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导热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96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高导热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尤其涉及新型高导热大功率发光二极管。
技术背景 当前全球能源短缺的忧虑再度升高的背景下,节约能源是我们未来面临的重要的 问题,在照明领域,LED产品的应用正吸引着世人的目光,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 品,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现在市场的发光二极管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亮度不够 高,它的底部散热点小,从而光衰增大,寿命没有预期值长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型高导热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它的散热好、节能优、寿命 长、光衰少,还能提高亮度。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高透明硅树 脂保护胶1、金线2、荧光粉3、蓝色大功率晶片4、高导热铜质基座5、铜质正极引脚6、铜质 负极引脚7、耐高温填缝绝缘塑胶8组成,蓝色大功率晶片4粘贴在高导热铜质基座5上,金 线2连接铜质正极引脚6和铜质负极引脚7,荧光粉3覆盖在蓝色大功率晶片4上,耐高温 填缝绝缘塑胶8填充在高导热铜质基座5、蓝色大功率晶片4、铜质正极引脚6和铜质负极 引脚7的间隙里,高透明硅树脂保护胶1将高导热铜质基座5罩在里面。 所述的高导热铜质基座5可设置为方形或圆形。 本发明是将LED晶片通过银浆粘贴置于高导热铜质基座5的微型发光杯上,用金 线2连接两端引脚的正负极性,用荧光粉3覆盖蓝色大功率晶片4,再用高透明硅树脂保护 胶1固封成各式外观,即可发光,再与任何散热或铝基板材料相衔接,它的热能95%都可以 传递到与之相衔接的散热铝基板上,从而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延长它的寿命和发光效率。 本发明是将原铜基板经过数控车场按照一定比例车铣成型,扩大整个导热材料, 它的整个底部与侧面的导热面积增大,扩大了散热点,从而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延长它的 寿命和发光效率。亮度提高了 10%, LED整体节能60X,寿命长。主要应用于室内外的照 明产品上。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l-4,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高透明硅树脂保护胶1、金线2、荧光粉3、蓝色大功率晶片4、高导热铜质基座5、铜质正极引脚6、铜质负极引脚7、耐 高温填缝绝缘塑胶8组成,蓝色大功率晶片4粘贴在高导热铜质基座5上,金线2连接铜质 正极引脚6和铜质负极引脚7,荧光粉3覆盖在蓝色大功率晶片4上,耐高温填缝绝缘塑胶 8填充在高导热铜质基座5、蓝色大功率晶片4、铜质正极引脚6和铜质负极引脚7的间隙 里,高透明硅树脂保护胶1将高导热铜质基座5罩在里面。 所述的高导热铜质基座5可设置为方形或圆形。 本发明是将LED晶片通过银浆粘贴置于高导热铜质基座5的微型发光杯上,用金 线2连接两端引脚的正负极性,用荧光粉3覆盖蓝色大功率晶片4,再用高透明硅树脂保护 胶1固封成各式外观,即可发光,再与任何散热或铝基板材料相衔接,它的热能95%都可以 传递到与之相衔接的散热铝基板上,从而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延长它的寿命和发光效率。 本发明是将原铜基板经过数控车场按照一定比例车铣成型,扩大整个导热材料, 它的整个底部与侧面的导热面积增大,扩大了散热点,从而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延长它的 寿命和发光效率。亮度提高了 10X,LED整体节能60X,寿命长,主要应用于室内外的照明 广品上。
权利要求新型高导热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它由高透明硅树脂保护胶(1)、金线(2)、荧光粉(3)、蓝色大功率晶片(4)、高导热铜质基座(5)、铜质正极引脚(6)、铜质负极引脚(7)、耐高温填缝绝缘塑胶(8)组成,蓝色大功率晶片(4)粘贴在高导热铜质基座(5)上,金线(2)连接铜质正极引脚(6)和铜质负极引脚(7),荧光粉(3)覆盖在蓝色大功率晶片(4)上,耐高温填缝绝缘塑胶(8)填充在高导热铜质基座(5)、蓝色大功率晶片(4)、铜质正极引脚6和铜质负极引脚(7)的间隙里,高透明硅树脂保护胶(1)将高导热铜质基座(5)罩在里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导热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导热铜 质基座(5)可设置为方形或圆形。
专利摘要新型高导热大功率发光二极管,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它是由蓝色大功率晶片(4)粘贴在高导热铜质基座(5)上,金线(2)连接铜质正极引脚(6)和铜质负极引脚(7),荧光粉(3)覆盖在蓝色大功率晶片(4)上,耐高温填缝绝缘塑胶(8)填充在高导热铜质基座(5)、蓝色大功率晶片(4)、铜质正极引脚(6)和铜质负极引脚(7)的间隙里,高透明硅树脂保护胶(1)将高导热铜质基座(5)罩在里面。它的整个底部散热面积大,侧面也可散热,扩大了散热点,亮度大,光衰少且寿命长,主要应用室内照明产品上。
文档编号H01L33/00GK201478341SQ2009201711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
发明者梁百权 申请人:梁百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