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686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尤指供预设电缆线易于对位穿设组 装的信号连接器,由环状主体的嵌扣部接近内部环状柱体的侧缘,供预设电缆线便于组装、 嵌设,达到不破坏电缆线外表铝箔包覆层的目的。
背景技术
在通讯技术不断的创新、进步,不仅在信号传输的质量上要求稳定,需要有快速传 输的功能,则电通讯线材方面,也由早期的扁平缆线进步到圆形电缆线、光纤电缆线等,让 信号通过光纤的快速传输,亦扩充了传输的容量,而于电话、视讯、因特网等各方面,更与国 际快速接轨,达到无远弗界的宽阔领域,并加速了信号传输的质量提升,且在影音视讯传输 的方面,通过电缆线的传送以稳定视讯的信号、质量,即造成在传统的无线电视、卫星电视 之外,加入了有线电视的播放,则让电缆线的应用遍及各地,而电缆线在延伸至室内后,欲 与室内的电子、电气产品衔接时,必须于电缆线的末端组装信号连接器,才可与室内的电 子、电气产品电性衔接;最早期的信号传输的信号连接头,如图10、11、图12所示,是以接头 本体A固接环状主体Al,于内部容置电缆线B后,通过压接用手工具将固定薄套管A2挤压 入环状主体Al内,以咬合夹持电缆线B于接头本体A内,但因环状主体Al皆具有纵向接合 缝All,则容易在受到压固定薄套管A2挤压进入时,没有对准接合缝All处而导至固定薄套 管A2破裂,并于电缆线B遭到外力拉扯或摇动时,导致电缆线B与接头本体A间产生松动 状态,形成电缆线B内部金属导体Bl与电子、电气产品间的接触不良,造成传输的影音视讯 的信号不稳定,组装时需先将固定薄套管A2先套入电缆线B内,再将电缆线B与接头本体 A结合,相当不便。再者,如证书号第M255573号的『信号接头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申请案号第 93200319号,如图13所示,该信号接头C的环状螺帽Cl,为利用凸环Cll供套接管件C2的 环槽C21相对嵌接、扣合,再于套接管件C2内部的套接空间C20内置入圆形轴环C3,并通过 圆形轴环C3的凸阶C31供迫紧套管C4的套接部C41卡制、结合,其实际应用时,不必通过 手工具的压迫组装,而供外部预设电子装置的接头与信号接头C组装时,推动迫紧套管C4 与圆形轴环C3组合后,可以在套接管件C2的套接空间C20内活动位移;但此种信号接头C 的环状螺帽Cl较一般螺帽大、成本高,且只能手动组装操作,不能利用手工具组装,在组装 的紧密度上会较不稳固,且迫紧套管C4的侧边C42,仍距套接管件C2的外侧C22 —段长距 离,于组装电缆线时也无法直接看见迫紧套管C4的侧边C42,组装作业亦困难。另如图14所示,该现有的信号接头C,于环状螺帽Cl的凸环Cll与圆形轴环C3的 外侧面C32之间,为装设有弹簧C5,可以辅助推动圆形轴环C3、迫紧套管C4向另侧推移,供 迫紧套管C4的侧边C42接近套接管件C2的外侧C22,虽可供电缆线B对位嵌入,但必须利 用手动方式组装,容易产生歪斜、偏移等不易组装的情况,且构件多、制造困难、组装不易, 使用时仍不相当不方便。为改良传统信号连接头的缺失,则有业者研发出利用多数套管重复套接、组装的方式,衔接电缆线,如图15所示,是美国专利号第5470257号的同轴电缆连接器,为于螺帽 接头D —侧连接外套筒D1,且外套筒Dl内部一体成型有内套管D2,再于外套筒Dl的开口 侧Dll活动套接有推移套管E,以供电缆线B由推移套管E外侧边El伸入内孔E0,以对位内 套管D2的侧边D21,供手工具顶压推移套管E、电缆线B进入外套筒Dl的内部空间D10,且 电缆线B的中心导体Bl及内绝缘层B2、铝箔包覆层B3再伸入内套管D2的内套孔D20中, 但在实际应用时,为存在有诸多的缺失,如螺接头D —侧的内套管D2侧边D21,与推移套 管E外侧边El之间,为存在一段长距离,欲进行电缆线B组装时,不易供电缆线B的中心导 体Bi、内绝缘层B2及铝箔包覆层B3对位,经常造成中心导体Bl扭曲变形、铝箔包覆层B3 破损,不仅造成组装时的困难与不便,且影响信号传输的不稳定状况。