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65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端子非一体设有一接触段及 一接脚段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及图2,为一种现有的PCMCIA电连接器,其设有一座体10及两排端子 20,其中该座体10设有一主体11及两侧臂1 2而成Π形状,该主体11设有一连接部13, 该两侧臂12连接于该主体11的两侧且各设有一滑槽14,该座体10后端下方设有一下板 15,该下板15设有四排穿孔16。该两排端子20是排设于该主体11,每一端子20由一端至另一端一体设有一接触 部21、一固定部22及一接脚部23,该接触部21是直接以板材厚度所形成实心的线性针体, 该接触部21延伸至该连接部13,该固定部22与座体的主体11固定,该接脚部23穿过下板 1 5的穿孔1 5伸出座体10外。现有的构造有以下缺点,即1.该接触部21为了达到良好电连接需有较大的实心针体,故需使用厚度约0. 5mm 的金属板材冲压制造,甚为耗费材料。2.由于以0. 5mm的金属板材冲压制造,材料太厚无法制成每一端子的固定部连接 料带成整排的连续端子,故在组装端子时需借由自动机台组装,制造成本增高。3.端子是以自动机台组装,故端子的接脚部23不能先弯折,需一排组装于座体10 后再整排弯折,如此在座体10上弯折的制程较为困难,工艺较高,使得组装成本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冲压可节省材料且端子组 装容易,达到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可稳固的固定于塑胶座 体,提升产品的可靠性。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一座体及至少一排端子;其特征在于 每一端子是以金属板材非一体设有一接触段及一接脚段,该接触段设有一接触部及一第一 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与座体固定,该接脚段设有一第二固定部及一接脚部,该第二固定部 与座体固定且与该第一固定部接触,该接脚部伸出座体外。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触段的金属板材厚度较接脚段为厚。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部与该第一固定部皆成水平且相互叠 合,该座体设有一连接部,每一端子的接触部位于该连接部。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固定部其中之一设有一凸点借以使两者 迫紧接触。
3[00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设有一凹部,该第二固定部设有一凸 部,该凸部迫紧于该凹部。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设有一凸块,该第二固定部前端设有 二夹片而形成一夹口,该夹片夹紧该凸块。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接触部为实心的圆形针体或是方形针体。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设有一无电镀层断面,该接触段借由 该无电镀层断面先间隔排列连接于一料带,该第二固定部设有一无电镀层断面,该接脚段 借由该无电镀层断面先间隔排列连接于另一料带。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同一排的端子的接触段长短不一且第一固定部 的无电镀层断面在端子延伸方向的Y座标的位置相同。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同一排的端子的接触段长度一致且第一固定部 的无电镀层断面在端子延伸方向的Y座标的位置不一。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设有一后盖,该后盖设有一排间隔片,该间 隔片止挡于两相邻端子的第二固定部的无电镀层断面后,各端子的接脚部由两间隔片的间 隙伸过。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固定部相互接触处设有锡料,当电连接 器过高温时该锡料可熔化而使该第一、二固定部固定结合。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为PCMCIA连接器,该端子的接触部的上、下端为 电连接的接触部位,该座体设有一主体及两侧臂而成π形状,该两侧臂各设有滑槽。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接触部是以板材宽度弯折成方形状或是 圆形状或是近似圆形状。由以上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归纳以下优点1.该端子非一体设置接触段及接脚段,如此接触段及接脚段均可依端子间距设置 成连接料带,如此电镀及组装均较为简便。2.端子厚薄设计,即接触段较厚,接脚段较薄,如此可达到省料效果。3.由于接脚段以0. 2mm的金属板材冲压制造,材料易于冲压弯折,故每一接脚段 的第二固定部后端二侧可设无电镀层断面连接料带而成整排的连续端子,如此更易于组 装,该接脚部可先弯折度再一次整排组装于主体,达到组装上的简便,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 组装成本增高。4.该后盖的间隔片止挡于两相邻端子的第二固定部的无电镀层断面后,故端子定 位于主体更为稳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 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

