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916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降低引线断裂可能性的 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朝轻、薄、短、小化快速发展,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几乎都以液晶显 示器作为显示面板,特别是在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终端或个人数字处理器等产品 上,液晶显示器已是重要的组成组件。液晶显示器除了液晶面板外,在其外围必须连接动驱 动芯片作为显示信号的控制用途。一般而言,液晶面板与驱动集成芯片(IC)系统的接口衔接使用的是覆晶薄膜 (Chip On Flex, or, Chip On Film,COF),其是运用软质附加电路板作封装芯片载体将芯片 与软性基板电路接合的技术,或单指未封装芯片的软质附加电路板。为了进行电性导通,通 常使用外部引线压接(OuterLead Bonding, 0LB)方式,通过一定密度的导电粒子使COF引 线和印刷电路板(PCB)引线进行纵向导通而横向不导通,所使用的导电粒子是各向异性导 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ACF其特点在于Z轴电气导通方向与XY绝缘 平面的电阻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当Z轴导通电阻值与XY平面绝缘电阻值的差异超过 一定比值后,便可称为良好的各向异性。其原理是利用导电粒子连接IC芯片与基板两者之 间的引线使之成为导通,同时又能避免相邻两引线间导通短路,而达成只在Z轴方向导通 的目的。具体来说,平时导电粒子在黏合剂中均勻分布,互不接触,加之有一层绝缘膜,ACF 膜是不导电的,当对ACF膜加压、加热后(一般加压、加热分两次,第一次为临时贴在产品上 60°C 100°C,(3 10) X104Pa,2s IOs出货,第二次为部品搭载时约150°C 200°C, (20 40) X104Pa,10s 20s)导电粒子绝缘膜破裂,并互相在有线路的部分(因为较无 线路部分突起)挤压在一起,形成导通,被挤压后的导电粒子体积是原来的3 4倍,加热 使黏合剂固化,保持导通状态。ACF具有可以连续加工(Tape-on-Reel)极低材料损失的特 性,因此成为目前较普遍使用的产品形式。然而,目前所使用的COF其经过IC的引线受限于空间,宽度较小,约为15um,而两 侧的引线则可设计较宽,约为25um,通常使用的ACF为宽度不变的带状薄膜,在经过OLB后, 其导电粒子分布均勻,因此COF弯折时经过IC的较窄的引线与两侧较宽的引线所受到的应 力大小相同,因此容易产生断裂。有鉴于此,如何降低引线断裂可能性,是业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依 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适用于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与一 第二元件,第一元件上具有多个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第二元件上有一涂布层,并具有与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相对应的引线,第一引线的宽度小于第二引线的宽度,其特征在于,各 向异性导电膜垂直于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且在与第二引线交叉处具有多个延伸部,延伸 部覆盖涂布层上的多个凹槽。优选地,第一元件是一覆晶薄膜(Chip On Flex, or, Chip On Film, COF),其具有 一集成电路(IC)芯片,第一引线经过集成电路芯片。依据一实施例,第二元件是一印刷电路板(PCB)。优选地,延伸部形状为矩形、梯形、椭圆形、三角形其中之一。优选地,涂布层是防焊剂(solder resist)。采用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能够控制ACF分布形态,将弯折时的应力分 散到较宽的引线处,减少较细引线断裂的可能性,改善元件的耐弯折能力。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 各个方面。其中,图1示出现有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的示意图。图2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其示出现有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的示意图。如前所述,各向异性导 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 110中的导电粒子在黏合剂中均勻分布,互不接 触,加之有一层绝缘膜,ACF 110是不导电的。将ACF 110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0和覆晶薄 膜102之间,覆晶薄膜102上具有一 IC芯片104,多个第一引线106经过IC芯片104,第二 引线108则在IC芯片104两侧。由于空间限制,第一引线106宽度较小,约为15um,而两侧 的第二引线108则可设计较宽,约为25um。印刷电路板100上具有与第一引线106和第二 引线108相对应的引线,当对ACF 100加压、加热后,其中的导电粒子绝缘膜破裂,并互相在 第一引线106以及第二引线108与印刷电路板100上引线接触的部分挤压在一起,形成导 通,被挤压后的导电粒子体积是原来的3 4倍,加热使黏合剂固化,保持导通状态。然而,由于现有的ACF 110为宽度不变的带状薄膜,在经过外部引线压接(Outer Lead Bonding, 0LB)后,其导电粒子分布均勻,因此覆晶薄膜102弯折时经过IC芯片104的 第一引线106与两侧第二引线108所受到的应力大小相同,而第一引线106宽度小于第二 引线108,故较易在弯折时产生断裂。请参照图2,其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ACF 110用于将第一元件,本实施例中是覆晶薄膜102与第二元件,本实施例中是印刷电路 板100进行电性连接。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可以是任何需要ACF进行电性 导通的元件。印刷电路板100上具有一层防焊剂涂布层。将ACF 110设置在印刷电路板 100和覆晶薄膜102之间,覆晶薄膜102上具有一 IC芯片104,多个第一引线106经过IC 芯片104,第二引线108则在IC芯片104两侧。由于空间限制,第一引线106宽度较小,约 为15um,而两侧的第二引线108则可设计较宽,约为25um。印刷电路板100上具有与第一引线106和第二引线108相对应的引线。本实施例中,ACF 110垂直于第一引线106与第 二引线108,且在与第二引线108交叉处具有多个延伸部200,涂布层在延伸部200处具有 多个凹槽204,即延伸部200覆盖凹槽204。本实施例中延伸部200的形状为梯形,但其可 以是矩形、椭圆形、三角形其中之一,且并不以此为限。当对ACF 110加压、加热后,其中的 导电粒子绝缘膜破裂,并互相在第一引线106以及第二引线108与印刷电路板100上引线 接触的部分挤压在一起,但由于凹槽204的存在,导电粒子更多地堆积在凹槽204中,这样 一来便将弯折时的应力分散至较宽的第二引线108处。采用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能够控制ACF分布形态,将弯折时的应力分 散到较宽的引线处,减少较细引线断裂的可能性,改善元件的耐弯折能力。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 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各 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适用于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与一第二元件,所述第一元 件上具有多个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所述第二元件上有一涂布层,并具有与所述第一引线 以及第二引线相对应的引线,所述第一引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引线的宽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垂直于所述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且在与所述第二引线交叉处具有多 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覆盖所述涂布层上的多个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是一覆晶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晶薄膜具有一集成 电路芯片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经过所述集 成电路芯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元件是一印刷电 路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形状为矩形、梯 形、椭圆形、三角形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层是防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适用于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与一第二元件,第一元件上具有多个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第二元件上有一涂布层,并具有与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相对应的引线,第一引线的宽度小于第二引线的宽度,其特征在于,各向异性导电膜垂直于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且在与第二引线交叉处具有多个延伸部,延伸部覆盖涂布层上的多个凹槽。使用该各向异性导电膜结构,能够将应力分散到较宽的引线处,减少较细引线断裂的可能性,改善元件的耐弯折能力。
文档编号H01B5/14GK102097158SQ201010592018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9日
发明者张俊德, 陈盈成, 黄柏辅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