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719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是一种插头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 配合的锁扣机构。背景技术
SFF-8088规格定义了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一对相互配合以使其间形 成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电路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的线缆、以及安装于壳体之上的锁扣机构。所述壳体具有本体部及自本体 部向前突出的舌片。所述锁扣机构具有一用于卡扣对接连接器的纵长T型扣 持部及驱动扣持部的驱动部。所述锁扣机构安装于壳体的后端。所述扣持 部置于舌片上方。
然,如此纵长的扣持部难以一皮驱动部驱动。而且,锁扣机构必须具备 足够的厚度或坚固度才能可靠锁扣或松开对接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设于其上 的锁扣机构容易操作且能够可靠实现锁扣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插头连 接器,其包括本体部、收容于本体部内的电路板、安装于本体部上的锁扣 机构、及覆盖于本体部上的金属盖体,所述锁扣机构包括按压体及扣持体, 扣持体具有扣持对接连接器的扣持部。其中,所述锁扣机构进一步包括与
按压体转动连接的连动体。连动体一端设有抵接部。所述扣持体具有呈倾 斜延伸并与所述抵接部配合的连接部。所述按压体于其中部设有转动轴。 所述金属盖体上设有与锁扣机构弹性抵接的弹性臂。所述按压体环绕转动 轴转动时,连动体被按压体牵动而令设于其上的抵接部沿着扣持体的连接
部滑动,从而带动扣持体的扣持部自锁扣位置运动至松开位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锁扣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作动的按压体、连 动体及扣持体。当按压体转动时,通过抵接部与连接部抵接使得按压体与连动体发生自动配合,从而带动扣持体自动从锁扣位置运动至松开位置。当按 压体松开时,由于弹性臂的弹性恢复力作用,锁扣机构自动复原至锁扣位置。 如此操作简便易行且能实现与对接连接器的可靠配合。

图l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是图l所示插头连接器的另 一分解图。
图3是当金属盖体未安装于插头连接器时的部分组装图。
图4是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的组装图。
图5是图4所示插头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此时锁扣机构处于锁扣状态。
图6是图4所示插头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此时锁扣机构处于松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头连接器100包括本体部1、 安装于本体部1上的锁扣机构20、配置于本体部1上的橡胶圈6、覆盖于本体部 l上的金属盖体5、将金属盖体5固定于本体部1上的螺丝9、收容于本体部l内 的电路板7以及与电路板7电性连接的线缆8。
本体部l包括由上基部lll、下基部112相互配合构成的基部11、自基部ll 向前突伸而出的舌片12。上、下基部lll、 112之间形成部分收容电路板7及线 缆8的收容空间(未标号)。上基部lll上表面形成沿着纵长方向延伸的收容槽 1111、与收容槽1111贯通并沿着横方向延伸的配合槽1112、与配合槽1112平 行的插入槽U13、设置于配合槽1112与插入槽1113之间的凹槽1116、设置于 收容槽1111前端的一对突出部1115、以及配置于上基部lll四角处的四个螺孔 1114。上、下基部lll、 112分别由金属材料铸造而成。
所述电路板7设有一排导电片71。所述舌片12内设有收容电路板7的收容 空间(未标号)。舌片12上设有露出导电片71的开口121。舌片12上设有凸肋 122及形成于相邻凸肋122之间的通道123 。
所述锁扣机构20包括扣持体2、按压体3及安装于扣持体2与按压体3之间 的连动体4。扣持体2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横杆21、平板状的扣持部22以及 连接横杆21及扣持部22的连接部23。横杆21设有一对耳部212及设置于耳部212之上的若干凸刺2121。扣持部22设有一对方形孔221及自扣持部22两侧向 下延伸的一对爪部222。连接部23自扣持部22后端向上弯折后向下倾斜延伸。 连接部23中间设有狭槽(未标号)使连接部23形成一对L形的连接臂231。
按压体3包括主体部31、设置于按压体3自由端的按压部33、设置于按压 体3另 一端的连接轴34及设置于主体部31大致中间位置处的转动轴32。
连动体4包括中间部41、位于中间部41一端的头部43、位于中间部41另一 端的钩部42。头部43具有一对阻止部433、设于一对阻止部433之间的抵接部 430、及形成于头部43中间的在夹口 432、及自4氐接部430向缺口 432倾在+的倾冻牛 面431。
金属盖体5包括顶壁51、自顶壁51开始向下延伸的一对侧壁54、设置于顶 壁51上的开口 (未标号)以及设置于顶壁51四角的螺孔53。开口内设有与顶 壁51平齐的一对弹性臂52。各弹性臂52—端与顶壁51连接,另一端悬置于开 口内。
参阅图1至图3,组装该插头连接器100时,线缆8焊接于电路板7上。将电 路板7与线缆8部分夹持于上基部111与下基部112之间。通过将连动体4的钩部 42扣持按压体3的连接轴34使得连动体4与按压体3之间形成铰链连接。将连接 成一体的按压体3及连动体4安装于本体部1上,令按压体3的主体部31及连动 体4收容于收容槽1111内,而令按压部33向后延伸出收容槽1111。此时按压体 3的转动轴32收容于配合槽1112内并可于配合槽1112内转动。按压体3的连接 轴34与连动体4的钩部42收容于凹槽1116内。然后,将扣持体2置于收容槽1111 前端并使得横杆21的耳部212插入插入槽1113内。横杆21的耳部212可于插入
