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905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退出机构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在连接器内插拔存储卡等的卡的卡连接器,开发了一种具有能够 进行所谓的弹压(pop-push)作用的退出机构的卡连接器。这种卡连接器采用了在将卡插 入连接器内时和未将卡插入连接器内时,操作部不突出,而只有在将插入连接器内的卡排 出时,使操作部突出的机构。作为具有这种退出机构的卡连接器,例如已知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卡连接器 (参考专利文件1)。该卡连接器101具备了框架110、退出机构120以及退出杆130,框架110以能够 插拔的方式引导卡C,退出机构120设置在框架110的一侧,退出杆130将所插入的卡C排 出。退出杆130受到来自退出机构120的推杆的推压力而转动,将所插入的卡C排出。在此,推杆具有第1杆121和第2杆122,第1杆121受到来自操作者的推压力,第 2杆122将该推压力传递至退出杆130。在与第2杆122相对的第1杆121的顶端,设置了 与形成于引导板140的引导槽141卡合的凸轮部件150。另外,在排出卡C时,第1杆121 和第2杆122经由凸轮部件150而联系。以这种方式,在卡连接器101中,由第1杆121和第2杆122构成了驱动用于排出 卡C的退出杆130的推杆。另外,在卡连接器101中,经由凸轮部件150而使两杆121、122 进行动作,具有凸轮部件150所卡合的引导槽141的引导板140形成为板状。所以,能够缩 小卡连接器101的宽度尺寸,能够使卡连接器101的整体小型化。专利文件1 日本特开2002-324623号公报专利文件2 日本特开2005-115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卡连接器101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S卩,向卡连接器101安装凸轮部件150的组装作业不容易。具体而言,由于必须将 弹簧部件153挂在凸轮部件150的钩部151,使凸轮部件150的卡合部152从引导板140的 内侧卡合在引导槽141,因而部件数量多,组装作业不容易。而且,由于凸轮部件150摇动, 因而存在着凸轮部件150容易从第1杆121脱落,凸轮卡合不可靠的情况。作为具备不需要这样的凸轮部件的退出机构的卡连接器,存在着专利文件2所公 开的卡连接器(参考图12)。在该卡连接器中,第1杆在一端处具有操作部而在另一端处具 有卡合臂,当第1杆锁定时,止动件229的渐缩面229a使得第1杆的卡合臂253相对于框 架220的侧壁部222而弯曲至外侧。即,在该卡连接器中,退出机构采用了利用卡合臂253 自身的弹性力而使卡合臂253沿宽度方向移动的机构。所以,在专利文件2所公开的卡连 接器中,为了得到必要的载荷,必须以高精度制作卡合臂253。另外,覆盖部件(图中未显
3示)是必需的,因而部件数量多。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该卡连 接器具有部件数量少、组装作业容易、凸轮部件不易脱落、能够可靠地进行凸轮卡合的退出 机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的权利要求1的卡连接器具备壳体、框架、转动臂以 及退出机构,壳体保持触点,框架安装在该壳体上并能够插拔地引导卡,转动臂能够转动地 配置在上述壳体上并通过转动而向拔出方向将上述卡排出,退出机构设置在上述框架的一 侧并在上述卡的排出时使上述转动臂转动,该退出机构具有推杆、凸轮构成部、推板以及弹 性部件,推杆相对于上述框架而能够移动地被设置,并卡合于上述转动臂,凸轮构成部形成 在上述框架和推杆上,推板转动自如地被轴支在相对于上述框架而能够移动地设置的操作 部上,并与上述凸轮构成部进行凸轮卡合,弹性部件使上述推板趋向与上述操作部的推压 方向相反的方向。依照该卡连接器,由凸轮构成部、与该凸轮构成部进行凸轮卡合的推板以及弹性 部件构成了退出机构,所以部件数量少,组装作业容易。另外,由于推杆和推板为能够相对 于框架而移动的构成,因而卡合于凸轮构成部的凸轮部件不易脱落,能够凸轮卡合可靠。