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外壳及使用这种外壳的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132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容器外壳及使用这种外壳的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外壳及使用这种外壳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有机电容器通常以有机薄膜作为介质卷制而成。其中电力电容器和电力电子电容 器的作用是改善电力系统功率因数、滤去电路中的高次谐波,减少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提 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现行的电力电容器和电力电子电容器的外壳一般采用塑料外壳、铝 材拉伸成型或其他金属焊接成型。由于其外壳受到加工工艺和形状的限制,表面散热效果 不理想。特别是在大电流工作状态及夏天室外使用时,电容器柜内温度高达65°C以上,大大 超出正常使用温度的范围,造成电容器失效现象,不能安全运行,严重地影响了电力电网的 稳定性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散热效果好 的电容器外壳及使用这种外壳的电容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外壳,包括一筒形壳体,在所述的筒形壳体 外表面周壁上一体成形的设有多个散热翅片;其中,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中的每个散热翅 片的长度方向与筒形壳体中轴线的方向相同。特别是,在所述筒形壳体的两端设有两个以上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部。特别是,所述的固定部一体成形的设在筒形壳体外表面周壁上,所述的固定部长 度方向与筒形壳体中轴线的方向相同;其中,所述的固定部由连接片和固定孔组成,所述的 连接片连接在筒形壳体和固定孔之间。特别是,在与筒形壳体中轴线垂直的截面上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的最外端端点的 连线所形成的外轮廓为方形;所述的固定部为4个,分别对应固定在方形外轮廓的角部。特别是,每个散热翅片的高度方向与其所对应的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的最外端端 点的连线垂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至少包括一筒形壳体,在所述的壳体上下 两端设有分别对应设有上盖和下盖,至少在所述的上盖上设有引出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的筒形壳体外表面周壁上一体成形的设有多个散热翅片;其中,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中 的每个散热翅片的长度方向与筒形壳体中轴线的方向相同。特别是,在所述筒形壳体的两端设有两个以上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部。特别是,所述的固定部一体成形的设在筒形壳体外表面周壁上,所述的固定部长 度方向与筒形壳体中轴线的方向相同;其中,所述的固定部由连接片和固定孔组成,所述的 连接片连接在筒形壳体和固定孔之间。特别是,在与筒形壳体中轴线垂直的截面上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的最外端端点的 连线所形成的外轮廓为方形;所述的固定部为4个,分别对应固定在方形外轮廓的角部。[0013]特别是,每个散热翅片的高度方向与其所对应的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的最外端端 点的连线垂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外壳第一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外壳第二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外壳第三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外壳第四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第一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仰视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第二实施例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外壳,包括一筒形壳体1,应采用金属制 造,如铝、铜、铁等,其形状可以为方形,也可为圆形;在所述的筒形壳体外表面周壁上一体 成形的设有多个散热翅片2,所述的一体成型是指对筒形壳体和散热翅片是采用挤压或拉 伸等方式一体加工而成,其加工时可采用现有的铝型材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这样成品率 高、成本低。为了有利于采用挤压或拉伸等方式对金属壳体进行加工,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 中的每个散热翅片的长度方向与筒形壳体中轴线的方向相同,其中所述的散热翅片的数量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其排列方式可以呈放射状或为非放射状,如图1至图5所示均为非 辐射状的,即,每个散热翅片的高度方向与其所对应的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的最外端端点 的连线垂直,这种方式散热效果较好,且能够降低外壳重量。当然这可根据筒形壳体的形状 以及用户需要来选择。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筒形壳体的两端设有两个以上用于安装固 定的固定部3。所述的固定部可以为在筒形壳体上或周壁上预置的螺孔等。如图1至图5 所示,所述的固定部一体成形的设在筒形壳体外表面周壁上,所述的固定部长度方向与筒 形壳体中轴线的方向相同;其中,所述的固定部由连接片31和固定孔33组成,所述的连接 片连接在筒形壳体和固定孔之间;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的固定孔33可以为圆孔也可如 图所示为3/4圆孔,这种结构便于螺丝钉旋入其内,便于安装固定。为了便于安装和使用,在与筒形壳体中轴线垂直的截面上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的 最外端端点的连线所形成的外轮廓为方形;所述的固定部为4个,分别对应固定在方形外 轮廓的角部。如图6至图8所示,将上述的电容器外壳应用于电容器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 至少包括一筒形壳体1,在所述的壳体上下两端设有分别对应设有上盖5和下盖6,至少在 所述的上盖5上设有引出端子7,在所述的筒形壳体外表面周壁上一体成形的设有多个散 热翅片2 ;其中,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中的每个散热翅片的长度方向与筒形壳体中轴线的 方向相同。[0027]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 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 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 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 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电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形壳体,在所述的筒形壳体外表面周壁上一体成形的设有多个散热翅片;其中,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中的每个散热翅片的长度方向与筒形壳体中轴线的方向相同。
2.如权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形壳体的两端设有两 个以上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部。
3.如权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一体成形的设在 筒形壳体外表面周壁上,所述的固定部长度方向与筒形壳体中轴线的方向相同;其中,所述 的固定部由连接片和固定孔组成,所述的连接片连接在筒形壳体和固定孔之间。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在与筒形壳体中轴线垂直的 截面上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的最外端端点的连线所形成的外轮廓为方形;所述的固定部为 4个,分别对应固定方形外轮廓的角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每个散热翅片的高度方向与其所对 应的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的最外端端点的连线垂直。
6.一种电容器,至少包括一筒形壳体,在所述的壳体上下两端设有分别对应设有上盖 和下盖,至少在所述的上盖上设有引出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筒形壳体外表面周壁上 一体成形的设有多个散热翅片;其中,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中的每个散热翅片的长度方向 与筒形壳体中轴线的方向相同。
7.如权利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形壳体的两端位置设有两 个以上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部。
8.如权利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一体成形的设在筒形 壳体外表面周壁上,所述的固定部长度方向与筒形壳体中轴线的方向相同;其中,所述的固 定部由连接片和固定孔组成,所述的连接片连接在筒形壳体和固定孔之间。
9.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与筒形壳体中轴线垂直的截面上 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的最外端端点的连线所形成的外轮廓为方形;所述的固定部为4个, 分别对应固定方形外轮廓的角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散热翅片的高度方向与其所对应的 所述的多个散热翅片的最外端端点的连线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外壳及使用这种外壳的电容器。为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等问题而发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外壳,包括一筒形壳体,在所述的筒形壳体外表面周壁上一体成形的设有多个散热翅片。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至少包括一筒形壳体,在所述的壳体上下两端设有分别对应设有上盖和下盖,至少在所述的上盖上设有引出端子,在所述的筒形壳体外表面周壁上一体成形的设有多个散热翅片。采用这种方式制成的电容器或电容器外壳,具有散热效果好、成本低、加工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H01G2/02GK201622935SQ20102000012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5日
发明者李俊梅, 欧名杰, 郭德厚 申请人:北京科佳信电容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