而为了改善现有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缺失,另有业者研发出利用导引方式进行电缆 线组装的连接器,如图16所示,为另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于环状螺帽F —侧分别连设有外 管体F1、内管体F2,且外管体Fl外为连设有外推移筒G,再于内管体F2的内管孔F20 —侧, 连接导引管体F3,并于导引管体F3内部具有内导引孔F30,且导引管体F3 —侧为延伸至外 推移筒G的侧边Gl,则供电缆线B由外推移筒G的侧边Gl对位导引管体F3,则以中心导体 Bl穿入导引内孔F30,而内绝缘层B则抵靠于导引管体F3 —侧,即可通过手工具将外推移 管G、导引套管体F3及电缆线B —同推移进入外管体Fl内部,导引管体F3即由内管体F2 的内管孔F20另侧穿出,以导引电缆线B的中心导体Bi、内绝缘层B2及铝箔包覆层B3,进 入内管孔F20,虽解决了电缆线B对位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时,仍存在不便与麻烦,如(1)此类型的连接器所需的零组件多,在制造组装时即相当耗时、费工,且内管体 F2中套接的导引管体F3在使用一次后即必须丢弃,无法重复利用,亦造成浪费,导致连接 器的成本提高。(2)内管体F2虽套接有导引管体F3,但导引管体F3长度必须延伸至外推移筒G 的侧边G1,在长度过长的情况下,当导引管体F3导引电缆线B进入时,容易发生歪斜、晃动、 摇摆的现象,造成电缆线B进入内管孔F20前,呈现偏移的状态而不易组装,需重新校正、对 位,影响组装的时间延宕。是以,如何解决目前同轴电缆连接器在组装电缆线时的对位不易的问题,且造成 电缆线的中心导体扭曲、变形,铝箔包覆层破损,而影响信号传输呈现不稳定状况,导致信 号质量变差等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 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供快速、准确对位,方 便进行电缆线组装、不破坏电缆线、稳定信号传输质量的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的创设专 利诞生。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包括环状螺帽、 环状主体、内部环状柱体及外部圆形轴环,其中该环状螺帽内部为设有一侧具对接口的内 螺纹,且远离对接口另侧设有卡制部;该环状主体一侧套接于环状螺帽的卡制部,内部为设 有套接空间,并设有可与卡制部嵌扣接合并套设防漏垫圈的嵌扣部,且嵌扣部内则设有贯 通套接空间的嵌制内孔;该内部环状柱体穿设于环状螺帽内部及环状主体的套接空间内,其一侧设有环状止挡部,并由止挡部一侧延设有穿伸入套接空间内的套管,且套管外缘近 止挡部的侧边为设有于环状主体的嵌制内孔形成限位式活动位移的环状迫紧部,而远离止 挡部、环状迫紧部的另侧即设有嵌扣钩部,内部则设有供预设电缆线穿设的对接空间;该外 部圆形轴环套设于环状主体外部,内部设有一侧具收缩孔的结合空间。其中,该环状螺帽、环状主体、内部环状主体为铜、铁或金属合金的金属材质所制 成。其中,该环状螺帽一侧的卡制部为具有阶级状的梯肩,而相对卡制部于环状主体 一侧的嵌扣部,设有与梯肩相互嵌扣的凸扣体,且凸扣体侧边并设有供垫圈套设的卡槽。其中,该内部环状柱体于止挡部侧边分别间隔设置环状迫紧部、一个或一个以上 的限位卡钩,并于环状迫紧部与限位卡钩之间为设有滑移管体。其中,该环状主体于嵌扣部设有凸扣体,且于凸扣体侧边设有供防漏垫圈套设的 卡槽。其中,该环状主体于内部嵌制内孔的内环壁面,设有供内部环状柱体以环状迫紧 部相对卡持的嵌制内孔凹槽。其中,该环状柱体外表面,供预设模具将外部圆形轴环的结合空间包覆,且预设模 具内设有朝环状主体的外径挤压的内环凸缘,则供环状主体朝向嵌制内孔、套接空间连接 位置,凸设成止挡凸缘。其中,该环状主体的套接空间内,供置入具缩合孔的止挡环垫,且止挡环垫的缩合 孔则供内部环状柱体的环状迫紧部穿设。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该连接器的环状螺 帽一侧卡制部,供环状主体的嵌扣部相对套接,内部环状柱体以止挡部伸入环状螺帽内、一 侧套管穿伸入环状主体的套接空间内,而通过套管外缘的环状迫紧部,于嵌制内孔形成限 位式活动位移,另于环状主体外套设外部圆形轴环,以通过外部圆形轴环内结合空间的收 缩孔,供预设电缆线由环状主体外侧对位嵌入内部环状柱体的对接空间,达到组装方便、快 速、不破坏电缆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内部环状柱体于环状螺帽、环状主体内,通过环 状迫紧部形成组装前活动式的位移、组装后稳固定位,且环状主体外部包覆外部圆形轴环, 而外部圆形轴环一侧的收缩孔,供预设电缆线在进入内部环状柱体的对接空间内后,由内 部环状柱体位移至环状螺帽内,且辅助预设电缆线的中心导体、内绝缘层、铝箔包覆层等, 