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743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于车辆的顶棚部分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 座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是表示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7-254466号(专利文献1 )公 开的现有的灯泡插座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其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该灯泡插座结构是安装楔型管座灯泡120的类型的结构,包括树脂制 的插座主体(相当于壳体)100和固定在该插座主体100的灯泡安装 孔101内的一对供电端子110,在一对供电端子110上可以安装楔型 管座灯泡120的管座部122。
各供电端子110具有嵌合在插座主体100的嵌合槽102中的基板 部111、从该基板部111折弯的一对夹持片112、 112和从基板部111 折弯的限制突起部113。 一对夹持片112、 112的基端侧固定在基板部 111上,其末端侧是自由端,同时在基端侧和自由端之间向相互接近 的方向弯曲成"<"字形。另外,限制突起部113是限制夹持片112 不过度挠曲变形的部件。
楔型管座灯泡120(以下只称为"灯泡,,),包括收容灯丝的灯泡 部121和在灯泡部121的下侧一体形成的扁平形状的管座部122。在 管座部122上对称形成有凹部123,在该凹部123中卡合供电端子110 的一对夹持片112、 112的"〈,,字形弯曲部,由此,管座部122侧的 端子和供电端子IIO接触导通。另外,在管座部122的宽度方向的中 央部设有圆柱状部分124。
在该灯泡插座结构中,当安装灯泡120时,将管座部122作为末 端,将灯泡120插入插座主体100的灯泡安装孔101中。于是,管座
4部122的末端抵接在各供电端子110的一对夹持片112、 112的前端内 面。若从该状态进一步插入灯泡120,则一对的夹持片112、 112的自 由端侧向互相离开的方向挠曲变形,容许灯泡120的管座部122的插 入。当插入到管座部122的凹部123的位置与各夹持片122的"〈" 字形弯曲部的位置一致时,各夹持片112向接近的方向挠曲回复,各 夹持片112的" < "字形弯曲部嵌接卡合在管座部122的凹部123中。 由此,完成灯泡120的安装,灯泡120其管座部122由各供电端子110 的一对夹持片112、 112的挠曲回复力进行保持。
另外,作为把楔型管座灯泡用作光源的照明装置的现有例,已知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7-245795号(专利文献2)公开的车载用室 内照明装置。该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具有设在车辆的顶棚板的室外侧 的功能部,在构成该功能部的主体的树脂制的壳体上,设有以倾斜的 姿势安装灯泡的灯泡插座结构。
可是,在上述的任一专利文献所述的灯泡插座结构中,在把楔型 管座灯泡插入灯泡安装孔中时,可能会使灯泡的管座部与灯泡安装孔 内的供电端子沖突,使供电端子变形。特别像专利文献2的照明装置 的灯泡插座结构那样,对于倾斜安装灯泡的结构,在插入角度有偏差 的情况下,管座部容易使供电端子变形。
另外,在现有的灯泡插座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只用供电端子的夹 持片的弹力(挠曲回复力)保持灯泡,所以,若反复拔插灯泡,则供 电端子的弹力会变弱而导致保持力下降,灯泡容易产生晃动,这样会 存在接点不良或者由于振动导致发生噪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情况提出的。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其不会使供电端子误变形, 可以顺利安装灯泡,而且可以防止由于灯泡晃动导致的接触不良或噪 音的产生。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是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其包括
构成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树脂制的壳体;
用于安装楔型管座灯泡而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灯泡安装孔;
在向所述灯泡安装孔的内部插入配置于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灯泡
部下侧的管座部时与该管座部侧的端子接触导通的供电端子,所述供
电端子装配在所述灯泡安装孔的内部;以及
安装在所述灯泡安装孔中的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具有能从外周支
承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灯泡部的支承筒部,所述间隔件能保护所述供
电端子且使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所述管座部侧的端子与所述供电端子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由于可以用间隔件保护灯泡安装孔内的 供电端子,所以,在插入楔型管座灯泡(以下只称为灯泡)时,可以 回避错误地使灯泡的管座部与供电端子沖突而使供电端子变形的事 态。另外,在安装了灯泡的状态下,由于间隔件的支承筒部从外周支 承灯泡的灯泡部,所以,即使对灯泡施加外力,也可以全方向地抑制 灯泡的晃动,可以事先防止供电端子和灯泡侧的端子的接触不良,能 提高可靠性。另外,通过在壳体上安装与壳体分开制作的间隔件,可 以防止供电端子的不合理的变形,所以,可不在壳体自身上附加具有 这样的供电端子保护功能的部件,能够避免壳体的构成变得复杂。
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技术方案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 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中,
所述间隔件拆装自由地安装在所述灯泡安装孔的内部;以及
在将所述间隔件安装在所述灯泡安装孔的内部时,锁定所述间隔 件的固定机构设在所述间隔件和所述壳体上。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间隔件拆装自由地安装在壳体上, 所以能自由地安装更换间隔件。
