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触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741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断路器的触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的触头装置,是对现有断路器触头装置安装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其结构主要包括导电部件、传动转轴、弹簧和轴销, 所述的导电部件包括U形触头和延设在U形触头上的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一端端部开设有 用于将导电部件安装到传动转轴上且供所述的轴销插配的圆孔,所述的弹簧设置在传动转 轴的转轴腔体内。在装配时,首先把弹簧放入传动转轴的转轴腔体内,再把导电部件放入 转轴腔体,然后安装轴销,由于导电部件的连接杆端部为一圆孔,故在安装轴销时必须用 力按压导电部件,使弹簧产生一定变形量,待连接杆一端端部的圆孔露出转轴后,轴销才 能横向穿入连接杆,完成整个装配,这样的装配方式费时,费力,且单人操作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且能确保触头具有良好接触性 能的断路器的触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包括导电部件l、传动 转轴2、置于传动转轴2内的弹簧3和安装轴4,所述的导电部件l包括由两个呈平行设 置的触臂111和位于触臂111底部的用于联结两触臂的连接板112构成的U形触头11、设 在连接板112上的触头支持12、以及设在两触臂111上的一对导电触点13,其特点是 在所述触头支持12的端部形成有一不封闭的用于将导电部件1安装到传动转轴2上且供 所述的安装轴4插配的钩形折弯1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触头支持12在钩形折弯121处的厚度 小于触头支持12本体在其它位置处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钩形折弯121的中间形成有用于与安 装轴4配合的且一端具有豁口的弧形孔1211,该弧形孔1211的孔径大于所述安装轴4的 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板112的下方且位于中部位置处 形成有一凸缘1121。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导电触点13设在两触臂111的 下方,与凸缘1121同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3为螺旋形弹簧,该弹簧3 的一端具有自由折弯31、另一端具有U形折弯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轴2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U 形触头11的两触臂111的敞开口 25和用于容纳所述触头支持12的钩形折弯121的折弯容 置槽26。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轴2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 述安装轴4的安装轴凹槽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轴2上形成有用于供所述 弹簧3 —端的自由折弯31嵌配的嵌槽22以及用于对弹簧3的外径起限位作用的弹簧限位槽 2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轴2上形成有用于与凸 缘1121配合的凹陷部24。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使整个装配过程更为简便,省 时省力,即使单人操作也能轻松完成;另外,能确保触头装置具有良好的接触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传动转轴2的另一侧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l.导电部件、ll.U形触头、111.触臂、112.连接板、1121.凸缘、12.触头支持、 121.钩形折弯、1211.弧形孔、13.导电触点;2.传动转轴、21.安装轴凹槽、22.嵌槽、23. 弹簧限位槽、24.凹陷部、25.敞开口、 26.折弯容置槽;3.弹簧、31.自由折弯、32.U形折弯; 4.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使本实用新型的积 极效果更加体现,但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所限制。
请参阅图l,本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包括导电部件l、传动转轴2、置 于传动转轴2内的弹簧3和安装轴4。所述的导电部件1包括U形触头11、触头支持12 和导电触点13, U形触头11由两个呈平行设置的触臂111和位于触臂111底部的用于联结两触臂的连接板112构成,两触臂111和连接板112之间可以一体制作成U形,在连接 板112的下方且位于中部位置处还形成有一凸缘1121,该凸缘1121与焊接在两触臂111 上的一对导电触点13同向,即一对导电触点13设在两触臂111的下方。所述的触头支持 12通过铆接或焊接等方式连接在U形触头11的连接板112上,触头支持12的端部形成 有一不封闭的用于将导电部件1安装到传动转轴2上去的钩形折弯121,且钩形折弯121 处的厚度小于触头支持12本体在其它位置处的厚度,在钩形折弯121的中间形成有一端 具有豁口的弧形孔1211,该弧形孔1211的孔径大于所述安装轴4的直径,便于导电部件 1在安装轴4上产生浮动空间,使触头支持12能够在围绕其转动的同时沿触头支持12的 轴向具有摆动一个角度的行程,此行程足以保证补偿动静触头之间的不平衡。