推入对接空间后并快速到位,再将内部环状柱体反向推回套接空间内,即供内部环状柱体 的环状迫紧部卡制在环状主体的嵌制内孔,电缆线的外绝缘层及编织网层,受到外部圆形 轴环的结合空间一侧收缩孔的止挡,将电缆线稳固组装于连接器内部,以达到使用时不易 松动、脱落或分离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时的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缆线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缆线组装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手工具压合的侧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缆线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10为现有电缆线组装的侧视图。 图11为现有电缆线组装时的侧视图。 图12为现有电缆线组装后的侧视图。 图13为现有电缆连接器的侧视剖面图。 图14为现有电缆连接器及电缆线的侧视剖面图。 图15为现有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侧视剖面图。 图16为现有另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侧视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38]1、环状螺帽[0039]10、衔接空间12、卡制部[0040]11、内螺纹121、梯肩[0041]111、对接口122、内缘面[0042]2、环状主体[0043]20、套接空间212、卡槽[0044]21、嵌扣部213、防漏垫圈[0045]210、嵌制内孔214、止挡凸缘[0046]2101、嵌制内孔凹槽22、止挡环垫[0047]211、凸扣体220、紧缩孔[0048]3、内部环状柱体[0049]30、对接空间322、滑移管体[0050]31、止挡部33、套管[0051]32、环状迫紧部34、嵌扣钩部[0052]321、限位卡钩341、外侧缘[0053]4、外部圆形轴环[0054]40、结合空间42、收缩孔[0055]41、导斜面[0056]5、电缆线[0057]51、中心导体54、编织网层[0058]52、铝箔包覆层55、外绝缘层[0059]53、内绝缘层[0060]6、手工具[0061]61、组装基座63、连杆[0062]62、加压扳手[0063]7、模具[0064]71、内环凸缘[0065]A、接头本体[0066]Al、环状主体A2、固定薄套管[0067]All、接合缝[0068]B、电缆线[0069]Bi、中心导体B3、铝箔包覆层[0070]B2、内绝缘层B4、编织网层[0071]C、信号接头[0072]Cl、环状螺帽C3、圆形轴环[0073]C11、凸环C31、凸阶[0074]C2、套接管件C4、迫紧套管[0075]C20、套接空间C41、套接部[0076]C21、环槽C42、侧边[0077]C22、外侧C5、弹簧[0078]D、螺帽接头[0079]D1、外套筒D2、内套管[0080]D10、内部空间D20、内套孔[0081]D11、开口侧D21、侧边[0082]E、推移套管[0083]E0、内孔El、外侧边[0084]F、环状螺帽[0085]Fl、外管体F3、导引管体[0086]F2、内管体F30、导引孔[0087]F20、内管孔[0088]G、外推移筒[0089]G1、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 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利于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组装前 的侧视剖面图、组装时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信号连接器的 结构,包括环状螺帽1、环状主体2、内部环状柱体3及外部圆形轴环4,其中该环状螺帽1外表为呈多边形螺帽状,内部衔接空间10为设有内螺纹11,且内螺 纹11 一侧为设有对接口 111,并于远离对接口 111的另侧设有卡制部12,且卡制部12设有 呈阶级状的梯肩121、内缘面122。