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766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线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转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接线座。背景技术
接线座作为常见的电路转接装置,被广泛用于各种工用、商用及一般家用电器设 备中。其主要功能在于将一方电流转接至另一方或几方电路。如图1所示,传统的接线座主要包括座体11、螺柱12、螺母13、平垫14及弹垫15。 其中,座体11作为接线座的主体结构,用于承载及安置其他部件。四个螺柱12分设于座体 11的四角,平垫14及弹垫15分别套设于螺柱12上,螺母13通过螺纹安装在螺柱12上,用 于紧固导线线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接线座完成一进多出的接线工作时,常采用图2所示 的接线方式。在对角的两螺柱12上分别固定两路导线16,并采用柱间导线17用于连接该 两对角螺柱12。因此,四路导线通过接线座予以接通。以其中任一导线作为输入端,其他三 导线作为输出端即可得到一进三出的接线方式。然而,此种接线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单独的柱间导线,用于螺柱12相互间的 导通,由此导致的导线数量增加会造成线心很容易被从螺柱之间挤出,造成导线实际接线 面积减小增加发热,甚至于相邻接线柱的导线发生短路,降低了接线的可靠性,同时增加了 操作难度,降低了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接线结构简单的接线座。—种接线座,包括座体及至少两个接线柱,所述座体承载所述接线柱,所述接线柱 用于连接导线,所述接线座为圆形,且所述接线柱沿所述接线座上表面的周向均勻分布,所 述接线座还包括第一导通片及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将所述第一导通片固定在所述座体 上,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第一导通片之间电性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通片相互绝缘的第二导通 片,所述接线柱包括与第一导通片电性相连且共同固定在所述座体上的第一组接线柱,及 与第二导通片电性相连且共同固定在所述座体上的第二组接线柱。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承载所述第一导通片的第一承载区、承载所述 第二导通片的第二承载区及电气隔绝开所述第一承载区及所述第二承载区的间隔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区及所述第二承载区内陷形成在所述座体的一 侧。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通片为零线导通片,第一承载区位于所述座体一 侧的周边位置,第二导通片为火线导通片,且所述第二承载区位于所述座体与所述第一承 载区同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间隔区以绝缘材料制成。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区主体为圆环式结构,其上均勻设置四处向所述座体中心延伸的第一定位区,所述第一定位区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承载区主体也为 圆环式结构,其上均勻设置四处沿背离所述座体中心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区,所述第二 定位区设有第二通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通片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二导通片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所述接线柱相对应的至少两个螺钉,所 述螺钉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导通片的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组接线柱相连及所述第二导通 片的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组接线柱相连。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柱包括柱体和压线帽,所述柱体设置在与所述第一 承载区及第二承载区相反的一侧并固定在所述座体上分别与所述第一导通片及第二导通 片电性相连,所述压线帽与所述柱体的形状匹配以将导线连接在所述压线帽与所述柱体之 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柱体的中部设有压线槽,所述压线帽与所述柱体相连的 一端设有压线块,所述压线块的形状与压线槽的形状适配。上述接线座采用第一导通片与接线柱电性相连以实现电导通组合,不需要采用导 线来连接多个接线柱,接线结构简单,用导线来连接多个接线柱导致线路复杂及线芯易被 从接线柱之间挤出的问题得到解决。

图1为传统接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接线座一进多出的接线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接线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与图3反方向的接线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接线座的装配完成结构图;图6为与图5反方向的接线座的装配完成结构图;图7为一实施方式的接线座一进三出式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4,一实施方式的接线座包括座体21、接线柱22、零线导通片23、火线 导通片24及螺钉25。其中,座体21作为接线座的主体,用于承载及安置其他部件。零线 导通片23及火线导通片24均设置在座体2上的同一侧,且相互绝缘。接线柱22设置在座 体2上与零线导通片23及火线导通片24相反的一侧,螺钉25从座体21的两侧将零线导 通片23与火线导通片24固定在座体21上。座体21为圆盘式结构,座体21为圆盘式结构,且接线柱22沿座体21上表面的周 向均勻分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座体21也可以是椭圆、四边形等形状,接线柱22在座体 21上也可以是非均勻分布。座体21包括第一承载区211、第二承载区212及间隔区213。 第一承载区211内陷形成在座体21的一侧的周边位置,以承载零线导通片23。第一承载区 211主体为圆环式结构,其上均勻设置四处向座体21中心延伸的第一定位区。所述第一定 位区设置有第一通孔2111。第二承载区212内陷形成在座体21的与第一承载区同侧的中间位置,以承载火线导通片24。第二承载区212主体为圆环式结构,其上均勻设置四处沿背 离座体21中心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区。所述第二定位区设置有第二通孔2121。间隔区 213设置于第一承载区211与第二承载区212之间,其由绝缘材料制成以将第一承载区211 与第二承载区212在电气上隔绝开。接线柱22包括柱体222和压线帽224。柱体222设置在与第一承载区211及第 二承载区212相反的一侧并固定在座体21上,压线帽224与柱体222的形状匹配以将导线 连接在压线帽224与柱体222之间。柱体222的中部设有压线槽2220。压线帽224与柱 体222相连的一端设有压线块2242,压线块2242的形状与压线槽2220的形状适配。接线 柱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本实施例为八个,并且分成连接零线的第一组接线柱和连接火线 的第二组接线柱。