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运行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669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轨迹运行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轨迹运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器设备一般都需要运动才能发挥其左右,例如从左移到右,从前移到后 等。例如在生产变压器的设备中,翻转镀锡机构就要夹持变压器完成各种工序,此时翻转镀 锡机构就要进行移动,但是控制该翻转镀锡机构运行轨迹的往往通过手工来完成,不但增 加工作者的劳动量,而且工作效率极低;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机械手来控制,但是机械手
较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迹运行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迹运行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机构、纵向控制机构、横向控 制机构,所述纵向控制机构包括在所述支撑机构内转动的第一丝杆以及在所述第一丝杆上 纵向移动的第五连接板;所述横向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五连接板处的第三丝杆,所 述第三丝杆相对于所述第五连接板进行转动、且同所述第五连接板一起移动,所述第三丝 杆挂接有第一机器设备、且该第一机器设备能够在所述第三丝杆上横向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板、第二 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构成的框体,该框体通过与其相连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 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使该框体具有一定高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向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一连轴、第二连轴,所 述第一连接板内表面设有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所述第一连轴两端穿过所述第一轴座和所 述第二轴座,所述第一连轴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三连接板内 表面设有第三轴座和第四轴座,所述第二连轴两端穿过所述第三轴座和所述第四轴座,所 述第二连轴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斜齿轮和第四斜齿轮;所述第二连接板内表面设有第五轴 座和第六轴座和第七轴座,所述第一丝杆两端穿过所述第五轴座和所述第六轴座和所述第 七轴座,所述第一丝杆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五斜齿轮和第六斜齿轮;所述第四连接板内表面 设有第八轴座、第九轴座和第十轴座,所述第二丝杆两端穿过所述第八轴座、第九轴座和第 十轴座,所述第二丝杆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七斜齿轮和第八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和所述 第五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和所述第七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斜齿轮和所 述第六斜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四斜齿轮和所述第八斜齿轮相互啮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板外表面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四 连接板外表面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五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处、且 能够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进行滑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轮、第 二转轮、第一同步带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电机均与所述第五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转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转动端相连,所述第三丝杆穿过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 一转轮相连,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五连接板设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 所述第一连接座设有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一丝杆处,所述第二 连接座设有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二丝杆处;所述第一机器设备 设有第三丝杆螺母,所述第三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三丝杆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轴外表面套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 二连轴外表面套装有第二同步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向控制机构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丝杆上纵向 移动的第六连接板;所述横向控制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六连接板处的第四丝杆,所述 第四丝杆相对于所述第六连接板进行转动、且同所述第六连接板一起移动,所述第四丝杆 挂接有第二机器设备、且该第二机器设备能够在所述第四丝杆上横向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六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导轨和第二 导轨处、且能够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进行滑动;所述横向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第 三转轮、第四转轮、第二同步带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与所述第 六连接板相连,所述第四转轮与所述第二电机转动端相连,所述第四丝杆穿过第二安装板 与所述第三转轮相连,所述第三转轮和所述第四转轮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连接在一起;所 述第六连接板设有第三连接座和第四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设有第三丝杆螺母,所述三 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一丝杆处,所述第四连接座设有第四丝杆螺母,所述第四丝杆螺母 套装于所述第二丝杆处;所述第二机器设备设有第六丝杆螺母,所述第六丝杆螺母套装于 所述第四丝杆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纵向控制机构和横向控制机构使得机器设备能够 在横向进行移动,也能够在纵向进行移动,不但减轻了工作者的劳动量,而且工作效率也得 到了提高,并且该轨迹运行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价格低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迹运行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机构、纵向控制 机构、横向控制机构,所述纵向控制机构包括在所述支撑机构内转动的第一丝杆403以及 在所述第一丝杆403上纵向移动的第五连接板607 ;所述横向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 五连接板(607)处的第三丝杆608,所述第三丝杆608相对于所述第五连接板607进行转 动、且同所述第五连接板607 —起移动,所述第三丝杆608挂接有第一机器设备、且该第一 机器设备能够在所述第三丝杆608上横向移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板105、第二连接板106、第三连接板107、 第四连接板108构成的框体,该框体通过与其相连的第一支架101、第二支架102、第三支架 103和第四支架104使该框体具有一定高度。