与第二导线22之间是独立设置无 电性连接关系。在第一导线21上设有第一、第二外露接点212、214,此些外露接点212、214 之间彼此可以相互导通,在第二导线22上设有第三、第四外露接点222、224,此些外露接点 222、224之间彼此也可相互导通。在本实施例中,此电路板是为软性电路板,然不限于此,其 它结构形式的电路板,例如软性印刷电路板(FPC)与硬性印刷电路板(PCB)也可以使用,只 要此电路板具有电路布局图案即可,不需要去限制电路板的材质软硬与电路布局图案的层 数及单双面板等。主排线1的第一导体14因为第一截断部146的存在,使得此第一导体14在近端 接点12与远程接点13电性传输时,会造成断路状态,而第二导体15的第二截断部156也 同样会造成第二导体15在近端接点12与远程接点13间电性传递时的断路状态。于此实 施例中,当欲将电路讯号由第一导体14的近端接点12跳线至第二导体15的远程接点13, 则将第一导体14的第一外露部142设置于较该第一截断部146更接近该近端接点12的位 置,该第二导体15的第二外露部154设置于较该第二截断部156更接近该远程接点13的 位置;软性电路板2经由焊接方式贴附于该主排线1的一侧面上,该第一导线21上的第一、 第二外露接点212、214分别搭接于第二导体15的外露部152及第一导体14的外露部144, 该第二导线22上的第三、第四外露接点222、224分别搭接于第一导体14的外露部142及 第二导体15的外露部154。因此,当电路讯号传递时,会经由第一导体14的近端接点12 传入,传递至外露部142,藉由第二导线22的第三外露接点222与外露部142相互接触,将电路讯号传递入第二导线22中,因为第一导体14上的电路传递受第一截断部146阻断的关系,造成讯号不会再继续传递至该第一导体14的远程接点13上,而是全部传递入第二导 线22的第三外露接点222中,再经由第二导线22内部电性传递至第二导线22另一处的第 四外露接点224,经由第四外露接点224与外露部154的搭接,进而传递电路讯号至第二导 体15中,该第二导体15的第二截断部156相对该外露部154在更靠近近端接点12处,故 电路讯号不会传回至第二导体15的近端接点12,而是继续传递至第二导体15的远程接点 13,藉由此连结方法可将第一导体14的电路讯号转置于第二导体15上,达到跳线的效果。 同理,电路讯号传递时,也会经由第二导体15的近端接点12传入,并传递至外露部152,藉 由第二导线21的第一外露接点212与外露部152相互接触,将电路讯号传递入第二导线 21中,因为第二导体15上的电路传递受第二截断部156阻断的关系,造成讯号不会再继续 传递至该第二导体15的远程接点13上,而是全部传递入第二导线21的第一外露接点212 中,再经由第二导线21内部电性传递至第二导线21另一处的第二外露接点214,经由第二 外露接点214与外露部144的搭接,进而传递电路讯号至第一导体14中,该第一导体14的 第一截断部146相对该外露部144在更靠近近端接点12处,故电路讯号不会传回至第一导 体14的近端接点12,而是继续传递至第一导体14的远程接点13,藉由此连结方法可将第 二导体15的电路讯号转置于第一导体14上,同样达到跳线的效果。 由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 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实用新型精神下所做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 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内。
权利要求一种软性排线结构,其是由一主排线及一电路板所组成该主排线是由绝缘层包覆复数导体所组成,各导体具有相对的近端接点及远程接点,其特征在于该导体中包括;一第一导体(14),其设有一第一截断部及一第一外露部(142),该第一截断部使该第一导体的近端接点及远程接点呈现相互断路状态,该第一外露部是移除部分的绝缘层所构成;一第二导体,其设有一第二截断部及一第四外露部(154),该第二截断部使该第二导体的近端接点及远程接点呈现相互断路状态,该第四外露部是移除部分的绝缘层所构成;该电路板具有一电路图案,且该电路图案具有一第三外露接点(222)与一第四外露接点(224),该第三外露接点电性连通于该第四外露接点,该电路板设置于该主线排线,并使该电路图案的该第三外露接点与该第四外露接点分别搭接该第一导体的第一外露部(142)及该第二导体的第四外露部(154)上,藉此,该第一导体的近端接点与该第二导体的远程接点间形成电性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体更包含一第二外露部 (144),该第一外露部是位于该第一截断部以及该第一导体的近端接点之间,该第二外露部 (144)是位于该第一截断部以及该第一导体的远程接点之间,该第二外露部(144)是移除 部分的绝缘层所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体更包含一第三外露部 (152),该第三外露部(152)是位于该第二截断部以及该第二导体的近端接点之间,该第四 外露部是位于该第二截断部以及该第二导体的远程接点之间,该第三外露部(152)是移除 部分的绝缘层所构成;该电路图案上更具有一第二外露接点(214)与一第一外露接点(212),该第二外露接 点(214)电性连通于该第一外露接点(212),该电路图案的该第二外露接点(214)与该第 一外露接点(212)分别搭接该第一导体的第二外露部(144)及该第二导体的第三外露部 (152)上,藉此,该第二导体的近端接点与该第一导体的远程接点间形成电性导通。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软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为软性印刷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软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为印刷电路板。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软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与该主排线是利 用焊接方式结合。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软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可贴附于该主排线的任意一面。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软性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近端接点与该远程接点 是相对分布于该主排线的末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旨在揭示一种软性排线结构,其是由主排线及电路板所组成,主排线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每一导体都设有截断部及外露部,且截断部使导体的近端接点及远程接点呈现相互断路状态;电路板具有一电路图案,且电路图案具有两外露接点,第一外露接点电性连通于第二外露接点,电路板设置于主线排线上,并使电路图案的第一外露接点与第二外露接点分别搭接第一导体的外露部及该第二导体的外露部上,使得第一导体的近端接点与该第二导体的远程接点间形成电性导通。透过电路板的电路布局图案与主排线的复数导体间的相对设计,达成软性排线跳线的功能,改善习用的软性排线跳线方式不便等缺失使复数导体电性导通且导通位置错置,达成跳线设计。
文档编号H01B7/08GK201601247SQ20082017604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6日
发明者王建淳, 范藄文 申请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