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开关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853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力开关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控制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电压力锅/压力电饭 煲的压力开关控制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的压力开关控制装置都只带有一对动/静弹性导电片,在使用中只能实现一 种开关配合,例如公知技术的电压力锅结构都是内锅和发热板置于外锅托盘上,发热板与 外锅托盘之间有的还设有弹性件,该托盘或弹性件与下方的开关控制装置的动弹性导电片 之间设有连动件,当锅内压力达到工厂设定值时,内锅以及发热板向下运动,驱使外锅托盘 下方的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同时连动件驱动开关控制装置的动弹性导电片弯曲变形,动/ 静弹性导电片的分离,这时控制线路指令继电器切断发热板供电回路,当锅内压力值小于 工厂设定值时,利用上述弹性件或托盘的弹性复位作用,带动连动件向上运动,连动件取消 对动弹性导电片的压力,动弹性导电片复位,恢复与静弹性导电片接触,控制线路指令继电 器把发热板供电回路导通,发热板供电发热,从而实现电压力锅恒压或控压目的。这种结构 的电压力锅,只能提供单一的一种压力控制信号,不能适应需要两种或以上压力控制信号 的需求,存在明显的不足。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压力锅压力开关只能提供单一的压力控制信号的缺点,本实用 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压力开关控制装置方案,该装置可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压力开关 控制信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力开关控制装置,包括 有静弹性导电片和受安装载体驱动变形的动弹性导电片,所述静弹性导电片设有两片或以 上,动弹性导电片只设一片,它们之间成间隔层叠设置。在弹性导电片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微调机构。本装置设有三个或以上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分别与相应的动、静弹性导电片连 接,也可以直接引出三根或以上导线,该导线用于与控制线路连接。该装置可以安装在电压力锅或压力电饭煲外锅托盘底部支架或侧壁支架上,或其 他适当的位置上。所述的弹性导电片上可以设有触点,触点可以是铆接在弹性导电片的一端,动、静 弹性导电片动作时可以输出两种或以上不同压力值的压力开关信号。所述的微调机构为最少一个或一个以上,如果是一个则只需调整中间的动静触点 的距离或弹性导电片的弹性变形行程,另一级的压力可在生产时手动调整弹性导电片触点 距离。如果压力微调机构是两个或以上,则可以分别调节各组动静弹性导电片触点的相对 距离或弹性导电片弹性变形程度。调整时可以通过旋动顶部端面的牙型即可调整螺杆螺纹 啮合,从而调整各级触点的开距或弹性导电片弹性变形程度,实际生产调试过程可依次调好各级压力对应的触点开距或弹性导电片弹性变形程度后,为防止压力微调机构松动,可 以在其端面点少许固定胶。所述的接线端子上可以开有通孔并攻丝,用于外部线路的螺钉连接,通孔上也可 以不用攻丝,用于外部导线的焊接使用。还可以不开孔或开一小通孔,直接用于插接端子使 用。接线端子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弯折成一定角度便于装配。所述的动、静弹性导电片触点分断形式可以分别设计成慢动式和闪动形式,或其 组合形式。触点的接触情况在常态下可以是常开式,也可以是常闭式,或其组合形式。所述的弹性支撑片或动弹性导电片是依靠支撑在内锅及发热板下方的外锅托盘 和/或弹性体在压力状态下的弹性变形及弹性复位来驱动并依次触发各组动静弹性导电 片触点。所述这种压力开关控制装置,只要依次增加弹性导电片及触点、绝缘瓷管垫、接线 端子或弓I出导线便可得到更多的压力开关信号。所述这种压力开关控制装置,可以直接与发热板串接来控制加热情况,也可以与 控制线路连接,提供给控制线路单片机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压力值通断信号,利用单片机I/O 口检测开关信号的通断作为一个取样基准值,再配合安装在发热板中部通孔上的传感器里 面的热敏电阻检测温度,可以实时、连续、精确地判断出当前锅内压力的压力值,从而智能 地调节或显示出锅中压力值以适应不同食物压力烹饪特性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证食物营养 成份不流失、不被破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输出两种或以上的压力开关信号,方便压力锅/ 压力电饭煲具有更多的压力选择功能及更精确的计算出当前锅内压力值,确保压力锅更安 全、更可靠地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控制装置安装在电压力锅上后的的剖视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关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关控制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关控制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压力开关控制装置为常开型,它与控制线路结合使用, 