请继续参阅图1并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转轴2上分别形成有安装轴凹槽 21、嵌槽22、弹簧限位槽23、凹陷部24、敞开口 25和折弯容置槽26,敞开口25用于容 纳所述U形触头11的两个呈平行设置的触臂111,折弯容置槽26用于容纳所述触头支持 12的钩形折弯121,安装轴凹槽21用于容纳所述的安装轴4,嵌槽22用于供所述弹簧3 一端的自由折弯31嵌配,弹簧限位槽23用于与弹簧3的外径配合,凹陷部24用于与连 接板112上的凸缘1121配合,即连接板112上的凸缘1121与传动转轴2的凹陷部24相 接触,使凸缘1121在凹陷部24的凹面内沿U形触头11的轴向进行转动,补偿动导电触 点和静导电触点之间的接触以使其达到平衡,从而能确保触头装置具有良好的接触性能。 请继续参阅图l,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簧3为螺旋形双扭簧结构,弹簧3的一端为 一自由折弯31,容纳在所述传动转轴2对应的嵌槽22内,弹簧3的另一端形成有U形折 弯32,搁置在U形触头11底部的连接板112上,且连接板112上的凸缘1121位于弹簧3 的U形折弯32内,并使两者之间保留有一定的距离,便于触头斥开后有足够的容纳空间 使触头支持12围绕安装轴4向上转动,弹簧3的外径由传动转轴2的弹簧限位槽23限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装配的首先把弹簧3放入传动转轴2的腔体内,且弹簧3—端 的自由折弯31嵌入传动转轴2的嵌槽22内,弹簧3的外径与弹簧限位槽23配合,再把 安装轴4放入传动转轴2的安装轴凹槽21内,然后装配导电部件1,其中导电部件1 上的U形触头11的两个呈平行设置的触臂111置于传动转轴2的敞开口 25内,连接板112 底部的凸缘1121置于弹簧3的U形折弯32内并与凹陷部24配合,触头支持12端部的钩 形折弯121置于折弯容置槽26内,然后只需要用相对较小的力按压导电部件,使弹簧3 产生相对较小的变形就可使钩形折弯121中间的弧形孔1211钩住所述的安装轴4,故装配 十分便捷。
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包括导电部件(1)、传动转轴(2)、置于传动转轴(2)内的弹簧(3)和安装轴(4),所述的导电部件(1)包括由两个呈平行设置的触臂(111)和位于触臂(111)底部的用于联结两触臂的连接板(112)构成的U形触头(11)、设在连接板(112)上的触头支持(12)、以及设在两触臂(111)上的一对导电触点(1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头支持(12)的端部形成有一不封闭的用于将导电部件(1)安装到传动转轴(2)上且供所述的安装轴(4)插配的钩形折弯(12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头支持(12)在钩 形折弯(121)处的厚度小于触头支持(12)本体在其它位置处的厚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形折弯(121)的中 间形成有用于与安装轴(4)配合的且一端具有豁口的弧形孔(1211),该弧形孔(1211)的孔 径大于所述安装轴(4)的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112)的下方 且位于中部位置处形成有一凸缘(112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导电触点(13) 设在两触臂(lll)的下方,与凸缘(1121)同向。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3)为螺旋形弹 簧,该弹簧(3)的一端具有自由折弯(31)、另一端具有U形折弯(3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2)上形成有 用于容纳所述U形触头(11)的两触臂(111)的敞开口(25)和用于容纳所述触头支持(12)的钩 形折弯(121)的折弯容置槽(26)。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2)上形成有 用于容纳所述安装轴(4)的安装轴凹槽(21)。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2)上形成有 用于供所述弹簧(3)—端的自由折弯(31)嵌配的嵌槽(22)以及用于对弹簧(3)的外径起限位作用 的弹簧限位槽(23)。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2)上形成有 用于与凸缘(1121)配合的凹陷部(24)。
专利摘要一种断路器的触头装置,包括导电部件、传动转轴、置于传动转轴内的弹簧和安装轴,所述的导电部件包括由两个呈平行设置的触臂和位于触臂底部的用于联结两触臂的连接板构成的U形触头、设在连接板上的触头支持、以及设在两触臂上的一对导电触点,其特点是在所述触头支持的端部形成有一不封闭的用于将导电部件安装到传动转轴上且供所述的安装轴插配的钩形折弯。优点使整个装配过程更为简便,省时省力,即使单人操作也能轻松完成;能确保触头装置具有良好的接触性能。
文档编号H01H73/04GK201417728SQ200920046629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7日
发明者平 何, 燕 吴, 唐维春, 王炯华, 陈志刚 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