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65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 电器。
背景技术
磁保持继电器由于线圈不需要长期供电,可以有效地降低继电器线圈的能耗,符合当前环保节能的发展大趋势,因而也是继电器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现有的具有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是非平衡式磁保持继电器,它通常包括接 触部分、磁路部分、推动块和底座。接触部分通常包括有两组常闭静簧片组件、两组常开静 簧片组件和两组动簧片组件,这些组件以插装方式装入底座中,形成稳定、可靠的接触部 分。磁路部分通常包括U形轭铁、磁钢、磁轭、衔铁、压簧片、线圈架和线圈绕组;U形轭铁 的一端进行大变形的打扁而形成打扁结构,然后装配上磁钢和磁轭,另一端未打扁,可装入 线圈架孔内。磁路部分沿底座的单方向开口装入底座中组装成继电器整件,推动块一端经 卡装,与衔铁头部形成绞接,可以在一定角度内转动,使得当衔铁动作时可以带动推动块移 动,推动块的另一端采用凸块结构卡入动簧片的缺口中以搭接方式形成单方向连接,可以 将磁路中衔铁产生的运动位移传递给动簧片。在继电器处于复位状态下,对线圈施加脉冲 电压时,磁路回路中产生脉冲磁通,它使得衔铁向轭铁方向运动,并推动动触点运动,使两 组复位触点组(即两组常闭触点组)断开,两组置位触点组(即两组常开触点组)接通。脉 冲电压过后,由磁钢、磁轭、衔铁的局部、轭铁的局部形成局部磁通回路,在磁钢的磁力作用 下,将衔铁保持在置位状态,并维持两组置位触点组(即两组常开触点组)在导通状态;当 对线圈施加反向脉冲电压时,磁路回路中产生与磁钢磁通方向相反的脉冲磁通,当该脉冲 磁通等于磁钢磁通时,脉冲磁通与磁钢磁通相互作用,达到对消,使得衔铁不受外力作用, 在动簧片的反力作用下,衔铁向离开轭铁方向运动,在动簧片自身反力作用下动触点也发 生运动,使两组复位触点组(即两组常闭触点组)闭合,两组置位触点组(即两组常开触点 组)断开。脉冲电压过后,衔铁处于自由状态,动簧片在自身机械反力作用下,并维持两组 复位触点组(即两组常闭触点组)在导通状态。图1为现有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的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两组触 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磁路部分组装完毕后,是沿横向 装入底座的单方向开口腔体中,从而提高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爬电距离;图3为现有两组触 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现有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 器的磁路部分处于复位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现有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部分 处于置位状态的示意图。该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底座1' 和推动块2'。接触部分通常包括两组常闭静簧片组件7'、两组常开静簧片组件8'和两 组动簧片组件9',这些组件以插装方式装入底座1'中,形成稳定、可靠的接触部分。磁路 部分通常包括U形轭铁32'、磁钢35'、磁轭36'、衔铁33'、压簧片37'、线圈架31'和 线圈绕组34';磁路部分中的U形轭铁在一端321'进行大变形打扁,形成较薄磁极,磁钢35'装入打扁部位,然后装入磁轭36'。在复位状态,磁钢35'置于轭铁32' —端的打扁 处,磁轭36'与轭铁打扁处将磁钢35'夹在中间,此时衔铁33'在根部压簧片37'复原力 的作用下,保持在复位位置。当磁回路中施加脉冲磁通51'后,衔铁一端331'将向轭铁运动,同时驱动推动 块2'移动。当衔铁33'在脉冲磁力作用下与轭铁32'接触后,磁钢35'的磁通52'经过 磁轭36'、衔铁一端331'、轭铁一端321'形成回路,将衔铁33'保持住。此时衔铁33' 对推动块2'施加压力并传递至动簧片上,将动簧片保持住,使得两组置位触点组(即两组 常开触点组)接通。当对磁路施加一个反向脉冲磁场53'时,当脉冲磁通53'等于或大于 磁钢磁通52'时,衔铁33'在动簧片反力、复原簧片37'复原力的双重作用下回复到复位 状态。