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911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指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按压式开关。背景技术
按压式开关是一种通过按钮按压其可动部分实现内部电路通断的电子元件,由 于操作简便,过程容易实现等优点,在电子产品设备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日本特许 4246119号专利揭示了一种按压式开关,其包括绝缘本体、遮覆于绝缘本体外的框体、组装 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按钮。绝缘本体一端开口呈盒体状结构,包括用于收容端子及按钮 的容置槽,所述按钮下部分收容于容置槽内,并可在上下方向作按压的动作,所述按钮包括 位于绝缘本体容置槽外的按压部及自按压部向下延伸形成且收容于容置槽内的大径部,所 述大径部被框体限定于绝缘本体容置槽内,且大径部与绝缘本体容置槽内壁为面接触结 构。上述按压式开关体积非常小,在端子与印刷电路板的焊接过程中,松香等焊接材 料在熔融状态下,极易在开关内流动至容置槽内壁,并在容置槽内壁与按钮大径部接合处 沉积固化,且因大径部与绝缘本体容置槽内壁的面接触结构将造成按钮大径部无法在上下 方向运动,影响开关功能的实现。鉴于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按钮与绝缘本体内壁接 触面积的开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中部凹设有容置槽的 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固定端子及可动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按钮及包覆于 绝缘本体外的框体,所述按钮包括突伸出绝缘本体外的按压部及被框体限定于绝缘本体容 置槽内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在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若干与绝缘本体容置槽内壁接触 的凸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开关通过在按钮限位部上延伸设置凸肋与绝缘本体 容置槽内壁接触的形式以减少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焊接过程中松香等沉积物阻碍 按钮运动的情况发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的立体分解图;图3本实用新型开关按钮的立体图;图4是实用新型开关去掉框体后的俯视图;图5是沿图1所示开关A-A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开关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关100,应用于电子设备中,通过按压 方式工作,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固定端子2和可动端子3、部分收容于绝 缘本体1内的按钮5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的框体4。参阅图2至图5所示,绝缘本体1大致呈一端开口的盒状结构,具有底部(未图 示)及侧壁11,所述绝缘本体1中部顶端开口并凹设形成容置槽12,容置槽12四周形成若 干内壁121、122,所述绝缘本体1侧壁11顶端13向开口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对卡持块131, 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有连通容置槽12与外界的端子槽111。固定端子2收容于绝缘本体1端子槽111内,包括不相接触的第一固定端子21和 第二固定端子22。其中第一固定端子21包括第一焊接部212、自第一焊接部212弯折延伸 的呈“U”形的第一固持部211及分别自第一固持部211末端延伸形成的相互间隔对应的两 个第一接触部213。第一接触部213呈突起状,表面水平。第二固定端子22包括第二焊接 部222、自第二焊接部222弯折延伸的第二固持部221及自第二固持部221侧向延伸的第二 接触部223。第二接触部223呈凸肋状,可增加第二固定端子22的强度及接触稳定性。组 装后,第二接触部223位于两第一接触部213之间,第一、第二焊接部212、222伸出绝缘本 体1外。可动端子3大致呈片状,位于固定端子2上方,包括朝按钮5 —侧呈拱形弯曲的可 动接点31、位于可动接点31两侧并沿可动接点31的纵长方向延伸的常时接点32及连接可 动接点31和常时接点32的连接部33。可动接点31受到按钮5的按压力发生向下变形从 而与第二接触部223抵接,常时接点32与第一固定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3常时抵接。按钮5具有突出于绝缘本体1外的按压部51、自按压部51下端延伸形成的可在绝 缘本体1容置槽12内作上下垂直方向运动的限位部52及自限位部52底端凸伸出的驱动 部53,所述可动端子3的可动接点31受到驱动部53的按压从而与第二固定端子22的第二 接触部223抵接。所述限位部52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形成有在竖直方向上呈条状设置的若 干凸肋521、522,所述凸肋521、522包括横向方向上形成的两个第一凸肋521及纵向方向上 形成的相对的第二凸肋522,相对的两个第一凸肋521之间的距离定义为H,相对的两个第 二凸肋522之间的距离定义为h,所述第一凸肋521之间的距离H与绝缘本体1容置槽12 的内壁122之间的长度相等,所述纵向方向上形成的相对的两个第二凸肋522之间的距离h 与绝缘本体1容置槽12内壁121之间的宽度相等。如此,所述限位部52在绝缘本体1容 置槽12内运动时,只有凸肋521、522与容置槽12内壁121、122接触,而限位部52大部与 容置槽12内壁之间形成隔离空间6,如此,限位部52与容置槽12内壁121、122之间接触面 积大大减少,在焊接过程中,松香等焊接材料在熔融状态下进入容置槽12内壁121、122上 沉积时,因限位部52与容置槽12内壁121、122之间接触面积少,松香等沉积物对按钮5上 下方向的运动不会造成大的阻力,按钮5仍可以轻松完成上下方向的按压动作。所述驱动 部53与可动端子3的可动接点31接触按压以导通第一固定端子21与第二固定端子22来 实现开关功能。框体4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其设有顶部41、与顶部41对应的底部43及连接顶部41与底部43的侧部42。侧部42自顶部71两侧向下垂直延伸,底部43自两侧部42对 向延伸。框体4顶部41开设有窗口 411及位于窗口 411两侧的卡持槽412。绝缘本体1的 卡持块131卡持于卡持槽412中,使得框体4与绝缘本体1固定。所述窗口 411的长度及 宽度小于绝缘本体1容置槽12的长度及宽度,按钮5的按压部51自窗口 411穿出,限位部 52被窗口侧沿卡持于绝缘本体1的容置槽12内。本实用新型开关通过在按钮5限位部52上延伸设置凸肋521、522与绝缘本体1 容置槽12内壁接触的形式以减少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焊接过程中松香等沉积物 阻碍按钮5运动的情况发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 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开关,包括中部凹设有容置槽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固定端子及可 动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按钮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框体,所述按钮包括突伸出绝缘 本体外的按压部及被框体限定于绝缘本体容置槽内的限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的限 位部在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若干与绝缘本体容置槽内壁接触的凸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的凸肋在竖直方向上呈条状设置, 凸肋包括横向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肋及纵向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方向上对应的第一凸肋之间的距 离与绝缘本体容置槽的长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方向上对应的第二凸肋之间的距 离与绝缘本体容置槽的宽度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对应绝缘本体容置槽开口位置设 有窗口,所述窗口的长度及宽度小于容置槽的长度及宽度并由此将按钮的限位部限位于绝 缘本体的容置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的限位部可在绝缘本体容置槽内 作上下垂直方向的运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包括第一固定端子,第一固定 端子包括间隔的两个第一接触部,所述可动端子包括常时接点,常时接点与第一接触部常 时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包括第二固定端子,第二固定 端子包括位于第一接触部之间的第二接触部,所述可动端子包括可动接点,可动接点可与 第二接触部抵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的限位部底端凸伸出有驱动部,所 述可动接点受到驱动部的按压从而与第二接触部抵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顶端部分向上凸伸形成有卡 持块,所述框体顶部设有收容固持所述卡持块的卡持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关,包括中部凹设有容置槽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固定端子及可动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按钮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框体,所述按钮包括突伸出绝缘本体外的按压部及被框体限定于绝缘本体容置槽内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在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若干与绝缘本体容置槽内壁接触的凸肋,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焊接材料流动对开关性能的影响。
文档编号H01H13/14GK201927515SQ20102057694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
发明者孙亮, 王永佳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