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防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952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防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安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各种密码输入设 备或者手持设备的分体式防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银行、收银台等金融商业场所使用的防窥装置都是利用结构上的一些突出 点或者卡扣固定在密码输入设备、手持设备的外壳上或者与设备外壳成为一体。现有防窥 装置缺点主要是。防窥挡板与前壳一体式不能拆卸,包装、运输、模具费用昂贵。卡勾或包 裹前后壳式卡勾类需要在结构上做一些固定的位置,以便固定防窥挡板,这些固定的位置 很容易被利用来探测用户的输入密码和卡信息。包裹式也同样由于需要包裹前壳或后壳, 在这些包裹位置很容易被利用来隐藏一些探测装置来探测用户的输入密码和卡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一体式防窥装置的不能拆 卸,包装、运输、模具费用昂贵;卡勾或包裹前后壳式防窥装置易于隐藏探测装置的缺陷,提 供一种通过磁力连接防窥挡板与前壳的分体式防窥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分体式防窥装置,位 于密码输入设备的上表面,包括前壳和位于所述前壳表面的防窥挡板,所述前壳通过与所 述密码输入设备的后壳连接组成所述密码输入设备外壳,并在其表面设置有密码按键孔, 其中,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一磁性连接件,所述防窥挡板在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相应的位 置上设置有第二磁性连接件,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和所述第 二磁性连接件磁力连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为可吸附物,所述 第二磁性连接件为第二磁铁。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的接触面为四 边形,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的四角或者四侧的中部。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的接触面为四 边形,所述可吸附物和所述第二磁铁为长条形,所述可吸附物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相对的两 侧或者四侧。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为第一磁铁,所述 第二磁性连接件为可吸附物。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的接触面为四 边形,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的四角或者四侧的中部。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的接触面为四 边形,所述可吸附物和所述第一磁铁为长条形,所述可吸附物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相对的两 侧或者四侧。[0011]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为第一磁铁,所述 第二磁性连接件为第二磁铁。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的接触面为四 边形,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的四角或者四侧的中部。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中,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的接触面为四 边形,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为长条形,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 接触面相对的两侧或者四侧。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前壳和防窥挡板通 过磁力连接,前壳可以不用任何固定点便可以吸附住防窥挡板。可保证密码输入设备的外 壳光滑如初,而且防窥挡板还可以放置于密码输入设备之上,由于外壳无损也不容易被人 利用来安放一些探测设备,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应用可吸附物、磁铁以及双磁铁的多种磁力连接方式供用户选择,其中双磁铁的 方式磁力连接最为牢固。磁铁设置在前壳和防窥挡板接触面的四角和四侧中部,便于设置 磁铁,保证连接牢固。设置长条形的磁铁和可吸附物可进一步加强磁力连接的牢固程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前壳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前壳背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双磁铁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介绍。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分体式防窥装置为密码输入设备的一部分,位于密码输入设备的上表面,所述分体式 防窥装置包括前壳1和防窥挡板2,前壳1和密码输入设备的后壳通过卡扣等方式连接组 合成密码输入设备的外壳,其表面设置有密码按键孔,用于将输入密码用按键从此处伸出 方便用户输入密码。防窥挡板2设置在前壳1的表面,用于防止别人偷窥用户的输入密码。 前壳1上设置有第一磁性连接件,防窥挡板2在第一磁性连接件相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 磁性连接件,前壳1和防窥挡板2通过第一磁性连接件和第二磁性连接件磁力连接。采用 本分体式防窥装置,由于通过内置的磁铁的磁力连接,这样前壳1就可以不用任何固定点 便可以吸附住防窥挡板2,可保证密码输入设备的外壳光滑,而且防窥挡板2置于密码输入 设备之上,前壳1无损也不易被人利用来安放一些探测设备,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如图1、2、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 中,第一磁性连接件为可吸附物,第二磁性连接件为第二磁铁21。通过可吸附物与前壳1的 固定连接使得可吸附物和前壳1成为一整体,防窥挡板2在可吸附物的相应位置上设置了 第二磁铁21,第二磁铁21和可吸附物之间产生的磁力使得防窥挡板2和前壳1之间牢固连接,可吸附物可以设置在前壳1和防窥挡板2的接触面上,也可设置在前壳1和防窥挡板2 的接触面的下部(即埋在前壳1中),第二磁铁21 —般设置在防窥挡板2内,靠近前壳1和 防窥挡板2的接触面处,其中可吸附物和第一磁铁21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如图3、4、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 中,前壳1和防窥挡板2的接触面为四边形,第二磁铁21设置在接触面的四角或者四侧的 中部。接触面优选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四边形,便于用户的操作。第二磁铁21设置在接触面 的四角即防窥挡板2的第一四角22的位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增加磁铁对用户操作 空间的影响,而不影响磁力连接的牢固性;当然第二磁铁21也可设置在接触面的四侧的中 部,同样可以很好的进行前壳1和防窥挡板2之间磁力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中,前壳1和防窥挡 板2的接触面为四边形,可吸附物和第二磁铁21为长条形,可吸附物设置在接触面相对的 两侧或者四侧。采用长条形的可吸附物和第二磁铁21,使得连接的磁力更强,由于采用了长 条形,可吸附物和相应的第二磁铁21可以选择设置在接触面相对的两侧(左右、上下)或 者四侧,达到磁力连接的目的。