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技术方案3,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 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中,
在所述支承筒部的内部设有引导斜面,在将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管座部插入所述支承筒部的内部时,该引导斜面随着该插入将所述楔 型管座灯泡的所述管座部引导至所述灯泡安装孔内的适当位置。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由于在间隔件的支承筒部的内部设有把 灯泡的管座部导向适当位置的引导斜面,所以可以提高灯泡的安装性。
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技术方案4,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 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中,
作为所述供电端子,设有分别具有夹持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管座
部的一对夹持片的两个供电端子;
在所述间隔件上形成有插入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所述管座部的插
入槽;
所述引导斜面以夹着所述插入槽而相向地朝该插入槽引导所述管
座部的方式设置一对;以及
向所述各供电端子的一对夹持片上的内侧弯曲成凸状的弯曲部分 别向所述插入槽内突出。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由于利用供电端子的一对夹持片夹持灯 泡的管座部,所以,能保持灯泡不晃动,同时可以实现管座部侧的端 子与供电端子的可靠的接触导通。另外,由于在一对引导斜面之间形 成插入槽,所以,可以通过引导斜面合理地把灯泡的管座部引导到插 入槽,在保持该状态向插入槽插入管座部的阶段,可以由向插入槽内 突出的夹持片的弯曲部夹住管座部。特别是即使在相对插入槽将管座 部以带有角度的姿势插入时或插入槽与管座部的位置没有对准时,也 可以通过引导斜面的引导作用, 一边修正管座部的方向, 一边向插入 槽引导管座部,所以,即使摸索着插入灯泡,也可以把灯泡的管座部 顺利安装在供电端子的夹持片间,可以实现管座部侧的端子和供电端 子的可靠接触导通。
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技术方案5,在上述技术方案4所述 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中,
在所述插入槽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楔型管座灯泡 的管座部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圆柱状部分的圆柱状孔部;以及在所述圆柱状孔部的周围设有与所述引导斜面的下端相连的圆弧壁。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由于在所述插入槽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 有用于插入楔型管座灯泡的管座部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圆柱状部分的圓 柱状孔部,在该圆柱状孔部的周围设有连接在引导斜面下端的圆弧壁, 所以,灯泡的管座部在可靠定位在宽度方向上的状态下,可以插入到 供电端子的夹持片间。
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技术方案6,在上述技术方案4所述 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中,
相对所述壳体的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轴线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的 管座面倾斜;以及
所述一对引导斜面配置在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轴线的倾斜方向的 上侧和下侧。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即使在必须相对壳体以倾斜的姿势安装 楔型管座灯泡的情况下,通过上下引导斜面的引导,也能以适当的角 度把灯泡的管座部引导到插入槽中。特别是在以倾斜的姿势安装灯泡 时,很难适当地保持灯泡的角度,但是只要按大致朝向把灯泡的管座 部插向间隔件,即使不特别在意角度地进行插入,也可以自动地把管 座部收纳在适当的位置,所以提高了灯泡的安装性。
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的技术方案7,在上述技术方案6所述 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中,
所述引导斜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从灯泡部的下端 到管座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对应。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由于楔型管座灯泡的从灯泡部下端到管 座部的倾斜部抵接保持在引导斜面上,所以可以更稳定地支承灯泡。
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技术方案8,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 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中,
所述间隔件由散热性比构成所述壳体的材料高的树脂材料成形。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可以实现灯泡周围的耐热性的提高,能使用发热量更大的明亮的灯泡。


图1是表示现有的灯泡插座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现有的灯泡插座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灯泡插座结构的车载用室内
