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622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塑壳断路器,特别是一种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多极低压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中,连接机构位于单极单元盒之间 并且通过连接片铰接在断路器操作机构侧板上,用于连接断路器操作机构、并且驱动多个 单极单元的动触头模块转动而完成合、分闸操作。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77818A公 开了一种具有单极单元的多极断路器。这种结构形式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在断路器的多个 单极单元中设有用于容纳转子的圆形容腔,而旋转双断点的两个断点对称的分布在容腔两 侧,为了保证两个断点的接触压力相同和接触可靠性,需要转子精确定位在容腔的中心位 置,而上述结构通过连接片铰接在操作机构侧板上,即以转子的中心为铰接点,而操作机构 侧板架设在单极单元盒上,铰接点与单极单元盒的圆形容腔中心之间存在位置偏差,不能 有效保证转子定位在容腔的中心位置;其次,连接机构通过短轴铆接在侧板上,是悬臂梁结 构,断路器的机械寿命要求较高,长期合、分闸操作容易致短轴挠度变形而引起机械故障。 而且在现有技术中,连接机构中的连杆直接套在轴上,连杆在轴上转动,由于在整台断路器 中,此连杆带动动触头分合间,是关键受力元件,连杆直接套在轴上,轴孔配合间隙大,转动 摩擦力大,磨损严重,连杆中心会偏移,直接影响到动触头的位置,产品的超行程和触头压 力会同时减小,进而影响整台产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所述的这种多极旋 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中不能有效保证动触 头与静触头接触与断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由操作机构和两个以上数目的单 元盒构成,所述的操作机构设置在一个壳体中,操作机构中设置有一个下连杆,所述的两个 以上数目的单元盒与所述的壳体并列设置,壳体与相邻的单元盒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单 元盒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机构,任意一个单元盒中均设置有触头系统,任意一个所述的触头 系统中均设置有动触头模块,任意一个所述的动触头模块均由转子和内嵌在所述的转子内 的动触头构成,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转子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孔和一个第二孔,任 意一个所述的连接机构均由连杆、轴承和支撑轴构成,所述的连杆由板件构成,连杆的两端 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孔和一个第二连接孔,连杆的中间设置有一个第三连接孔,连杆通过 第三连接孔套设在的所述轴承的外保持架上,连杆与轴承过盈配合,所述的支撑轴穿过轴 承的内保持架,支撑轴与轴承过盈配合,支撑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壳体或者单元盒 的侧壁的一个孔中,在全部连杆的第一连接孔中穿设有一个第一传动轴,所述的第一传动 轴穿过全部转子的第一孔,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的下连杆固定连接,在全部连杆的第二连接孔和全部转子的第二孔中穿设有一个第二传动轴。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是滚动轴承。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第一传动轴穿过所有连杆中的第一连接孔,并穿过动 触头系统所有转子中的第一孔,同时与操作机构的下连杆连接;第二传动轴穿过所有连杆 第二连接孔,并穿过动触头系统所有转子的第二孔,操作机构的运动通过下连杆、第一传动 轴和第二传动轴传递到各个单元盒中触头系统,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合动作。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多极旋转 双断点塑壳断路器中将连接机构的支撑轴两端都支撑在相邻壳体的侧壁上,形成简支梁结 构,可避免其变形;同时连杆与轴承、轴承与支撑轴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减小了配合间 隙,定位准确,而且减小了连杆运动时的摩擦力,延长了断路器使用寿命;而且第一传动轴 和第二传动轴在每一个单元盒之间都设有支撑点,可防止传动轴在远离操作机构支撑点时 变形,保证远离操作机构的单元盒内动静触头接触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中的动触头模块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中的传动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中的连接机构与单元盒之间连 接的一个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中的连接机构与单元盒之间连 接的另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包 括操作机构1和多个单元盒3,多个单元盒3并排设置,构成断路器的多个极,操作机构1与 相邻的单元盒3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2,相邻的单元盒3之间也设有连接机构2,单元盒3 中设有触头系统,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34、静触头35和动触头模块33,动触头模块33由转 子36和内嵌于转子内的两个动触头37构成,其中,在断路器中还设置有第一传动轴41和 第二传动轴42,在转子36上设置有第一孔361和第二孔362,连接机构2包括连杆23、轴承 22、支撑轴21,连杆23由一个板件构成,连杆23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31和第二连 接孔232,连杆中间设置有第三连接孔233,连杆23通过第三连接孔233过盈配合套设在轴 承22的外圈,支撑轴21通过过盈配合穿过轴承22的内圈,在操作机构1两侧边的连接机 构支撑轴21的一端铆接在操作机构壳体的侧板12和侧板13的孔121和孔131中,支撑轴 21的另一端安装在相邻的单元盒的壳体31和壳体32的孔311和孔321中,相邻两个单元 盒3之间的连接机构的支撑轴21两端都装在单元盒的壳体的孔311、孔321中,第一传动 轴41穿过所有连接机构的第一连接孔231,并穿过所有转子36的第一孔361,并且与操作 机构1的下连杆11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42穿过所有连杆的第二连接孔232,并穿过所有 转子36的第二孔362。[0015]进一步的,轴承22是滚动轴承。进一步的,转子上的第一孔361和第二孔361位于转子36的同一 直径上。
权利要求一种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由操作机构和两个以上数目的单元盒构成,所述的操作机构设置在一个壳体中,操作机构中设置有一个下连杆,所述的两个以上数目的单元盒与所述的壳体并列设置,壳体与相邻的单元盒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单元盒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机构,任意一个单元盒中均设置有触头系统,任意一个所述的触头系统中均设置有动触头模块,任意一个所述的动触头模块均由转子和内嵌在所述的转子内的动触头构成,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转子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孔和一个第二孔,任意一个所述的连接机构均由连杆、轴承和支撑轴构成,所述的连杆由板件构成,连杆的两端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孔和一个第二连接孔,连杆的中间设置有一个第三连接孔,连杆通过第三连接孔套设在的所述轴承的外保持架上,连杆与轴承过盈配合,所述的支撑轴穿过轴承的内保持架,支撑轴与轴承过盈配合,支撑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壳体或者单元盒的侧壁的一个孔中,在全部连杆的第一连接孔中穿设有一个第一传动轴,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穿过全部转子的第一孔,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的下连杆固定连接,在全部连杆的第二连接孔和全部转子的第二孔中穿设有一个第二传动轴。
2.如权利要求1的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是滚动轴承。
专利摘要一种多极旋转双断点塑壳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多个单元盒和连接机构,断路器中设置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连接机构包括连杆、轴承、支撑轴,第一传动轴穿过所有第一连接孔并穿过所有转子的第一孔,并且与操作机构的下连杆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穿过所有连杆的第二连接孔,并穿过所有转子的第二孔。本实用新型中将连接机构的支撑轴两端都设有支撑点,形成简支梁结构,避免其变形;连杆与轴承、轴承与支撑轴之间都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减小配合间隙,定位准确,减小连杆运动时的摩擦力,延长断路器使用寿命;传动轴在每一个单元盒之间都设有支撑点,防止传动轴的变形,保证远离操作机构的单元盒内动静触头接触可靠。
文档编号H01H71/02GK201611639SQ20102016842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日
发明者刘正刚 申请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