另外,本发明中的权利要求2的卡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的卡连接器 中,上述凸轮构成部具有第1凸轮部,形成在上述框架上;被抵接部,在通过将上述卡收容 于上述框架内而使得上述推杆位于初始位置的初始状态下,通过向推压方向推压上述操作 部,使得被抵接部抵接于形成在上述推板的前端的第1抵接部;第1凸轮面,在移动至移动 界限位置的上述推杆使得上述转动臂转动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力而卡合于 设置在上述推板上的第2凸轮部,使上述推板向一个方向转动,并使得设置在上述推板上 的第3凸轮部卡合于第1凸轮部;第2凸轮面,在通过将上述卡收容于上述框架内而经由上 述转动臂使上述推杆从上述移动界限位置移动至上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向上述推压 方向推压上述操作部,使得上述推板向另一个方向转动,并解除第3凸轮部和第1凸轮部的 卡合;第3凸轮面,与上述被抵接部一体地形成,通过上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力而使上述推板 移动至第2凸轮部卡止于在第1凸轮面的上述初始位置。另外,本发明中的权利要求3的卡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或2的卡连接 器中,上述框架、上述推杆以及上述推板由金属板形成。依照本发明的卡连接器,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部件数量少、组装作业容易、凸轮部件 不易脱落、能够可靠地进行凸轮卡合的退出机构的卡连接器。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卡连接器,图KA)是后视图,图I(B)是平面图,图I(C)是正 视图。图2显示了框架和退出机构的组装状态,图2(A)是平面图,图2(B)是正视图,图 2(C)是左侧视图。图3显示了框架,图3(A)是平面图,图3(B)是正视图,图3(C)是左侧视图。图4显示了退出按钮,图4(A)是左侧视图,图4(B)是平面图。图5显示了推杆,图5㈧是平面图,图5(B)是左侧视图。
图6显示了推板,图6㈧是平面图,图6(B)是左侧视图。图7显示了退出机构的动作,图7(A)是卡插入后的初始状态,图7(B)是正在排出 卡的状态,图7 (C)是将卡排出后的状态,图7(D) 图7(F)显示了推板的锁定状态。图8显示了退出机构的动作,图8㈧和图8(B)是卡插入后的状态,图8(C) 图 8(E)是推板的锁定解除时的状态,图8 (F)显示了解除推板的锁定并向着初始位置的状态。图9显示了退出机构的动作,图9(A) 图9(E)是解除推板的锁定并向着初始位 置的状态,图9 (F)显示了推板返回初始位置且退出按钮突出的状态。图10是具有退出机构的现有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1显示了图10所示的卡连接器的退出机构的主要部分,图Il(A)是平面图,图 Il(B)是侧视图。图12显示了现有的卡连接器的退出机构的主要部分,图12㈧是平面图,图12(B) 是左侧视图。部件列表1卡连接器10 壳体13 触点20 框架22a 窗部22b第1凸轮部30转动臂40退出机构50 推杆51本体部52 窗部53被抵接部54第1凸轮面55第2凸轮面56第3凸轮面60 推板61本体部62抵接部63第2凸轮部64第3凸轮部70凸轮构成部80拉伸弹簧(弹性部件)90退出按钮(操作部)C 卡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参考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卡连接器1具备壳体10、框架20、转动臂30以及退出机构40。壳体10由沿长度方向(图I(B)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体构成,通 过成形绝缘性的树脂而形成。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两端,设置了用于贴装在电路基板(图 中未显示)上的基板贴装部11。在各个基板贴装部11,形成有安装螺丝用的贯通孔12。并 且,在壳体10,沿着长度方向而保持有多个触点13。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和弯曲加工而 形成各个触点13。另外,各触点13焊接在电路基板上,并且,嵌合接触于插入卡连接器1的 存储卡等的卡C内的触点(图中未显示)。框架20具备矩形状的平板部21和从平板部21的宽度方向两端(图1 (B)中的左 右方向两端)弯折至下方的1对侧壁部22,并且,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和弯曲加工而形成 框架20。由于框架20由金属板形成,因而能够在保持强度的状态下,缩小卡连接器1的宽 度方向的尺寸。在平板部21的宽度方向两端的前方部(图I(B)中的上方部),压入固定于 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固定部23弯折至下方而形成。