照明装置的功能部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放大表示上述灯泡插座结构的灯泡安装孔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该灯泡安装孔中安装了间隔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如图5那样安装了间隔件的灯泡安装孔中安装
楔型管座灯泡时的作用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安装了楔型管座灯泡的状态的功能部的构成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向视剖视图。 图9是图7的IX-IX向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0a管座面;12灯泡安装孔;15供电端子;15a夹 持片;21楔型管座灯泡;21a灯泡部;21b管座部;21c倾斜部; 30间隔件;31支承筒部;33卡止爪(固定机构);35引导斜面; 36插入槽;36a圆柱状孔部;37圆筒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3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适用了实施方式的灯泡插座结构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具 有如图3所示那样的设在车辆的顶棚板的室外側(顶棚背侧)的功能 部l。该功能部l包括具有连接电线的电线连接部14、安装作为光 源的楔型管座灯泡21的灯泡安装部(灯泡安装孔12)、安装选择向灯 泡21的通电模式的开关22的开关安装部13等的作为功能部主体的树脂制的壳体10;分别安装在壳体10的灯泡安装部(汇流条安装孔12 ) 及开关安装部13上的灯泡21及开关22;在将电线(省略图示)连接 在壳体10的电线连接部14上之后安装的、对连接在电线连接部14 上的电线进行保护的电线保护罩24。
灯泡安装孔12设在构成功能部主体的壳体10的一端侧,在该灯 泡安装孔12的部分适用本实施方式的灯泡插座结构。在此,灯泡安装 孔12相对壳体10的管座面(与室内侧的外观部組合的面)10a倾斜, 楔型管座灯泡21以使轴线倾斜的姿势安装在壳体10的管座面10a。
楔型管座灯泡21(以下,只称为"灯泡")也如图3和图6所示, 在圆筒形的灯泡部21a的下侧隔着倾斜部21c具有偏平形状的管座部 21b,在管座部21b上设有端子,另外,在管座部21b的宽度方向中 央设置圆柱状部分(省略图示)。
如图4所示,在灯泡安装孔12的内部,装配有当插入灯泡21的 管座部21b时与管座部21b侧的端子接触导通的一对供电端子15、15。 一对供电端子15、 15分别形成在不同系统的母线16上,在各供电端 子15上分别设置夹持灯泡21的管座部21b的能扩开变形的一对夹持 片15a、 15a。
另外,如图5所示,在灯泡安装孔12的内部,拆装自由地安装着 具有能从外周支承灯泡21的灯泡部21a的支承筒部31的树脂制的间 隔件30。该间隔件30是保护供电端子15且能使供电端子15与灯泡 21的管座部21b侧的端子接触的形状的部件,通过使图3所示的设在 间隔件30的外壁32的两侧合计四处的卡合爪33卡合在设于灯泡安装 孔12内部的被卡合部(图示省略),被固定在壳体10上。
如图6所示,在该间隔件30的支承筒部31的内部,设置在插入 灯泡21的管座部21b时、随着插入把管座部21b导向灯泡安装孔12 内的适当位置的引导斜面35。如图5所示,引导斜面35隔着用于插 入管座部21b的插入槽36而相向,以向着插入槽36引导管座部21b 的方式设置一对。如图6所示, 一对引导斜面35、 35配置在灯泡21 的轴线的倾斜方向的上侧和下侧。另外,如图8所示,这一对引导斜面35、 35的倾斜角度与灯泡 21的从灯泡部21a的下端到管座部21b的倾斜部21c的倾斜角度对应。
另外,如图5所示,在插入槽36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有用于 插入灯泡21的管座部21b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圓柱状部分的圆柱状孔部 36a,在该圆柱状孔部36a的周围,设置有连接在引导斜面35的下端 的圆弧壁37。另外,各供电端子15的一对夹持片15a、 15a上的向内 侧弯曲成凸状的弯曲部分别向插入槽36内突出。
下面说明作用。
首先,在安装灯泡21之前,在壳体10的灯泡安装孔12的内部安 装间隔件30,使之锁定。接着,从管座部21b侧向间隔件30的内部 插入灯泡21。此时,由于用间隔件30保护灯泡安装孔12内的供电端 子15,所以可以避免发生错误地使灯泡21的管座部21b与供电端子 15沖突而使供电端子15变形的事态。
另外,在间隔件30的支承筒部31的内部设有一对引导斜面35、 35,在该一对引导斜面35、 35之间形成管座部21b的插入槽36,所 以,可以由引导斜面35合理地将灯泡21的管座部21b导向插入槽36, 在保持该状态向插入槽36插入管座部21b的阶段,可以利用向插入槽 36内突出的供电端子15的夹持片15a的弯曲部夹住管座部21b,可以 实现管座部21b侧的端子和供电端子15的接触导通。
特别如图6所示,即使在使管座部21b以带角度的姿势插入到插 入槽36的情况下或者在以管座部21b的位置与插入槽36没有对准的 状态插入的情况下,通过引导斜面35的引导作用,可以一边修正管座 部21b的方向或位置, 一边把管座部21b顺利引导到插入槽36中, 所以,即使探索着插入灯泡21,也不会使供电端子15不合理变形, 能够在供电端子15的夹持片15a之间顺利地安装灯泡21的管座部 21b。
另外,由于在插入槽36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用于插入灯泡21 的管座部21b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圆柱状部分的圆柱状孔部36a,在该 圆柱状孔部36a的周围设有连接在引导斜面35下端的圆弧壁37,所以,在把灯泡21的管座部21b可靠定位于宽度方向的状态下,可以将 其插入到供电端子15的夹持片15a之间。
因而,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必须以倾斜的姿势将灯泡21安装在 壳体10时,虽然实际上要适当保持灯泡21的角度非常难,但仅通过 按大致的朝向将灯泡21的管座部21b向间隔件30插入,即使不特别 留意角度地进行插入,也可以通过上下的引导斜面35的引导,按适当 的角度把灯泡21的管座部21b引导到插入槽36中,可以放置到适当 的位置。因此,可以显著提高灯泡21的安装性。
当这样向插入槽36插入管座部21b时,由于可以利用供电端子 15的一对夹持片15a、 15a夹持管座部21b,所以,可以保持灯泡21 不晃动,同时能够实现管座部21b侧的端子与供电端子15的可靠的接 触导通。