控制线路包括有单片机、控制面板和继电器,在压力锅外锅侧壁装有支架1,支架1上装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开关控制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安装板2、微调螺钉31、32、一片动弹 性导电片4、两片静弹性导电片5、6、弹性支撑片7和四个绝缘瓷管垫8组成,其中弹性支撑 片7-动弹性导电片4-第一静弹性导电片5-第二静弹性导电片6-安装板2依次由上至下 成间隔层叠,它们的尾部之间由绝缘瓷管垫8隔开,用一管状金属铆钉穿过绝缘瓷管垫8把 弹性支撑片7、弹性导电片4、5、6、安装板2和绝缘瓷管垫8铆紧,使它们成悬臂式结构,再 用一螺钉穿过管状金属铆钉的通孔将上述构件安装在外锅支架1上(如附图1所示),在弹
4性支撑片7的上部设有连动件9,而下部设有同时与动弹性导电片4连接的连接件10,每片 弹性导电片4、5、6上分别设有触点41、51、61,且尾部都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还可以引 出引线,引线用与控制线路连接,其中动弹性导电片4设有上触点和下触点,安装板2上设 有两只微调螺钉,第一微调螺钉31直接与第二静弹性导电片6配合,第二微调螺钉32穿过 第二静弹性导电片6上的过孔与第一静弹性导电片5配合,通过旋动微调螺钉31、32,便可 分别调节动弹性导电片4与静弹性导电片5、6之间的相对距离,调节完成后点胶固定两微 调螺钉31、32,方便生产时,设定所需的第一级和第二级设计压力值。烹饪时,按动电压力锅的控制面板按键功能进行烹饪时,当锅内压力增大到一定 值时,压力驱使内锅和发热板一起向下运动,压缩托盘或弹性体产生弹性变形向下运动,同 时下压力经连动件9-弹性支撑片7-连接件10作用于动弹性导电片4,使动弹性导电片触 点41与第一静弹性导电片上触点51接触,从而导通电路,使控制线路得到一个压力信号 值,该压力信号值与设定的第一级压力信号值相同,这时,控制线路会根据该压力开关信号 做相应处理,如在LCD或LED上实时显示此时的工作压力、单片机结合此时的传感器热敏电 阻AD值做出压力运算调整或是否还要继续加压等指令。若设定的是一个较大的压力值或还需要继续增加锅内压力,本装置的动弹性导电 片4在完成上述动作后在压力的作用下会继续作下压运动,直到动弹性导电片4、第一静弹 性导电片5和第二静弹性导电片6同时接触,产生第二级压力信号值,此时控制线路会及时 做出相应处理,如给出压力过高警示或及时做出压力运算调整、修正等。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压力开关控制装置第一级压力对应的触点是一种常闭型 结构,其动弹性导电片4置于两静弹性导电片5、6之间,锅内无压力时,因第一弹性导电片 5靠近绝缘瓷管垫8的一端在零件成型时被弯折成一定角度,故动弹性导电片4与第一静 弹性导电片5为接触状态并有一定的预紧力,当锅内有压力时,由于托盘及弹性件的向下 运动,带动连动件9下压动弹性导电片4,使动弹性导电片4与第一静弹性导电片5同时向 下运动,当锅内压力达到设定的较低压力设定值时,第一静弹性导电片5将被微调机构32 顶部挡住,不再向下运动从而与动弹性导电片4分离,产生压力信号,若设定的是较高的第 二级压力值时,动弹性导电片完成上述动作后继续作向下运动,直至与第二静弹性导电片6 触碰,产生另一种压力信号,只要适当的调节微调螺钉31、32的螺距便可以设定两种不同 的压力设计值,其余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开关控制装置与实施例二相比,取消了弹性支撑片,如图4所示,本装 置第一级压力对应的触点也是常闭型结构,连动件9直接固定安装在动弹性导电片4上,动 弹性导电片4铆有正反面两个触点41,调节时,当锅内压力值达到第一级设定压力时调节 第一微调螺钉31,使动弹性导电片4及第一静弹性导电片5上的触点41、51刚好断开,点胶 固定第一微调螺钉31,便确定了第一级压力设定值,当锅内压力上升至第二级设定值时,调 节第二微调螺钉32,使动弹性导电片4上的触点刚好与第二弹性导电片6上的触点41、61 接触,便完成了第二级压力设定值的调试,安装板2上的两微调螺钉31、32位置没有限制, 可以互换。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压力开关控制装置,包括有静弹性导电片和受安装载体驱动变形的动弹性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弹性导电片设有两片或以上,动弹性导电片只设一片,它们之间成间隔层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弹性导电片相对应 位置处设有微调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力开关控制装置,包括有静弹性导电片和受安装载体驱动变形的动弹性导电片,所述静弹性导电片设有两片或以上,动弹性导电片只设一片,它们之间成间隔层叠设置。在弹性导电片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微调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输出两种或以上的压力开关信号,方便压力锅/压力电饭煲具有更多的压力选择功能及更精确的计算出当前锅内压力值,确保压力锅更安全、更可靠地使用。
文档编号H01H35/26GK201749823SQ20102020584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7日
发明者何义植, 吕忠亮, 温妃四 申请人:吕忠亮;何义植;温妃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