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958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继电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特别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盒。
背景技术
目前的继电器盒多采用非金属材料的塑压件,不具备电磁屏蔽作用。 各种器件安装于盒内的支架上,采用导线连接,这种安装固定方式不仅使 盒体结构复杂化,器件的布局容易混乱。导线走线混乱,造成维修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使盒体结构简单化,避免导线走线混乱,特 别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盒包括 壳体l,继电器2,减振垫3,线路板4,输入端口5,输出端口6;
壳体1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通过螺栓连接,线路板4与壳体1下部 之间安装有减振垫3,通过螺栓紧密连接,继电器2通过螺栓安装在线路板 4上,输入端口 5通过导体与线路板4连接,输出端口 6通过导体与线路板 4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4上的继电器2之间的 引脚连接方式为通过线路板上的印刷线路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4上带有2 6个安装孔。壳体1内部安装电连接器、二极管、继电器等器件,器件通过电路板 的线路条形成电气连接。电连接器作为输入、输出接口器件固定于壳体外
侧壁上,尾部在壳体内。器件直接固定于PCB电路板上,并采取胶垫等减 振措施。引脚也直接焊装于电路板上,电连接器引线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 二极管、继电器的布置采用对称分布方式,印制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采 用四角对称固定,又在板中设置二个安装孔,增加印制电路板支撑面积, 提高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金属壳体,起到电磁屏蔽作用,同时提高其抗 力学性能。内部釆用线路板式结构,使各种器件很方便安装于壳体下部平 板上,利用线路条走线方式,縮短导线的长度,可有效防止线路间的干扰, 提高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独立成一体结构, 很方便进行电气维修。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继电器盒的剖开示意图; 图2为继电器盒的模块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盒包括壳体l,继电器2,减振垫3,线路板4,输入端口5,输出端口6;
壳体1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通过螺栓连接,线路板4与壳体1下部 之间安装有减振垫3,通过螺栓紧密连接,继电器2通过螺栓安装在线路板 4上,输入端口 5通过导体与线路板4连接,输出端口 6通过导体与线路板 4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4上的继电器2之间的 弓I脚连接方式为通过线路板上的印刷线路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4上带有2个安装孔。 壳体1内部安装电连接器、二极管、继电器等器件,器件通过电路板 的线路条形成电气连接。电连接器作为输入、输出接口器件固定于壳体外 侧壁上,尾部在壳体内。器件直接固定于PCB电路板上,并采取胶垫等减 振措施。引脚也直接焊装于电路板上,电连接器引线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 二极管、继电器的布置采用对称分布方式,印制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采 用四角对称固定,增加印制电路板支撑面积,提高稳固性。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盒包括 壳体l,继电器2,减振垫3,线路板4,输入端口5,输出端口6;
壳体1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通过螺栓连接,线路板4与壳体1下部 之间安装有减振垫3,通过螺栓紧密连接,继电器2通过螺栓安装在线路板 4上,输入端口 5通过导体与线路板4连接,输出端口 6通过导体与线路板 4连接。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4上的继电器2之间的 引脚连接方式为通过线路板上的印刷线路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4上带有4个安装孔。 壳体1内部安装电连接器、二极管、继电器等器件,器件通过电路板 的线路条形成电气连接。电连接器作为输入、输出接口器件固定于壳体外 侧壁上,尾部在壳体内。器件直接固定于PCB电路板上,并采取胶垫等减
振措施。引脚也直接焊装于电路板上,电连接器引线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 二极管、继电器的布置采用对称分布方式,印制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采 用四角对称固定,增加印制电路板支撑面积,提高稳固性。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盒包括 壳体l,继电器2,减振垫3,线路板4,输入端口5,输出端口6;
壳体1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通过螺栓连接,线路板4与壳体1下部 之间安装有减振垫3,通过螺栓紧密连接,继电器2通过螺栓安装在线路板 4上,输入端口 5通过导体与线路板4连接,输出端口 6通过导体与线路板 4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4上的继电器2之间的
引脚连接方式为通过线路板上的印刷线路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4上带有6个安装孔。 壳体1内部安装电连接器、二极管、继电器等器件,器件通过电路板
的线路条形成电气连接。电连接器作为输入、输出接口器件固定于壳体外侧壁上,尾部在壳体内。器件直接固定于PCB电路板上,并采取胶垫等减 振措施。引脚也直接焊装于电路板上,电连接器引线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 二极管、继电器的布置采用对称分布方式,印制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采 用四角对称固定,增加印制电路板支撑面积,提高稳固性。
权利要求1、一种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盒包括壳体(1),继电器(2),减振垫(3),线路板(4),输入端口(5),输出端口(6);壳体(1)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通过螺栓连接,线路板(4)与壳体(1)下部之间安装有减振垫(3),通过螺栓紧密连接,继电器(2)通过螺栓安装在线路板(4)上,输入端口(5)通过导体与线路板(4)连接,输出端口(6)通过导体与线路板(4)连接。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4) 上的继电器(2)之间的引脚连接方式为通过线路板上的印刷线路连接。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4) 上带有2 6个安装孔。
专利摘要一种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盒包括壳体,继电器,减振垫,线路板,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壳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通过螺栓连接,线路板与壳体下部之间安装有减振垫,通过螺栓紧密连接,继电器通过螺栓安装在线路板上,输入端口通过导体与线路板连接,输出端口通过导体与线路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金属壳体,起到电磁屏蔽作用,同时提高其抗力学性能。内部采用线路板式结构,使各种器件很方便安装于壳体下部平板上,利用线路条走线方式,缩短导线的长度,可有效防止线路间的干扰,提高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独立成一体结构,很方便进行电气维修。
文档编号H01H45/02GK201323165SQ20082022022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日
发明者李振伯, 昊 沈 申请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