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式按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318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式按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式按键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使来自光源的光被充分的扩散,且让用户获得良好感触的照光式按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种照明式按键在手机、家用电气、车载/船载播放器等的电子设备上被 广泛使用。一般所谓的照明式按键由透光性的材料制成,并且通过来自设备内部的光源对 按键进行照明。这种照明式按键不仅美观,而且在夜间或光线暗的地方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在对比文件1中公开了一种照明式按键,如图6所示,该照明式按键包括键头 (key top) 30,由透光性的树脂构成,可以接受手指等的按压;橡胶键31,由橡胶弹性体构 成,设置在上述键头30的下方,将来自上述键头30的压力传递给设置在橡胶键31下方的 电路板(未图示)上的接点,并且在手指离开上述键头30后能够恢复原状;以及光源(未 图示),配置在上述橡胶键31的下方,并向上述橡胶键31照射光,上述橡胶键31的上表面 和上述键头30的下表面通过粘接剂32进行粘接。但是,由于上述橡胶键31的上表面和上述键头30的下表面通过粘接剂32粘接在 一起,这样虽然能够防止液体的进入,但由于光线直接经由上述橡胶键31和粘接剂32射入 键头中,在光线传播的过程中光没有发生扩散,且键头30、橡胶键31、粘接剂32均为透明, 因此,用户就会直接看到光源,这不仅使按键被照射的中央部分非常刺眼,而且按键没有被 照射的四周部分发暗,会发生照明不均勻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有人提出对上述照明式按键进行改进,如图7所示,为了使来 自光源的光扩散,在上述键头30的下表面和上述橡胶键3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一定的空间 33,而且在上述键头30的下表面被设置成褶皱面(未图示),在该空间33的周边部利用粘 接剂32将上述键头30和上述橡胶键31固定在一起,这样,由于光线经过上述空间33和上 述褶皱面时会发生良好的扩散,因此按键部分会被均勻的照明。但是,图7所示的照明式按键存在如下问题。在按压上述键头30时,按键的压力通过被粘接剂32粘接的周边部传递给橡胶键 31的上表面,因此,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橡胶键31的上表面的中央部会向上方突起(拱起)。 由于弹性材料在按压方向上发生了上述不规则的变形,因此按键操作不能够获得良好的触感。另一方面,由于橡胶键30的上表面会向上方突起,导致上述空间33内的气体被压 缩,上述空间33内气压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经多次按压后,很容易在上述键头30和上述 橡胶键31之间的利用上述粘接剂32粘接的部分产生裂缝或小孔,该裂缝或小孔不仅会破 坏上述键头30和上述橡胶键31之间的粘接效果,而且还可能会使气体或液体从设备外部 进入设备内部,从而对设备造成损坏。对比文件1 日本特开第2005-19710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来自光源的光被充分的扩散从而达到良好的照射效果,且让用户获得良好感触的照光式按键。一种照明式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键头,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 橡胶键,由具有透光性的橡胶材料形成,设置在上述键头的下方;以及光源,配置在上述橡 胶键的下方,并对上述键头进行照光,在上述键头的下表面和上述橡胶键的上表面之间设 有空间,在该空间的周边部用粘接剂将上述键头和上述橡胶键固定在一起,在形成上述空 间的上述键头的下表面和上述橡胶键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有朝向另一个表面 突出的突起。在上述照明式按键装置中,上述突起与上述另一个表面之间隔开一定的间隙。在上述照明式按键装置中,在上述橡胶键中设置有连通上述空间和设备内部的 孔,并且优选上述孔是贯穿上述橡胶键的上下方向的孔。在上述照明式按键装置中,上述突起的数量为多个。在上述照明式按键装置中,上述突起与上述空间的上述键头的下表面和上述橡胶 键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一体地成型。上述的照明式按键装置既能够实现良好的按键触感,又能够能够使来自光源的光 被充分的扩散从而达到良好的照射效果,从而提高了照明式按键装置的操作性、安全性和 耐用性。

图1是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式按键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式按键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照明式按键装置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橡胶键4的孔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图6是以往的照明式按键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另一种以往的照明式按键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2按键装置3 键头4橡胶键5 光源6 空间7粘接部8 突起9、9'孔10开关部11安装部12设备内部的空间[0036]13开关按压部14薄壁部15前面板突起16安装槽17 沟槽18安装槽壁19 基板20电子设备20a设备主体20b安装支架20c前面板20d装饰面板20e开闭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对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式按键装置1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图1是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式按键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安装了 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式按键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子设备20是一种可以被安装在车辆或船舶上的音频播放 器,该音频播放器具有CD/DVD播放器、硬盘播放器、收听广播等功能。