如图1、2、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 中,第一磁性连接件为第一磁铁11,第二磁性连接件为可吸附物。通过可吸附物与防窥挡 板2的固定连接使得可吸附物和防窥挡板2成为一整体,前壳1在可吸附物的相应位置上 设置了第一磁铁11,第一磁铁11和可吸附物之间产生的磁力使得防窥挡板2和前壳1之间 牢固连接,可吸附物可以设置在前壳1和防窥挡板2的接触面上,也可设置在前壳1和防窥 挡板2的接触面的上部(即埋在防窥挡板2中),第一磁铁11 一般设置在前壳1内,靠近前 壳1和防窥挡板2的接触面处,其中可吸附物和第一磁铁11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 选择。如图3、4、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 中,前壳1和防窥挡板2的接触面为四边形,第一磁铁11设置在接触面的四角或者四侧的 中部。接触面优选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四边形,便于用户的操作。第一磁铁11设置在接触面 的四角即前壳1的第二四角12的位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增加磁铁对用户操作空间 的影响,而不影响磁力连接的牢固性;当然第一磁铁11也可设置在接触面的四侧的中部, 同样可以很好的进行前壳1和防窥挡板2之间磁力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中,前壳1和防窥挡 板2的接触面为四边形,可吸附物和第一磁铁11为长条形,可吸附物设置在接触面相对的 两侧或者四侧。采用长条形的可吸附物和第一磁铁11,使得连接的磁力更强,由于采用了长 条形,可吸附物和相应的第一磁铁11可以选择设置在接触面相对的两侧(左右、上下)或 者四侧,达到磁力连接的目的。如图1、2、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 中,第一磁性连接件为第一磁铁11,第二磁性连接件第二磁铁21。第一磁铁11和第二磁铁 21之间产生的磁力使得防窥挡板2和前壳1之间牢固连接,第一磁铁11 一般设置在前壳1 内,靠近前壳1和防窥挡板2的接触面处,第二磁铁21 —般设置在防窥挡板2内,靠近前壳 1和防窥挡板2的接触面处,其中第二磁铁21和第一磁铁11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 选择。[0031]如图3、4、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 中,前壳1和防窥挡板2的接触面为四边形,第一磁铁11和第二磁铁21设置在接触面的四 顶角或者四侧的中部。接触面优选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四边形,便于用户的操作。第二磁铁 21设置在接触面的四角即防窥挡板2的第一四角22的位置,第一磁铁11设置在接触面的 四角即前壳1的第二四角12的位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增加磁铁对用户操作空间的 影响,而不影响磁力连接的牢固性;当然第一磁铁11和第二磁铁21也可设置在接触面的四 侧的中部,同样可以很好的进行前壳1和防窥挡板2之间磁力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中,前壳1和防窥挡 板2的接触面为四边形,第一磁铁11和第二磁铁21为长条形,第一磁铁11和第二磁铁21 设置在接触面相对的两侧或者四侧。采用长条形的第一磁铁11和第二磁铁21,使得连接的 磁力更强,由于采用了长条形,第一磁铁11和相应的第二磁铁21可以选择设置在接触面相 对的两侧(左右、上下)或者四侧,达到磁力连接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防窥装置,位于密码输入设备的上表面,包括前壳(1)和位于所述前壳(1)表面的防窥挡板O),所述前壳(1)通过与所述密码输入设备的后壳连接组成所述密 码输入设备外壳,并在其表面设置有密码按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上设置有第一 磁性连接件,所述防窥挡板( 在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相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磁性连接 件,所述前壳(1)和所述防窥挡板( 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磁 力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为可吸 附物,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为第二磁铁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和所述防窥挡板(2)的接触面为四边形,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的四角或者四侧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和所述防窥挡 板的接触面为四边形,所述可吸附物和所述第二磁铁为长条形,所述可吸附物设 置在所述接触面相对的两侧或者四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为第一 磁铁(11),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为可吸附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和所述防窥挡板 (2)的接触面为四边形,所述第一磁铁(11)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的四角或者四侧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和所述防窥挡 板的接触面为四边形,所述可吸附物和所述第一磁铁(11)为长条形,所述可吸附物设 置在所述接触面相对的两侧或者四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为第一 磁铁(11),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件为第二磁铁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和所述防窥挡 板的接触面为四边形,所述第一磁铁(11)和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的 四角或者四侧的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和所述防窥挡 板的接触面为四边形,所述第一磁铁(11)和所述第二磁铁为长条形,所述第一磁 铁(11)和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接触面相对的两侧或者四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防窥装置,位于密码输入设备的上表面,包括前壳和位于所述前壳表面的防窥挡板,所述前壳通过与所述密码输入设备的后壳连接组成所述密码输入设备外壳,并在其表面设置有密码按键孔,其中,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一磁性连接件,所述防窥挡板在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相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磁性连接件,所述前壳和所述防窥挡板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和第二磁性连接件磁力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防窥装置保证密码输入设备的外壳光滑如初,防窥挡板还可以放置于密码输入设备之上,因此外壳不易被人利用来安放探测设备,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
文档编号H01H13/04GK201853612SQ20102058345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
发明者袁震, 陈耿 申请人: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