该环状主体2内部具有套接空间20,一侧外缘则凸设有嵌扣部21,并于嵌扣部21 具有嵌制内孔210贯通至套接空间20,再于嵌制内孔210的内环壁面设有嵌制内孔凹槽 2101,且嵌扣部21外缘则设有凸扣体211、卡槽212,并于卡槽212内嵌设有防漏垫圈213。[0094]该内部环状柱体3内部具有对接空间30、一侧为设有环状止挡部31,并由止挡部 31 一侧延设有环状迫紧部32,且相对环状迫紧部32于内部环状柱体3外表面另侧,再设置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限位卡钩321,而于环状迫紧部32、限位卡钩321间则形成滑移管体322, 再于环状迫紧部32的限位卡钩321 —侧向外延伸设有套管33,并于远离限位卡钩321的套 管33另侧,为设有倒钩状的嵌扣钩部34。该外部圆形轴环4内部为具有结合空间40,且结合空间40于近中央一侧设有渐缩 状的导斜面41,并由导斜面41另侧延伸有朝外的收缩孔42。上述各构件于组装时,通过环状螺帽1于衔接空间10 —侧的卡制部12,供环状主 体2的嵌扣部21相对嵌扣、组合,且利用嵌扣部21的凸扣体211,卡扣于卡制部12的梯肩 121处、并利用卡槽212内的防漏垫圈213抵持、密合在卡制部12的内缘面122,再利用环 状螺帽1的衔接空间10、环状主体2的套接空间20,供内部环状柱体3穿入,且内部环状柱 体3以止挡部31位于衔接空间10内,而利用环状迫紧部32约略嵌卡于嵌扣部21的嵌制 内孔210处,并供滑移管体322、限位卡钩321、套管33、嵌扣钩部34等,穿伸入套接空间20 中,即供嵌扣部34的外侧缘341延伸至外部圆形轴环4的结合空间40内,且利用预设模 具7将外部圆形轴环4的结合空间40包覆于环状主体2外表面,同时将利用预设模具7的 内环凸缘71朝环状主体2的外径挤压,则供环状主体2向嵌制内孔210内挤压,以朝向嵌 制内孔210与套接空间20的连接位置,凸设成止挡凸缘214,而结合空间40 —侧的导斜面 41、收缩孔42,供内部环状柱体3的嵌扣部34的外侧缘341接近收缩孔42的外侧边,以通 过环状螺帽1、环状主体2、内部环状柱体3及外部圆形轴环4等,组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信号 连接器结构。上述内部环状柱体3的外部所设的环状迫紧部32,为具有表面压花处理的纹路, 亦可为一道或一道以上的环钩体、多个凸点、凸钩等,具有嵌扣卡制于环状主体2的嵌制内 孔210中,并紧嵌扣固定于嵌制内孔凹槽2101的功能,可供内部环状柱体3紧固的组装于 环状主体2的套接空间20内。且利用环状迫紧部32与嵌制内孔210的接触、迫紧面积大 小,以控制迫紧的松紧度,供外部预设电缆线5 (请同时参阅图5所示)穿入内部环状柱体 3的对接空间30内时,通过推移力量即可将内部环状柱体3的环状迫紧部32,轻易的从环 状主体2的嵌制内孔210中脱离,而通过内部环状柱体3外缘的滑移管体322,在嵌制内孔 210中形成活动位移。请参阅图、2、5、6、7、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电缆线组装前的侧视剖 面图、电缆线组装时的侧视剖面图、手工具压合的侧视剖面图、电缆线组装后的侧视剖面 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信号连接器供预设电缆线5组装结合时,是通 过环状螺帽1 一侧组装的环状主体2外的外部圆形轴环4,于收缩孔42内缘的内部环状柱 体3的外侧缘341,供预设电缆线5的中心导体51、铝箔包覆层52、内绝缘层53、编织网层 54及外绝缘层55,进行快速对位、抵持,而可先经由手动方式将中心导体51、铝箔包覆层 52、内绝缘层53等推入内部环状柱体3的对接空间30内,且编织网层54、外绝缘层55则套 设在内部环状柱体3的套管33、嵌扣钩部34外,同时在推移的过程中,亦将内部环状柱体3 的环状迫紧部32,推离环状主体2的嵌扣部21的嵌制内孔210,并供滑移管体322在嵌制 内孔210中滑动,且利用另侧的限位卡钩321,抵靠在嵌制内孔210的侧缘的止挡凸缘214 处,形成轴向限位的作用,并通过环状迫紧部32嵌制、卡固于嵌制内孔210的嵌制内孔凹槽2101处,形成紧固的嵌卡、定位,防止内部环状柱体3被推出环状螺帽1外部,以完成预设电 缆线5与本实用新型信号连接器的组装预备程序。