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旁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399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旁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旁路结构,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由上夹件、下夹件、拉板、撑板、垫脚等部件构成,当换流 变正常运行时,处于磁场中的铁心框架内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循环电流,对于高压换流变 压器,夹件附近的大电流引线在铁心框架内引发的循环电流数值较小,铁心框架涡流损耗 在许可范围之内;但对于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夹件附近大电流引线在铁心框架内的引发循 环电流数值较大,铁心框架涡流损耗较大,在个别载流面积较小的部件,如旁柱拉板,易出 现过热等安全隐患。原高压换流变铁心框架结构已不能适用于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鉴于此, 需对铁心框架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旁路结构,结 构简单,占空间小,可有效的解决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过大引发个别部 件过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旁路结构包含上夹件、下夹件、电缆线、拉 板、铁心,上夹件、下夹件分别设置在铁心的上端和下端,拉板两端连接在上夹件和下夹件 上,与铁心平行设置,电缆线的两端也与上夹件和下夹件连接,与拉板并联,在电缆线和铁 心夹件间形成新的电流旁路。所说的电缆线与拉板并联,是将阀侧上夹件和阀侧下夹件以及网侧上夹件和网侧 下夹件通过电缆线连接。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固定板和压接接头,固定板分别固定在上夹件和下夹件上,电 缆线两端设有压接接头,压接接头设置在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电缆线数量是任意的,例如在铁心框架四角各设置一组电缆 线,共四组电缆线,每组电缆线都设有上下两个固定板和压接接头,共计八个固定板和压接 接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电缆线与拉板并联,在电缆线和铁心夹件间形 成新的电流旁路,从而减少流经拉板的循环电流,降低流变压器铁心拉板内涡流损耗,避免 载流面积较小的旁柱拉板过热。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结构简单,占空间小,可 有效的解决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过大引发个别部件过热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主视图;[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侧视图。在附图中固定板1、电缆线2、压接接头3、上夹件4、下夹件5、拉板6、铁心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实施例中,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旁路结构,在换流变压器铁 心7的上夹件4、下夹件5两端分别焊固定板1,每端两个,共八个,四组电缆线通过压接接 头3与上夹件、下夹件两端的固定板1相连,进而连通上下夹件,巧妙实现电缆线2与拉板6 的并联,在电缆线和铁心夹件间形成新的电流旁路,从而减少流经拉板的循环电流,降低流 变压器铁心拉板内涡流损耗,避免载流面积较小的旁柱拉板过热。
权利要求一种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上夹件(4)、下夹件(5)、电缆线(2)、拉板(6)、铁心(7),上夹件、下夹件分别设置在铁心的上端和下端,拉板两端连接在上夹件和下夹件上,与铁心平行设置,电缆线的两端也与上夹件和下夹件连接,与拉板并联,在电缆线和铁心夹件间形成新的电流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旁路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说的电缆线与拉板并联,是将阀侧上夹件和阀侧下夹件以及网侧上夹件和网侧下夹件 通过电缆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旁路结构,其 特征在于还设有固定板(1)和压接接头(3),固定板分别固定在上夹件和下夹件上,电缆线 (2)两端设有压接接头,压接接头设置在固定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旁路结构,其特征在 于铁心框架四角各设置一组电缆线,共四组电缆线,每组电缆线都设有上下两个固定板和 压接接头,共计八个固定板和压接接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旁路结构,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上夹件(4)、下夹件(5)、电缆线(2)、拉板(6)、铁心(7),上夹件、下夹件分别设置在铁心的上端和下端,拉板两端连接在上夹件和下夹件上,与铁心平行设置,电缆线的两端也与上夹件和下夹件连接,与拉板并联,在电缆线和铁心夹件间形成新的电流旁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电缆线与拉板并联,在电缆线和铁心夹件间形成新的电流旁路,从而减少流经拉板的循环电流,降低流变压器铁心拉板内涡流损耗,避免载流面积较小的旁柱拉板过热。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结构简单,占空间小,可有效的解决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铁心框架内循环电流过大引发个别部件过热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F27/24GK201562537SQ20092031394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日
发明者宋秀生, 巩跟盼, 李文平, 王清璞, 赵翠, 陈志伟 申请人: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