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56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主要用于汽车电源、大灯和空调等起动电流较大 的场合,它既要求继电器的体积较小,同时又要求它的负载大。该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包 括底座、线圈架、铁心、动触片、静触片、轭铁和衔铁,动触片的前部设置有动触点,静触片的 前部设置有静触点,线圈是由漆包线绕设在线圈架上,线圈的两引线端分别连接引线片,线 圈架设置有供铁心穿过的通孔,铁心一端与轭铁连接,轭铁前端的弯折部与动触片的后部 的弯折部分连接,动触片的前部衔铁铆接,底座上设置有动触片插孔、静触片插孔和引线片 插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809856Y的《一种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就披露了 动、静触点分布在线圈架一侧且邻近底座部位的继电器。目前市场上也有将线圈架直立放 置,动、静触点分布在线圈架下方的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即触点组位于底座和线架之间的空 间内。采用上述继电器的触点组分布结构,虽然也能满足使用要求,但组装起来不方便,尤 其是动、静触点分布在线圈架下方的继电器,工艺性差,故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组 装方便、工艺性好的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不 仅组装方便,而且防振动性能好的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接触系统和磁路系统,其中接触系统包括设置有静触点的静触片 和设置有动触点的动触片,所述磁路系统包含线圈、铁心、衔铁和L形轭铁,所述线圈是由 漆包线绕设在立直的线圈架上,线圈的两引线端分别连接引线片,所述的线圈架中部设置 有通孔,上述铁心穿过该通孔后的下端与所述轭铁的横向部相固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 动触片插脚插入的第一插孔、供静触片插脚插入的第二插孔和供所述引线片插入的第三插 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插孔两旁的底座上分别开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的静触片 设计成横置的U形结构,该静触片的下横向部容纳在上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的静触片插 脚相连接,所述的静触点设置在所述静触片的上横向部上;所述的第二凹槽内设有将所述 的静触片的下横向部和所述轭铁的横向部相分隔的绝缘片;而所述的动触片设计成L形, 该动触片的竖向部与所述轭铁的竖向部相固定,该动触片的横向部位于所述线圈架的上 方,所述的衔铁位于所述铁心上端之上并固定于所述动触片的横向部,所述的动触点设置 在该动触片的横向部端部而与所述的静触点相对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动触片的竖向部和横向部的结合部位设有按压 住所述衔铁一端的L形弯折部,利用该弯折部可以防止衔铁,防止衔铁在上下方向上跳动。[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先方案,所述线圈架上表面上还可以设有与所述衔铁 另一端端面相抵的限位块,利用该限位块则可以防止衔铁在水平方向上出现前冲现象。由于本继电器是应用于汽车上的,为了防止动触片横向部的端部过度回复,在线 圈架上还可以固定有位于所述动触片横向部的端部上方的金属定位片,通过定位片的限 位,以达到限制动触片横向部的端部的回跳范围,同时可防止大负载状况下的熔融现象。较好的方案是,所述线圈架的上部侧面还可以开有限位所述静触片的上横向部的 限位槽,以便于组装定位静触片,同时也确保了触点接触的可靠性。较实用的方案是,所述引线片的上端开有供电阻引脚搁置的凹部,并在所述引线 片侧面具有邻近于该凹部的凸台,以方便组装和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动触片的横向部放置在线圈架之上,且静触 片设计成横置的U形结构,并利用绝缘片使得静触片下横向部与轭铁、铁芯相分隔,因而 本实用新型中接触系统的触点组可以位于继电器的上方部位,从而明显地方便了产品的组 装、调试而具有工艺性强的特点;再者,借助于动触片上的弯折部和线圈架上的限位块,可 以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衔铁的上下和左右移动,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抗冲击、防振动 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掉罩壳);图2为图1中的局部立体解图;图3为图2中各部件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该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上的接触系统 2和磁路系统3,其中,接触系统包括静触片21、L形动触片22以及静触片插脚23和动触片 插脚24,静触片设计成横置的U形结构,静触点(图中未示)设置在静触片的上横向部上, 该静触片的下横向部与静触片插脚23制成一体件。