再将预先组装的信号连接器的环状螺帽1、环状主体2、内部环状柱体3、外部圆形 轴环4及预设电缆线5,一同置于预设手工具6的组装基座61上,即可在按压预设手工具6 的加压扳手62时,通过连杆63推动组装基座61上的信号连接器及预设电缆线5,将预设 电缆线5及内部环状柱体3—同推移入环状螺帽1的衔接空间10内,并利用内部环状柱体 3的环状迫紧部32完全嵌扣、卡持在环状主体2的嵌扣部21的嵌制内孔210中,而预设电 缆线5的编织网层54、外绝缘层55,亦同步在套接空间20内滑移,且受到外部圆形轴环4 一侧收缩孔42的止挡,则供内部环状柱体3 —侧嵌扣钩部34嵌入编织网层54内,达到将 预设电缆线5稳固组装于信号连接器的环状螺帽1、环状主体2、内部环状柱体3及外部圆 形轴环4内,并在组装过程中,不会破坏预设电缆线5的中心导体51、不会造成铝箔包覆层 52破损,完成快速对位、组装的作业,而信号连接器在实际使用时,不会与预设电缆线5产 生松动的情况,可以确保预设电缆线5在传输信号时的稳定度,并提升传输信号的质量。请参阅图2、图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组装时的侧视剖面图、较佳 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连接器,可在环状螺帽 1 一侧组装的环状主体2的套接空间20内,置入止挡环圈22,则内部环状柱体3穿入衔接空 间10、对接空间20内,即利用止挡环圈22的缩合孔220,套设于内部环状柱体3的环状迫紧 部32的滑移管体322处,且于滑移管体322在环状主体2的嵌扣部21的嵌制内孔210中 滑移时,即可利用止挡环垫22抵挡环状迫紧部32的限位卡钩321,防止内部环状柱体3在 位移时推出环状螺帽1外,供内部环状柱体3稳固的嵌设在衔接空间10、套接空间20内。是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范围,本实用新型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是通过环状螺帽1于一侧卡制部12组装环状主体 2,再于环状螺帽1的衔接空间10、环状主体2的套接空间20,穿设内部环状柱体3,并供内 部环状柱体3 —侧嵌扣钩部34的外侧缘341,延伸至接近环状主体2外部套设外部圆形轴 环4的收缩孔42外侧,而组装成信号连接器,可达到供预设电缆线5快速、准确对位于内部 环状柱体3的嵌扣钩部34的外侧缘341,方便预设电缆线5组装于环状主体2的套接空间 20内的目的,并在组装预设电缆线5与信号连接器时,不会造成预设电缆线5的中心导体 51扭曲、变形,亦不会导致预设电缆线5的铝箔包覆层52破损,即可达到信号连接器结合预 设电缆线5后,不易松动、脱离、具有稳定传输信号的效用,而供信号连接器稳固连结预设 电缆线5,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结构、装置皆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 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于实际使用时,为可具有下列各项优 点,如(一 )环状螺帽1 一侧的环状主体2外部外部圆形轴环4的收缩孔42内缘,即可 接触内部环状柱体3的嵌扣钩部34的外侧缘341,可供预设电缆线5快速、准确的对位、组 装,并不会造成中心导体51扭曲、变形,亦不会导致铝箔包覆层52破损,可以增加组装的作 业时间、流程与速度,并不会影响预设电缆线5传输信号的质量。(二)环状主体2外部供外部圆形轴环4套接后,以结合空间40 —侧的导斜面41、 收缩孔42,于预设电缆线5穿设入结合空间40内后,受到收缩孔42的止挡、限位,防止预设电缆线5脱离环状主体2,亦不发生松动现象,达到组装稳固的效果。(三)内部环状柱体3的嵌扣钩部34,接近外部圆形轴环4的收缩孔42外侧,不 必利用任何的引导或配件,即可供预设电缆线5快速、准确对位,且使用的零组件少、制造、 加工简易、组装时间短,相当省时、省工并节省经费,符合经济效益。(四)内部环状柱体3的嵌扣钩部34与外部圆形轴环4的收缩孔42外侧之间, 相当接近,可以供预设电缆线5快速、准确的对位、组装,且组装后的预设电缆线5不易歪 斜、偏移,亦不易产生松动、摇晃或脱离的情况,可以将预设电缆线5稳固的连接于信号连 接器,进行稳定的信号传输。