在此状态下,两组复位触点组(即两组常闭触点组)在动簧片自身反力作用下保持 接通状态,磁钢35'不起任何作用。推动块2'的前端设有两臂21',两臂21'的前端各设有一个凸块211',两组动 簧片9'上则各设置有一个缺口 91',推动块2'前端的两个凸块211'分别卡入两组动簧 片的对应的缺口 91'中,使推动块与动簧片之间形成搭接,当推动块2'向前移动时,推动 块2'前端的凸块211'会分别推顶两组动簧片9'向前运动,使两组动簧片9'上的动触 点与常开静簧片组件8'的静触点相接触,而在推动块2'向后移动时,推动块2'没有对 动簧片9'施力,动簧片9'依靠自身弹力复位。该结构的优点是继电器的输出端(即触点组)与输入端(即线圈)之间的爬电距 离、电气距离能够达到VDE标准中的加强绝缘水平。但是,这种现有磁保持继电器结构为非 平衡式电磁机构,置位端采用磁钢进行保持,因而其两组置位触点组的回跳时间短、触点间 的压力大,电寿命长;而复位端由于没有磁钢作用,两组复位触点组(即两组常闭触点组) 仅依靠动簧片的机械弹性反力自然复位,因而两组复位触点组(即两组常闭触点组)的回 跳时间长、触点间的压力小,电寿命短,且易发生粘结失效。在同等负载条件下,两组复位触 点组(即两组常闭触点组)的寿命较短,而两组置位触点组(即两组常开触点组)的电寿 命很长。另一方面,由于推动块与动簧片为搭接结构,只能实现衔铁位移的单向传递,即当 衔铁向前运动时,其运动位移量可以通过推动块传递给动簧片,而衔铁复位向后运动时,衔 铁只能拖动推动块向后运动,而动簧片则完全依靠自身弹力复原因此,在复位过程中,由于 推动块未对动簧片施加压力,因而两组静合触点组闭合时触点的回跳时间长,导致电弧作 用时间长,易发生粘结失效,因则静合触点组的寿命很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 继电器,一方面是采用一种新型的平衡式磁路结构,使两组置位触点组(即两组常开触点 组接通),两组复位触点组(即两组常闭触点组接通)均是通过磁钢形成的磁力保持,因而 置位触点组和复位触点组的触点组压力、回跳时间等机械参数基本一样,同等负载下的切 换能力、电寿命水平也基本一样,避免了原有的不一致所带来的弊端;另一方面,能够使得 继电器的两组常开触点组、两组常闭触点组接通后,推动块均会施加压力以保持触点接通 状态,因而两对触点组的回跳时间均很小,从而提升了触点切换负载的能力和电寿命水平。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适宜大批量生产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底座和推动块;该接触部分包括有两组常闭静簧片组件、 两组常开静簧片组件和两组动簧片组件,各组件以插装方式分别装入底座中;该磁路部分 为平衡式磁路结构;该推动块一端沿着其运动方向设置有两个臂,两个臂所相对的内侧分 别设有一个卡槽,每个卡槽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凸块;两个动簧片所相对的外侧边分别设 有一个缺口 ;两个动簧片的外侧边分别夹在推动块的二臂的对应的卡槽中,两个动簧片的 外侧边的缺口分别与两个卡槽的凸块相卡置。所述的平衡式磁路结构包括U形轭铁、磁钢、衔铁、线圈架和线圈绕组;U形轭铁的 一臂穿过线圈架的孔,U形轭铁的另一臂设置在线圈绕组的外侧;所述衔铁装在轭铁的口 部外,衔铁的中间设有能够使其两端进行翘翘板式运动的转轴,该转轴设在对应于轭铁两 臂端头之间的中部位置,以在衔铁进行翘翘板式运动时,衔铁的两端能够交替靠向轭铁两 端中的对应一端;所述磁钢贴装在衔铁中朝向轭铁的一面,并含入轭铁口部的两臂端头之 间而不与轭铁的两臂端头相接触;该磁钢的充磁方向与U形轭铁的两臂平行,能够在衔铁 的两端交替靠向轭铁时,对应地交替在衔铁与轭铁中形成不同方向的磁回路。所述的衔铁中朝向轭铁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磁钢贴装在衔铁的凹槽中。所述衔铁装在线圈架上,衔铁的转轴为凸柱形结构,线圈架上设有能够支承衔铁 的凸柱形结构的第一凹臼。所述衔铁装在线圈架上,衔铁的转轴为卡槽结构,线圈架上设有能够支承衔铁的 卡槽结构的第一凸臂。所述衔铁装在底座上,衔铁的转轴为凸柱形结构或卡槽结构,底座上设有能够与 所述凸柱形结构或卡槽结构相配合以支承衔铁的第二凹臼或第二凸臂。所述推动块的卡槽的上部为V形结构,卡槽的下部为倒V形结构。所述推动块的卡槽的中部的槽宽与动簧片的厚度相适配。所述推动块的卡槽的凸块的高度与动簧片的缺口的高度相适配。