另外,在各侧壁部22的后方部, 向电路基板上贴装的贴装部24(参考图2(B))向内侧弯折而形成。而且,在平板部21的宽 度方向两端且在侧壁部22的内侧,形成有从平板部21突出至下方的多个引导突部25。各 引导突部25通过联接片28而联接至侧壁部22的上端。另外,多个弯折部26从各侧壁部 22的下端弯折而形成。在插拔卡C时,通过引导突部25和弯折部26而限制了卡C的上下 方向的移动。并且,通过1对侧壁部22而限制了卡C的左右方向(壳体10的长度方向) 的移动,从而以能够插拔卡C的方式进行引导。另外,在各侧壁部22的后方部,与所插入的 卡C的侧部接触的接地片(图中未显示)朝向内侧弯折而形成。在侧壁部22的中央部分, 冲裁形成了窗部22a,该窗部具有限制推板60的移动的第1凸轮部22b和第4凸轮部22c。 第1凸轮部22b设置在窗部22a的上面,成为突出至下方并朝向前方的钩形状。第4凸轮 部22c从窗部22a的上方向着后方倾斜地形成。另外,在侧壁部22的后方侧的上端,挂住 拉伸弹簧(弹性部件)80的一个钩部的挂止部22d向着外侧弯折而形成。另外,在侧壁部 22的前方侧的上下端和中央部分的上下端,设置了多个爪部22e,该爪部与设在推杆50的 槽部58 (参考图5)卡合。转动臂30可转动地配置在壳体10内。转动臂30在壳体10内部的一端具备与所 插入的卡C卡合的卡卡合部(图中未显示),在壳体10的外部的另一端具备与后述的推杆 50的前端部51a卡合的杆卡合部31。转动臂30通过转动而将所插入的卡C向拔出方向 (图I(B)中的下方向)排出。退出机构40具有推杆50、形成在框架20和推杆50上的凸轮构成部70、与凸轮构 成部70进行凸轮卡合的推板60以及弹性部件80。退出机构40设置在框架20的一个侧壁 部22 (例如左侧,参考图2)上。弹性部件80使推板60趋向与操作部90的推压方向相反 的方向。退出机构40,以推板60和推杆50依次重叠的方式配设在框架20的一个侧壁部 22的内侧。具体而言,相对于框架20而沿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卡合的推杆50以重叠于框架 20的一个侧壁部22的内侧的方式配设。并且,推板60以被夹在框架20的侧壁22和推杆 50之间的方式设置。推板60转动自如地被轴支在相对于框架20而沿前后方向可移动地设 置的退出按钮(操作部)90上,因而在框架20和推杆50之间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
在此,如图4所示,退出按钮90具有长方体形状的本体部91和在该本体部91的 前端部开口的槽部92。该槽部92连通至比其上下方向的尺寸更小地开口的矩形状的凹部 93。侧壁部2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可移动地卡合于槽部92。通过在侧壁部22的后端部弯折 而形成的卡止部29卡止在凹部93的后端面,从而限制退出按钮90相对于框架20的移动 范围的一方。在凹部93的前方,设置了用于轴支推板60的轴部94。如图5所示,推杆50具有沿着侧壁部22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本体部51,并且, 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和弯折加工而形成推杆50。推杆50由金属板形成,因而能够在保持 强度的状态下,缩小凸轮构成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也能够缩小卡连接器1的宽度尺寸。前 端部51a卡合于转动臂30的卡合部31。另外,在本体部51处,与设置在侧壁部22并弯折 至内侧的多个爪部22e(参考图3(C))卡合的槽部58对照于各个爪部22e的位置和个数, 例如在本体部51的前端侧和后端侧形成上下各1对。将各爪部22e从各槽部58的扩大部 58a插入各槽部58,通过使推杆50向着前方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推杆50不相对框架20 (侧 壁部22)脱落,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在本体部51的后端,形成有冲裁本体部51而成的窗 部52。在窗部52,形成有被抵接部53、第1凸轮面54、第2凸轮面55以及第3凸轮面56, 被抵接部53在下面突出至上方,第1凸轮面54以斜面联接下面和后面,第2凸轮面55以 斜面联接上面和前面,第3凸轮面56是被抵接部53的前方的斜面部分。如图6所示,推板60具有沿着框架20的侧壁部22 (参考图2(C))而在前后方向 上延伸的本体部61,并且,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和弯曲加工而形成推板60。