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5486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尤其是一种为了在控制电梯的机房和位于建筑物内侧电梯出入口一侧并且让使用者在各层呼叫电梯的厅门按钮(Hall buton)及指示电梯所在楼层数的指示器之间进行通信而安装在电梯井道墙面上的电梯井道电线的分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把乘客与货物运送到上层及下层,电梯通常在建筑物的各层电梯出入口的一侧墙面配置了可以让使用者呼叫电梯的厅门按钮(Hall buton)及实时显示当前电梯所在楼层数的指示器,所述厅门按钮与指示器位于作为电梯上下移动通路的电梯井道的上部并且与控制电梯的机房的控制器形成电连接并进行通信。此时,把所述厅门按钮及指示器连接到机房控制器的通信用电缆通常称为电梯井道电线。所述电梯井道电线沿着电梯井道的墙面垂直地固定安装,在各层分支后连接到厅门按钮及指示器。图1概略地显示了现有电梯井道电线的分支连接结构。现有电梯井道电线采取圆形电缆形态,在电线的批覆内部内置了多个通信线。现有技术把电梯井道电线加以分支后连接到厅门按钮及指示器,如图1所示,在分支位置把电梯井道电线制成环状后利用扎线带固定,再将环的一侧披覆局部剥除后把分支线的一端连接到各通信线,把分支线的另一端连接到厅门按钮及指示器。然后,为了防止游动而每隔一定距离就另外通过托架或固定夹(clip)之类的固定手段把电梯井道电线固定到电梯井道墙面。然而,所述方式需要把电梯井道电线制成环状后利用扎线带固定再剥除批覆,由于经过多个作业步骤,不仅作业繁杂,随着时间流逝,扎线带受到电梯井道电线的自重影响而被解开并解除环,从而断开了与厅门按钮或指示器的连接,此外还会出现其它问题。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由本申请人所申请的注册发明第20-448693号包括电梯井道电线,在扁带状的批覆内部平行地配置多个通信线;分支线,使所述电梯井道电线的各通信线与厅门按钮或指示器互相连接;端子块,安装有端子体,该端子体切开所述电梯井道电线的批覆后侵入内侧并接入各通信线;固定块,与所述端子块进行压接结合,以通信线与端子体在准确位置互相接入的状态把电梯井道电线与端子块互相加以固定。所述第448693号发明把使用圆形电缆的现有电梯井道电线改为扁带状后把端子块结合到电梯井道电线,安装在该端子块的端子体接入平行配置在内部的各通信线,然后通过固定块把电梯井道电线与端子块以互相接入的状态加以固定,把分支线的棒端子各自结合在所述端子块的端子孔并加以固定。虽然不必像现有技术一样为了电梯井道电线的分支连接而以手工作业方式剥除批覆,也容易区分电梯井道电线内部的各通信线,但是,需要在所述端子块的端子孔上个别地连接分支线的棒端子,先确定了是否与接入所述分支线的棒端子的电梯井道电线的通信线一致后才能进行连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不必为了电梯井道电线的分支连接而以手工作业方式剥除批覆,容易结合电梯井道电线与分支线,容易区分电梯井道电线及分支线内部的各通信线,通过对切开电梯井道电线及分支线的批覆后接入内部通信线的端子体的位置进行调整而得以防止接入内部通信线的端子体相互接触,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以线束(harness)方式事先批量制造。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包括电梯井道电线,在扁带状的批覆内部由多个通信线以相隔一定距离的方式平行配置;分支线,使电梯井道电线的各通信线与厅门按钮或指示器互相连接;端子块,覆盖所述电梯井道电线的一侧面并且安装了电线端子体,该电线端子体由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一体形成,所述输入端子在一侧切开电梯井道电线的批覆后侵入内侧并接入各通信线,所述输出端子在另一侧接入所述分支线;分支块,覆盖所述分支线的一侧面并且安装了分支端子体,该分支端子体由输入端子部与输出端子部一体形成,所述输入端子部在一侧切开分支线的批覆后侵入内侧并且接入各通信线,输出端子部在另一侧接入所述电梯井道电线;第一固定块,覆盖所述电梯井道电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端子块进行压接结合,以通信线与电线端子体互相接入的状态把电梯井道电线与端子块互相加以固定;第二固定块,覆盖所述分支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分支块进行压接结合,以通信线与分支端子体互相接入的状态把分支线与分支块互相加以固定;护盖,包围所述端子块与分支块的外周面并结合。