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丝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190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熔丝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结于熔丝的凸头端子的熔丝端子。
背景技术
存在ー种利用熔丝连接器将熔丝设置在电路之中的情況。该熔丝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具有多个排齐的端子容纳室和多个容纳在每个所述端子容纳室内的熔丝端子。所述熔丝包括用干支撑可熔部的熔丝体以及被该熔丝体支撑并且连结于可熔部的一对凸头端子。然后,将熔丝的该对凸头端子插入连接器壳体内的ー对相邻熔丝端子中,从而使熔丝的可熔部设置在该对熔丝端子之间。 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这种现有技术的熔丝端子。如图11至13所示,通过使冲压成预定形状的导电件经受弯曲加工来制造该熔丝端子50。该熔丝端子50由端子接触部51和电线夹压部70构成。端子接触部51包括通过使底壁部52和分别从其两侧端延伸的部位弯曲而制造的一对侧壁部53、54,以及通过使每个侧壁部53、54的上端弯曲而制造的顶壁部55。通过底壁部52,一对侧壁部53、54和顶壁部55来构成方形框架56。通过使侧壁部53、54的前端和底壁部52的前端弯曲而形成的前壁部57设置在框架56的前表面处。通过未被前壁部57覆盖的区域而形成前插入口 58。与前插入口 58连通的上插入口59形成在顶壁部55处。熔丝的凸头端子(未示出)从前插入口 58和上插入口 59被插入在框架56内。ー对接触端子60、60设置在框架56内,该对接触端子是通过使一对侧壁部53、54的每个侧壁的切ロ部经受向内弯曲加工而形成的。由于接触端子60、60在其后端处分别与侧壁部53、54 —体地形成,所以每个接触端子用作为悬臂型和板簧型的接触端子。切ロ部60a、60a分别形成在接触端子60、60的尖端侧的下部处。在上述结构中,当将熔丝的凸头端子(未示出)插入框架56内吋,该凸头端子被插入在ー对接触端子60、60之间。当使凸头端子与ー对接触端子60、60接触吋,该对接触端子60,60的每个端子弹性变形到外側,以使凸头端子能够插入,从而凸头端子被插入至插入完成位置。利用每个接触端子60、60的弾性回复カ引起的接触载荷,该对接触端子60、60与凸头端子彼此进行紧密接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日本专利文献I JP-A-2004-20691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根据现有技术的熔丝端子50,由于ー对接触端子60、60的每个都可弹性变形,所以在凸头端子的初始接触时,该对接触端子的每个都弹性变形,使得在端子插入的初期的插入感良好。然而,在凸头端子被完全插入的状态下,由于ー对接触端子60、60的每个都可弹性变形,所以该对接触端子的每个都不能形成稳定的接触点。从而,引起了接触载荷不稳定的问题。在这方面,可以考虑固定接触端子60中的ー个。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端子插入的初期的插入感变差。此外,由于切ロ部60a、60a分别形成在接触端子60、60的尖端侧处,所以每个接触端子60、60不一致。从而,由于每个接触端子不是一致地变形,所以每个接触端子的变形程度根据凸头端子接触的位置而不同。而且在这种情况的观点中,接触载荷不稳定。此外,在完全插入凸头端子的状态下,由于ー对接触端子60、60的每个都能弹性变形,所以在单个点处的接触载荷不充分,使得接触端子例如可能震颤。因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丝端子,其在端子插入初期具有良好的插入感,并且在凸头端子插入完成的状态下具有稳定的接触载荷。解决问题的手段
