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式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651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缠绕式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同轴电缆,尤指一种以屏蔽层线材辗成单条微细扁平 状,且以连续缠绕结构包覆的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同轴电缆,包含有UL同轴系列、JIS同轴系列、RG型同轴电缆,以及单芯、多 芯隔离屏蔽线,以及并列组合隔离屏蔽线等同轴电缆,其等电缆线材的屏蔽层100使用方 式包含有一、如图1、图3、图4所示,其屏蔽层100环设在一外被覆层110与一内绝缘层120 之间,该屏蔽层100是以数个个裸铜圆线101、镀锡圆铜线或是镀银圆铜线予以缠绕而成 (如图7所示)。二、如图5、图6所示,其屏蔽层100环设在该外被覆层110与一铝箔层130之间, 该屏蔽层100是以数个个裸铜圆线101、镀锡圆铜线或是镀银圆铜线予以缠绕而成(如图7 所示)。三、如图2所示,此电缆具有两层屏蔽层100,该等屏蔽层100环设在该外被覆层 110与该内绝缘层120之间,该等屏蔽层100皆是以数个个裸铜圆线101、镀锡圆铜线或是 镀银圆铜线予以缠绕而成(如图7所示)。前述图1至图6中,各类型的同轴电缆,借助屏蔽层100的设置,固然能满足同轴 静电容量、波长缩短率、标准衰减量等电性参数的使用条件。但是,如图7所示,长久以来因 屏蔽层100皆是由铜材、镀银铜材或镀锡铜材的圆线101所缠绕,须知,圆形的线材不但直 径大,高成本,且相对地在缠绕后也较占据使用空间,致使同轴电缆的断面面积增大,而且, 圆线101所缠绕成的屏蔽层100质地较为刚硬,除了不利于弯折与绕曲,也会增加制造上、 卷绕收纳时的不方便性。此外,如图8所示,另有一种多芯式同轴电缆,其屏蔽层100环设在该外被覆层110 与该铝箔层130之间,该屏蔽层100是以数个裸铜圆线101、镀锡圆铜线或是镀银圆铜线予 以缠绕而成(如图7所示)。而其导体单元包含有数个单芯导体140、数个多芯导体150及 数个地线160。此种多芯式同轴电缆除了断面面积大较占空间、质地刚硬不容易弯折与绕曲 之外,因地线160也是圆线,所以并组在内芯导体150内部,更是增加整个电缆的线材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式同轴电缆,由于本案的屏 蔽层线材是辗成单条微细扁平状,且以连续缠绕结构包覆在该外被覆层与该绝缘层之间, 因此除可大幅缩减电缆的断面面积,以降低成本之外,且扁平的线材质地柔软容易弯折与 绕曲,可增加制造上与卷绕收纳的容易性、方便性。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式同轴电缆,利用一填充体的增设,以提 供保持同轴电缆线内部密实及同轴电缆线外表层圆柱体的形态完整,以及保留同轴电缆配线当时的扩增需求空间。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缠绕式同轴电缆,包含一导体单元、一屏 蔽层及一外被覆层。该导体单元包含至少一导体及一包覆在该导体外周的绝缘层。该屏蔽 层辗成单条微细扁平状,且以连续缠绕结构包覆在该绝缘层的外周。该外被覆层包覆在该 导体单元的外周。依照本实用新型上述所提出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中更包含一铝箔层,该铝箔层 设置在该绝缘层与该外被覆层中间。依照本实用新型上述所提出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中,该导体单元的导体是一单 芯导体。依照本实用新型上述所提出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中,该导体单元的导体是一多 芯导体,此些多芯导体被该屏蔽层所包覆。依照本实用新型上述所提出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中,该导体单元包含一第一绝 缘层、一地线、一第二绝缘层及至少一个导体,该第二绝缘层、该地线及该第一绝缘层依序 环绕在该导体的外周,且该第一绝缘层是一麦拉(Mylar)。在此,该铝箔层设置在该屏蔽层 与该导体单元中间。且该同轴电缆可具有数个该导体单元,如图17所示,该地线利用辗成 微细扁平状的结构,可将地线安排在导体单元当中,借此,相较于现有同轴电缆的圆线地线 占据使用空间,造成整个电缆的线材面积增大的使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微细扁平状的地 线不但可减少材料用量,且大幅缩减同轴电缆的断面面积。依照本实用新型上述所提出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中,更包含一填充体,该填充体 被包覆在该铝箔层里面。如图17所示,借助填充体设置在众多导体单元的中央,以提供配 线当时的扩增需求。尤其是当空间不足或不需要部分芯材时,可再外加一条至该填充体内, 以保持电缆的圆整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电缆的屏蔽层的圆线材的制造与使 用缺失,本案微细扁平的线材,除可大幅缩减电缆的断面面积,以降低成本,而且,扁平的线 材质地柔软容易弯折与绕曲,可增加制造上与卷绕收纳的容易性、方便性。