从第一连接板105至第三连接板107的方向 为纵向,从第二连接板106至第四连接板108的方向为横向。[0017]所述纵向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一连轴203、第二连轴303,所述第一连接板105内表 面设有第一轴座201和第二轴座205,所述第一连轴203两端穿过所述第一轴座201和所述 第二轴座205,所述第一连轴203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02和第二斜齿轮206 ;所述 第三连接板107内表面设有第三轴座301和第四轴座305,所述第二连轴303两端穿过所述 第三轴座301和所述第四轴座305,所述第二连轴303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斜齿轮302和第 四斜齿轮306 ;所述第二连接板内表面设有第五轴座401和第六轴座404和第七轴座405, 所述第一丝杆403两端穿过所述第五轴座401和所述第六轴座404和所述第七轴座405,所 述第一丝杆403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五斜齿轮402和第六斜齿轮406 ;所述第四连接板108内 表面设有第八轴座501、第九轴座504和第十轴座505,所述第二丝杆503两端穿过所述第 八轴座501、第九轴座504和第十轴座505,所述第二丝杆503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七斜齿轮 502和第八斜齿轮506 ;所述第一斜齿轮202和所述第五斜齿轮402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斜 齿轮206和所述第七斜齿轮502相互啮合,所述第三斜齿轮302和所述第六斜齿轮406相 互啮合,所述第四斜齿轮306和所述第八斜齿轮506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连轴203外表面 套装有第一同步轮204,所述第二连轴303外表面套装有第二同步轮304。通过第一同步轮 204与驱动机构相连,从而驱动所述第一连轴203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连轴203的转动带动 第二丝杆503、第二连轴303和第一丝杆403也进行转动。或者通过第二同步轮304与驱 动机构相连,从而驱动所述第二连轴303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连轴303的转动带动第二丝杆 503、第一连轴203和第一丝杆403也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板106外表面设有第一导轨109,所述第四连接板108外表面设有第 二导轨,所述第五连接板607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导轨109和第二导轨处、且能够在第一导 轨109和第二导轨上进行滑动。所述横向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601、第一转轮603、第二转轮604、第一同步带 605和第一安装板602,所述第一安装板602和所述第一电机601均与所述第五连接板607 相连,所述第二转轮604与所述第一电机601转动端相连,所述第三丝杆608穿过第一安装 板602与所述第一转轮603相连,所述第一转轮603和所述第二转轮604通过所述第一同 步带605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五连接板607设有第一连接座606和第二连接座610,所述第一连接座606 设有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一丝杆403处,所述第二连接座610设 有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二丝杆503处;所述第一机器设备设有 第三丝杆螺母,所述第三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三丝杆608处。因为第一丝杆螺母套装于 所述第一丝杆403处,第二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二丝杆503,所以当第一丝杆403和第二 丝杆503进行转动时,在第一丝杆螺母和第二丝杆螺母的带动下,第五连接板607可以在纵 向方向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实现了第一机器设备在纵向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因为当第一电 机601驱动第二转轮604进行转动,第二转轮604再带动第一转轮603进行转动,第三丝杆 608在第一转轮603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而且第三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三丝杆608处,所 以第三丝杆螺母会因第三丝杆608的转动而在第三丝杆608上进行横向方向的移动,即第 一机器设备会进行横向的移动。为了能够使更多的机器设备也能够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移动,所以该纵向控制机构 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丝杆403上纵向移动的第六连接板707 ;所述横向控制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六连接板707处的第四丝杆708,所述第四丝杆708相对于所述第六连接板707进 行转动、且同所述第六连接板707 —起移动,所述第四丝杆708挂接有第二机器设备、且该 第二机器设备能够在所述第四丝杆708上横向移动。所述第六连接板707两端分别连接于 第一导轨109和第二导轨处、且能够在第一导轨109和第二导轨上进行滑动;所述横向控制 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701、第三转轮703、第四转轮704、第二同步带705和第二安装板702, 所述第二安装板702和所述第二电机701均与所述第六连接板707相连,所述第四转轮704 与所述第二电机701转动端相连,所述第四丝杆708穿过第二安装板702与所述第三转轮 703相连,所述第三转轮703和所述第四转轮704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705连接在一起;所 述第六连接板707设有第三连接座706和第四连接座710,所述第三连接座706设有第三丝 杆螺母,所述三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一丝杆403处,所述第四连接座710设有第四丝杆螺 母,所述第四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二丝杆503处;所述第二机器设备设有第六丝杆螺母, 所述第六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四丝杆708处。第一机器设备为第一翻转镀锡机构609,第二机器设备为第二翻转镀锡机构709。