第一发明涉及一种熔丝端子,其中,通过底壁部、顶壁部和一对侧壁部形成框架,ー对接触端子分别排布在所述框架内的左右位置处,并且进入到所述框架中的熔丝的凸头端子被插入在所述ー对接触端子之间,并且通过由于所述ー对接触端子的弾性回复カ引起的接触载荷而与所述ー对接触端子之间进行紧密接触,其中,所述接触端子中的一个是通过从所述框架延伸并且沿着一个所述侧壁部折叠了多次而形成的卷簧型接触端子,并且所述接触端子中的另ー个是经过弾性杆部从所述框架延伸并且经由一间隙与另ー个所述侧壁部几乎平行排布的板簧型接触端子。第二发明涉及ー种第一发明所述的熔丝端子,其中,所述卷簧型接触端子具有从一个所述侧壁部的前端延伸而后折回所述框架内的第一弯折部,以及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顶端延伸而后折回从而进入所述第一弯折部与一个所述侧壁部之间的第二弯折部。第三发明涉及ー种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所述的熔丝端子,其中,所述板簧型接触端子设置成使得被插入到所述框架中的所述熔丝的凸头端子在接触到所述卷簧型接触端子之前接触到所述板簧型接触端子。本发明的优点根据第一发明,由于每个卷簧型接触端子和板簧型接触端子都能弹性变形,所以每个这些接触端子在与凸头端子开始接触时都弹性变形,使得在端子插入初期的插入感良好。此外,卷簧型接触端子起到在凸头端子的整个插入过程都弹性变形的接触端子的作用。然而,当板簧型接触端子在凸头端子的插入过程中变形到其紧贴另一个侧壁部的程度吋,该板簧型接触端子在之后起到固定的接触端子作用。从而,板簧型接触端子形成稳定的接触点,从而使其接触载荷稳定。根据第二发明,除了第一发明的有益效果之外,当第二弯折部的自由端侧在凸头端子的插入过程中紧贴另ー个侧壁部时,卷簧型接触端子起到两端几乎被支撑(两端支承梁)从而使其接触载荷进一步稳定的接触端子的作用。根据第三发明,除了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的有益效果之外,被插入前框架的凸头端子首先与板簧型接触端子进行接触,从而能够使该板簧型接触端子变形,以便紧贴另ー侧壁部。結果,由于板簧型接触端子能够确定地起到固定的接触端子的作用,所以能够确定地形成稳定的接触点。


图I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是熔丝端子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是熔丝端子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是熔丝端子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开透视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是熔丝端子的主要部分被局部剖开的透视图,从而示出了板簧型接触端子。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是熔丝端子的主要部分被局部剖开的透视图,从而示出了板簧型接触端子。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是熔丝端子的主要部分的展开图。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是熔丝端子的主要部分在凸头端子插入之前的首1J视图。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是示出了凸头端子与板簧型接触端子进行接触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是示出了凸头端子与卷簧型接触端子进行接触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是示出了凸头端子插入到插入完成位置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1是现有技术的实例的熔丝端子的侧视图。图12是现有技术的实例的熔丝端子的平面图。图13是现有技术的实例的熔丝端子的前视图。标记说明I熔丝端子3 前框架(框架)4 底壁部5 一个侧壁部6 另ー个侧壁部7 顶壁部10卷簧型接触端子11第一弯折部12第二弯折部15板簧型接触端子15弹性杆部40凸头端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基于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I至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I是熔丝端子I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2是熔丝端子I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3是熔丝端子I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开透视图,图4和图5的每个都是熔丝端子I的主要部分被局部剖开的透视图从而示出了板簧型接触端子15,图6是熔丝端子I的主要部分的展开图,并且图7至10每个都是示出了凸头端子40的插入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通过使图6所示的被冲压成预定形状的导电件经受弯曲加工来制造熔丝端子I。图6仅仅示出了熔丝端子I的端子连接部2,其中用虚线表示待弯曲的部分(区域)。如图I至5所示,熔丝端子I包括端子连接部2的和电线夹压部25并且被容纳在熔丝壳体(未示出)的腔室内。端子连接部2包括作为框架的前框架3以及连接于该前框架的后框架30。该前框架3由底壁部4、一对侧壁部5、6和顶壁部7构成。以使底壁部4的两侧端中的一个侧端延伸并向上弯曲的方式而形成一个侧壁部