电子设备20具有设备主体20a、安装支架20b、前面板20c、装饰面板20d和开闭按 键20e。设备主体20a是内置有电子电路和/或各种播放器的金属制壳体。设置在设备主 体的前侧(即面向操作者一侧)的安装支架20b由合成树脂制成。在安装支架20b的前侧 设置有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前面板20c,该前面板20c能够相对于设备主体进行开闭。当操作 开闭按键20d时,前面板20c会以下端部为轴旋转大约90度,从而从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 变为打开状态。在打开状态下,可以通过设置在前面板20c上的插入口(未图示)插入或 取出⑶、DVD、移动存储器等设备。在前面板20c的前侧还配置有由合成树脂或金属等制成 的装饰面板20d。在前面板20c的内部设置有电路基板(未图示),在该电子基板上安装有可进行按 压操作和/或旋转操作的开关,通过对该电路基板上的开关部进行按压、旋转等的操作输 入各种操作信号,从而实现各种操作。为了对上述电路基板上的开关部进行按压、旋转等操 作,在前面板20c上设置有包括按键装置1、按键装置2在内的多个按键装置,并且各按键装 置被设置为突出于装饰面板20d。下面,本实用新型主要对图中的按键装置1进行说明。图3是沿图2中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图3中示出了照明式按键装置1的结构,还示出了照明式按键装置1、前面板20c和装饰板20d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中,照明式按键装置1,具有键头3,由具有透光性的合 成树脂形成;橡胶键4,由具有透光性的橡胶材料形成,设置在键头3的下方;以及光源5, 配置在橡胶键4的下方,并向橡胶键4照射光。此外,照明式按键装置1中的橡胶键4的下方与电路基板19上的开关部10相对配置。在键头3的下表面和橡胶键4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空间6,在该空间6的周边部,利用粘接剂将键头3和橡胶键4固定在一起,所述空间6的周边部是图中的粘接部7,粘接剂 优选使用UV胶等,UV胶(又称无影胶、紫外光固化胶)是指必须通过紫外线光照射才能固 化的一类胶粘剂。在橡胶键4的上表面上设有朝向另一个表面突出的突起8,该突起8与橡胶键4的 上表面一体地成型。并且,如图3所示,突起8与键头3的下表面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隔 开了一定的间隙。如图3所示,上述按键装置1通过与按键的橡胶键4 一体形成的安装部11安装于 前面板20c。具体的,在前面板20c上立设前面板突起15,在前面板突起15的两侧相对于 前面板20c表面设有沟槽17,上述安装部11设有安装槽16,安装时,该安装部11上的安装 槽16与上述前面板20c的前面板突起15相嵌合,同时安装槽壁18与前面板20c的沟槽17 相嵌合,从而按键装置1得以切实地安装于前面板20c上。然后,装饰面板20d被用螺丝固 定或者嵌合等手段固定于前面板20c,并使按键装置1露出与装饰面板20d表面,美观且便 于用户进行操作。当然按键装置1也可以采用粘接等其他方式安装于前面板20c上。在操作者按压键头3时,作用在键头3上的按压力经由粘接部7传递给橡胶键4, 橡胶键4受到按压力而使设置在橡胶键4上的薄壁部14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按键装置1 整体向下方移动,使得设置在橡胶键4上的开关按压部13到达设置在基板19上的开关部 10,操作者继续对键头3施压,压力经由开关按压部13按压开关部10,从而实现对开关部 10的按压操作。当操作者结束按压动作时,由上述薄壁部14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恢复力 与来自开关部10的恢复力一起使按键装置10向上方移动,最终恢复到上述按压操作之前 的位置。由于粘接部7与橡胶键4的上表面的周边部接触,在按压键头3的力通过粘接部 7传递给橡胶键4时,橡胶键4的上表面的周边部受到压力,而上表面的中央部分(与空间 6中的气体接触的部分)不受力,因此上表面的中央部分会向上突出(拱形)变形,该变形 使得突起8变为与键头3的下表面的中央部接触的状态。由于突起8与键头3的下表面的 中央部接触,与没有设置突起8的情况相比,能够限制在按压按键时橡胶键4发生较大程度 的变形,抑制了空间6内的气体被较大程度地压缩,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在键头和橡胶键之 间产生裂缝或小孔。此外,由于突起8与键头3的下表面的中央部接触,还使按键装置1能 够获得良好的触感。在按压按键时,由于突起8与键头3的下表面的中央部接触,就会透过透明的键头 看到由于接触产生的阴影,从而影响外观。但是,由于该接触的部位正好被手指等按压物遮 挡,因此操作者不会看到由于突起8与键头3相接触而产生的阴影。另外,为了使照射光的分布更加均勻,还可以在键头3的下表面上设置褶皱面(未 图示),进一步扩散来自光源5的光线。另外,图3中示出了突起8与橡胶键4的上表面一体地成型的情况,当然突起8也 可以与橡胶键4相对独立设置。在车辆或船舶等的高温环境下,密闭的空间6中的气体膨胀而导致空间6中的空 气压力变大,因此可能会对按键操作的触感造成影响,也可能导致在键头3和橡胶键4之间的粘接部7产生裂缝或小孔。