所述的衔铁中背向轭铁的一面的中部向外设有一凸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U形轭铁的两端均不需要进 行复杂的打扁,U形轭铁的一臂的端头穿过线圈架的孔,即该臂置于线圈绕组中,该臂的端 头构成U形轭铁的复位端;U形轭铁的另一臂置于线圈架的外侧,即置于线圈绕组的外侧, 该臂的端头构成U形轭铁的置位端;线圈架的一个侧板置于U形轭铁的开口端;衔铁则由 衔铁本体和固定衔铁本体的塑料件构成,衔铁本体上加工有用于贴装磁钢的凹槽,衔铁本 体通过注塑成形嵌入塑料中得到衔铁,衔铁的转轴由塑料件制成。利用衔铁上的磁钢,在衔 铁靠向U形轭铁的置位端后,由磁钢、轭铁置位端、衔铁的一部分所构成的磁回路能够产生 磁力让衔铁保持在U形轭铁的置位端;而在衔铁靠向U形轭铁的复位端后,由磁钢、轭铁复 位端、衔铁的一部分所构成的磁回路能够产生磁力让衔铁保持在U形轭铁的复位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推动块一端沿着其运动方向 设置有两个臂,两个臂所相对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卡槽,每个卡槽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凸 块;两个动簧片的外侧边分别夹在推动块的二臂的对应的卡槽中,两个动簧片的外侧边的 缺口分别与两个卡槽的凸块相卡置,并通过动簧片的缺口与卡槽的凸块的配合,使两个动簧片在厚度方向上与推动块形成卡装结构。当继电器的衔铁向前运动时,衔铁驱动推动块 向前移动,推动块利用其卡槽对动簧片的夹持分别带动二个动簧片向前运动,实现动触点 与常开静触点接通,推动块压住二个动簧片保持触点接通状态;当继电器的衔铁向后运动 时,衔铁拉动推动块向后移动,推动块再利用其卡槽对动簧片的夹持分别带动二个动簧片 向后运动,实现动触点与常闭静触点接通,推动块拉住动簧片保持触点接通状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磁路结构为平衡式结构, 继电器处于复位状态(两组常闭触点组闭合)时,磁钢的磁通经过U形轭铁的复位端、衔 铁、空气回路形成一个方向的磁通回路,将衔铁保持在U形轭铁的复位端,同时推动块将动 簧片保持在复位状态(两组常闭触点组闭合、两组常开触点组断开状态);当对继电器线圈 施加脉冲电压后,继电器导磁回路中产生一个与磁钢磁通方向相反的脉冲磁通,当脉冲磁 通与磁钢保持磁通相当时,衔铁在复位端受到的力达到平衡,而脉冲磁通经过衔铁与轭铁 的另一个气隙形成回路,产生电磁吸力,使得衔铁的另一端向U形轭铁置位端转动,同时推 动块驱动动簧片运动,使得两组置位触点组(即两组常开触点组)闭合、两组复位触点组 (即两组常闭触点组)断开;脉冲电压消失后,磁钢的磁极结构的磁通经过U形轭铁的置位 端、衔铁、空气回路形成另一个方向的磁通回路,将衔铁保持在U形轭铁的置位端,同时推 动块将动簧片保持在置位状态(两组常开触点组闭合、两组常闭触点组断开状态)。如果需要继电器复位时,即需要继电器由置位状态(两组常开触点组闭合)变为 复位状态(两组常闭触点组组闭合)时,只需给继电器的线圈施加一个反方向脉冲电压即 可,施加反方向脉冲电压后,继电器导磁回路中产生一个 与处于置位端的磁钢磁通方向相 反的磁通,当脉冲磁通与处于置位端磁钢的保持磁通相当时,衔铁在置位端受到的力达到 平衡,而脉冲磁通经过衔铁与轭铁的另一个气隙形成回路,产生电磁吸力,衔铁向U形轭铁 的复位端转动,同时推动块驱动动簧片运动,使得两组复位触点组(即两组常闭触点组)闭 合、两组置位触点组(即两组常开触点组)断开;脉冲电压消失后,磁钢的磁通经过U形轭 铁的复位端、衔铁、空气回路形成磁通回路,将衔铁保持在U形轭铁的复位端,同时推动块 将动簧片保持在复位状态(两组常开触点组断开、两组常闭触点组闭合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推动块一端沿着其运动方向设置有两个 臂,且两个臂所相对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卡槽,每个卡槽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凸块;两个动 簧片的外侧边则分别夹在推动块的二臂的对应的卡槽中,使两个动簧片在厚度方向上与推 动块形成卡装结构;该结构能够使得继电器的两组常开触点组、两组常闭触点组接通后,推 动块均会施加压力以保持触点接通状态,因而两对触点组的回跳时间均很小,从而提升了 触点切换负载的能力和电寿命水平。由于采用了平衡式磁路结构,使两组置位触点组(即 两组常开触点组接通),两组复位触点组(即两组常闭触点组接通)均是通过磁钢形成的磁 力保持,因而置位触点组和复位触点组的触点组压力、回跳时间等机械参数基本一样,同等 负载下的切换能力、电寿命水平也基本一样,避免了原有的不一致所带来的弊端。