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433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开关制造与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高压开关(如断路器)中,绝大多数的产品压气室与热膨胀室是完全的沿轴 向串级式连接,在分、合间运动过程中,两个气室均处在运动中,轴向尺寸较长,运动质量较 大,操作能量也相应增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短路开断容量,减少轴向尺寸,减 少运动质量,降低机械操作能量的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构成热膨胀室的绝缘筒以 及设置在绝缘筒上端的用于安装静弧触头的静触头座,在绝缘筒的下端安装有第一中间触 头,动弧触头贯穿绝缘筒并与静弧触头、第一中间触头相接触,在绝缘筒的外侧设置有与热 膨胀室相连通的压气室,所述的压气室包括置于该压气室顶部的活塞以及与该活塞连为一 体的连杆,压气室通过气道与热膨胀室相连通,且在气道的出口处还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的 连杆与动弧触头均与分闸开关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的上端还设置有减压装置;第一中间触头与单向阀之间还安 装有起导流作用的喷口 ;静弧触头上还安装有护套;动弧触头的下端还安装有第二中间触 头。本实用新型的热膨胀室在运动过程中是静止的,热膨胀室的外壳由绝缘材料组 成,保证断口间的绝缘能力。该布局可有效地利用灭弧室径向空间,减少轴向的尺寸。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构成热膨胀室2的绝缘筒12以及设置在绝缘筒12上端 的用于安装静弧触头14的静触头座1,静弧触头14上还安装有护套13,在绝缘筒12的下 端安装有第一中间触头9,动弧触头8贯穿绝缘筒12并与静弧触头14、第一中间触头9相 接触,动弧触头8的下端还安装有第二中间触头15,在绝缘筒12的外侧设置有与热膨胀室 2相连通的压气室4,所述的压气室4包括置于该压气室顶部的活塞10以及与该活塞10连 为一体的连杆7,活塞10的上端还设置有减压装置3,压气室4通过气道6与热膨胀室2相 连通,且在气道6的出口处还安装有单向阀5,第一中间触头9与单向阀5之间还安装有起 导流作用的喷口 11,所述的连杆7与动弧触头8均与操动机构的连杆相连接。[0010]本实用新型的压气室4内的活塞10的连杆7与动弧触头8的连杆均由一个机构驱 动,热膨胀室不随运动系统运动,同时喷口及压气室均不随运动系统运动;仅通过机构驱动 压气室4的连杆及动弧触头的连杆实现灭弧,从而有效提高短路开断容量,减少轴向尺寸, 减少运动质量,降低机械操作能量。本实用新型压气室布置在热膨胀室的两侧,且可在轴向上有与热膨胀室交错的部 分。这样可在较小的轴向尺寸下得到较大的压气截面,利于小电流的熄弧。热膨胀室和压 气室之间有若干的导气通道相通,保证两个气室的气体交换和压力的传递。压气室的减压 装置置于活塞端部(传统的设计置于气缸端部),用于释放压气室过大的压力,有效减少了 整个灭弧室的轴向尺寸。
权利要求一种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成热膨胀室(2)的绝缘筒(12)以及设置在绝缘筒(12)上端的用于安装静弧触头(14)的静触头座(1),在绝缘筒(12)的下端安装有第一中间触头(9),动弧触头(8)贯穿绝缘筒(12)并与静弧触头(14)、第一中间触头(9)相接触,在绝缘筒(12)的外侧设置有与热膨胀室(2)相连通的压气室(4),所述的压气室(4)包括置于该压气室顶部的活塞(10)以及与该活塞(10)连为一体的连杆(7),压气室(4)通过气道(6)与热膨胀室(2)相连通,且在气道(6)的出口处还安装有单向阀(5),所述的连杆(7)与动弧触头(8)均与分闸开关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10)的上端还设置有减压装置(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中间触头(9) 与单向阀(5)之间还安装有起导流作用的喷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弧触头(14)上 还安装有护套(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弧触头(8)的 下端还安装有第二中间触头(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开关制造与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其主要特征为压气室与热膨胀室为非完全的沿轴向布置,热膨胀室在运动过程中是静止的,压气室的减压系统置于活塞的上端。该布局可有效地利用灭弧室径向空间,减少轴向的尺寸,减少运动质量,降低操作功。
文档编号H01H9/30GK201773724SQ2010202989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0日
发明者张文兵, 苏郁馥, 马占峰 申请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