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现有电连接器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0035]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0036]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分解图。[0037]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子立体组合图。[0038]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子立体组合图。[0039]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子涂上锡膏立体图。[0040] 图lo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排接触段连接料带的立体图。[0041]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排接脚段连接料带的立体图。[0042]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上视剖面图。[0043]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上视剖面图。[0044]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分解图。[0045] 图l 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端子侧视组合图。[0046]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分解图。[0047]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端子的接触部剖面图。[0048]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分解图。[0049]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端子的接触部剖面图。[0050]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端子的接触部剖面图。[0051] 座体30主体3l侧臂32连接部33[0052] 滑槽34下板35穿孔36后盖38卡勾39[0053] 间隔片3lo 接触段40接触部4l第一固定部42凸块43[0054] 凹部44无电镀层断面45 凸点46接脚段50第二固定[0055] 部5l接脚部52夹片53夹口54无电镀层断面55[0056] 凸部56[0057] 料带60料带62锡膏67[具体实施方式
][0058]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其为一种PCMC工A连接器,其包括一座体30、二排端子及一后盖50,其中[0059] 该座体30设有一主体3l及两侧臂32而成门形状,该主体3l设有一连接部33及二排端子固定槽37,该两侧臂32连接于该主体的两侧且各设有一滑槽34,该座体30后端下方设有一下板35,该下板35设有四排穿孔36。[0060] 请配合参阅图6、图7及图8,该两排端子是排设于该主体3l,每一端子非一体设有一接触段40及一接脚段50;该接触段40设有一接触部4l及一第一固定部42,该接触部4l为实心圆形的线性针体,其延伸至该连接部33,其上、下端为电连接的接触部位,该第一固定部42与座体的主体3l固定,其上设有一凸块43且后端设有一凹口44及二无电镀层断面45;该接脚段50设有一第二固定部5l及一接脚部52,该第二固定部5l与座体的主体3l固定且与该第一固定部5l接触,该第二固定部5l前端设有二夹片53而形成一夹口54且于该夹片53后端冲压设有向下凸出的凸部56,该第二固定部5l与该第一固定部4l皆成水平且上下叠合,该夹片53夹紧该凸块43,该凸部56与该凹口44迫紧,该第二固定部5l后端中间连接该接脚部52且两侧各设有一无电镀层断面55,该接脚部52伸出座体30外,该接脚部52下段并弯折包成圆柱状。另外,该接触部41亦可为实心方形的线性针体。在制造上,请参阅图10,该接触段40是以厚度约0.5mm金属板材冲压而成,借以形 成该接触部41所需实心线性针体的圆径,该接触段40因不含接脚故整体长度不长,虽如同 现有亦使用0. 5mm金属板材冲压而成,然而所费材料较少且后端可连接料带而成一排接触 段40,当整排接触段40经电镀后并整排组装于座体30即折断该料带60,该接触段40后端 即形成该无电镀层断面45。请配合参阅图11,该接脚段50是以厚度约0. 2mm金属板材冲压而成,该无电镀层 断面55原先是连接一料带62而成一排接脚段50,整排接脚段50连同料带电镀,该整排端 子组装于该座体的主体31前先弯折接脚部52,组装后再折断该料带60,故该无电镀层断面 44无电镀层。在组装上该一排接触段40先装入主体31,接着该一排接脚段50再装入主体31并 叠合于该一排接触段40上。该后盖38是设于该座体30的后端,其设有一卡勾39及一排间隔片310,该卡勾39 卡勾于主体31后端,该间隔片310止挡于两相邻端子的接脚段50的无电镀层断面55后, 各端子的接脚部52由两间隔片310的间隙伸过,如此可使各端子40定位于主体31更为稳固。请配合参阅图12,PCMCIA连接器的二排端子的接触部41凸出位置长短不一,本实 施例是采同一排端子的接触段40的长度不一且无电镀层断面44在端子延伸方向的Y座标 的位置相同,即是组装时整排接触段40的压入深度一致。请配合参阅图9,其中该接触段40的第一固定部42的凹口 44可涂上锡膏67,当 电连接器过高温时该锡膏67可熔化而使该第一、二固定部42、51固定结合,如此更加确保 接触段40与接脚段50组装于主体31能电连接。由以上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归纳以下优点1.该端子非一体设置接触段40及接脚段50,如此接触段40及接脚段50均可依 端子间距设置成连接料带,如此电镀及组装均较为简便。2.端子厚薄设计,即接触段较厚,接脚段较薄,如此可达到省料效果。3.由于接脚段50以0. 2mm的金属板材冲压制造,材料易于冲压弯折,故每一接脚 段50的第二固定部51后端二侧可设无电镀层断面55连接料带62而成整排的连续端子, 如此更易于组装,该接脚部52可先弯折90度再一次整排组装于主体31,达到组装上的简 便,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组装成本增高。4.该后盖38的间隔片310止挡于两相邻端子的第二固定部51的无电镀层断面 55后,故端子定位于主体31更为稳固。请参阅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 实施例的同一排的端子的接触段40的长度一致且无电镀层断面45在端子延伸方向的Y座 标的位置不一,即是组装时整排接触段40的压入深度不一。请参阅图14及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 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接触段40的第一固定部42上设有一凸点46且该凹部44为第一固定部 51的后段板面向下冲压而成,该凹部44具有一底面,该接脚段50的第二固定部51的前端
