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脱电源线安全公母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9368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松脱电源线安全公母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线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松脱电源线安全公母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家用电器的电源线都是从家用电器里直接接线拉出插在电源插座 上接电使用,例如电暖器的功率一般较大,相对的电源线的线径较粗,在包装时浪费空间, 且电源线和插头在受到挤压时,容易碰伤电器外壳,在电器使用时,操作不当,或是老旧的 插座跟电源线插头接插松动时,引起电弧燃坏电暖器,发生危险事故,或是由于其它的原因 造成电源线损坏时,极不方便更换电暖器的电源线,而不得已拆开电暖器外壳更换电源线, 或是更换整台的电暖器,造成使用者的不便或是资源浪费。一种公母对插的电源插座,就是 在电器上固定一个母插座,然后用一条公母对插电源线引出,一边插入母插座,另一边连接 电源,但是这种公母对插电源线在使用的过程中,公母对接插头可能会由于使用过程中松 动或是没有插到位,而烧坏电源线或是电器,存在安全隐患,很难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适用于电器专用的母插 座和对应的公插头连接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松脱电源线安全公母插座,包括母插座、 电源线,所述的电源线一端连接通用型插头,另一端连接公插头,所述的母插座内腔为四边 形,内腔上设有数个斜角,母插座上部设有活动卡扣,所述的公插头相应位置设有挂钩,外 表面设有数个与斜角对应的斜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在母插座内腔上 设有斜角,对应的公插头上设有斜面,故只有配套定制的公插头可以插入母插座,避免了混 用带来的严重后果,另在母插座表面边上设有活动卡扣,公插头对应位置设有挂钩,如要使 活动卡扣扣上挂钩,那么使用者一定要把公插头插到位后,才能把活动卡扣扣上挂钩,防止 使用时插头松脱,大大提高了使用电器的安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母插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完整电源线结构示意图。图中,1.母插座,2.电源线,3.插头,4.公插头,5.内腔,6.斜角,7.活动卡扣, 8.挂钩,9.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松脱电源线安全公母插座,如图1、2和3所示,包括母插 座1,电源线2,所述的电源线2 —端连接通用型插头3,另一端连接公插头4,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母插座1内腔5呈四边形,角上设有数个斜角6,顶端设有活动卡扣7,所述的公插头 4相应位置设有挂钩8,外表面设有数个与斜角6对应的斜面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松脱电源线安全公母插座,母插座1固定在电器外壳 上,与电器内电路连接,电源线2 —端的公插头4直接插在电暖器的母插座1上面,电源线 的另一头的通用型插头3为常规的电源线插头插在插座上,为了防止消费者使用别的外形 相似的电源线,本实用新型特地在母插座1和电源线2 —端的公插头4上面设有对应的斜 角6和斜面9,限制了使用别的电源线。且常规电源线公母插座,在使用时,使用者很可能没 有插到位,而造成插头接触不良,而烧坏电源线或是家用电器,本实用新型在公母插座上设 用活动卡扣7如果公插头4没有插接到位的话,那么活动卡扣7就不能挂到挂钩8上,迫使 使用者插到位,并确保公母插座插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松脱而烧坏电源线或是电器, 大大增加了安全性。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不是用来限制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 范围,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防松脱电源线安全公母插座,包括母插座(1),电源线(2),所述的电源线(2)一端连接通用型插头(3),另一端连接公插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插座(1)内腔(5)为四边形,内腔(5)上设有数个斜角(6),母插座(1)上部设有活动卡扣(7),所述的公插头(4)相应位置设有挂钩(8),外表面设有数个与斜角(6)对应的斜面(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松脱电源线安全公母插座,包括母插座,电源线,所述的电源线一端连接通用型插头,另一端连接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插座内腔为四边形,内腔上设有数个斜角,母插座上部设有活动卡扣,所述的公插头相应位置设有挂钩,外表面设有数个与斜角对应的斜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在母插座内腔上设有斜角,对应的公插头上设有斜面,故只有配套定制的公插头可以插入母插座,避免了混用带来的严重后果,另在母插座表面边上设有活动卡扣,公插头对应位置设有挂钩,如要使活动卡扣扣上挂钩,那么使用者一定要把公插头插到位后,才能把活动卡扣扣上挂钩。防止使用时插头松脱,大大提高了使用电器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H01R31/06GK201750019SQ201020219830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林景在 申请人:林景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