工作时,第一连轴203和第二连轴30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丝杆403和第二丝 杆503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一翻转镀锡机构609和第二翻转镀锡机构709在纵向方向上 进行移动;通过第三丝杆608的转动,使得第一翻转镀锡机构609在横向方向上进行移动, 通过第四丝杆708的转动,使得第二翻转镀锡机构709在横向方向上进行移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轨迹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纵向控制机构、横向控制机构,所述纵向控制机构包括在所述支撑机构内转动的第一丝杆(403)以及在所述第一丝杆(403)上纵向移动的第五连接板(607);所述横向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五连接板(607)处的第三丝杆(608),所述第三丝杆(608)相对于所述第五连接板(607)进行转动、且同所述第五连接板(607)一起移动,所述第三丝杆(608)挂接有第一机器设备、且该第一机器设备能够在所述第三丝杆(608)上横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迹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依次相 连的第一连接板(105)、第二连接板(106)、第三连接板(107)、第四连接板(108)构成的框 体,该框体通过与其相连的第一支架(101)、第二支架(102)、第三支架(103)和第四支架 (104)使该框体具有一定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迹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控制机构还包括 第一连轴(203)、第二连轴(303),所述第一连接板(105)内表面设有第一轴座(201)和第 二轴座(205),所述第一连轴(203)两端穿过所述第一轴座(201)和所述第二轴座(205), 所述第一连轴(203)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02)和第二斜齿轮(206);所述第三连 接板(107)内表面设有第三轴座(301)和第四轴座(305),所述第二连轴(303)两端穿过 所述第三轴座(301)和所述第四轴座(305),所述第二连轴(303)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斜 齿轮(302)和第四斜齿轮(306);所述第二连接板内表面设有第五轴座(401)和第六轴座 (404)和第七轴座(405),所述第一丝杆(403)两端穿过所述第五轴座(401)和所述第六轴 座(404)和所述第七轴座(405),所述第一丝杆(403)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五斜齿轮(402)和 第六斜齿轮(406);所述第四连接板(108)内表面设有第八轴座(501)、第九轴座(504)和第 十轴座(505),所述第二丝杆(503)两端穿过所述第八轴座(501)、第九轴座(504)和第十轴 座(505),所述第二丝杆(503)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七斜齿轮(502)和第八斜齿轮(506);所述 第一斜齿轮(202 )和所述第五斜齿轮(402 )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206 )和所述第七斜 齿轮(502)相互啮合,所述第三斜齿轮(302)和所述第六斜齿轮(406)相互啮合,所述第四 斜齿轮(306)和所述第八斜齿轮(506)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迹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06)外 表面设有第一导轨(109),所述第四连接板(108)外表面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五连接板 (607)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导轨(109)和第二导轨处、且能够在第一导轨(109)和第二导轨 上进行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迹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控制机构还包括 第一电机(601)、第一转轮(603)、第二转轮(604)、第一同步带(605)和第一安装板(602), 所述第一安装板(602)和所述第一电机(601)均与所述第五连接板(607)相连,所述第二转 轮(604 )与所述第一电机(601)转动端相连,所述第三丝杆(608 )穿过第一安装板(602 )与 所述第一转轮(603)相连,所述第一转轮(603)和所述第二转轮(604)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 (605)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迹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连接板(607)设有 第一连接座(606)和第二连接座(610),所述第一连接座(606)设有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 一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一丝杆(403)处,所述第二连接座(610)设有第二丝杆螺母,所述 第二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二丝杆(503)处;所述第一机器设备设有第三丝杆螺母,所述第三丝杆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三丝杆(608)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迹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轴(203)外表面 套装有第一同步轮(204),所述第二连轴(303)外表面套装有第二同步轮(3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迹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控制机构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丝杆(403)上纵向移动的第六连接板(707);所述横向控制机构还包括设置于 所述第六连接板(707)处的第四丝杆(708),所述第四丝杆(708)相对于所述第六连接板 (707)进行转动、且同所述第六连接板(707) —起移动,所述第四丝杆(708)挂接有第二机 器设备、且该第二机器设备能够在所述第四丝杆(708 )上横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迹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连接板(707)两 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导轨(109)和第二导轨处、且能够在第一导轨(109)和第二导轨上进行 滑动;所述横向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701)、第三转轮(703)、第四转轮(704)、第二同 步带(705)和第二安装板(702),所述第二安装板(702)和所述第二电机(701)均与所述第 六连接板(707)相连,所述第四转轮(704)与所述第二电机(701)转动端相连,所述第四丝 杆(708 )穿过第二安装板(702 )与所述第三转轮(703 )相连,所述第三转轮(703 )和所述第 四转轮(704)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705)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六连接板(707)设有第三连接 座(706)和第四连接座(710),所述第三连接座(706)设有第三丝杆螺母,所述三丝杆螺母 套装于所述第一丝杆(403)处,所述第四连接座(710)设有第四丝杆螺母,所述第四丝杆螺 母套装于所述第二丝杆(503)处;所述第二机器设备设有第六丝杆螺母,所述第六丝杆螺 母套装于所述第四丝杆(708 )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迹运行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机构、纵向控制机构、横向控制机构,所述纵向控制机构包括在所述支撑机构内转动的第一丝杆以及在所述第一丝杆上纵向移动的第五连接板;所述横向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五连接板处的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相对于所述第五连接板进行转动、且同所述第五连接板一起移动,所述第三丝杆挂接有第一机器设备、且该第一机器设备能够在所述第三丝杆上横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纵向控制机构和横向控制机构使得机器设备能够在横向进行移动,也能够在纵向进行移动,不但减轻了工作者的劳动量,而且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并且该轨迹运行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价格低廉。
文档编号H01F41/00GK201773309SQ20102053335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张勇, 范北华, 蔡实艳 申请人:深圳市金动力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