本实用新 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适宜大批量生产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 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现有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的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现有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现有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部分处于复位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现有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部分处于置位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例的磁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例的磁路部分复位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例的磁路部分置位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推动块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6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 器,包括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底座1和推动块2 ;接触部分包括两组常闭静簧片组件7、两组 常开静簧片组件8和两组动簧片组件9,这些组件以插装方式装入底座1的插槽中,形成稳 定、可靠的接触部分;该磁路部分为平衡式磁路结构;该推动块2 —端沿着其运动方向设置 有两个臂21,两个臂21所相对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卡槽211,每个卡槽211的中部分别设 有一个凸块212 ;两个动簧片9所相对的外侧边分别设有一个缺口 91 ;两个动簧片9的外 侧边分别夹在推动块的二臂的对应的卡槽211中,两个动簧片的外侧边的缺口 91分别与两 个卡槽的凸块212相卡置,从而使动簧片9的两侧被定位在推动块的二臂的卡槽211中;推 动块的卡槽211能够带动动簧片9向前或向后移动;动触点(固定在动簧片9上)与静触 点(固定在常闭静簧片、常开静簧片上)接触后,动簧片9以触点接触点为支点,向前或向 后扭动,实现触点超行程。其中平衡式磁路结构包括U形轭铁32、磁钢35、衔铁33、线圈架31和线圈绕组34 ;U 形轭铁32的一臂穿过线圈架31的孔,U形轭铁32的另一臂设置在线圈绕组34的外侧;所 述衔铁33装在轭铁32的口部外,衔铁33的中间设有能够使其两端进行翘翘板式运动的转 轴331,该转轴331设在对应于轭铁32两臂端头之间的中部位置,以在衔铁33进行翘翘板 式运动时,衔铁33的两端能够交替靠向轭铁32两端中的对应一端;所述磁钢35贴装在衔 铁33中朝向轭铁32的一面,并含入轭铁32 口部的两臂端头之间而不与轭铁32的两臂端 头相接触;该磁钢35的充磁方向与U形轭铁32的两臂平行,能够在衔铁33的两端交替靠 向轭铁32时,对应地交替在衔铁33与轭铁32中形成不同方向的磁回路;衔铁33中朝向轭铁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磁钢35贴装在衔铁的凹槽中;衔铁33装在线圈架31上,衔铁的转轴331为凸柱形结构,线圈架31上设有能够支承衔铁的凸柱形结构的第一凹臼313 ;第一凹臼313有二个,二个第一凹臼313分别设在 线圈架的侧板311上,以分别对衔铁两侧的转轴331进行支承,同时也是起限位作用;当然,变形的一种结构是衔铁的转轴为卡槽结构,线圈架上设有能够支承衔铁的卡槽结构的第一凸臂;当然,另外的一种设计方案也可以是衔铁装在底座上,衔铁的转轴为凸柱形结构 或卡槽结构,底座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凸柱形结构或卡槽结构相配合以支承衔铁的第二凹臼
