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壳体以及固定在该壳体上的母线的接线端子,特别是端子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178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壳体以及固定在该壳体上的母线的接线端子,特别是端子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I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壳体以及固定在该壳体上的母线的接线 端子,特别是端子板。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属于公知技术。举例而言,Phoenix Contact公司提供的CLIPLINEcomplete端子板系统和RT环形卡片接线端子就是这样ー种螺栓接线端子。这种已知的螺栓接线端子具有壳体和固定在该壳体上的母线。这种已知端子还包括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当接线端子处于使用状态时,这个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与相应的螺母或螺钉配合作用,从而将需要与母线建立电性连接的电导体夹紧在该螺母或螺钉与该母线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到壳体的转矩传递得到改良的接线端子。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ー种具有权利要求I所述特征的接线端子。从属权利要求涉及的是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本发明接线端子的优点主要在于从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到壳体的转矩传递得到了改善。当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紧固螺钉的螺钉头在其垂直于紧固螺钉的中轴线的外周边上或者紧固螺母在其垂直于紧固螺母的中轴线的外周边上完全被壳体包围,其中,壳体在接触区内采用与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的外轮廓相对应的设计,借此将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面最大化,从而得以将通过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导入接线端子的转矩传递到壳体上,同时还能减小各接触面的机械负荷。这样就能在电导体与接线端子的母线建立电性连接时实现更大转矩,接线端子的壳体在此过程中不会受损,更不会被彻底损坏。这一点对于螺栓接线端子而言很重要,因为螺栓接线端子所承担的电性连接任务特别注重电性接触和机械接触的耐久性以及免维护程度。原则上,所述接线端子在类型、材料和尺寸等方面的可选范围比较广。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和与之对应的螺母或螺钉也是如此。出于成本原因,最好采用标准螺钉和标准螺母。特别优选地,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和与之对应的螺母或螺钉实施为六角螺钉和六角螺母,因为六角螺钉和六角螺母特别耐用,也容易获得。根据ー种有利改进方案,所述壳体具有一固定件,当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固定件沿一垂直于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的中轴线的方向对所述母线进行固定。当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母线在这个方向上处于正确位置。特别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固定件,当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固定件在两个垂直于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的中轴线的方向上对所述母线进行固定。借此将母线固定在垂直于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的中轴线的平面内。根据ー种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所述壳体上设有ー锁舌,其中,所述锁舌可从一打开状态进入ー锁定状态,当所述锁舌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母线在平行于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的中轴线的方向上被固定在所述壳体与所述锁舌之间。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在壳体与母线之间设置足够大的间隙,以便使母线和接线端子的安装得到简化。另ー方面,当接线端子处于使用状态时,该锁舌能确保母线处于正确位置。所谓接线端子处于使用状态指的是,电导体与接线端子的母线导电连接,即夹紧在螺母或螺钉与母线之间。原则上,所述锁舌在类型、材料和布置方式等方面的可选范围比较广。所述锁舌优选具有一压紧突出部,当所述锁舌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压紧突出部对所述母线施加朝所述壳体方向作用的偏压力。如此ー来,该锁舌只需通过简单而耐用的设计就能实现相应功能。根据上述两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所述锁舌具有ー锁止件,当所述锁舌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壳体上相对应的ー锁件配合作用,从而将所述锁舌锁止于所述锁定状态。借此确保锁舌在使用条件不佳(例如接线端子发生振动)时也能保持锁定状态。其中,由所述锁止件和所述锁件构成的连接既可实施为可解除连接,也可实施为不可解除的连接,具体视相关用途而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连接技术,如卡合连接。根据另一有利改进方案,所述锁舌形成在所述壳体上。这样不仅能简化该锁舌的制造与安装,还能防止其丢失。根据另一有利改进方案,所述螺母或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即使接线端子尚未进入使用状态,通过这种方式也能为该螺母或螺钉提供有效的防丢保护。本发明的接线端子原则上可实施为单个端子。然而,众多应用领域需要将多个接线端子予以导电连接。为了在空间上将各个接线端子对齐,通常需要使用安装导轨。因此,本发明提出的ー种有利改进方案是所述接线端子具有一可将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在一安装导轨上的连接件。本发明针对实施为端子板的接线端子提出以下有利改进方案所述壳体具有ー电绝缘壁,其中,所述电绝缘壁将邻接接线端子予以电性绝缘。如此ー来,通过特别简单的设计就能实现必要的爬电强度。这一点特别适用于所述接线端子需要与不具有绝缘电缆终端或类似部件的电导体建立连接的实施方式。