而且,所述电线端子体排列成“之”字形态以便在接入了平行配置于所述电梯井道电线内部的通信线后防止短路。而且,所述分支端子体的输出端子部为了与所述电线端子体的输出端子接触而折曲成形。而且,所述端子块与第一固定块以钩(hook)结合方式结合,所述分支块与第二固定块也以钩(hook)结合方式结合。而且,在所述端子块与分支块之间另外具备密封环。而且,另外具备防水构件,位于所述电梯井道电线的两侧面,把接触电梯井道电线的端子块及第一固定块之间加以密封。而且,另外具备防水构件,位于所述分支线的两侧面,把接触分支线的分支块及第二固定块之间加以密封。在所述电梯井道电线与分支线中配置了通信线的部分的外皮上形成凹槽,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上按照一定间隔形成了插入所述凹槽的突起。具有所述结构的本发明,电梯井道电线在各层稳定地分支连接,不必另外通过手工作业方式进行电线脱皮步骤、环成型步骤、接线步骤、绝缘带缠绕步骤等复杂的作业步骤就能一次连接电梯井道电线与分支线,简化了作业工序,不必在现场直接进行作业,在工厂以线束(harness)方式事先批量制造电梯井道电线、连接器及分支线后,在现场只要把分支线连接到厅门按钮及指示器即可,因此可以通过生产自动化节约劳务费。


图1是现有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的概略图2是本发明电梯井道电线的分支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3a是图2的分解立体图;图北是图3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电线端子体及分支端子体的结构图;图5a、图恥和图5c是本发明电梯井道电线的分支连接方法的按序流程图;以及图6是本发明的电梯井道电线的分支连接状态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2到图6所示,为了按照本发明把电梯井道电线1分支后连接到各层厅门按钮3及指示器4,需要包括电梯井道电线1、连接器C及分支线2。所述电梯井道电线1呈扁带状,多个通信线Ia以相隔一定距离的方式平行配置在尿烷(urethane)批覆Ib内部,较佳地,配置所述通信线Ia的部分以矩形或圆形方式突出地形成,在各自的通信线Ia配置部分上的批覆Ib则形成凹槽lc。所述电梯井道电线1沿着长度方向较长地延伸并且另外通过托架或固定夹 (clip)之类的固定手段垂直地安装固定在电梯井道的墙面。所述凹槽Ic允许后述第一固定块30a上的突起3 插入,可以防止配置在第一固定块30a上的电梯井道电线1游动。使用所述电梯井道电线1结构时,各通信线Ia在设定位置以设定距离互相隔离配置,因此可以轻易地互相区分,不会因为电线连接不良而造成通信障碍,作业简单。 所述连接器C是一种针对电梯井道电线1分支连接的连接手段,包括端子块10、分支块20、第一固定块30a、第二固定块30b及护盖40。所述端子块10是一种块体,覆盖所述电梯井道电线1的一侧面并且可以使电梯井道电线1的各通信线Ia与后述的分支线2连接,其本体通常由合成树脂件构成,导电性电线端子体11通过嵌件注塑方式安装在内部。而且,所述端子块10在左、右两端形成了可以使后述第一固定块30a的钩件31插入的钩槽12,上部面形成了可以把通过嵌件注塑方式安装在后述分支块20上的分支端子体21加以连接的端子孔14及适用于以防水目的而插入的密封环50的插槽15,正面及背面则配置了插入并固定在后述护盖40的结合槽41上的多个结合突起13。此时,所述钩槽12另外形成了卡合突起121,该卡合突起121能够使所插入的钩件 31固定。所述电线端子体11是一种导电体,由一侧的输入端子111与另一侧的输出端子 113 —体地形成,该输入端子111切开电梯井道电线1的批覆Ib后侵入电线内侧并且接入各通信线la,该输出端子113则连接到后述分支块20上所安装的分支端子体21。