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252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分离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分离连接器,适用于城网改
造、建筑工地、居民小区等负荷中心的电缆与分接箱或环网柜之间的电气连接。
背景技术
连接器适用于环网开关柜(交联电力电缆)的进出线终端,与开关的绝缘座相连,也适用于各种电缆分支箱和箱式变电站装置。随着城市电网的改造与扩张,电力电缆配件需求量不断扩大,然而,用于电缆分接箱、环网柜、箱式变电站等的连接器在数量与质量上,远不能满足城市电网发展改造的需要。 同时,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整个社会对电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对供电的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可靠性不能达到要求,严重的将会带来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交通及通信混乱,轻则带来企业生产减产、并使城市公用事业及人民生活受到较大影响,而连接器正是电力系统电缆线路中最薄弱的环节。 现有的可分离连接器由形状相同的两个插头及用于连接两个插头的过渡母线组成,插头之间通过过渡母线连接,以实现多路连接电缆,过渡母线由硅橡胶护套、连接螺栓以及半导电屏蔽层组成,这种结构有下述缺点通过过渡母线连接,连接器的连接界面增加、屏蔽能力下降、整体占用空间较大,且,现有的插头为单层或两层硅橡胶结构,绝缘效果不够好,因而有必要对现有的连接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可分离连接器的结构复杂、可
靠性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分离连接器,结构合理、紧凑,安装方便,安装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分离连接器,包括
前插头、后插头,及连接前插头和后插头的连接导体,前插头包括前硅橡胶护套、设于前硅
橡胶护套内的前双头螺杆、及用于连接电缆的前端子,后插头包括后硅橡胶护套、设于后硅
橡胶护套内的后双头螺杆、及用于连接电缆的后端子,所述连接导体的一端与前双头螺杆
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后双头螺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中,所述前、后硅橡胶护套为硅橡胶三层结构,呈T型,分别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向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纵向设置的第三腔体。[0008]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中,所述前、后硅橡胶护套内分别预制有半导电单元,所述半导电单元设于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并连通第三腔体,所述前、后端子固定于电缆的端部并分别插置于两半导电单元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中,所述前、后插头进一步包括应力控制体,所述应力控制体分别套设于电缆上压接前、后端子,并相应的插置于前、后硅橡胶护套的第三腔体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中,所述前、后端子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
3[0011]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中,所述前硅橡胶护套的第一腔体内插接有双 通套管,所述前双头螺杆的一端与双通套管紧固连接,另一端穿过前端子的连接孔并紧固 连接于连接导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中,所述后硅橡胶护套另一端的第二腔体内插 置有绝缘堵头,并顺序密封连接有封帽,所述封帽与绝缘堵头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中,所述后双头螺杆的一端紧固连接于连接导 体上,另一端穿过后端子的连接孔插接于绝缘堵头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中,所述后硅橡胶护套的一端插接于前硅橡胶 护套的第二腔体内;所述后硅橡胶护套与前硅橡胶护套的连接处设有弧形结构,所述弧形 结构采用几何法应力锥,使界面场强均匀、工作场强值低、绝缘裕度大,确保连接器长期安 全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中,所述前硅橡胶护套和后硅橡胶护套上分别 设置接地线安装孔,安装孔上设有接地环并连接有接地线。 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连接器的有益效果一、可分离连接器采用连接导体来连接 前、后插头,整体都采用预制式紧凑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二、前、后硅橡胶护套采用硅 橡胶三层结构,绝缘性能好、耐电蚀、耐高温及酸碱性;三、采用应力控制体能够均匀电缆 断口处集中的电场,且,后硅橡胶护套与前硅橡胶护套的连接处设有弧形结构,能够均衡电 场,绝缘性能好;四、可分离连接器采用内外屏蔽结构均匀整体电场,提高连接器的可靠性, 外屏蔽接地,可带电触摸,可靠保障人身安全;五、前插头和后插头组合使用,且,连接器的 前插头用于和双通套管连接,后插头用于与绝缘堵头、封帽相连接,前插头和后插头可灵活 组成多路出线。