故,本实用新型为主要针对信号连接器结构的设计,为利用环状螺帽一侧连设环 状主体,并于环状螺帽的衔接空间、环状主体的套接空间,组装内部环状柱体,并供内部环 状柱体的外侧缘接近环状主体的外侧边,并于环状主体外部再套装外部圆形轴环,而利用 内部环状柱体的外侧缘供预设电缆快速、准确对位组装为主要保护重点,且不会破坏预设 电缆线的中心导体、铝箔包覆层,乃仅使信号连接器与预设电缆组装后,可以稳定传输信号 的优势,且预设电缆线与信号连接器不易产生松动、脱离的情况,组装、结合后相当牢固、紧 实,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 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 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 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创作,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依法提出 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包括环状螺帽、环状主体、内部环状柱体及外部圆形轴 环,其中该环状螺帽内部为设有一侧具对接口的内螺纹,且远离对接口另侧设有卡制部;该环状主体一侧套接于环状螺帽的卡制部,内部为设有套接空间,并设有可与卡制部 嵌扣接合并套设防漏垫圈的嵌扣部,且嵌扣部内则设有贯通套接空间的嵌制内孔;该内部环状柱体穿设于环状螺帽内部及环状主体的套接空间内,其一侧设有环状止挡 部,并由止挡部一侧延设有穿伸入套接空间内的套管,且套管外缘近止挡部的侧边为设有 于环状主体的嵌制内孔形成限位式活动位移的环状迫紧部,而远离止挡部、环状迫紧部的 另侧即设有嵌扣钩部,内部则设有供预设电缆线穿设的对接空间;该外部圆形轴环套设于环状主体外部,内部设有一侧具收缩孔的结合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环状螺帽、环状主体、内 部环状主体为铜、铁或金属合金的金属材质所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环状螺帽一侧的卡制部 为具有阶级状的梯肩,而相对卡制部于环状主体一侧的嵌扣部,设有与梯肩相互嵌扣的凸 扣体,且凸扣体侧边并设有供垫圈套设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内部环状柱体于止挡部 侧边分别间隔设置环状迫紧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限位卡钩,并于环状迫紧部与限位卡钩 之间为设有滑移管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环状主体于嵌扣部设有 凸扣体,且于凸扣体侧边设有供防漏垫圈套设的卡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环状主体于内部嵌制内 孔的内环壁面,设有供内部环状柱体以环状迫紧部相对卡持的嵌制内孔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环状柱体外表面,供预设 模具将外部圆形轴环的结合空间包覆,且预设模具内设有朝环状主体的外径挤压的内环凸 缘,则供环状主体朝向嵌制内孔、套接空间连接位置,凸设成止挡凸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环状主体的套接空间内, 供置入具缩合孔的止挡环垫,且止挡环垫的缩合孔则供内部环状柱体的环状迫紧部穿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信号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尤指供预设电缆线易于对位穿设组装的信号连接器,该连接器的环状螺帽的内螺纹一侧设有对接口、另侧设有卡制部,且卡制部供环状主体的嵌扣部相对套接,环状主体内以套接空间贯通至环状螺帽的衔接空间,供内部环状柱体穿设,并将止挡部伸入衔接空间内、一侧套管穿伸入套接空间内,而通过套管外缘的环状迫紧部于嵌制内孔形成活动位移,套管远离止挡部、环状迫紧部的另侧设有嵌扣钩部,另于环状主体外套设外部圆形轴环,以通过外部圆形轴环内结合空间的收缩孔压迫外部圆形轴环,供预设电缆线由环状主体外侧对位嵌入内部环状柱体的对接空间,达到组装方便、快速、不破坏电缆线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1781093SQ20102017918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
发明者吕月琼 申请人:吕月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