此时,所述电线端子体11通过嵌件注塑方式安装在所述端子块10、较佳地,排列成“之”字形态以便在接入了平行配置于所述电梯井道电线1内部的通信线Ia时防止各电线端子体11之间发生短路。如图4的(a)所示,所述电线端子体11为双枪结构,所述输入端子111的前端形成有可切开电梯井道电线1的批覆Ib后侵入的切刃(blade)并突出于端子块10的一侧,其中央则形成了可以插入一束电梯井道电线1的通信线Ia的接入槽112。此时,所述接入槽112沿着电线端子体11的长度方向较长地延伸。此时,所述输入端子111的长度为切开电梯井道电线1的批覆Ib后接入通信线Ia 的长度,较佳地,其长度不足以完全贯穿所述电梯井道电线1的批覆lb。所述输出端子113是连接到输入端子111后端并且接入后述分支块20的输出端子部213的部分,如图4的(a)所示在输入端子111的后端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被夹入端子块10的端子孔14的内周面,如果分支块20的输出端子部213通过所述端子孔14插入,所插入的输出端子部213与端子块10的输出端子113将进行面接触并通电。此时,所述输出端子113可以另外具备圆形突起114,该圆形突起114的突出方向朝向其与输出端子部213的接触面,所述圆形突起114可以在插入所述端子孔14的输出端子113与输出端子部213以松弛状态插入时促使两端子之间通电。图4的(b)是以嵌件注塑方式安装在后述分支块20上的分支端子体21的结构图, 输入端子部211的形态与前述电线端子体11的输入端子111相同,切开分支线2的批覆2b 后接入内部所配置的各通信线2a,输出端子部213采取了突出于外侧的形态以便插入所述端子块10上的端子孔14,但其采取折曲形态以便在插入端子孔14时与配置在所述端子孔 14内周面上的电线端子体11的输出端子113重叠。前文详细说明了所述电线端子体11与分支端子体21的结构,但,输入端子111及输入端子部211只要能够切开电梯井道电线1或分支线2的批覆lb、2b后侵入内部并且接入通信线la、2a,而且输出端子113及输出端子部213能够互相连接,则不对其结构进行特别限制。所述分支块20是一种块体,覆盖分支线2的一侧面并且结合到所述端子块10上使电梯井道电线1与分支线2通电,其本体通常由合成树脂件构成,导电性分支端子体21 通过嵌件注塑方式安装在内部。而且,所述分支块20在左、右两端形成了可以使后述第二固定块30b的钩件31插入的钩槽22,在与所述端子块10接触的面上形成了允许密封环50插入的插槽25,其遮蔽件M可以防止结合在所述分支端子体21的输入端子部211侧的分支线2突出到外侧,正面及背面则配置了插入并固定在后述护盖40的结合槽41上的多个结合突起23。而且,所述钩槽22上形成了卡合突起221,该卡合突起221能够插入并结合在后述第二固定块30b上的卡槽32b。所述遮蔽件M支持分支线2的末端,以平行于输入端子部211配置方向的方向配置,当所述输入端子部211切开分支线2的批覆2b后接入内部的通信线加后固定时防止分支线2游动。所述第一固定块30a是一种块体,覆盖电梯井道电线1的另一侧面并且把互相接入的电梯井道电线1与端子块10加以固定,左、右两端各自突出地形成了钩件31a,安置所述电梯井道电线1的内侧面33a具有可以插入电梯井道电线1上的凹槽Ic的突起34a,得以防止所安置的电梯井道电线1在作业中脱离。所述钩件31a插入端子块10两端的钩槽12并结合,此时,形成了可以使所述钩槽 12的卡合突起121插入并固定的卡槽32a,提高了结合时的固定力。所述第一固定块30a的内侧面33a深度相应于所安置的电梯井道电线1的厚度,可以对配置在端子块10与第一固定块30a之间的电梯井道电线1加压后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30b是一种块体,覆盖分支线2的另一侧面并且可以把互相接入的分支线2与分支块20加以固定,在左、右两端各自突出地形成了钩件31b,安置所述分支线2的内侧面3 具有可以插入分支线2上的凹槽2c的突起34b,得以防止所安置的分支线2在作业中脱离。所述第二固定块30b的结构与前述第一固定块30a相同,因此以针对前述第一固定块30a的说明替代其详细说明。所述护盖40在端子块10与分支块20各自通过第一固定块30a与第二固定块30b 把电梯井道电线1及分支线2加压固定的状态下包围端子块10与分支块20的外部并加以结合以防止杂质与湿气从外部进入,其形状为中空的矩形盒体,其结合槽41可以和分别位于所述端子块10与分支块20的正面及背面的结合突起13、23结合。