图I为本发明接线端子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中的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的部分视图,其中,锁舌处于打开状态;
图3为第一实施例中的接线端子处于使用状态时的部分视图,其中,锁舌处于锁定状态;以及图4为本发明接线端子第二实施例与图I相似的部分分解图。參考符号表
2 :壳体2. I :第一固定件2. 2:第二固定件2. 3 :锁件2. 4 电绝缘壁4 :母线4. I :母线上的凹槽4. 2:母线的纵边6:紧固螺母6. I :紧固螺母的接触面8 :螺钉10 :紧固螺母的中轴线12 :插孔12. I :插孔的接触面14 :锁舌14. I :枢轴14. 2:压紧突出部14. 3 :锁止件16 :连接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參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I为本发明接线端子的第一实施例。该接线端子在此实施为端子板。该接线端子具有壳体2、固定在壳体2上的母线4以及紧固螺母6,当该接线端子处于如图3所示的使用状态时,这个紧固螺母与相应的螺钉8配合作用,从而将需要与母线4建立电性连接的电导体(此处未图示)夹紧在该螺钉8与母线4之间。紧固螺母6在此实施为六角螺母,螺钉8在此实施为六角螺钉。壳体2用电绝缘材料(即塑料)制成。相关的适用塑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本发明的接线端子具有两个连接侧,因此未图示电导体可以在接线端子两侧与母线4建立连接。这两个连接侧采用相同设计,因此,针对于其中一侧的实施方案也适用于另ー侧。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原则上,所设置的连接侧或连接点既可少于两个,也可超过两个。当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如图2所示的安装状态时,紧固螺母6在其垂直于紧固螺母6的中轴线10的外周边上完全被壳体2包围,其中,壳体2在接触区内采用与紧固螺母6的外轮廓相对应的设计。结合图I和图2可以清楚看到,组装所述接线端子(即,使其进入如图2所示的安装状态)时,是将紧固螺母6从上方(即以平行于紧固螺母6的中轴线10的方向)插入壳体2上形状与紧固螺母6的外轮廓相对应的插孔12中。
很明显,插孔12与紧固螺母6的外轮廓(即其垂直于紧固螺母6的中轴线10的外周边)相对应。如此ー来,紧固螺母6的接触面6. I将与插孔12的接触面12. I基本无隙相抵接,用螺钉8和紧固螺母6固定未图示电导体时,这样就能将在此过程中被导入接线端子的转矩以理想方式传递到壳体2上。“基本无隙”在此指的是,所设置的间隙只够在接线端子进入安装状态时将紧固螺母6顺利插入插孔12。也有可能需要使用工具来实现紧固螺母6与插孔12的更紧密配合,具体视相关用途而定。
壳体2具有第一固定件2. I和第二固定件2. 2,当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这些固定件分别沿ー垂直于紧固螺母6的中轴线10的方向对母线4进行固定。第一固定件2. I实施为两个壳体突出部并且在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与母线4上相对应的两个凹槽4. I卡合。通过这种方式,母线4在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在母线4的纵向上得到固定。第二固定件2. 2实施为两个壳体凸起并且在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与母线4的纵边4. 2卡合。通过这种方式,母线4在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在母线4的横向上得到固定。为了简化所述接线端子的组装(即该接线端子从图I所示的状态进入图2所示的安装状态这ー过程),螺钉8在此已经拧入紧固螺母6,这样就使安装人员、机械手或类似装置所需实施的操作得到了简化。由于母线4、两个紧固螺母6和相应的螺钉8所构成的安装组的要求安装方向平行于中轴线10,因此如图I和图2所示,在壳体2上的母线4所在区域必须提供足够大的空间。当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为了防止上述空间的存在致使母线4在振动或类似状况的影响下意外离开其正确位置,本实施例设置了锁舌14。锁舌14可以任意ー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适当方式布置在壳体2上。在本实施例中,锁舌14形成在壳体2上,也就是壳体2的一体式组成部分。锁舌14可以从图I和图2所示的打开状态进入图3所示的锁定状态。为此,锁舌14需要绕枢轴14. I偏转。当所述锁舌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母线4在平行于紧固螺母6的中轴线10的方向上被固定在壳体2与锁舌14之间。为此,锁舌14具有三个压紧突出部14. 2,当锁舌14处于锁定状态时,这些压紧突出部14. 2对母线4施加朝壳体2方向作用的偏压力。如图I和图2所示,压紧突出部14. 2采用斜坡式设计,在此情况下,只需少许用力就能实现锁舌14从打开状态到锁定状态的转变。锁舌14还具有锁止件14. 3,当锁舌14处于锁定状态时,该锁止件与壳体2上相对应的锁件2. 3配合作用,从而将锁舌14锁止于锁定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锁止件14. 3实施为两个锁止块,所述锁件实施为两个锁孔,当锁舌14处于锁定状态时,锁止件14. 3与锁件2. 3建立起可解除的卡合连接。原则上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其他可解除或不可解除式连接技术,可以根据具体用途进行选择。如前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实施为端子板。