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可分离连接器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前硅橡胶护套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后硅橡胶护套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应力控制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端子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分离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2所示是 图1的分解示意图。所述可分离连接器包括前插头1、后插头3以及连接前插头1和后插 头3的连接导体2。 参阅图1及图2,所述前插头1包括前硅橡胶护套11、前双头螺杆12、用于连接电 缆91的前端子13、应力控制体14。如图3所示,为可分离连接器的前插头的示意图,所述 前硅橡胶护套11呈T型,为硅橡胶三层结构,包括横向设于左端的第一腔体111、横向设于 右端的第二腔体112及纵向设于下端的第三腔体113。前硅橡胶护套ll内预制有半导电单元15,所述半导电单元15设于第一腔体111与第二腔体112之间,并连通第三腔体113,第 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2与第三腔体113相互连通。所述前端子13、应力控制体14置于 前硅橡胶护套11的第三腔体113中,应力控制体14套设于电缆91上,前端子13固定于电 缆91的端部并压接应力控制体14,前端子13的上端插置于半导电单元15中并开设有连 接孔131。在本实施例中,前硅橡胶护套11的第一腔体111内插接有双通套管4,前双头螺 杆12穿设于第一腔体111与第二腔体112内,其左端与双通套管4紧固连接,其右端穿过 前端子13的连接孔131并紧固连接于连接导体2上。 参阅图1及图2,所述后插头3包括后硅橡胶护套31、后双头螺杆32、用于连接电 缆92的后端子33、应力控制体34。如图4所示,为可分离连接器的前插头的示意图,所述 后硅橡胶护套31呈T型,为硅橡胶三层结构,包括横向设于左端的第一腔体311、横向设于 右端的第二腔体312及纵向设于下端的第三腔体313。后硅橡胶护套31内预制有半导电 单元35,所述半导电单元35设于第一腔体311与第二腔体312之间,并连通第三腔体313。 所述后端子33、应力控制体3置于后硅橡胶护套31的第三腔体313中,应力控制体34套设 于电缆上,后端子33固定于电缆92的端部并压接应力控制体34,后端子33的上端插置于 半导电单元35中并开设有连接孔331。在本实施例中,后硅橡胶护套31右端的第二腔体 312内插置有绝缘堵头5,并顺序密封连接有封帽6,所述封帽6与绝缘堵头5固定连接,后 双头螺杆32穿设于第一腔体311与第二腔体312内,其左端紧固连接于连接导体2上,其 右端穿过后端子33的连接孔331用平垫片361、弹簧垫片362及螺母363紧固,再插接固定 于绝缘堵头5内。 参阅图1及图2,所述连接导体2连接前插头1和后插头3,其左端用于插接前插 头1的前双头螺杆12,其右端用于插接后插头1的后双头螺杆32。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后硅橡胶护套31的左端插接于前硅橡胶护套11的第二腔体 112内,所述后硅橡胶护套31与前硅橡胶护套11的连接处设有弧形结构21,该弧形结构21 的形状采用几何法应力锥,使界面场强均匀、工作场强值低、绝缘裕度大,能够平衡前硅橡 胶护套11与后硅橡胶护套31连接处的电场,提高后硅橡胶护套31与前硅橡胶护套11的 绝缘性能。另外,前硅橡胶护套11、后硅橡胶护套31都是由内层、中层和外层共三层绝缘胶 制成,各层结合紧密,绝缘性能好,且,前硅橡胶护套11和后硅橡胶护套31上分别设置接地 线安装孔17、37,安装孔17、37上设有接地环并连接有接地线18、38。 本实用新型可分离连接器的安装步骤 —、参阅图5-6,安装应力控制体14和前端子13,在距外半导层93断口 15mm处缠 绕半导电带94至如图5所示形状,作为应力控制体14的定位位置。用清洁纸清洁从绝缘 层95向半导电带94方向一次性清洁绝缘层95及外半导层93,不得反方向,以免把半导电 颗粒带到绝缘层95上,清洁应力控制体14内腔,待清洗溶剂挥发后在应力控制体14内腔 和电缆绝缘层95表面均匀涂抹硅脂膏,将应力控制体14推入电缆91至半导电带94处。根 据电缆线芯96截面选择相应的前端子13,压接前端子13,并挫去端子毛剌。如果,前端子 13和应力控制体14是铝制材料,需用砂纸打磨端子和应力控制体接触面,去掉表面的金属 氧化层,并清洁干净,以保证前端子13与应力控制体14接触良好,同样的方式在电缆92上 安装后端子33及应力控制体34。 二、用清洁纸清洁A、 C部位, 清洗溶剂挥发后在该位置均匀涂抹硅脂膏,对准前、后端子13、33将应力控制体14、34推入前、后硅橡胶护套11、31的第三腔体113、313中。 三、将前双头螺杆12手动拧进双通套管4中。 四、用清洁纸清洁B部位,待清洗溶剂挥发后在该位置均匀涂抹硅脂膏,前硅橡胶 护套11左端的第二腔体312内套入双通套管4,用连接导体2锁紧前双头螺杆12,将后双 头螺杆32手动拧进连接导体2至尽头。 五、用清洁纸清洁D部位,待清洗溶剂挥发后在该位置均匀涂抹硅脂膏。将后硅橡 胶护套31插入前硅橡胶护套11右端的第二腔体112内,并用平垫片361、弹簧垫片362、螺 母363锁紧后双头螺杆32。 六、用清洁纸清洁E部位,待清洗溶剂挥发后在该位置均匀涂抹硅脂膏。将绝缘堵 头5和电缆带7 —起推入后硅橡胶护套31的右端,将绝缘堵头稍微拧紧,抽出电缆带7,再 将绝缘堵头5旋松一圈半,然后再重新拧紧绝缘堵头5,盖上封帽6。