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969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同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同轴连接器,尤其是适用于一种电路板对电路板、电 路板对射频模块或者射频模块对射频模块间的信号互连连接。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路行业呈现紧凑性和集成模块式发展,对射频信号互连的精度和性 能的稳定性要求日趋提高,但在行业应用中,为了便于制造和成本节约,待连接的两个对象 (例如电路板或模块)的相对位置精度做得越来越低,从而对互连技术板间可允许的轴向 与径向偏移范围要求越大越好。然而,传统的同轴连接器的角度转动以及允许的偏转范围还是比较小,无法满足 待连接对象的要求。而且,为保证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往往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同轴连接器。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转接器以及与所述转接器相适配的插座连接器,所述转接 器包括第一外部导体、第一中心导体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一中心导体之间的 第一绝缘介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相互接触的第二外部导体、与所 述第一中心导体相互接触的第二中心导体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和第二中心导体 之间的第二绝缘介质,所述第一中心导体包括哑铃形主体以及由所述哑铃形主体轴向延伸 形成的鱼叉形弹臂,所述哑铃形主体为中间细、两端粗的结构,在所述第一中心导体与所述 第一绝缘介质之间形成环形间隙。优选地,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包括座体及与所述座体一体连接的固定插脚,所述座 体内设置收容所述转接器的喇叭形开口。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介质为中空的圆筒状,并于一端设置卡勾。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介质包括圆筒和端面,所述圆筒为管状,内设收容空腔,一 端延径向向外延展,形成圆环状的端面。优选地,所述端面中心处设有圆锥孔,并沿径向方向设置条形槽。优选地,所述圆锥孔和所述条形槽的深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端面边缘设置至少一个缺口。优选地,所述缺口为半月形。上述同轴连接器中,由于所述哑铃形主体为中间细、两端粗的结构,第一中心导体 与其外面的第一绝缘介质之间会形成一个环形间隙,这样,在转接器本身及其与插座连接 器插接后的区域内形成阻抗可以相互补偿的匹配区,从而降低了所述转接器与插座连接器 插接后的阻抗不连续性,有效保证了产品的射频性能。由于上述同轴连接器结构的补偿性, 也降低了对匹配精度的要求,从而也可允许较高的偏移量。上述同轴连接器通过插座连接和转接器的配合使用,结构简单,同时降低了配合精度的要求,性能更加稳定可靠。在第二绝缘介质的端面设有圆锥孔,可以避免第二绝缘介 质产生的毛边或披缝引起的产品放置歪斜,使得焊接的更加平整;同时,设置在端面内的条 形槽与外部空气连通,因此可以避免因发生虹吸现象而导致焊接不充分现象,大大提高了 插座连接器焊接的牢固性;进一步的,在端面边缘设有半月形的缺口,与电路设备配合形成 一个间隙,该间隙收容了在焊接过程中干涉挤出的塑胶料部分,在组装到外部导体内孔的 过程中不会发生内应力,从而有效防止了内应力引起的绝缘介质变形现象。上述同轴连接器中,转接器的第一中心导体的齿块与第一绝缘介质之间形成的中 空间隙为标准阻抗区;该第一中心导体的鱼叉形弹臂与第二绝缘介质形成的区域为低阻抗 区,该转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扣合时之间所形成的空隙为高阻抗区,该低阻抗区与高阻抗区 实现了互补,而同轴连接器在整体性能上达到互连通道阻抗匹配的作用。

图1为一实施例中同轴连接器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的第二中心导体的剖面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转接器的剖面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转接器的第一外部导体的俯视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转接器的第一外部导体的结构图;图6为一实施例中转接器的第一绝缘介质的剖面图;图7为一实施例中转接器的第一中心导体的剖面图;图8为一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的结构图;图9为一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的第二外部导体的俯视图;图10为一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的第二外部导体的剖面图;图11为一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的第二绝缘介质的剖面图;图12为一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的第二绝缘介质端面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3、图8,该同轴连接器包括转接器100以及与所述转接器 100相适配的插座连接器200,转接器100包括第一外部导体110、第一中心导体130以及填 充于第一外部导体110和第一中心导体130之间的第一绝缘介质120。而插座连接器200 包括与第一外部导体110相互接触的第二外部导体210、与所述第一中心导体130相互接触 的第二中心导体230以及填充于第二外部导体210和第二中心导体230之间的第二绝缘介 质220,其中图3示出了一实施例中转接器的结构,该转接器100中,第一外部导体110设置于 转接器100的外侧;第一绝缘介质120剖面为双T形对称布置,且紧贴设置于中空的第一外 部导体110内侧;第一中心导体130卡接在剖面为双T形的第一绝缘介质120中部。如图5所示,具体地,第一外部导体110向内凹陷形成中间小两端大的收容空间, 两端向外突出形成突块112,中部设有凸棱台111。如图6所示,第一绝缘介质120为筒状,与第一外部导体110紧贴设置,向内收拢 形成圆环123,一端设有卡勾121,以圆环123为界,相应地形成第一收容室140和第二收容室 150。如图7所示,并结合图2,第一中心导体130套接于第二中心导体230中,包括哑铃 形主体131以及由该哑铃形主体131两端轴向延伸所形成的一对鱼叉形弹臂132。如此实 施例所示,该tt铃形主体131是中间细而两端粗的结构,在第一中心导体与第一绝缘介质 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图8示出了一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的结构,该插座连接器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 二外部导体210、第二绝缘介质220以及第二中心导体230。