这类端子一般都固定在安装导轨上,因此本实施例的接线端子还具有可将接线端子固定到未图示安装导轨上的连接件16。连接件16在此实施为壳体2的底面的外轮廓,即纵向轮廓,其中,连接件16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形状配合方式与安装导轨卡合,从而实现在该安装导轨上的固定。为了使本实施例的端子板也适用于电缆终端或类似部件不绝缘的电导体,壳体2具有电绝缘壁2. 4,其中,电绝缘壁2. 4将邻接接线端子予以电性绝缘。本实施例设有两个连接侧,因此相应设有两个绝缘壁2. 4。图4为本发明接线端子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螺钉8在此实施为十字槽螺钉而非六角螺钉。至于其余部分,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一致,具体可以參阅上述实施方案。相同或相对应的部件用同样的參考符号表示。与图I至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 图未示出紧固螺母。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举例而言,也可以设置紧固螺钉和相应的螺母来代替紧固螺母6和相应的螺钉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用途作出相应选择。此外还可以将螺钉8或螺母固定在壳体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接线端子,特别是端子板,包括ー壳体(2)、一固定在所述壳体(2)上的母线(4)以及ー紧固螺钉或ー紧固螺母(6),当所述接线端子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与一相应的螺母或螺钉(8)配合作用,从而将一需要与所述母线(4)建立电性连接的电导体夹紧在所述螺母或螺钉(8)与所述母线(4)之间,其特征在干,当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紧固螺钉的螺钉头在其垂直于所述紧固螺钉的中轴线(10)的外周边上或者所述紧固螺母(6)在其垂直于所述紧固螺母(6)的中轴线(10)的外周边上完全被所述壳体(2)包围,其中,所述壳体(2)在接触区内采用与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6)的外轮廓相对应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6)和与之对应的螺母或螺钉(8 )实施为六角螺钉和六角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具有一固定件(2. 1,2. 2),当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固定件沿一垂直于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6)的中轴线(10)的方向对所述母线(4)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设有ー锁舌(14),其中,所述锁舌(14)可从一打开状态进入ー锁定状态,当所述锁舌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母线(4)在平行于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6)的中轴线(10)的方向上被固定在所述壳体(2)与所述锁舌(1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14)具有ー压紧突出部(14.2),当所述锁舌(14)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压紧突出部(14. 2)对所述母线(4)施加朝所述壳体(2)方向作用的偏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14)具有一锁止件(14. 3),当所述锁舌(14)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壳体(2)上相对应的一锁件(2. 3)配合作用,从而将所述锁舌(14)锁止于所述锁定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干,所述锁舌(14)形成在所述壳体(2)上。
8.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或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具有一可将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在一安装导轨上的连接件(16)。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实施为一端子板,所述壳体(2)具有一电绝缘壁(2. 4),其中,所述电绝缘壁(2. 4)将邻接接线端子予以电性绝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特别是端子板,包括一壳体(2)、一固定在所述壳体(2)上的母线(4)以及一紧固螺钉或一紧固螺母(6),当所述接线端子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与一相应的螺母或螺钉(8)配合作用,从而将一需要与所述母线(4)建立电性连接的电导体夹紧在所述螺母或螺钉(8)与所述母线(4)之间。为了提供一种从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到所述壳体的转矩传递得到改善的接线端子,本发明提出如下解决方案当所述接线端子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紧固螺钉的螺钉头在其垂直于所述紧固螺钉的中轴线(10)的外周边上或者所述紧固螺母(6)在其垂直于所述紧固螺母(6)的中轴线(10)的外周边上完全被所述壳体(2)包围,其中,所述壳体(2)在接触区内采用与所述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母(6)的外轮廓相对应的设计。
文档编号H01R4/30GK102652381SQ201080056122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托尔斯滕·迪塞尔 申请人: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