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在橡胶键4中设置连通空间6和设备内部的孔9。例如,如图3所示,在突起8的两侧,对称地设置2个在上下方向上贯穿橡胶键4 的孔9。由于孔9连通空间6与设备内部的空间12,当进行按压操作,空间6的空气受到压 缩时,空间6中的空气就会经由孔9流入空间12,从而能够降低空间6中的气体的压力使其 与设备内部的气体压力一致。图3中设置了两个孔9,但是孔9的数量不仅限于2个,也可以是1个或多个,当 然孔也不必须对称设置。孔9在上述橡胶键4上表面上的开口位置可以是橡胶键4表面与 空间6接触的部分上的任意位置,孔9的形式也不限于图3中所示以直线的形式贯穿橡胶 键4,还可以是以斜线的形式贯穿橡胶键4并连通空间6与空间12。此外,如图5所示,该 孔还可以是以曲线的形式贯穿橡胶键4并连通空间6与空间12。图5是表示橡胶键4的孔 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中示出的孔9'与图1中的孔9具有不同的形状,该孔9'经过曲线 的通路与设备内部连通。总之只要是能够贯穿橡胶键4且连通空间6和空间12的任何形 式的孔都可以。另外,在按键的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调整突起8的大小,也可以将突起 8设置成多个,从而进一步可靠地保证按键的触感,防止在键头3和橡胶键4之间产生裂缝 或小孔。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照明式按键装置的剖视图。在该照明式按键装置中,突起8没有设置在橡胶键4的上表面上,而是与键头3 — 体地设置在了键头3的下表面上。第二实施方式中突起8的设置位置虽然与第一实施方式 不同,但所起到的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完全相同。在按压按键时,橡胶键4会受力产生变形,从而突起8与橡胶键4的上表面的中央 部接触。按压产生的压力经由键头3使橡胶键4受压,使薄壁部14产生弹性变形,整个按键 向下方移动,最终橡胶键4上的开关按压部13到达设置在基板上的开关部(未图示),继续 施压,压力经由开关按压部13按压开关部,从而实现对开关部的按压操作。当按压结束时, 上述薄壁部14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弹性恢复力与来自开关部的恢复力一起使按键恢复到 上述按压操作之前的位置。在按压按键时,突起8能够防止橡胶键4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形,这很大程度地增强 了按键时的触感,并且抑制了空间6内的气体被更大程度地压缩,从而防止在键头和橡胶 键之间产生裂缝或小孔。此外,也可以将突起8既设置在橡胶键4的上表面上,又设置在了键头3的下表面 上。
权利要求一种照明式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键头,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橡胶键,由具有透光性的橡胶材料形成,设置在上述键头的下方;以及光源,配置在上述橡胶键的下方,并对上述键头进行照光,在上述键头的下表面和上述橡胶键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空间,在该空间的周边部用粘接剂将上述键头和上述橡胶键固定在一起,在形成上述空间的上述键头的下表面和上述橡胶键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有朝向另一个表面突出的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式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起与上述另一个表面之间隔开一定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式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橡胶键中设置有连通上述空间和设备内部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式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孔是贯穿上述橡胶键的上下方向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式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起的数量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式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与上述空间的上述键头的下表面和上述橡胶键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一体 地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使来自光源的光被充分的扩散,且让用户获得良好感触的照明式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键头,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橡胶键,由具有透光性的橡胶材料形成,设置在上述键头的下方;以及光源,配置在上述橡胶键的下方,并向上述键头照射光,在上述键头的下表面和上述橡胶键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空间,在该空间的周边部上述键头和上述橡胶键接触的部分利用具有透光性的粘接剂固定在一起,在形成上述空间的上述键头的下表面和与该键头的下表面相对的上述橡胶键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有朝向另一个表面突出的突起。
文档编号H01H13/14GK201601049SQ201020116770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
发明者加藤干雄, 金延明 申请人:阿尔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