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卷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8386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池卷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巻芯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巻芯由正负极片、隔膜组成;正负极片均由箔材、活性物质、极耳组成, 其中负极为铜箔、正极为铝箔;隔膜材质为高分子,厚度为16-25 ym,孔隙率为30-55% ;作 为隔离正负极的隔膜,因厚度较薄,极其容易被粉尘、毛剌等剌破.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负 极因其箔材为铜箔,尾部对辊后容易产生毛剌,正极箔材为铝箔,对辊后无毛剌产生.生产 中一般采取刷粉来清除极片表面粉尘,负极尾部用裁纸刀裁尾部避免毛剌.这一类轻微毛 剌在电池循环时,电池因厚度增加导致极片之间挤压力增加,剌穿隔膜造成电池内短路,有 极大的安全隐患。 现在解决毛剌的方法一般使用裁纸刀对负极尾部进行裁剪,但是裁纸刀裁负极 尾部后也容易产生毛剌,只是几率会比不裁尾部的几率小,裁负极尾部后短路的几率在 0. 5-2%,此种方法更不能挑出不足以导致短路的轻微毛剌的极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毛剌,防止短路,消除安全隐患的电池 巻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组成,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位于隔膜的两
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尾部巻起后对应正极片的位置设一绝缘覆盖层。 优选地,所述绝缘覆盖层为粘贴于负极片尾部巻起后对应正极片处的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巻芯结构在负极易产生毛剌用易绝缘层覆盖,使得在电池循环
时,电池因厚度增加导致极片之间挤压力增加后,负极上的毛剌也不会剌穿隔膜造成电池
内造成短路,从而安全隐患,提高了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它包括由正极片1、负极片2以及隔膜3组成,所述正极片l和负极 片2分别位于隔膜的两端3,所述负极片2尾部巻起后对应正极片1的位置设一绝缘覆盖层 21。 为了是绝缘覆盖层21的加工简单,本实施例所述绝缘覆盖层21为粘贴于负极片 2尾部巻起后对应正极片处的胶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 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电池卷芯结构,它包括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组成,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位于隔膜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尾部卷起后对应正极片的位置设一绝缘覆盖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巻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覆盖层为粘贴于负极片 尾部巻起后对应正极片处的胶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卷芯电池。它包括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组成,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位于隔膜的两端,所述负极片尾部卷起后对应正极片的位置设一绝缘覆盖层。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芯结构在负极易产生毛刺用易绝缘层覆盖,使得在电池循环时,电池因厚度增加导致极片之间挤压力增加后,负极上的毛刺也不会刺穿隔膜造成电池内造成短路,从而安全隐患,提高了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H01M4/02GK201440434SQ200920058799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
发明者李建中, 林惠和, 罗强, 董克求, 陈洲宇 申请人:深圳市平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