推板60由金 属板形成,因而能够在保持强度的状态下,缩小凸轮构成部7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也能够 缩小卡连接器1的宽度尺寸。在本体部61的后端,形成有轴孔66,该轴孔被轴支在形成于 退出按钮90的轴部94处。另外,在本体部61的前端,被框架20的窗部22a和推杆50的 窗部52限制移动方向的抵接部62、第2凸轮部63以及第3凸轮部64分别向着内侧弯折而 形成。如图6(A)所示地将突出至前方的突出片向着内侧弯折而形成抵接部62。将突出至 后斜下方的突出片向着外侧弯折而形成第2凸轮部63。将突出至上方的突出片向着内侧弯 折而形成第3凸轮部64。如此,在卡连接器1中,由于弯折形成的抵接部62、第2凸轮部63 以及第3凸轮部64与凸轮构成部70进行凸轮卡合,因而即使有稍微的磨损,也不会造成动 作不良。并且,在本体部61的前方侧的下端,挂止部65向着外侧弯折而形成,该挂止部挂 住使推板60趋向后方的拉伸弹簧(弹性部件)80 (参考图2 (C))的另一个钩部。S卩,拉伸 弹簧80的两钩部分别安装在框架20的挂止部22d和推板60的挂止部65处,并且,使经由 退出按钮90而相对于侧壁部22移动的推板60趋向后方。另外,由于挂止部22d设置在侧 壁部22的后方侧的大致中央处,并且,挂止部65设置在推板60的前方侧,因而赋予了上述 趋向力,使得推板60根据其姿势而向一个方向转动。这样,构成凸轮构成部70的第1凸轮部22b、被抵接部53、第1凸轮面54、第2凸 轮面55以及第3凸轮面56设置在框架20以及能够相对于框架20而移动的推杆50上。所 以,在退出机构40的动作中,不存在凸轮构成部70的宽度方向的动作,与凸轮构成部70卡 合的凸轮部件不易脱落,能够使凸轮卡合可靠。在如图2所示地将构成该退出机构40的各部件安装于框架20之后,通过将该组 装体安装于壳体10而完成卡连接器1。接下来,参考图7 图9,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框架20
7的窗部22a、推杆50的窗部52、推板60以及设置在这些部件上的凸轮构成部70的动作进 行说明。另外,在图7 图9中,点Z是挂止部22d的位置,线d显示弹性部件80的趋向力 的方向或弹性部件80的轴线。如图7㈧所示,首先,在将卡C收容在框架20内的状态(以下,称为初始状态) 下,推杆50的前端部51a位于初始位置X。此时,推板60的第2凸轮部63卡止于第1凸轮 面54。此外,退出按钮90从框架20的后端部突出。然后,如图7(B)所示,通过向推压方向(前方)推压退出按钮90,推板60的抵接 部62抵接于推杆50的被抵接部53,使推杆50向前方移动。如图7 (C)所示,前端部51a被 抵接部62移动至移动界限位置Y的推杆50使转动臂30转动,因而进行卡C的排出。在该 排出状态下,弹性部件80的趋向力作用于推板60,使轴孔66的旋转为逆时针旋转的方向。 这是因为,在图7(A)以及图7(B)中,弹性部件80的轴线d比推板60的轴孔66的中心更 位于下侧,因而弹性部件80的趋向力使得推板60逆时针旋转。然后,如果从一直推着退出按钮90的状态放开手(解除趋向力),则如图7(D)所 示,推板60被弹性部件80的趋向力移动至后方。此时,第2凸轮部63卡合于第1凸轮面 54,使第2凸轮部63向上方移动,因而,在推板60的旋转方向上施加的力从逆时针旋转的 方向转变成顺时针旋转的方向。并且,由第1凸轮面54引导的推板60的第3凸轮部64卡 合于侧壁部22的第1凸轮部22b。如图7 (E)所示,因弹性部件80而趋向后方的推板60被 第1凸轮部22b和第1凸轮面54卡止。此时的推板60的状态被称为锁定状态。如图7 (F)所示,在锁定状态下,弹性部件80的轴线d比推板60的轴孔66的中心 更位于上侧,因而通过弹性部件80的趋向力而在推板60上施加沿顺时针旋转的方向转动的 力。因此,即使推着退出按钮90,退出按钮90和推板60也仅沿着窗部22a进行往复运动。在排出卡的锁定状态下,然后,如果将卡插入框架20,则如图8(A)和图8(B)所示, 转动臂30的转动使得推杆50移动至后方。此时,预先设定了移动至后方的推杆50的被抵 接部53的高度,使得移动不被第3凸轮部64卡合于第1凸轮部22b的推板60的第2凸轮 部63妨碍。另外,通过推杆50移动至后方,第2凸轮面55重叠于窗部22a。在该状态下,如果将退出按钮90推至前方,则如图8 (C)和图8(D)所示,抵接部62 卡合于第2凸轮面55,推板60 —边被推至前方,一边沿逆时针旋转的方向转动。然后,通过继续将退出按钮90推至前方,则如图8(E)所示,转动方向的力从顺时 针旋转的方向向着逆时针旋转的方向变化,第2凸轮部63抵接于窗部52。然后,如果解除对退出按钮90的向着前方的趋向力,则如图8(F)所示,弹性部件 80的趋向力使得第2凸轮部63沿着窗部52移动,推板60移动至后方。并且,如图9(A)所示,第2凸轮部63与第3凸轮面56卡合,推板60—边沿顺时 针旋转的方向转动,一边移动至后方。然后,当弹性部件80的趋向力使得推板60进一步移动至后方时,如图9 (B)所示, 推板60的转动方向的力从逆时针旋转的方向变化成顺时针旋转的方向。如果推板60的转 动方向变化,则如图9(C)所示,第3凸轮部64抵接于窗部22a的上面。接下来,第3凸轮部64在卡合于窗部22a的上面之后,卡合于第4凸轮部22c,同 时,推板60返回至排出位置。在该卡合时,推板60的转动方向的力从顺时针旋转的方向向 着逆时针旋转的方向变化。如此,通过第2凸轮部63卡合于第1凸轮面54,从而将推板60