或第二凸臂。衔铁33中背向轭铁的一面的中部向外设有一凸起332,该凸起332在不影响衔铁33 转动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小衔铁与外壳内侧面的缝隙,提高继电器的抗跌落冲击能力;卡槽211的上部2111为V形结构,卡槽的下部2112为倒V形结构;卡槽211的中部的槽宽与动簧片9的厚度相适配;卡槽的凸块212的高度与动簧片的缺口 91的高度相适配。U形轭铁32的两端均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打扁(现有技术中,U形轭铁的其中一端 需进行打扁),这就使得U形轭铁的加工变得简单,U形轭铁32的一臂的端头穿过线圈架的 孔,即该臂置于线圈绕组34中,该臂的端头构成U形轭铁的复位端321 ;Ul形轭铁32的另 一臂置于线圈架31的外侧,即置于线圈绕组34的外侧,该臂的端头构成U形轭铁的置位端 322 ;线圈架的一个侧板311置于U形轭铁32的开口端;衔铁33则由衔铁本体和固定衔铁 本体的塑料件构成,衔铁本体上加工有用于贴装磁钢的凹槽,衔铁本体通过注塑成形嵌入 塑料中得到衔铁,衔铁的转轴331由塑料件制成。利用衔铁33上的磁钢35,在衔铁33靠向 U形轭铁的置位端322后,由磁钢35、轭铁置位端322、衔铁33的一部分所构成的磁回路能 够产生磁力让衔铁保持在U形轭铁的置位端322 ;而在衔铁33靠向U形轭铁的复位端321 后,由磁钢35、轭铁复位端321、衔铁33的一部分所构成的磁回路能够产生磁力让衔铁33 保持在U形轭铁的复位端3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推动块2 —端沿着其运动方 向设置有两个臂21,两个臂所相对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卡槽211,每个卡槽211的中部分别 设有一个凸块212 ;两个动簧片9的外侧边分别夹在推动块的二臂的对应的卡槽211中,两 个动簧片的外侧边的缺口 91分别与两个卡槽的凸块212相卡置,并通过动簧片的缺口与卡 槽的凸块的配合,使两个动簧片9在厚度方向上与推动块2形成卡装结构。当继电器的衔 铁33向前运动时,衔铁33驱动推动块2向前移动,推动块2利用其卡槽211对动簧片的夹 持分别带动二个动簧片9向前运动,实现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接通,推动块2压住二个动簧 片9保持触点接通状态;当继电器的衔铁33向后运动时,衔铁33拉动推动块2向后移动, 推动块2再利用其卡槽211对动簧片的夹持分别带动二个动簧片9向后运动,实现动触点 与常闭静触点接通,推动块2拉住动簧片9保持触点接通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磁路结构为 平衡式结构,继电器处于复位状态(两组常闭触点组闭合)时,磁钢35的磁通51经过U形 轭铁的复位端321、衔铁33、空气回路形成一个方向的磁通回路,将衔铁33保持在U形轭铁 的复位端321,即衔铁33的一端333靠向U形轭铁的复位端321,同时推动块2将两个动簧 片9保持在复位状态(两组常闭触点组闭合、两组常开触点组断开状态);当对继电器线圈 施加脉冲电压后,继电器导磁回路中产生一个与磁钢磁通51方向相反的磁通52,当脉冲磁 通52与磁钢保持磁通51相当时,衔铁33在复位端321受到的力达到平衡,而脉冲磁通52 经过衔铁33与轭铁的另一个气隙61形成回路,产生电磁吸力,使得衔铁的另一端334向U 形轭铁置位端322转动,同时推动块2驱动两个动簧片9运动,使得两组置位触点组(即两组常开触点组)闭合、两组复位触点组(即两组常闭触点组)断开;脉冲电压消失后,磁钢 35的磁通53经过U形轭铁的置位端322、衔铁33、空气回路形成另一个方向的磁通回路, 将衔铁33保持在U形轭铁的置位端322,即衔铁33的另一端334靠向U形轭铁的置位端 322,同时推动块2将动簧片保持在置位状态(两组常开触点组闭合、两组常闭触点组断开 状态)。如果需要继电器复位时,即需要继电器由置位状态(两组常开触点组闭合)变为 复位状态(两组常闭触点组组闭合)时,只需给继电器的线圈施加一个反方向脉冲电压即 可,施加反方向脉冲电压后,继电器导磁回路中产生一个与处于置位端的磁钢磁通53方向 相反的磁通54,当脉冲磁通54与处于置位端磁钢的保持磁通53相当时,衔铁33在置位端 受到的力达到平衡,而脉冲磁通54经过衔铁与轭铁的另一个气隙62形成回路,产生电磁吸 力,衔铁33向U形轭铁的复位端321转动,同时推动块2驱动动簧片运动,使得两组复位触 点组(即两组常闭触点组)闭合、两组置位触点组(即两组常开触点组)断开;脉冲电压消 失后,磁钢35的磁通51经过U形轭铁的复位端321、衔铁33、空气回路形成磁通回路,将衔 铁33保持在U形轭铁的复位端321,同时推动块2将二个动簧片保持在复位状态(即两组 常开触点组断开、两组常闭触点组闭合状态)。