5。以使ー个侧壁部5的上端延伸并沿水平方向弯曲的方式而形成顶壁部7。以使顶壁部7的侧端延伸并沿垂直方向弯曲的方式而形成另ー个侧壁部6。前端子插入口 8形成在前框 架3的前表面处。通过将顶壁部刻槽而在该顶壁部7上形成上端子插入口 9。上端子插入ロ 9和前端子插入口 8彼此连通。熔丝(未示出)的凸头端子(图7至10所示)能够从这些插入口 8、9插入前框架3中。上端子插入口 9在其入口侧上具有锥缩状,从而设定了大的开ロ宽度。卷簧型接触端子10和板簧型接触端子15作为ー对接触端子分别设置在前框架3内的左右位置处。以使ー个侧壁部5的前端延伸而后折回两次的方式来形成该卷簧型接触端子10。具体地,卷簧型接触端子10具有从ー个侧壁部5的前端延伸而后在前框架3内折回的第一弯折部11以及从第一弯折部11的顶端延伸而后折回从而进入第一弯折部与ー个侧壁部5之间的第二弯折部12。第一弯折部11设置成从前侧向其后侧(凸头端子40的插入方向)在宽度方向的中心侧上逐渐延伸。第二弯折部12几乎与第一弯折部11平行地延イ申,并且其后端的自由端侧12a位于ー个侧壁部5的内表面附近。板簧型接触端子15经由弹性杆部16从底壁部4的侧端延伸,从而与另ー个侧壁部6几乎平行地设置,并且其间有间隙ム弹性杆部16从底壁部4的侧端向上弯曲,并且其上端侧进一歩向下弯曲。板簧型接触端子15设置在弹性杆部的向下弯曲部的顶端处,从而经此延伸。板簧型接触端子15由在前框架3内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侧上大部分突出的中央平坦部17、从该中央平坦部1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向着另ー个侧壁部6倾斜的前倾部18和后倾部19、从前倾部18的前端弯曲并且设置成与另ー个侧壁部6平行的前端平坦部20、以及从后倾部19的后端弯曲并且设置成与另ー个侧壁部6平行的后端平坦部21。前端平坦部20和后端平坦部21的每个都设置成与另ー个侧壁部具有间隙ふ从而,由于弹性杆部16的弹性变形,板簧型接触端子15能够变形间隙i的量,但是不能再变形。板簧型接触端子15设定在熔丝被插入前框架3的凸头端子40接触到卷簧型接触端子10之前接触到板簧型接触端子的位置处。将后框架30设定成稍微大于前框架3。后框架30由从前框架3的底壁部4延伸的底壁部31、一对侧壁部32、33以及顶壁部34构成。电线夹压部35包括从端子连接部2的底壁部31延伸的底壁部36以及从底壁部36的两侧端延伸的一对电线加紧部37。通过利用电线加紧部37将电线(未示出)加紧来夹压电线(未示出)。接着,对于将熔丝(未示出)的凸头端子40插入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熔丝端子I中的操作进行说明。图7示出了将熔丝的凸头端子40插入到熔丝端子I的前框架3中之前的状态。在图7所示的状态中,当将熔丝的凸头端子40从前端子插入口 8和上端子插入口 9插入熔丝端子I的前框架3中时,如图8所示,凸头端子40的顶端侧首先与板簧型接触端子15进行接触。然后,由于板簧型接触端子15受到来自凸头端子40的压力,所以弹性杆部16由于压カ而弹性变形,直到板簧型接触端子15紧贴另一个侧壁部6的内表面。从而,使得凸头端子40能够插入。当凸头端子40进ー步插入吋,如图9所示,凸头端子40的顶端侧与卷簧型接触端子10进行接触。从而,由于卷簧型接触端子10受到来自凸头端子40的压力,所以第一弯折部11由于压カ而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凸头端子40能够进ー步插入。由于第一弯折部11的弹性变形,第二弯折部12的自由端侧12a紧贴ー个侧壁部5的内表面。而后,当由凸头端子40进ー步施加压カ时,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12的每个都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凸头端子40能够进ー步插入。以这种方式,如图10所示,凸头端子40能够行进到插入完成位置。在凸头端子40的插入完成位置处,第二弯折部12变形成该第二弯折部的几乎整个区域都紧贴着一个侧壁部5的内表面的状态。