所述磁路系统3包含有线圈、铁心32、 衔铁33和L形轭铁34,线圈是由漆包线31绕设在立直的线圈架35上,线圈的两引线端分 别通过引线针8连接有引线片4,线圈架35中部设置有通孔351,上述铁心穿过该通孔后的 下端与轭铁34的横向部相固接,轭铁的竖向部与动触片插脚24相铆接固定,同时,轭铁的 竖向部与动触片22的竖向部相铆接固定;上述动触片22的横向部位于线圈架35上方,衔 铁33位于铁心32上端上方并与动触片的横向部中部相铆接固定,动触点(图中未示)设 置在动触片的横向部端部。底座1上设置有供动触片插脚24插入的第一插孔11、供静触片插脚23插入的第 二插孔12和供所述引线片4插入的第三插孔13,第二插孔两旁的底座上分别开第一凹槽 14和第二凹槽15,该静触片的下横向部容纳在上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的第二凹槽内设有将 所述的静触片的下横向部和所述轭横向部相分隔的绝缘片5。为了防止衔铁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跳出,动触片竖向部和横向部的结合部位设有按 压住所述衔铁一端的L形弯折部221,同时在线圈架35上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衔铁另一端端面相抵的限位块352。在所述线圈架的上部侧面还开有限位静触片竖向部的限位槽353,以 保证静触片的可靠限位。所述的线圈架上还固定有位于动触片横向部的端部上方的金属定位片6,利用该 金属定位片可以限制动触片的回跳范围,同时可防止大负载状况下的熔融现象。所述引线片4的上端开有供电阻7引脚搁置的凹部41,用来焊接电阻,并在所述引 线片侧面具有邻近于该凹部的凸台42,用来焊接引线针8。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上的接触系统(2)和磁路系统(3),其中接触系统(2)包括设置有静触点的静触片(21)和设置有动触点的动触片(22),所述磁路系统(3)包含有线圈、铁心(32)、衔铁(33)和L形轭铁(34),所述线圈是由漆包线(31)绕设在立直的线圈架(35)上,线圈的两引线端分别连接引线片(4),所述的线圈架中部设置有通孔(351),上述铁心穿过该通孔后的下端与所述轭铁(34)的横向部相固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动触片插脚插入的第一插孔(11)、供静触片插脚(23)插入的第二插孔(12)和供所述引线片插入的第三插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插孔两旁的底座(1)上分别开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所述的静触片(21)设计成横置的U形结构,该静触片的下横向部容纳在上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的静触片插脚(23)相连接,所述的静触点设置在所述静触片的上横向部上;所述的第二凹槽(15)内设有将所述的静触片的下横向部和所述轭铁的横向部相分隔的绝缘片(5);而所述的动触片(22)设计成L形,该动触片的竖向部与所述轭铁的竖向部相固定,该动触片的横向部位于所述线圈架(35)的上方,所述的衔铁位于所述铁心(32)上端之上并固定于所述动触片(22)的横向部,所述的动触点设置在该动触片横向部的端部而与所述的静触点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的竖向 部和横向部的结合部位设有按压住所述衔铁一端的L形弯折部(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 (35)上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衔铁另一端端面相抵的限位块(35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架 (35)上还固定有位于所述动触片横向部的端部上方的金属定位片(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的 上部侧面开有限位所述静触片的上横向部的限位槽(35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片(4) 的上端开有供电阻(7)引脚搁置的凹部(41),并在所述引线片侧面具有邻近于该凹部的凸 台(4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其在原有的底座、线圈架、铁心、动触片、静触片、L形轭铁和衔铁等基础加以改进,即,在底座上开有分别位于静触片插脚插孔旁的第一、第二凹槽,U形静触片的下横向部容纳在第一凹槽内并与静触片插脚相连接,静触点设置在静触片的上横向部上;第二凹槽内设有将静触片的下横向部和轭铁的横向部相分隔的绝缘片;L形动触片的竖向部与轭铁的竖向部相固定,该动触片的横向部位于线圈架的上方,衔铁位于铁心上端之上并固定于动触片的横向部,动触点设置在该动触片横向部的端部。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使触点组位于继电器的上方部位,从而明显地方便了产品的组装、调试而具有工艺性强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H50/54GK201655693SQ20102015746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8日
发明者李学东, 杨晓厦 申请人:宁波华冠电子有限公司;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