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 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 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底座和推动块;该接触部分包括有两组常闭静簧片组件、两组常开静簧片组件和两组动簧片组件,各组件以插装方式分别装入底座中;其特征在于该磁路部分为平衡式磁路结构;该推动块一端沿着其运动方向设置有两个臂,两个臂所相对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卡槽,每个卡槽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凸块;两个动簧片所相对的外侧边分别设有一个缺口;两个动簧片的外侧边分别夹在推动块的二臂的对应的卡槽中,两个动簧片的外侧边的缺口分别与两个卡槽的凸块相卡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 式磁路结构包括U形轭铁、磁钢、衔铁、线圈架和线圈绕组;U形轭铁的一臂穿过线圈架的 孔,U形轭铁的另一臂设置在线圈绕组的外侧;所述衔铁装在轭铁的口部外,衔铁的中间设 有能够使其两端进行翘翘板式运动的转轴,该转轴设在对应于轭铁两臂端头之间的中部位 置,以在衔铁进行翘翘板式运动时,衔铁的两端能够交替靠向轭铁两端中的对应一端;所述 磁钢贴装在衔铁中朝向轭铁的一面,并含入轭铁口部的两臂端头之间而不与轭铁的两臂端 头相接触;该磁钢的充磁方向与U形轭铁的两臂平行,能够在衔铁的两端交替靠向轭铁时, 对应地交替在衔铁与轭铁中形成不同方向的磁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 中朝向轭铁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磁钢贴装在衔铁的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装 在线圈架上,衔铁的转轴为凸柱形结构,线圈架上设有能够支承衔铁的凸柱形结构的第一 凹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装 在线圈架上,衔铁的转轴为卡槽结构,线圈架上设有能够支承衔铁的卡槽结构的第一凸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装 在底座上,衔铁的转轴为凸柱形结构或卡槽结构,底座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凸柱形结构或卡 槽结构相配合以支承衔铁的第二凹臼或第二凸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 的卡槽的上部为V形结构,卡槽的下部为倒V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 的卡槽的中部的槽宽与动簧片的厚度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 的卡槽的凸块的高度与动簧片的缺口的高度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 中背向轭铁的一面的中部向外设有一凸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两组触点组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底座和推动块;该接触部分包括有两组常闭静簧片组件、两组常开静簧片组件和两组动簧片组件;该磁路部分为平衡式磁路结构;该推动块一端设置有两个臂,两个臂所相对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卡槽,每个卡槽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凸块;两个动簧片所相对的外侧边分别设有一个缺口;两个动簧片的外侧边分别夹在推动块的二臂的对应的卡槽中,两个动簧片的外侧边的缺口分别与两个卡槽的凸块相卡置。该结构为平衡式磁路,避免了原有不平衡结构所带来的弊端;同时推动块对两对触点组均会施加压力以保持触点接通状态;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适宜大批量生产的特点。
文档编号H01H50/54GK201570456SQ20092016511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7日
发明者谭忠华 申请人: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