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451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 良,能够较好地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作为一种机电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设备中。现有技术的一 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如图1所示,该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1'、磁路部分和接触部 分。磁路部分由轭铁21'、衔铁22'、铁芯23'、线圈24'和线圈架25'组成,铁芯23'穿 过线圈架25'的孔,与轭铁21'铆接并形成磁通路,衔铁22'以轭铁21'的刀口为转动支 点,衔铁22'的工作面与铁芯23'极面在磁通作用下相互吸引而运动,作为触点回路的接 触部分的动簧31'分别与轭铁21'、衔铁22'铆接相固定,衔铁22'动作时带动动簧31' 动作,使接触系统工作。接触系统包括有动簧31'和含有常开触点的静簧32',接触系统 还可以包括含有常闭触点的静簧。静簧32'通常被设计成Z字形结构(如图1所示),该Z 字形静簧32'是安装在底座中,在底座1'上设有一个通孔11',Z字形静簧32'的一个臂 321'与触点连接,另一个臂322'穿过底座的通孔11'延伸成为继电器安装用的引出脚, Z字形静簧32'通过臂322'与底座通孔11'的过盈配合,使Z字形静簧32'固定在底座 1'上;Z字形静簧32'的中间臂323'沿着与底座横向平行的方向自由延伸而处于悬空状 态,参见图2所示,Z字形静簧32'的中间臂323'与上方的线圈架25'之间存在有一个间 隙301',Z字形静簧32'的中间臂323'与下方的底座1'之间也存在有一个间隙302‘。这种结构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一般与插座配合进行安装,安装时会存在一定的安 装应力,安装应力的存在与材料的热胀冷缩的固有特性相互作用,当继电器在低温和高温 等不同环境条件中工作时,继电器触点的位置容易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继电器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降低。如图3所示,当受应力Fl的作用时,Z字形静簧32'因臂322'与底座1 ‘ 固定,底座1'为塑料材料,具有一定的变形,导致Z字形静簧32'与触点连接的臂321'朝 Sl方向移动,反之,如果受F2力的作用,则Z字形静簧32'的臂321'就朝S2方向移动,使 得继电器的稳定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改良,是利用在线圈架上设置有抵靠Z字形静簧中间臂的凸缘和在底座上设置有抵靠Z字 形静簧中间臂的凸筋,从而形成对Z字形静簧中间部分的稳定夹持,来达到提高继电器的 稳定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改良,包括底座、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安装在底座上;磁路部分包括有轭铁、衔 铁、铁芯、线圈和线圈架;接触部分包括带有动触点的动簧和一个带有常开触静点的Z字形 静簧;该Z字形静簧包括与常开触静点连接的第一臂、用来固定于底座并作为继电器引出脚的第二臂和一体连接在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的中间臂;在底座上设有一个通孔,Z字形 静簧的第二臂穿过底座的通孔并与底座通孔呈过盈配合相固定,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沿着 与底座横向平行的方向自由延伸而处于底座的上方;在线圈架的底部设有能够吻合抵靠于 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上表面的凸缘,在底座中设有能够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 的下表面的凸筋,且线圈架的凸缘与底座的凸筋分别设在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的线圈架包括绕线柱和与绕线柱两端相接的第一挡板体、第二挡板体;线圈 缠绕在绕线柱上;铁芯的小端由第一挡板体外侧穿过线圈架后在第二挡板体外侧与轭铁相 固定;在第一挡板体的底端沿还一体向下延伸设有用来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 上表面的凸缘。所述的线圈架的第一挡板体的底部设有用来插装线圈引出脚的第一连接部,底座 中设有用来部分容纳该第一连接部的凹腔;所述底座的凸筋由该底座的凹腔的腔底向上一 体凸出延伸构成。所述的由凹腔的腔底向上一体凸出延伸的凸筋为两个。所述的底座中设有用来插装Z字形静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底座的通孔设在该第 二连接部中;所述底座的凸筋由该底座的第二连接部向侧面一体凸出延伸构成。所述的由第二连接部向侧面一体凸出延伸的凸筋为两个。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是在底座上设计有凸筋,凸筋 的位置处地在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下方,支撑着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下侧面,在Z字形 静簧的中间臂的上方,则由线圈架设计有凸缘,该凸缘能够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 臂的上表面;当磁路部分装入底座后,线圈架的凸缘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上表面紧密接 触,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受底座凸筋和线圈架凸缘的共同夹持作用,有效地减少安装应力、 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对继电器接触可靠性的影响,提高继电器产品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线圈架的底部设有能够吻合抵靠于Z字 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上表面的凸缘,在底座中设有能够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下 表面的凸筋,且线圈架的凸缘与底座的凸筋分别设在相对应的位置;该结构利用线圈架上 设置的抵靠于Z字形静簧中间臂的凸缘和底座上设置的抵靠Z字形静簧中间臂的凸筋,形 成对Z字形静簧中间臂的上、下表面的稳定夹持,有效地减少安装应力、环境温度变化等因 素对继电器接触可靠性的影响,达到了提高继电器的稳定性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拍 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现有技术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Z字形静簧的力分析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造示意图;图7是图6的B部放大示意图;[0021]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4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 