在其他实施例中,接线柱22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六个等,当然也可以根 据电源的需要分成三组。零线导通片23具有与第一承载区211相应的形状,主体为圆环且设置四处向圆环 中心延伸之第一定位块232。所述第一定位块232上设有第一定位孔2320。火线导通片24具有与第二承载区212相应的形状,主体为圆环且设置四处沿背离 圆环中心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块242。所述第二定位块242上设有第二定位孔2420。结合参看图5、6,装配时,将零线导通片23安置进座体21的第一承载区211,使各 第一定位孔2320与座体21的第一通孔2111相对应;将火线导通片24安置进座体21的第 二承载区212,使各第二定位孔2420与座体21的第二通孔2121相对应;使四个螺钉25分 别穿过零线导通片23的四个第一定位孔2320与固定在座体21的四个第一通孔2111内的 柱体222配合,以固定零线导通片23在座体21上;使另四个螺钉25分别穿过火线导通片 24的四个第二定位孔2420及座体21的四个第二通孔2121内的柱体222配合,以固定火线 导通片24在座体21上。如图7所示,接线座被用来完成一进三出的接线设置。使用螺丝刀或者徒手拧松 并取下在与火线导通片24相对应的四个接线柱22中的压线帽224及整套压线机构,将需 接导线201、202、203、204的线芯分别放置在四个柱体222的压线槽2220内。之后,将该四 个接线柱22中的设有内螺纹的压线帽224旋紧在设有外螺纹的柱体222上,在转动压线帽 224的过程中,压线块2242由于可转动的安装在压线帽224内,可以将导线压在柱体222与 压线帽224之间,该四个接线柱22通过火线导通片24相互电性连通。以导线201作为电 流输入端,以导线202、203及204作为电流输出端即可实现一进三出的配置。相对于传统的接线座结构,上述接线座采用了两个相互绝缘的零线导通片23及 火线导通片24,从而实现了分组导通的结构。其中,零线导通片23、火线导通片24的存在 解决了传统接线座需要采用导线来连接多个接线柱22导致线路复杂及线心很容易被从接 线柱之间挤出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接线座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零线导通片23与 火线导通片24相互绝缘即可,可以设置在座体21的两侧,同一侧的两半部分,或者其他合 适的位置。同理,零线导通片23与火线导通片24的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形状,如正方形、 长方形,菱形、等等。第一承载区211或第二承载区212可以采用外凸的方式形成。用于将 零线导通片23及火线导通片24固定在座体21上与接线柱22导通的螺钉25也可采用其 他固定结构替代,比如采用弹片压紧式等。
5
以上实施方式中,零线导通片23和火线导通片24的位置可以互换,当然,将火线 导通片24置于中间安全性更高。另外,也可以只采用零线导通片23和火线导通片24中的 任何一个作为第一导通片,如果将零线导通片23和火线导通片24中的另一个作为第二导 通片,第二导通片可以省略而采用传统的结构替代。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接线座,包括座体及至少两个接线柱,所述座体承载所述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用于连接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还包括第一导通片及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将所述第一导通片固定在所述座体上,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第一导通片之间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通片相 互绝缘的第二导通片,所述接线柱包括与第一导通片电性相连且共同固定在所述座体上的 第一组接线柱,及与第二导通片电性相连且共同固定在所述座体上的第二组接线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承载所述第一导通片的第 一承载区、承载所述第二导通片的第二承载区及电气隔绝开所述第一承载区及所述第二承 载区的间隔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区及所述第二承载区内陷 形成在所述座体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片为零线导通片,第一承载 区位于所述座体一侧的周边位置,第二导通片为火线导通片,且所述第二承载区位于所述 座体与所述第一承载区同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间隔区以绝缘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区主体为 圆环式结构,其上均勻设置四处向所述座体中心延伸的第一定位区,所述第一定位区设有 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承载区主体也为圆环式结构,其上均勻设置四处沿背离所述座体中心 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区,所述第二定位区设有第二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片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 对应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导通片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所述接线柱相对应 的至少两个螺钉,所述螺钉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导通片的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组接线柱相 连及所述第二导通片的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组接线柱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包括柱体和压线帽,所述柱体 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区及第二承载区相反的一侧并固定在所述座体上分别与所述第一 导通片及第二导通片电性相连,所述压线帽与所述柱体的形状匹配以将导线连接在所述压 线帽与所述柱体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的中部设有压线槽,所述压线 帽与所述柱体相连的一端设有压线块,所述压线块的形状与压线槽的形状适配。全文摘要
一种接线座,包括座体及至少两个接线柱,所述座体承载所述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用于连接导线,所述接线座还包括第一导通片及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将所述第一导通片固定在所述座体上,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第一导通片之间电性连接。上述接线座采用第一导通片与接线柱电性相连以实现电导通组合,不需要采用导线来连接多个接线柱,接线结构简单,用导线来连接多个接线柱导致线路复杂及线芯易被从接线柱之间挤出的问题得到解决。
文档编号H01R9/00GK101908677SQ20101021560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何奇猛, 周明杰, 石艳伟 申请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