所述分支线2是一种把电梯井道电线1的各通信线Ia与厅门按钮或指示器互相加以连接的电线,按照连接所述电梯井道电线1的距离切断后形成,其形态与结构和所述电梯井道电线1相同。因此,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批量制造后再切断成适当长度后制成,有效地提高了制造上的便利性。密封环50配置在所述端子块10与分支块20上的插槽15、25,该密封环50是一种防水处理手段,为了防止水流入电梯井道内部而对电梯井道电线1的分支连接部进行防水处理,如图3所示大体上呈中空矩形环状,当端子块10与分支块20在电梯井道电线1的两侧结合时配置在结合部位,防止水流入安装在分支块20上的分支端子体21与安装在端子块10上的电线端子体11的结合部,从而防止漏电及其它触电事故。而且,所述电梯井道电线1、分支线2分别在接触所述端子块10、分支块20的部位为了进行防水处理而粘贴防水构件51,所述防水构件51配置在切开电梯井道电线1的批覆 Ib后插入的输入端子111与电梯井道电线1之间,防止水从外部流入,在所述分支块20与分支线2之间也可以配置防水构件51后获得相同效果。所述防水构件51由胶带、双面胶带、垫片及片体等构成并且粘附或配置在所述接触部位,也可以通过涂敷硅胶之类的防水物质而得以实现。图5a、图恥和图5c是本发明电梯井道电线1的分支连接方法的按序图,图6是电梯井道电线1的分支连接状态的状态图。如图5a、图恥和图5c所示,首先在第一固定块30a的内侧面33安置电梯井道电线1,使第一固定块30a上的突起3 插入电梯井道电线1上的凹槽Ic而把电梯井道电线 1的位置加以固定后,使得端子块(10)的电线端子体11的输入端子111朝向第一固定块 30a的内侧面33a,把各输入端子111置于电梯井道电线1的各通信线Ia上后以手工作业方式或利用治具之类的压接工具进行压接。在压接状态下,所述电线端子体11的输入端子111的前端切开电梯井道电线1的批覆Ib后进入,随着各通信线Ia插入输入端子111的接入槽112而使得通信线Ia与电线端子体11互相形成电连接。与此同时,第一固定块30a的左、右两端上的钩件31a插入并结合在端子块10的钩槽12,所述钩槽12上的卡合突起121则插入并结合在钩件31a的卡槽32a,从而使得电线端子体11与电梯井道电线1在互相形成电连接的状态下被牢靠地固定住。在按照前述方式结合了第一固定块30a与电梯井道电线1的端子块10上再结合护盖40,此时,所述端子块10的正面与背面上各自形成的结合突起13将结合在所述护盖 40上的结合槽41而被固定,防止杂质与湿气从外部进入。然后,使所述分支块20朝向所述护盖40的内侧后与所述端子块10结合,以插入方式安装在分支块20上的分支端子体21的输出端子部213则插入所述端子块10的端子孔14并结合。在所述分支块20的分支端子体21的输入端子部211侧配置第二固定块30b,第二固定块30b的内侧面3 则事先安置了分支线2,然后以手工作业方式或利用治具等工具使分支块20与分支线2压接结合,使得所述输入端子部211的前端切开分支线2的批覆 2b后接入分支线2内侧的通信线2a,此时,为了防止分支线2在作业中脱离位置而凭借所述分支块00)上的遮蔽件M支持分支线2的末端。然后,把所述分支线2的另一侧末端连接到厅门按钮或指示器就能完成整体连接作业。随着所述分支线2接入输入端子部211而得以通过接入输出端子部213的输出端子113让电梯井道电线1与分支线2通电,所述分支块20与端子块10结合的结合部为另外配置密封环50以得到防水效果,另外再具备包围所述分支块20与端子块10的结合部位的护盖40而得以防止杂质或湿气等从外部流入。凭借所述方法,如图6所示让电梯井道电线1在每个层稳定地分支连接,不必另外通过手工作业方式进行电线脱皮步骤、环成型步骤、接线步骤、绝缘带缠绕步骤等复杂的作业步骤就能一次连接电梯井道电线1与分支线2,简化了作业工序,不必在现场直接进行作业,在工厂以线束(harness)方式事先批量制造电梯井道电线1、连接器C及分支线2后, 在现场只要把分支线2连接到厅门按钮及指示器即可,因此可以通过生产自动化节约劳务费。前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做了详细说明,但不能限定于此,更不能因此限定本发明。