包括底座1、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安装在底座1上;磁路部分包括有轭铁21、衔 铁22、铁芯23、线圈24和线圈架25 ;接触部分包括带有动触点的动簧31和一个带有常开触 静点的Z字形静簧32 ;该Z字形静簧32包括与常开触静点连接的第一臂321、用来固定于 底座并作为继电器引出脚的第二臂322和一体连接在第一臂321与第二臂322之间的中间 臂323 ;在底座1上设有一个通孔11,Z字形静簧的第二臂322穿过底座的通孔11并与底 座通孔11呈过盈配合相固定,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323沿着与底座1横向平行的方向自由 延伸而处于底座的上方;在线圈架25的底部设有能够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上 表面的凸缘251,在底座1中设有能够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下表面的凸筋12, 且线圈架的凸缘251与底座的凸筋12分别设在相对应的位置。其中所述的线圈架25包括绕线柱252和与绕线柱两端相接的第一挡板体253、第二挡 板体254 ;线圈24缠绕在绕线柱252上;铁芯23的小端由第一挡板体253外侧穿过线圈架 后在第二挡板体254外侧与轭铁21相固定;在第一挡板体253的底端沿还一体向下延伸设 有用来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上表面的凸缘251,即线圈架的凸缘251是设在线 圈架25的第一挡板体253的底端;所述的线圈架的第一挡板体253的底部设有用来插装线圈引出脚241的第一连接 部255,底座1中设有用来部分容纳该第一连接部的凹腔13 ;所述底座的凸筋12由该底座 的凹腔13的腔底向上一体凸出延伸构成;所述的由凹腔的腔底向上一体凸出延伸的凸筋12为两个。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是在底座1上设计有凸筋12, 凸筋12的位置处地在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323的下方,支撑着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323的 下侧面,在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323的上方,则由线圈架设计有凸缘251,该凸缘251能够吻 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323的上表面;当磁路部分装入底座后,线圈架的凸缘251与 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323上表面紧密接触,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受底座凸筋12和线圈架凸 缘251的共同夹持作用,有效地减少安装应力、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对继电器接触可靠性 的影响,提高继电器产品的稳定性。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通常在所述的底座中都设有 用来插装Z字形静簧的第二连接部14,所述底座的通孔11就设在该第二连接部14中;所 述底座的凸筋12由该底座的第二连接部14向侧面一体凸出延伸构成;即凸筋12与底座的 第二连接部14 一体相接。其中所述的由第二连接部14向侧面一体凸出延伸的凸筋12为两个。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包括底座、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安装在底座上;磁路部分包括有轭铁、衔铁、铁芯、线圈和线圈架;接触部分包括带有动触点的动簧和一个带有常开触静点的Z字形静簧;该Z字形静簧包括与常开触静点连接的第一臂、用来固定于底座并作为继电器引出脚的第二臂和一体连接在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的中间臂;在底座上设有一个通孔,Z字形静簧的第二臂穿过底座的通孔并与底座通孔呈过盈配合相固定,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沿着与底座横向平行的方向自由延伸而处于底座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线圈架的底部设有能够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上表面的凸缘,在底座中设有能够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下表面的凸筋,且线圈架的凸缘与底座的凸筋分别设在相对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架 包括绕线柱和与绕线柱两端相接的第一挡板体、第二挡板体;线圈缠绕在绕线柱上;铁芯 的小端由第一挡板体外侧穿过线圈架后在第二挡板体外侧与轭铁相固定;在第一挡板体的 底端沿还一体向下延伸设有用来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上表面的凸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架 的第一挡板体的底部设有用来插装线圈引出脚的第一连接部,底座中设有用来部分容纳该 第一连接部的凹腔;所述底座的凸筋由该底座的凹腔的腔底向上一体凸出延伸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凹腔 的腔底向上一体凸出延伸的凸筋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中 设有用来插装Z字形静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底座的通孔设在该第二连接部中;所述底座 的凸筋由该底座的第二连接部向侧面一体凸出延伸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第二 连接部向侧面一体凸出延伸的凸筋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包括底座、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接触部分包括带有动触点的动簧和一个带有常开触静点的Z字形静簧;该Z字形静簧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中间臂;在线圈架的底部设有能够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上表面的凸缘,在底座中设有能够吻合抵靠于Z字形静簧的中间臂的下表面的凸筋,且线圈架的凸缘与底座的凸筋分别设在相对应的位置。该结构利用线圈架上设置的抵靠于Z字形静簧中间臂的凸缘和底座上设置的抵靠Z字形静簧中间臂的凸筋,形成对Z字形静簧中间臂的上、下表面的稳定夹持,有效地减少安装应力、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对继电器接触可靠性的影响,达到了提高继电器的稳定性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H50/44GK201594503SQ20102030159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
发明者林银河 申请人: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