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9087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断路器,特别是一种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
器O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小型断路器均采用卡轨安装方式。断路器固定在标准卡轨上,断路器上下各有接线框,与电源侧、负载侧通过导线连接螺钉压紧。当产品出现故障,需要维修 或更换时,首先要断开电源,然后拆除导线,把产品从卡轨上拆下,再安装上新的产品,再接 线,再接通电源供电。这种安装过程中,线路供电不连续,不适合数据中心、通讯电源等要求 供电连续性的行业安装、拆除和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所述的这种用于插拔 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型断路器维修时需要断开电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这种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由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和一个接线 底座构成,其中,所述的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通过铆钉并列拼装连接,任意一个小型单极断 路器的后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均各自设置有一个接线柱,所述的接线底座的上部和下部各自 间隔设置有两个接线套筒,任意一个所述的接线柱均各自与一个所述的接线套筒套合连 接,接线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上接线框,所述的上接线框中设置有上接线板,所述的上接线板 通过导体与接线底座上部的接线套筒连接,接线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下接线框,所述的下接 线框中设置有下接线板,所述的下接线板通过导体与接线底座下部的接线套筒连接,两个 小型单极断路器的相向连接面中均设置有一个L型凹槽,两个L型凹槽关于所述的相向连 接面对称并邻接构成一个L型空腔,所述的L型空腔内设置有一个直线形推杆,所述的直线 形推杆的一端穿出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后侧面,与直线形推杆垂直的L型空腔内设置有 一个杠杆,所述的杠杆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支撑轴,所述的支撑轴固定设置在L型空腔内,杠 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与直线形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凸起柱体,所述的 凸起柱体的轴向与直线形推杆的轴向及杠杆的轴向垂直,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相向连接 面中各自设置有一个弧形槽,弧形槽与L型空腔的一端连通,凸起柱体通过弧形槽延伸到 小型单极断路器的前侧面外,直线形推杆与一个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任意一 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壳体连接,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手柄通过一个手柄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线柱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小型单极断路器的后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线柱上设置有弹性垫圈。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线底座的后侧面中设置有卡槽,卡槽的一侧设置有卡块,卡块 后端与接线底座之间以滑动副连接,卡块后端与接线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或者,所述的接线底座中设置有四个螺钉安装孔。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接线底座通过螺钉或者其后侧的卡槽、卡块结构安装在配电箱的卡轨上,接线底座的上接线板和下接线板分别与电源侧接线和负载侧接线连接。在 应用电路发生故障需要更换小型断路器时,不需断电,直接将两个并列的小型单极断路器 从接线底座中拔出,维修或更换后,在重新插入接线底座。并且,两个并列的小型单极断路 器离开接线底座后,直线形推杆在弹簧作用伸出两个并列的小型单极断路器的后侧面,带 动杠杆,引起凸起柱体在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前侧面上移,从而锁定两个小型单极断路 器的手柄,防止手柄误动作,避免了带电操作。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在小型断路器中增加了 接线底座,小型断路器与接线底座采用插拔式连接,便于维修操作,而无需断开电源线路, 同时设置了防误动作机构,保证断路器未完全插入接线底座时不能合闸,触头不能接通,避 免了带电操作。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分解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方向的分解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由两个小 型单极断路器1和一个接线底座2构成,其中,所述的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1通过铆钉4并 列拼装连接,任意一个小型单极断路器1的后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均各自设置有一个接线柱 11,所述的接线底座2的上部和下部各自间隔设置有两个接线套筒22,任意一个所述的接 线柱11均各自与一个所述的接线套筒22套合连接,接线底座2的上端设置有上接线框24, 所述的上接线框24中设置有上接线板23,所述的上接线板23通过螺钉29与接线底座2上 部的接线套筒22连接,上接线框24通过螺钉28与接线底座2连接。接线底座2的下端设 置有下接线框,所述的下接线框中设置有下接线板,所述的下接线板通过导体与接线底座2 下部的接线套筒22连接。