图1为现有以圆铜线缠绕成屏蔽层的同轴电缆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以圆铜线缠绕两次屏蔽层的同轴电缆的立体图。图3为现有以圆铜线缠绕成屏蔽层的第一种多芯式同轴电缆的立体图。图4为现有以圆铜线缠绕成屏蔽层的第二种多芯式同轴电缆的立体图。图5为现有以圆铜线缠绕成屏蔽层的含有铝箔层的单芯同轴电缆的立体图。图6为现有以圆铜线缠绕成屏蔽层的含有铝箔层的多芯同轴电缆的立体图。图7为现有以圆铜线缠绕成屏蔽层的局部剖视,是显示图1 6中屏蔽层的局部 放大图。图8为现有以圆铜线缠绕成屏蔽层的含有地线的多芯同轴电缆的断面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缠绕式同轴电缆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缠绕式同轴电缆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缠绕式同轴电缆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0028]图12为本实用新型缠绕式同轴电缆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缠绕式同轴电缆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缠绕式同轴电缆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缠绕式同轴电缆的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缠绕式同轴电缆的第七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第17、18图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该多芯的缠绕式同轴电缆,该屏蔽层环设在 该外被覆层与该铝箔层间屏蔽层的剖视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缠绕式同轴电缆的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导体单元11导体12绝缘层 20屏蔽层30外被覆层40铝箔层 50导体单元51第一绝缘层52地线 53第二绝缘层M导体 60、61填充体70漆包层 80屏蔽层 90导体单元91单芯的导体单元911导体 93地线95铝箔层 97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屏蔽层的线材辗成单条微细扁平状,且以连续缠 绕结构包覆在该外被覆层与该绝缘层之间,借此,相较于现有电缆的屏蔽层的圆线材的制 造与使用缺失,本案微细扁平的线材,除可大幅缩减电缆的断面面积,以降低成本,而且,扁 平的线材质地柔软容易弯折与绕曲,可增加制造上与卷绕收纳的容易性、方便性。参照图9,本实用新型缠绕式同轴电缆的一个实施例,该缠绕式同轴电缆包含一导 体单元10、一屏蔽层20及一外绝缘层30。该导体单元10,包含至少一个导体11及一包覆在该导体11外周的绝缘层12。本 实施例中,该导体11为单芯导体。该屏蔽层20,辗成单条微细扁平状,且以连续缠绕结构包覆在该绝缘层12的外 周。该外被覆层30,包覆在该导体单元10的外周。如上所述,由于本案的同轴电缆的屏蔽层20的线材经由辗制形成单条微细扁平 状,使得屏蔽层20的质地柔软容易弯折与绕曲,不但缩减了电缆的断面总面积,更增加了 制造上与卷绕收纳上的容易性与方便性。依据试验结果,以市面上型号3C-2V的同轴电缆线产品为例,现有同轴电缆的圆 线101的屏蔽层100(如图7所示),其屏蔽层100的圆线101用量(Kg/Km)高达16. 45。 而本案经由辗制形成单条微细扁平状的屏蔽层20(如图9、16所示),其用量(Kg/Km)只需 6.94。因此,在相同电缆长度之下,本实用新型的缠绕式同轴电缆的屏蔽层20,较现有同轴 电缆的圆线101缠绕式的屏蔽层100的材料用量可大幅降低,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参照图10,本实用新型更包含一种使用两层依序缠绕在该绝缘层12与该外被覆 层30中间的屏蔽层20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参照图11,本新型更包含一种具有一铝箔层40的缠绕式同轴电缆,该铝箔层40设 置在该绝缘层12与该屏蔽层20中间,用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缆屏蔽层效果。[0050]参照图12、13、14、15、16,本实用新型更包含数个导体单元10或/及数个导体11 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说明将本实用新型的微细扁平状的屏蔽层20运用于各类型的同轴 电缆上,其使用功效如同前述,不再赘述。参照图17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更结合一铝箔层40,该铝箔层40环设在该屏蔽 层20与该导体单元50之间。该屏蔽层20外覆所述的外被覆层30,该编织式同轴电缆于本 实施例,包含有数个个导体单元50为单芯的导体单元结构。该导体单元50包含一第一绝缘 层51、一地线52、一第二绝缘层53及至少一个导体M。该第二绝缘层53、该地线52及该 第一绝缘层51依序环绕在该导体M的外周,且该第一绝缘层51是一麦拉(Mylar)。此实 施例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在地线52的设置上,也可使用辗成微细扁平状的结构,借此可 将地线以缠绕或编织方式安排在导体单元50当中,如此,相较于现有同轴电缆的圆线地线 150占据使用空间,造成整个电缆的线材面积增大的使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微细扁平状的 地线52即可减少材料用量与缩减同轴电缆的断面面积。其次,本实施例更包含一填充体60,该填充体60被包覆在该同轴电缆内部,且夹 设在众多导体单元50的中央。