扣持体2的连接臂231嵌入连动体4的缺口 432内。此时,扣持体2的连接臂231 置于连动体4的倾斜面431上方且与该倾斜面431同向倾斜延伸。本体部l的突 出部1115扣持于扣持体2的方形孔221内。相互配合的按压体3、连动体4及扣 持体2—体形成锁扣机构20。结合图4至图5,将橡胶圈6套设于舌片12靠近基 部11上。使用螺丝9将金属盖体5固定于基部11上,此时螺丝9依次穿越金属盖 体5上的螺孔53及本体部1上的螺孔1114。此时已一体成型的插头连接器IOO 处于锁扣位置,如图5所示。
图6揭示了插头连接器100处于松开位置时的状态。当按压体3的按压部33从初始位置向下按压至最终位置,按压体3的连接轴34连同连动体4的钩部42 以转动轴34为转动中心向上转动并顶起盖体5的弹性臂52。连动体4的钩部42 向上翘起的同时,使得头部43被向后拖动。由于扣持体2的耳部212插入插入 槽1113内从而令其沿前后方向的运动得到限制,故扣持体2只能发生上下运 动。当头部43被向后拖动时,抵接部430沿着扣持体2的连接臂231滑动。连接 臂231的下表面贴附于抵接部430的倾斜面431且沿着倾斜面431向上攀升。最 终,扣持体2的连接臂231被抵接部430向上顶起,爪部222亦被向上抬起,插 头连接器100处于松开位置。
当插头连接器100处于如图6所示的松开状态时,对接连接器可以插入该 插头连接器100上或从该插头连接器100上取下。当松开按压部33,被向上打 开的弹性臂52通过自身的弹性力复原至初始位置,按压部33连同整个锁扣机 构2 0亦回转至图5所示的锁扣位置。对接连接器被锁扣并与电路板7电性连接。
所述锁扣机构40包括相互配合作动的按压体3、连动体4及扣持体2。当按 压部33被按压时,通过抵接部430与连接部23抵接使得按压体3与连动体4发生 自动配合,从而带动扣持体2自动从锁扣位置运动至松开位置。当按压部33 松开时,由于弹性臂52的弹性恢复力作用,锁扣机构20自动复原至锁扣位置。 如此操作简便易行,且可令爪部222可靠卡扣对接连接器。
权利要求1.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其包括本体部、收容于本体部内的电路板、安装于本体部上的锁扣机构、及覆盖于本体部上的金属盖体,所述锁扣机构包括按压体及扣持体,扣持体具有扣持对接连接器的扣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进一步包括与按压体转动连接的连动体,连动体一端设有抵接部,所述扣持体具有呈倾斜延伸并与所述抵接部配合的连接部,所述按压体于其中部设有转动轴,所述金属盖体上设有与锁扣机构弹性抵接的弹性臂,所述按压体环绕转动轴转动时,连动体被按压体牵动而令设于其上的抵接部沿着扣持体的连接部滑动,从而带动扣持体的扣持部自锁扣位置运动至松开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体于其一端 设有连接轴,所述连动体设有扣持连接轴的一对钩部,从而令按压体与连 动体之间形成铰链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体于其另一 端设有延伸出本体部的按压部,所述转动轴位于连接轴及按压部之间,当 按压部向下转动时,连接轴及钩部环绕转动轴向上转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弹性臂呈 一对相向设置,该对弹性臂被钩部弹性抵接,并对连接轴与钩部产生弹性 恢复力。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体另设有横 杆及设置于横杆两侧的耳部,所述本体部上设有横向延伸的插入槽,扣持 体的耳部插入插入槽内从而令扣持体沿前后方向的运动得到限制。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上设有倾 斜面,其置于扣持体的连接部下方并与其同向倾斜延伸,当连接轴与钩部 向上转动时,连接部的下表面贴附于抵接部的倾斜面且沿着倾斜面向上攀升。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体包括设有 缺口的头部,所述抵接部设置于头部上,所述倾斜面自抵接部向缺口方向延伸,所述扣持体的连接部嵌入该缺口内。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体的扣持部 上设有一对孔部及一对自其两侧向下延伸并用于卡扣对接连接器的爪部, 所述本体部上i殳有一对与所述孔部配合的突出部。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上设有沿 纵向延伸并与插入槽贯通的收容槽及与插入槽平行的配合槽,所述锁扣机合槽内转动。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基 部及自基部向前突出的舌片,所述基部包括相互扣持配合并用于夹持电路 板的上、下基部,所述插头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与电路板连接的线缆。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插头连接器,其包括本体部、收容于本体部内的电路板、安装于本体部上的锁扣机构、及覆盖于本体部上的金属盖体,所述锁扣机构包括按压体及扣持体,扣持体具有扣持对接连接器的扣持部。其中,所述锁扣机构进一步包括与按压体转动连接的连动体。连动体一端设有抵接部。所述扣持体具有呈倾斜延伸并与所述抵接部配合的连接部。所述按压体于其中部设有转动轴。所述金属盖体上设有与锁扣机构弹性抵接的弹性臂。所述按压体环绕转动轴转动时,连动体被按压体牵动而令设于其上的抵接部沿着扣持体的连接部滑动,从而带动扣持体的扣持部自锁扣位置运动至松开位置。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1374454SQ200820176868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0日
发明者吴荣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