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回路电缆91-应力控制体14-前端子13-连接导体2的左 端_连接导体2的右端-后端子33-应力控制体34-电缆92,连接导体2相较于过渡母线, 简化了结构,导电回路简单、可靠,既保证最少的导电界面,又保证受力部件的机械强度,并 且,前、后双头螺杆12、32等连接件都不夹入导电界面,有效减少由于导电界面的不良导电 引出的电缆发热事故,前插头1、后插头3和封帽7表面的屏蔽层均连通,实现全绝缘、全密 封、全屏蔽的功能,在具体应用中,通过前插头1 、后插头3及双通套管4的不同连接,可适用 于不同的场合,广泛适用于35 630mm2的35kV交联电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连接器的有益效果一、可分离连接器采用连接导 体来连接前、后插头,整体都采用预制式紧凑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二、前、后硅橡胶护 套采用硅橡胶三层结构,绝缘性能好、耐电蚀、耐高温及酸碱性;三、采用应力控制体能够均 匀电缆断口处集中的电场,且,后硅橡胶护套与前硅橡胶护套的连接处设有弧形结构,能够 均衡电场,绝缘性能好;四、可分离连接器采用内外屏蔽结构均匀整体电场,提高连接器的 可靠性,外屏蔽接地,可带电触摸,可靠保障人身安全;五、前插头和后插头组合使用,且,连 接器的前插头用于和双通套管连接,后插头用于与绝缘堵头、封帽相连接,前插头和后插头 可灵活组成多路出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 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 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插头(1)、后插头(3),及连接前插头(1)和后插头(3)的连接导体(2),前插头(1)包括前硅橡胶护套(11)、设于前硅橡胶护套(11)内的前双头螺杆(12)、及用于连接电缆的前端子(13),后插头(3)包括后硅橡胶护套(31)、设于后硅橡胶护套(31)内的后双头螺杆(32)、及用于连接电缆的后端子(33),所述连接导体(2)的一端与前双头螺杆(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后双头螺杆(32)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硅橡胶护套(11、31)为硅橡胶三层结构,呈T型,分别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向设置的第一腔体(111、311)、第二腔体(112、312)及纵向设置的第三腔体(113、31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硅橡胶护套(11、31)内分别预制有半导电单元(15、35),所述半导电单元(15、35)设于第一腔体(111、311)与第二腔体(112、312)之间,并连通第三腔体(113、313),所述前、后端子(13、33)固定于电缆的端部并分别插置于两半导电单元(15、35)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插头(1、3)进一步包括应力控制体(14、34),所述应力控制体(14、34)分别套设于电缆上压接前、后端子(13、33),并相应的插置于前、后硅橡胶护套(11、31)的第三腔体(113、313)中。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端子(13、33)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131、331)。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硅橡胶护套(11)的第一腔体(111)内插接有双通套管(4),所述前双头螺杆(12)的一端与双通套管(4)紧固连接,另一端穿过前端子(13)的连接孔(131)并紧固连接于连接导体(3)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硅橡胶护套(31)另一端的第二腔体(312)内插置有绝缘堵头(5),并顺序密封连接有封帽(6),所述封帽(6)与绝缘堵头(5)固定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双头螺杆(32)的一端紧固连接于连接导体(3)上,后双头螺杆(32)的另一端穿过后端子(33)的连接孔(331)插接于绝缘堵头(5)内。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硅橡胶护套(31)的一端插接于前硅橡胶护套(11)的第二腔体(112)内;后硅橡胶护套(31)与前硅橡胶护套(11)的连接处设有弧形结构(21),所述弧形结构(21)采用几何法应力锥。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硅橡胶护套(11)和后硅橡胶护套(31)上分别设置接地线安装孔(17、37),安装孔(17、37)上设有接地环并连接有接地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分离连接器,包括前插头、后插头,及连接前插头和后插头的连接导体,前插头包括前硅橡胶护套、设于前硅橡胶护套内的前双头螺杆、及用于连接电缆的前端子,后插头包括后硅橡胶护套、设于后硅橡胶护套内的后双头螺杆、及用于连接电缆的后端子,所述连接导体的一端与前双头螺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后双头螺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连接器采用连接导体来连接前、后插头,整体都采用预制式紧凑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次,前、后硅橡胶护套采用硅橡胶三层结构,且,后硅橡胶护套的连接处设有弧形结构,能够均衡电场,绝缘性能好;另外,前插头和后插头组合使用,可灵活组成多路出线。
文档编号H01R11/03GK201440466SQ20092013229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31日
发明者王锦明, 钟海杰, 高飞, 黄洪 申请人:深圳市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