6未设有夹口,仅于后段板面向下冲压一凸部56。该一排接触段40先装入主体31,接着该一排接脚段50再装入主体31并叠合于该 一排接触段40上,第一、二固定部42、51的前段借由该凸点46相互迫紧,而后段则借由该 凹部44与凸部56相互迫紧。请参阅图16及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其差 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接触段40是以0. 25mm的金属板材冲压制造,接触部41再以板材宽度弯 折成三板面及一板厚面的方形状。请参阅图18及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四实施例相同,其差 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接触段40的接触部41是以板材宽度弯折包成圆形状。请参阅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四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 实施例的接触段40的接触部41是以板材宽度弯折包成近似圆形状,即形状介于第四、五实 施例之间。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该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 申请专利范围的情况,可作种种变化实施。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座体及至少一排端子;其特征在于每一端子是以金属板材非一体设有一接触段及一接脚段,该接触段设有一接触部及一第一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与座体固定,该接脚段设有一第二固定部及一接脚部,该第二固定部与座体固定且与该第一固定部接触,该接脚部伸出座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触段的金属板材厚度较接脚段为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部与该第一固定部皆成水 平且相互叠合,该座体设有一连接部,每一端子的接触部位于该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固定部其中之一设有一凸点 借以使两者迫紧接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设有一凹部,该第二固定 部设有一凸部,该凸部迫紧于该凹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设有一凸块,该第二固定 部前端设有二夹片而形成一夹口,该夹片夹紧该凸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接触部为实心的圆形针体或 是方形针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设有一无电镀层断面, 该接触段借由该无电镀层断面先间隔排列连接于一料带,该第二固定部设有一无电镀层断 面,该接脚段借由该无电镀层断面先间隔排列连接于另一料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同一排的端子的接触段长短不一且 第一固定部的无电镀层断面在端子延伸方向的Y座标的位置相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同一排的端子的接触段长度一致且 第一固定部的无电镀层断面在端子延伸方向的Y座标的位置不一。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设有一后盖,该后盖设有一排 间隔片,该间隔片止挡于两相邻端子的第二固定部的无电镀层断面后,各端子的接脚部由 两间隔片的间隙伸过。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固定部相互接触处设有锡 料,当电连接器过高温时该锡料可熔化而使该第一、二固定部固定结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为PCMCIA连接器,该端子的接触部 的上、下端为电连接的接触部位,该座体设有一主体及两侧臂而成π形状,该两侧臂各设有 滑槽。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接触部是以板材宽度弯折成 方形状或是圆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座体及至少一排端子;其中每一端子是以金属板材非一体设有一接触段及一接脚段,该接触段设有一接触部及一第一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与座体固定,该接脚段设有一第二固定部及一接脚部,该第二固定部与座体固定且与该第一固定部接触,该接脚部伸出座体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其端子冲压可节省材料且端子组装容易,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R4/02GK201667421SQ200920165138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9日
发明者蔡闳宇 申请人:蔡闳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