借此填充体60的增设,以提供保持同轴电缆线内部密实及 同轴电缆线外表层圆柱体的形态完整,以及保留同轴电缆配线当时的扩增需求空间。参照图18的一实施例,与前述图17差异在于缠绕式同轴电缆,包含数个个导体单 元90,为多芯的导体单元结构设于电缆内部,该导体单元90更包含数个个单芯的导体单元 91、一地线93、一铝箔层95及一绝缘层97,该绝缘层97可选自一麦拉(Mylar),该铝箔层 95与该地线93接触,用以发挥导引地线93的功能。其次,本实施例更包含一填充体61,该填充体61被包覆在该同轴电缆内部,且夹 设在众多导体单元90的中央。借此填充体61的增设,以提供保持同轴电缆线内部密实及 同轴电缆线外表层圆柱体的形态完整,以及保留同轴电缆配线当时的扩增需求空间。参照图19或16,本实用新型的缠绕式同轴电缆,除了使用缠绕式的屏蔽层20之 外,本实用新型更结合一辗成微细扁平状并采用编织结构为之的屏蔽层80,该缠绕结构的 屏蔽层20与编织结构的屏蔽层80相互环绕而介于该外被覆层30与绝缘层12之间,以提 高屏蔽作用,借此,屏蔽层80编织结构或缠绕结构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多芯式的缠绕式同轴 电缆实施例被选为相互组合的态样。对于前述的任何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中,该导体11、54、911可 更包含一漆包层70,该漆包层70包覆在该前述导体11、54、911外表(请参阅例示其中的 图17、18参酌,由于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了解该漆包层70于各图的实施,因此不再 于其他图例示),用以增加该导体11的绝缘阻抗,及增强耐电压的性能。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在芯线上使用42AWG—36AWG极细 铜导体,单条同轴方式双层缠绕屏蔽,同时保证外层总绞与内部芯线绞合的同轴度,线材 总完成外径控制在Φ1.8 Φ2. 5mm之间,比目前市场上现有同轴电缆产品的铜导体 30AWG-24AWG,总完成外径在Φ6. 0 Φ 10. Omm的线材更细更柔,更方便弯绕。此外,在运用上,如在连接端子的连接部分加装了 IC信号放大的PCBA,即可确保 外界信号对线材的干扰、延迟速率降到最低,回波更快速,使画面更清晰,音质更好,完全实 现了数位化信号传输,完全可以满足当前高解析多媒体介面(HDMI)行业里的最新使用要 求,而线材的细小也更方便携带及节省成本。6[0059] 只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数个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 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缠绕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导体单元,包含至少一个导体及包覆在该导体外周的绝缘层;一个屏蔽层,该屏蔽层为辗成单条微细扁平状,且以连续缠绕结构包覆在该绝缘层的 外周;以及一个外被覆层,包覆在该导体单元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个铝箔层,该铝箔层 设置在该绝缘层与该外被覆层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该导体单元的导体为单芯导 体或多芯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该导体单元的数量为数个,且 另结合一个铝箔层,该铝箔层环设在该屏蔽层与该数个导体单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各该导体单元包含一个第一 绝缘层、一个地线、一个第二绝缘层及一个导体,该第二绝缘层、该地线及该第一绝缘层依 序环绕在该导体的外周,且该第一绝缘层为麦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各该导体单元包含数个单芯 的导体单元、一个地线、一个铝箔层及一个绝缘层,该绝缘层选为麦拉,该铝箔层与该地线 接触以导引地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填充体设于该电缆 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填充体设于该电缆 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更结合有辗成微细扁平状并 采用编织结构为之的屏蔽层,将缠绕结构的屏蔽层与编织结构的屏蔽层相互环绕而介于该 外被覆层与绝缘层之间。
10.根据上述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缠绕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各该导体更包含一 个漆包层,该漆包层包覆在该导体外表。
专利摘要一种缠绕式同轴电缆,具有柔软容易弯折绕曲,且减少材料用量、大幅缩减电缆断面面积以降低成本。该缠绕式同轴电缆包含一导体单元、一屏蔽层及一外被覆层。该导体单元包含至少一导体及一包覆在该导体外周的绝缘层。该屏蔽层是辗成单条微细扁平状,且以连续缠绕结构包覆在该绝缘层的外周。该外被覆层包覆在该导体单元的外周。
文档编号H01B7/04GK201829219SQ20102052963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5日
发明者欧福曼, 萧添荣 申请人:萧添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