8保持在排出位置,完成弹压动作。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由凸轮构成部70、与该凸轮构成部70进行凸轮卡合的推板 60、弹性部件80构成了退出机构40,因而卡连接器1的部件数量少,组装作业容易。另外, 在排出卡C时,通过使推杆50向前方移动,从而使推板60卡合于第1凸轮面54和第1凸 轮部22b而成为锁定状态。另外,在插入卡C时,通过推杆50向后方移动,从而使推板60 卡合于第2凸轮面55而从第1凸轮部22b解除锁定。即,由于推杆50和推板60为能够相 对于框架20而移动的构成,因而卡合于凸轮构成部70的凸轮部件不易脱落,能够使凸轮卡 合可靠。并且,由于该退出机构40不需要现有的如图10所示的摇动的凸轮部件,因而容易 制造,并且,其组装作业也容易。另外,由于退出机构40没有采用所谓的心形凸轮构造,因而不存在退出机构40的 宽度方向的移动,能够缩小退出机构40的宽度尺寸。以上,虽然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进行各 种变更和改良。例如,框架20、推板60以及推杆50也可以不是金属制,而是树脂制。
权利要求
一种卡连接器,具备壳体、框架、转动臂以及退出机构,所述壳体保持触点,所述框架安装在该壳体上并能够插拔地引导卡,所述转动臂能够转动地配置在所述壳体上并通过转动而向拔出方向将所述卡排出,所述退出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侧并在所述卡的排出时使所述转动臂转动,所述退出机构,具有推杆,相对于所述框架而能够移动地设置,并卡合于所述转动臂;凸轮构成部,形成在所述框架和推杆上;推板,转动自如地被轴支在相对于所述框架而能够移动地设置的操作部上,并与所述凸轮构成部进行凸轮卡合;以及弹性部件,使所述推板趋向与所述操作部的推压方向相反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构成部具有第1凸轮部,形成在所述框架上;被抵接部,在通过将所述卡收容于所述框架内而使得所述推杆位于初始位置的初始状 态下,通过向推压方向推压所述操作部,使得所述被抵接部抵接于形成在所述推板的前端 的第1抵接部;第1凸轮面,在移动至移动界限位置的所述推杆使所述转动臂转动的状态下,通过所 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力而卡合于设置在所述推板上的第2凸轮部,使所述推板向一个方向转 动,并使得设置在所述推板上的第3凸轮部卡合于第1凸轮部;第2凸轮面,在通过将所述卡收容于所述框架内而经由所述转动臂使所述推杆从所述 移动界限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向所述推压方向推压所述操作部,使得 所述推板向另一个方向转动,并解除第3凸轮部和第1凸轮部的卡合;以及第3凸轮面,与所述被抵接部一体地形成,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力而使所述推板 移动至第2凸轮部卡止于第1凸轮面的所述初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所述推杆以及所述推 板由金属板形成。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具体而言,提供一种具有部件数量少、组装作业容易、凸轮部件不易脱落、能够可靠地进行凸轮卡合的退出机构的卡连接器。卡连接器的退出机构具有推杆(50)、凸轮构成部(70)、推板(60)以及弹性部件(80),推杆(50)相对于框架(20)而能够移动地设置,并卡合于转动臂,凸轮构成部(70)形成在框架(20)和推杆(50)上,推板(60)转动自如地被轴支在相对于框架(20)而能够移动地设置的退出按钮(90)上,并与凸轮构成部(70)进行凸轮卡合,弹性部件(80)使推板(60)趋向与退出按钮(90)的推压方向相反的方向。
文档编号H01R13/633GK101958488SQ201010236578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7日
发明者山口胜美 申请人: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