在所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进行各种置换、变形及修改,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所述置换、变形及修改的部分也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道电线,在扁带状的批覆内部由多个通信线以相隔一定距离的方式平行配置; 分支线,使电梯井道电线的各通信线与厅门按钮或指示器互相连接; 端子块,覆盖所述电梯井道电线的一侧面并且安装了电线端子体,该电线端子体由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一体形成,所述输入端子在一侧切开电梯井道电线的批覆后侵入内侧并接入各通信线,所述输出端子在另一侧接入所述分支线;分支块,覆盖所述分支线的一侧面并且安装了分支端子体,该分支端子体由输入端子部与输出端子部一体形成,所述输入端子部在一侧切开分支线的批覆后侵入内侧并且接入各通信线,输出端子部在另一侧接入所述电梯井道电线;第一固定块,覆盖所述电梯井道电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端子块进行压接结合,以通信线与电线端子体互相接入的状态把电梯井道电线与端子块互相加以固定;第二固定块,覆盖所述分支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分支块进行压接结合,以通信线与分支端子体互相接入的状态把分支线与分支块互相加以固定; 护盖,包围所述端子块与分支块的外周面并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端子体排列成“之”字形态以便在接入了平行配置于所述电梯井道电线内部的通信线后防止短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端子体的输出端子部为了与所述电线端子体的输出端子接触而折曲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块与第一固定块以钩结合方式结合,所述分支块与第二固定块也以钩结合方式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子块与分支块之间另外具备密封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另外具备防水构件,位于所述电梯井道电线的两侧面,把接触电梯井道电线的端子块及第一固定块之间加以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另外具备防水构件,位于所述分支线的两侧面,把接触分支线的分支块及第二固定块之间加以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梯井道电线与分支线中配置了通信线的部分的外皮上形成凹槽,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上按照一定间隔形成了插入所述凹槽的突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井道电线分支连接结构,包括电梯井道电线,在扁带状的批覆内部由多个通信线以相隔一定距离的方式平行配置;分支线,使电梯井道电线的各通信线与厅门按钮或指示器互相连接;端子块,覆盖所述电梯井道电线的一侧面并且安装了电线端子体,该电线端子体由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一体形成;分支块,覆盖所述分支线的一侧面并且安装了分支端子体,该分支端子体由输入端子部与输出端子部一体形成;第一固定块,覆盖所述电梯井道电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端子块进行压接结合;第二固定块,覆盖所述分支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分支块进行压接结合;护盖,包围所述端子块与分支块的外周面并结合。
文档编号H01R13/40GK102347540SQ20111004450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8日
发明者朴文秀 申请人:大林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