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1的相向连接面中均设置有一个L型凹槽 34,两个L型凹槽34关于所述的相向连接面对称并邻接构成一个L型空腔,所述的L型空 腔内设置有一个直线形推杆32,所述的直线形推杆32的一端穿出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1的 后侧面,与直线形推杆32垂直的L型空腔内设置有一个杠杆31,所述的杠杆31的中部设置 有一个支撑轴35,所述的支撑轴35固定设置在L型空腔内,杠杆31的一端通过转动副36 与直线形推杆32的另一端连接,杠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凸起柱体,所述的凸起柱体的轴向 与直线形推杆32的轴向及杠杆31的轴向垂直,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1的相向连接面中各 自设置有一个弧形槽37,弧形槽37与L型空腔的一端连通,凸起柱体通过弧形槽37延伸到 小型单极断路器1的前侧面外,直线形推杆32与一个弹簧33的一端连接,弹簧33的另一 端与任意一个小型单极断路器1的壳体连接,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1的手柄5通过一个手 柄套6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线柱11通过螺钉12固定在所述的小型单极断路器1的后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线柱11上设置有弹性垫圈13。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线底座2的后侧面中设置有卡槽21,卡槽21的一侧设置有卡 块25,卡块25后端与接线底座2之间以滑动副连接,卡块后端与接线底座2之间设置有弹 簧26。或者,所述的接线底座2中设置有四个螺钉安装孔27。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接线底座2通过螺钉或者其后侧的卡槽21、卡块结构安 装在配电箱的卡轨上,接线底座2的上接线板24和下接线板分别与电源侧接线和负载侧接 线连接。在应用电路发生故障需要更换小型断路器时,不需断电,直接将两个并列的小型单 极断路器1从接线底座2中拔出,维修或更换后,在重新插入接线底座2。并且,两个并列的 小型单极断路器1离开接线底座2后,直线形推杆32在弹簧作用伸出两个并列的小型单极 断路器1的后侧面,带动杠杆31,引起凸起柱体在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1的前侧面上移,从 而锁定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1的手柄,防止手柄误动作,避免了带电操作。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由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和一个接线底座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通过铆钉并列拼装连接,任意一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后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均各自设置有一个接线柱,所述的接线底座的上部和下部各自间隔设置有两个接线套筒,任意一个所述的接线柱均各自与一个所述的接线套筒套合连接,接线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上接线框,所述的上接线框中设置有上接线板,所述的上接线板通过导体与接线底座上部的接线套筒连接,接线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下接线框,所述的下接线框中设置有下接线板,所述的下接线板通过导体与接线底座下部的接线套筒连接,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相向连接面中均设置有一个L型凹槽,两个L型凹槽关于所述的相向连接面对称并邻接构成一个L型空腔,所述的L型空腔内设置有一个直线形推杆,所述的直线形推杆的一端穿出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后侧面,与直线形推杆垂直的L型空腔内设置有一个杠杆,所述的杠杆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支撑轴,所述的支撑轴固定设置在L型空腔内,杠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与直线形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凸起柱体,所述的凸起柱体的轴向与直线形推杆的轴向及杠杆的轴向垂直,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相向连接面中各自设置有一个弧形槽,弧形槽与L型空腔的一端连通,凸起柱体通过弧形槽延伸到小型单极断路器的前侧面外,直线形推杆与一个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任意一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壳体连接,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手柄通过一个手柄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柱通 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小型单极断路器的后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柱上 设置有弹性垫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底座 的后侧面中设置有卡槽,卡槽的一侧设置有卡块,卡块后端与接线底座之间以滑动副连接, 卡块后端与接线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底座 中设置有四个螺钉安装孔。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插拔式安装的小型断路器,由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和一个接线底座构成,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通过铆钉并列拼装连接,任意一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后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均各自设置有一个接线柱,接线底座的上部和下部各自间隔设置有两个接线套筒,接线柱均各自与一个接线套筒套合连接,接线底座安装在配电箱的卡轨上,接线底座的上接线板和下接线板分别与电源侧接线和负载侧接线连接。在应用电路发生故障需要更换小型断路器时,不需断电,直接将两个并列的小型单极断路器从接线底座中拔出,维修或更换后,在重新插入接线底座。并且,利用一个杠杆机构在小型单极断路器离开接线底座后,锁定两个小型单极断路器的手柄,防止手柄误动作,避免了带电操作。
文档编号H01R33/94GK101847552SQ20091004846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7日
发明者张兰晶 申请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