第二绝缘介质220设置在中空 的第二外部导体210内,第二中心导体230的一端嵌套在第二绝缘介质220中,从而第二绝 缘介质220将第二外部导体210和第二中心导体230相互绝缘地连接在一起。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外部导体210包括座体214以及与座体214 —体连接的 固定插脚212。座体214内设置收容转接器100的喇叭形开口 211,座体214的一端与固定 插脚212相连,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插脚212的数量为四个,等间距地分布在座体214的圆 周上,与PCB板焊接连接。如图11所示,第二绝缘介质220包括圆筒222和与所述圆筒222连接成一体的端 面223。圆筒222为管状,内设有贯穿所述圆筒222的收容空腔2220。圆筒222 —端延径 向向外延展,形成圆环状的端面223。第二绝缘介质220被收容于第二外部导体210的喇叭 形开口 211中,其端面223设置于第二外部导体210的阶梯处,圆筒222设置在喇叭形开口 211处且在圆筒外侧设有勾形槽2222。结合图12所示,该第二绝缘介质220的端面223中 心处内凹为圆锥孔225,且沿端面223的径向设有与圆锥孔225同等深度的条形槽226,同 时在端面223的边缘设置一个或多个缺口 227,优选的,该缺口 227为半月形,使得在装配后 与第二外部导体210形成空隙。如图2所示,第二中心导体230套接于第二绝缘介质220中,包括焊接端231和接 触端232。接触端232内设有空腔2320,外壁设有凸起2322。接触端232插入第二绝缘介 质220中圆筒222的收容空腔2220中,由于接触端232插入第二绝缘介质的圆筒222时引 起圆筒222适当压缩而产生一定的变形,便于接触端232插入第二绝缘介质220的圆筒222 内,凸起2322有利于第二中心导体230在第二绝缘介质220中的固定。焊接端231设置于 与第二外部导体210的固定插脚212等长的空间中。如图1所示,在插座连接器200安装过程中,第二外部导体210的固定插脚212以 及第二中心导体230插入且固定电路设备中(例如电路板或射频模块),具体地,通过焊接 的方式固定在电路设备中。在焊接的过程中,第二绝缘介质220的端面223与电路板接触, 焊接用的锡膏会沿着固定插脚212或焊接端231向上爬升,由于条形槽226与外部空气连 通,因此可以避免因发生虹吸现象而导致焊接不充分现象,大大提高了插座连接器200焊 接的牢固性;同时,端面223中心处的圆锥孔225,可以避免第二绝缘介质220产生的毛边 或披缝引起的产品放置歪斜,使得焊接的更加平整。缺口 227与电路设备配合形成间隙,该 间隙收容了在焊接过程中干涉挤出的塑胶料部分,在组装到外部导体内孔的过程中不会发 生内应力,从而有效防止了内应力引起的绝缘介质变形现象。参见图1,并结合图2至12,同轴连接器的装配过程中,插座连接器200插入电路 设备,转接器100的第一中心导体130插入到插座连接器200的第二中心导体230的接触 端232的空腔2320内,通过转接器100的第一中心导体130的鱼叉形弹臂132紧扣第二中
5心导体230的接触端232的空腔2320内壁。相应的,插座连接器200的第二绝缘介质220 的圆筒222插入转接器100的第一收容室140或第二收容室150中;第二绝缘介质220的 圆筒222外侧的勾形槽221与转接器100的第一绝缘介质120的卡勾121相扣合,第一外 部导体110两端的突块112与第二外部导体210的喇叭端面的内表面相顶接。此外,该转 接器100的另外一端也采用相同的方式与另一插座连接器200进行相扣合。装配完毕,转接器100的哑铃形第一中心导体130的中部131与第一绝缘介质120 之间形成的中空间隙为标准阻抗区;该哑铃形第一中心导体130的鱼叉形弹臂132与第一 绝缘介质120形成的区域为低阻抗区,该转接器100与插座连接器200扣合时之间所形成 的空隙为高阻抗区,该低阻抗区与高阻抗区实现了互补,而同轴连接器在整体性能上达到 互连通道阻抗匹配的作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转接器以及与所述转接器相适配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包括第一外部导体、第一中心导体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一中心导体之间的第一绝缘介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相互接触的第二外部导体、与所述第一中心导体相互接触的第二中心导体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和第二中心导体之间的第二绝缘介质,所述第一中心导体包括哑铃形主体以及由所述哑铃形主体轴向延伸形成的鱼叉形弹臂,所述哑铃形主体为中间细、两端粗的结构,在所述第一中心导体与所述第一绝缘介质之间形成环形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包括座体及与 所述座体一体连接的固定插脚,所述座体内设置收容所述转接器的喇叭形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介质为中空的圆筒 状,并于一端设置卡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介质包括圆筒和端 面,所述圆筒为管状,内设收容空腔,一端延径向向外延展,形成圆环状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中心处设有圆锥孔,并沿 径向方向设置条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孔和所述条形槽的深度 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边缘设置至少一个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半月形。
专利摘要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转接器及与转接器相适配的插座连接器,转接器包括第一外部导体、第一中心导体以及填充于第一外部导体和第一中心导体之间的第一绝缘介质,插座连接器包括与第一外部导体相互接触的第二外部导体、与第一中心导体相互接触的第二中心导体以及填充于第二外部导体和第二中心导体之间的第二绝缘介质,第一中心导体包括哑铃形主体和由哑铃形主体轴向延伸的鱼叉形弹臂,哑铃形主体为中间细、两端粗的结构,使第一中心导体与第一绝缘介质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在转接器及其与插座连接器插接后的区域内形成阻抗相互补偿的匹配区,降低了同轴连接器的阻抗不连续性,保证了射频性能,同时也降低了配合精度要求,从而也可允许较高的偏移量。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699177SQ20102022564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7日
发明者黄金亮 申请人:深圳市电连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