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750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输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按键输入装置,如鼠标等。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键输入装置(如鼠标等)上的按键一般只具有单一的下压力的功能,如 图ι所示,一种现有的按键输入装置10为鼠标,其包括底座101、上壳102、按键103、按键触 动开关104及电路板105,按键触动开关104与电路板105连接,其中,当按键103受到下压 力时,按键103下方的按键触点106与按键触动开关104表面的凸点107直接受压接触,从 而产生相应的按键点击操作。由于按键103完成按压操作的下压力单一,使用户在快速点 击与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手部操作疲惫的状况,因而无法满足人们对鼠标等按键 输入装置舒适程度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较大 幅度调整按键按压力的按键输入装置。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按键输入装置,包括上壳、 底座、按键及具有按键触动开关的电路板,该电路板设于由该上壳、底座及按键围成的壳体 内,该按键输入装置还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于该按键的按压部与该按键触动开关的凸点之 间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该第一支板及该第二支板的其中一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转动支点 和第二转动支点,且该第一转动支点端与该第二转动支点端位置相对,该第二支板可相对 该底座移动,以改变该按压部按压该第一支板的按压力。该第一支板下方设有与该凸点对应的按压点,该第二支板下方设有用于与该第一 支板按压接触的抵压点,而当该第二支板移动时,是改变该抵压点与该按键的按压部及该 按压点的距离。该按键输入装置还包括调整件,该第二支板与该调整件枢接以形成该第二转动支 点,该调整件还包括滑动部,该底座的底板上开设有贯通该底板上下表面的导槽,该导槽容 纳该滑动部且供该滑动部于其内滑动,以带动该第二支板相对该底座移动。该调整件为L形座体结构,包括底板及位于底板一侧的连接座,连接座具有两连 接片,该两连接片之间固定有与该第二支板枢接的枢轴。该滑动部由该底板底部延伸而成。该滑动部底部形成有拨动凸部。该滑动部可在该导槽内进行多阶段定位。当该滑动部位于该导槽一端时,该按键的按压部、第二支板的抵压点、第一支板的 按压点与按键触动开关的凸点位于同一线上;当该滑动部由该端移动到该导槽另一端时, 第二支板的抵压点与该按键的按压部及第一支板的按压点的距离逐渐增大。 该滑动部可在该导槽内进行随处定位。
该按键输入装置为鼠标。该第二支板相 对该底座左右移动。该第二支板相对该底座前后移动。该按键的按压部为杆状。本发明的按键输入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达到两级调整按键按压力 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较大幅度地调整按键输入装置的按键按压力,因此,可提高用 户使用的舒适程度,大大缓解了现有技术由于按键按压力单一造成的手部疲惫感。


图1为现有按键输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按键输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按键输入装置较佳实施例在调整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侧视结构示 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按键输入装置较佳实施例在调整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侧视结构示 意图;图6为本发明按键输入装置较佳实施例在调整件处于第三位置时的侧视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按键输入装置加以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4所示,图2为本发明按键输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 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按键输入装置较佳实施例在调整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侧视结构 示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示意图,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按键输入装置100为鼠标,包括上壳 20、底座30、按键40、第一支板50、按键触动开关60的电路板70、调整件80及第二支板90。 其中,第一支板50、电路板70及调整件80设于由上壳20、底座30及按键40共同围成的壳 体内。第一支板50设于第二支板90及按键触动开关60之间,其一端(前端)为枢接端, 其通过枢轴51与相对底座30固定的其它部件(图未示)枢接,从而在该端形成第一转动 支点52。第一支板50下方靠近该枢轴端具有一按压点53,用于在外力的按压作用下与按 压触动开关60的凸点62按压接触,从而使按键触动开关60导通并通过电路板70发出相 应的点击信号给计算机系统(图未示)。电路板70与底座30相对固定。调整件80为L形座体结构,包括底板81及位于底板81 —侧的连接座82。连接座 82具有两连接片822,该两连接片822之间固定有与第二支板90枢接的枢轴824。第二支板90为一板状结构,一端与枢轴824枢接,从而形成了第二转动支点92,另 一端则在下方靠近两侧板连接处具有抵压点94。第二支板90设于按键40下方的杆状按压 部42与第一支板50之间,并通过抵压点94与第一支板50接触。底板81的底部还延伸有滑动部88,底座30的底板上开设有贯通该底板上下表面 的导槽32,滑动部88容纳于该导槽32内且可通过外力使其在该导槽32内前后滑动并定位。滑动部88底部还形成有拨动凸部882,用于方便用户经由导槽32拨动该拨动凸部882 以调整调整件80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二支板90的抵压点94与按键40的按压部42及第一 支板50的按压点53之间的距离。下面说明本发明按键输入装置可调整按键40按压力的工作原理。