另外,如图7至图9所示,在安装了灯泡21的状态下,由于间隔 件30的支承筒部31从外周支承灯泡21的灯泡部21a,所以,即使对 灯泡21施加外力,也可以在全方向抑制灯泡21的晃动,可以事先防 止供电端子15与灯泡21侧的端子的接触不良,能够提高可靠性。
另外,由于灯泡21的从灯泡部21a的下端到管座部的倾斜部21c 抵接在引导斜面35上,所以,能稳定地支承灯泡21。
另外,这样,由于通过把与壳体10分开制作的间隔件30安装在 壳体10上,可以防止供电端子15的不合理变形,所以,在壳体10 自身上可以不附加具有这样的供电端子15的保护功能的部件,可不使 壳体10的构造变复杂。另外,由于间隔件30拆装自由地安装在壳体 10上,所以,还能自由地安装更换。
另外,在利用散热性比构成壳体10的材料高的树脂材料成形间隔 件30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实现灯泡21周围的耐热性的提高,所以能 使用发热量更大的明亮的灯泡21。
本发明除上述以外不限于前述的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通过适 当地变更能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
另外,作为参考日本专利申请第2008-013926号(2008年1月24
12曰申请)的全部内容引入到本申请说明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制的壳体,该壳体构成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灯泡安装孔,该灯泡安装孔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用以安装楔型管座灯泡;供电端子,该供电端子当在向所述灯泡安装孔的内部插入被配置在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灯泡部的下侧的管座部时与该管座部侧的端子接触导通,所述供电端子装配在所述灯泡安装孔的内部;以及间隔件,该间隔件安装在所述灯泡安装孔中,所述间隔件具有能从外周支承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灯泡部的支承筒部,所述间隔件能保护所述供电端子且使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所述管座部侧的端子与所述供电端子接触。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拆装自由地安装在所述灯泡安装孔的内部;以及在所述间隔件和所述壳体上,设有在将所述间隔件安装在所述灯泡安装孔的内部时锁定所述间隔件的固定机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筒部的内部设有引导斜面,在将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管座部插入所述支承筒部的内部时,该引导斜面随着该插入向所述灯泡安装孔内的适当位置引导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所述管座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供电端子,设有分别具有夹持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管座部的一对夹持片的两个供电端子;在所述间隔件上,形成有使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所述管座部插入的插入槽;所述引导斜面以隔着所述插入槽相向并向着该插入槽引导所述管座部的方式设有一对;以及所述各供电端子的一对夹持片上的向内侧弯曲成凸状的弯曲部分 别向所述插入槽内突出。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槽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楔型管座灯 泡的管座部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圆柱状部分的圆柱状孔部;以及在所述圆柱状孔部的周围,设有与所述引导斜面的下端相连的圆 弧壁。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其 特征在于,相对所述壳体的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轴线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的 管座面倾斜;以及所述一对引导斜面配置在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轴线的倾斜方向的 上側和下侧。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斜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从灯泡部的下端 到管座部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对应。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由散热性比构成所述壳体的材料高的树脂材料成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不使供电端子误变形而可顺利安装灯泡的灯泡插座结构。在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灯泡插座结构,在构成车载用室内照明装置的树脂制壳体(10)设有用于安装楔型管座灯泡(21)的灯泡安装孔(12),在灯泡安装孔内部装配当插入配置在所述楔型管座灯泡的灯泡部(21a)下侧的管座部(21b)时与管座部侧的端子接触导通的供电端子(15),其中,在灯泡安装孔(12)安装间隔件(30),其具有能从外周支承楔型管座灯泡的灯泡部(21a)的支承筒部(31)且能保护供电端子(15)并使供电端子接触于管座部侧的端子。在间隔件的支承筒部的内部设有引导斜面(35),其在插入管座部时随着插入向灯泡安装孔(12)内的适当位置引导管座部(21b)。
文档编号H01R33/05GK101540464SQ200910009918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4日
发明者落合良平, 铃木康郎, 长井健太郎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