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蓄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738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蓄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背景技术
目前,在供电系统中,蓄电池组的更换工作量逐步增大,蓄电池组进行更换时,整 个直流母线仅仅靠2路交流电源所带的3台充电机进行供电,此时若因线路故障等因素引 起母线电压异常,最终将引起所变或接地变电压较大的波动,则很有可能使得充电机启动 自我保护功能而中断工作,这就会导致整个变电站直流系统全部失电。而更换蓄电池组一 般需要3个小时左右,在如此长的时间段内,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极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更换蓄电池组时对变电站 直流系统进行供电的便携式蓄电池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包含有主蓄电池箱和若 干从蓄电池箱,所述主蓄电池箱和从蓄电池箱底部均安装有滚轮,所述主蓄电池箱和从蓄 电池箱内均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主蓄电池箱上设有主连接头,所述从蓄电池箱上均设有 两个从连接头,所述主连接头和从连接头分别与主蓄电池箱和从蓄电池箱内的蓄电池组相 电连接,所述主蓄电池箱和从蓄电池箱通过主连接头与从连接头的配合相连接,所述若干 从蓄电池箱之间通过从连接头相连接,所述主蓄电池箱上还设有充电端子、放电端子和公 共端子,所述充电端子、放电端子和公共端子均与主蓄电池箱内的蓄电池组相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前,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用相应数量的从蓄电池箱,通过主、从连接头相互连 接;使用时,断开原先线路上的蓄电池组,直接将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蓄电池组接入线 路供电,此时进行维修操作不会因线路异常而引起直流系统断电等故障;同时由于在箱底 安装了滚轮,可方便的进行拖动,方便了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蓄电池箱1、主连接头1. 1、充电端子1. 2、放电端子1. 3、公共端子1. 4 ;从蓄电池箱2、从连接头2. 1 ;滚轮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包含有主蓄电池箱1和若干从蓄电池箱2,所述主蓄电池箱1和从蓄电池箱2底部均安装有滚轮3,所述主蓄电池箱1和从 蓄电池箱2内均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主蓄电池箱1上设有主连接头1. 1,所述从蓄电池箱 2上均设有两个从连接头2. 1,所述主连接头1. 1和从连接头2. 1分别与主蓄电池箱1和从 蓄电池箱2内的蓄电池组相电连接,所述主蓄电池箱1和从蓄电池箱2通过主连接头1. 1 与从连接头2. 1的配合相连接,所述若干从蓄电池箱2之间通过从连接头2. 1相连接,所述 主蓄电池箱1上还设有充电端子1. 2、放电端子1. 3和公共端子1. 4,所述充电端子1. 2、放 电端子1. 3和公共端子1. 4均与主蓄电池箱1内的蓄电池组相电连接。
权利要求1. 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蓄电池组包含有主蓄电池箱(1)和 若干从蓄电池箱O),所述主蓄电池箱(1)和从蓄电池箱( 底部均安装有滚轮(3),所述 主蓄电池箱(1)和从蓄电池箱O)内均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主蓄电池箱(1)上设有主连 接头(1. 1),所述从蓄电池箱( 上均设有两个从连接头(2. 1),所述主连接头(1. 1)和从 连接头(2. 1)分别与主蓄电池箱(1)和从蓄电池箱O)内的蓄电池组相电连接,所述主蓄 电池箱⑴和从蓄电池箱⑵通过主连接头(1. 1)与从连接头(2. 1)的配合相连接,所述 若干从蓄电池箱( 之间通过从连接头(2. 1)相连接,所述主蓄电池箱(1)上还设有充电 端子(1.2)、放电端子(1. 和公共端子(1.4),所述充电端子(1.2)、放电端子(1. 和公 共端子(1.4)均与主蓄电池箱(1)内的蓄电池组相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所述便携式蓄电池组包含有主蓄电池箱(1)和若干从蓄电池箱(2),所述主蓄电池箱(1)和从蓄电池箱(2)内均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主蓄电池箱(1)上设有主连接头(1.1),所述从蓄电池箱(2)上均设有两个从连接头(2.1),所述主连接头(1.1)和从连接头(2.1)分别与主蓄电池箱(1)和从蓄电池箱(2)内的蓄电池组相电连接,所述主蓄电池箱(1)和从蓄电池箱(2)通过主连接头(1.1)与从连接头(2.1)的配合相连接,所述若干从蓄电池箱(2)之间通过从连接头(2.1)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蓄电池组,能够在更换蓄电池组时对变电站直流系统进行供电。
文档编号H01M2/30GK201838683SQ201020545449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
发明者于炳其, 张昱, 朱雪东, 贡春辉, 钱海江 申请人:江苏省电力公司江阴市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