请同时参阅图 3至图6,当用户将调整件80的滑动部88拨动到底座30的导槽32的第一位置时,即滑动 部88位于导槽32的最前端时(如图4所示),按键40的按压部42、第二支板90的抵压点 94、第一支板50的按压点53与按键触动开关60的凸点62位于同一在线,此时通过一向下 的压力Fl即可直接按压凸点62而使按键触动开关60导通;如图5所示,当用户将调整件 80的滑动部88拨动到导槽32的第二位置,即滑动部88位于底座30的导槽32的中央时, 第二支板90的抵压点94与按键40的按压部42及第一支板50的按压点53的距离增大,此 时,由于第一支板50及第二支板90的其中一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转动支点52及第二转动支 点92,且第一转动支点端与该第二转动支点端位置相对,根据杠杆原理,按压按键40的按 压部42的压力小于第二支板90的抵压点94对第一支板50的压力,而抵压点94对第一支 板50的压力又小于第一支板50的按压点53对按键触动开关60的凸点62的压力,因此, 按下按键40使按键触动开关60导通所需的压力F2小于Fl ;同理,如图6所示,当用户将 调整件80的滑动部88拨动到导槽32的第三位置,即滑动部88位于底座30的导槽32的 后端时,第二支板90的抵压点94与按键40的按压部42及第一支板50的按压点53的距 离进一步增大,按下按键40使按键触动开关60导通所需的压力F3小于F2,也就是说,通过 将滑动部88从导槽32的前端调整到后端,可大幅度地调整按键40的按压力。

本发明的按键输入装置100通过设置第一支板50和第二支板90达到两级调整按 键40按压力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较大幅度地调整按键输入装置100的按键40按压 力,因此,可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程度,大大缓解了现有技术由于按键按压力单一造成的手 部疲惫感,当需要对按压力进行调整时,用户只需拨动拨动凸部882以改变调整件80的滑 动部88在底座30的导槽32的位置即可实现。可以理解,调整件80的滑动部88在导槽32相应的位置除采用多阶段定位外,还 可采用线性定位,即,使滑动部88可在前后移动方向上随时定位,从而使按键40的按压力 的调整精度更大。另外,按键40的按压部42可与第二支板90接触,或与第二支板90定位。此外,还可以理解,第一支板50、调整件80及第二支板90也可一并绕垂直底面的 轴线转动90度设置,即,使调整件80相对底座30左右运动,从而调整第二支板90的抵压 点94相对按键40的按压部42及第一支板50的按压点53左右方向的距离。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因此凡其 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按键输入装置,包括上壳、底座、按键及具有按键触动开关的电路板,该电路板 设于由该上壳、底座及按键围成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于该按键的 按压部与该按键触动开关的凸点之间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该第一支板及该第二支板的 其中一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转动支点和第二转动支点,且该第一转动支点端与该第二转动支 点端位置相对,该第二支板可相对该底座移动,以改变该按压部按压该第一支板的按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板下方设有与该凸点对 应的按压点,该第二支板下方设有用于与该第一支板按压接触的抵压点,而当该第二支板 移动时,是改变该抵压点与该按键的按压部及该按压点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件,该第二支板与该调 整件枢接以形成该第二转动支点,该调整件还包括滑动部,该底座的底板上开设有贯通该 底板上下表面的导槽,该导槽容纳该滑动部且供该滑动部于其内滑动,以带动该第二支板 相对该底座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件为L形座体结构,包括底 板及位于底板一侧的连接座,连接座具有两连接片,该两连接片之间固定有与该第二支板 枢接的枢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部由该底板底部延伸而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部底部形成有拨动凸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部可在该导槽内进行多阶 段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滑动部位于该导槽一端时,该 按键的按压部、第二支板的抵压点、第一支板的按压点与按键触动开关的凸点位于同一线 上;当该滑动部由该端移动到该导槽另一端时,第二支板的抵压点与该按键的按压部及第 一支板的按压点的距离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部可在该导槽内进行随处 定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输入装置为鼠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板相对该底座左右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板相对该底座前后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的按压部为杆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输入装置,包括上壳、底座、按键及具有按键触动开关的电路板,该电路板设于由该上壳、底座及按键围成的壳体内,该按键输入装置还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于该按键的按压部与该按键触动开关的凸点之间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该第一支板及该第二支板的其中一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转动支点和第二转动支点,且该第一转动支点端与该第二转动支点端位置相对,该第一支板下方设有与该凸点对应的按压点,该第二支板下方设有用于与该第一支板按压接触的抵压点,该第二支板可相对该底座移动,以改变该抵压点与该按键的按压部及该按压点的距离。本发明的按键输入装置具有可较大幅度调整按键按压力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H13/12GK102043478SQ20091018040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3日
发明者张阿明 申请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