如上所说明的,前框架3由底壁部4,一对侧壁部5、6以及顶壁部7所构成,并且ー对接触端子设置在前框架3内的左右位置处。所述接触端子中的ー个是通过从前框架3延伸而后折回两次而形成的卷簧型接触端子10。所述接触端子中的另ー个是通过从前框架3经由弹性杆部16延伸从而与另ー个侧壁部6几乎平行且其间有间隙i地设置而形成的板簧型接触端子15。从而,由于每个卷簧型接触端子10和板簧型接触端子15都能弹性变形,所以每个这些接触端子在与凸头端子开始接触时都弹性变形,使得在端子插入初期的插入感良好。此外,卷簧型接触端子10起到在凸头端子40的整个插入过程都弹性变形的接触端子的作用。然而,当板簧型接触端子15在凸头端子40的插入过程中变形到其紧贴另一个侧壁部6的程度吋,该板簧型接触端子在之后起到固定的接触端子作用。从而,板簧型接触端子15形成稳定的接触点,从而使其接触载荷稳定。卷簧型接触端子10具有从ー个侧壁部5的前端延伸而后折回到前框架3内的第一弯折部11以及从第一弯折部11的顶端延伸而后折回以便进入第一折回部11与ー个侧壁部5之间的第二弯折部12。从而,当第二弯折部12的自由端侧12a在凸头端子40的插入过程中紧贴另一个侧壁部6时,卷簧型接触端子10起到两端几乎被支撑(两端支承梁)从而使其接触载荷进一步稳定的接触端子的作用。此外,该卷簧型接触端子对于振动变得可耐受。板簧型接触端子15设置成使得熔丝被插入前框架3的凸头端子40在接触到卷簧型接触端子10之前接触到板簧型接触端子。从而,被插入前框架3的凸头端子40首先与板簧型接触端子15进行接触,从而能够使该板簧型接触端子15变形,以便紧贴另ー侧壁部
6。結果,由于板簧型接触端子15能够确定地起到固定的接触端子的作用,所以能够确定地形成稳定的接触点。根据该实施例,尽管卷簧型接触端子10是通过折回两次形成的,但是该端子可以通过折回三次以上形成。尽管參考特定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本发明基于2009年12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No. 2009-2 86294),其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熔丝端子,其中,通过底壁部、顶壁部和一对侧壁部形成框架,ー对接触端子分别排布在所述框架内的左右位置处,并且进入到所述框架中的熔丝的凸头端子被插入在所述ー对接触端子之间,并且通过所述ー对接触端子的弾性回复カ引起的接触载荷而与所述ー对接触端子之间进行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接触端子中的一个是通过从所述框架延伸并且沿着一个所述侧壁部折叠了多次而形成的卷簧型接触端子,并且所述接触端子中的另ー个是经过弾性杆部从所述框架延伸并且经由一间隙与另ー个所述侧壁部几乎平行排布的板簧型接触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熔丝端子,其中,所述卷簧型接触端子具有从ー个所述侧壁部的前端延伸而后折回至所述框架内的第一弯折部,以及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顶端延伸而后折回从而进入所述第一弯折部与一个所述侧壁部之间的第二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熔丝端子,其中,所述板簧型接触端子设置成使得被插入到所述框架中的所述熔丝的凸头端子在接触到所述卷簧型接触端子之前接触到所述板簧型接触端子。
全文摘要
一种熔丝端子,构成为使得当凸头端子已被完全插入时的接触载荷稳定并且使得凸头端子能够在其插入的初期顺利地插入。该熔丝端子具有框架体(3)内的一对接触端子。接触端子中的一个是卷簧状接触端子(10),其从框架体(3)的一个侧壁部(5)的前端延伸并且向着所述侧壁部(5)折回几次。另一个接触端子是板簧状接触端子,其从框架体(3)的侧端经由挠曲杆部(16)延伸并且与另一侧壁部(6)以其间的间隙(d)几乎平行地设置。在凸头端子的插入过程中紧贴另一侧壁部(6)之后,板簧状接触端子(15)起到固定的接触端子的作用,并且形成稳定的接触点,并且结果,接触载荷稳定。而且,该对接触端子都是弹性可变性的,而这使得凸头端子在其插入的初期能够以提高的顺畅性插入。
文档编号H01R13/10GK102668255SQ20108005777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7日
发明者室隆志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