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组装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278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易于组装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继电器结构领域相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易于组装且在组装过程因设置有倒角结构而不致使卡槽磨损、扩孔及造成端子摇动现象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控制元件,利用其条件满足时,控制继电器具有关闭或开启的功能,进而常被运用于自动控制等保护作动上。因此继电器的运用是极为广泛,且对其种类的选用上亦存有多种类型。例如磁簧继电器,使用于通讯、测试、等安全系统;高压继电器,使用于高压量测仪器、医疗器材设备、电缆线测试机等;汽车继电器,使用于汽车设备中有电路板或快速接头等类型的汽车继电器;或常见搭配电路板使用的电路板型继电器,可使用于通讯、电子仪器、自动控制、家电设备等,而安装至各种电路板。又依继电器原理多属利用电磁吸附性质达到常闭与常开的功能,进而运用于开关等保护目的的使用。而结构上则是利用一电磁线圈导通前后施与触点电磁吸附于继电器的二端子。而后再以一壳体直接将这些元件包覆于内,仅留端子接脚与触点接脚外露于所述壳体外供以插设至电路板之用。然而,上述的基础元件虽皆为电磁继电器的必要结构,但在组装实施上在各厂商皆有不同作法。常见的缺失为组装程序性固定,此即造成仅得依单一程序进行,若欲更换其中部分元件是显得困难。又,端子的装设于继电器中亦格外重要,主要目的是分别设于所述触点两端,供以所述触点分别于电磁线圈通电前后使的接触所述二端子,进而达到开或关的功能。因此,如何使端子得以简易、精准、快速装设于所述触点两端,同时于装设后亦不会有因组装过程而致使继电器内基座卡槽磨损、扩孔,甚或造成端子摇动的现象,进而影响后续于电路板上的安装,皆为本实用新型领域者亟欲改善的课题。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且在组装过程因设置有倒角结构而不致使卡槽磨损、扩孔及造成端子摇动现象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易于组装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包含一上基座,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槽;一下基座,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槽;一磁极构件,包含一线圈,是设置于所述上基座与所述下基座之间,并于所述线圈两端分别连接一正接脚与一负接脚,且所述正接脚与所述负接脚是分别穿设所述下基座设置;及一电磁铁,是穿设所述上基座而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线圈上端,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线圈中心;二端子,是成L型片状而具有一长边与一短边,以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而在所述二端子上设置有至少一倒角结构,使所述二端子装设于所述上基座与所述下基座后,所述二端子之间长边相互平行,短边亦相互平行;及一磁动件,其一端是设置于所述电磁铁上方,而在所述电磁铁通电前后使所述磁动件分别接触所述二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卡槽为水平卡槽或垂直卡槽其中之一。其中,所述第一卡槽为多个时,兼具有水平卡槽及垂直卡槽。其中,所述第二卡槽为垂直卡槽。其中,所述磁动件是具有一衔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提供一种使电磁继电器的端子得以简易、精准、快速装设于所述触点两端,同时在装设后亦不会有因组装过程而致使继电器内基座卡槽磨损、扩孔, 甚或造成端子摇动进而影响后续于电路板上安装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A、图4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二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基座;10-第一卡槽;2-下基座;20-第二卡槽;3_磁极构件; 30-线圈;32-电磁铁;4-端子;5-磁动件;60-正接脚;62-负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2及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立体分解图及其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由图观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易于组装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是包含一上基座1、一下基座2、一磁极构件3、二端子4及一磁动件5。其中,所述上基座1的一侧缘是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槽10,如图中所示,是以所述上基座1的底面作为水平基准,因此,所述第一卡槽10可为单一的水平卡槽或垂直卡槽其中之一,当所述第一卡槽10为多个时,所述第一卡槽10兼具有水平卡槽及垂直卡槽,供以稳固夹持所述多个端子4上段的弯折处。所述下基座2的一侧缘是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槽20,如图中所示,是以所述下基座2的底面作为水平基准,因此,所述第二卡槽20为垂直卡槽,供以夹持所述多个端子4下段。所述磁极构件3更包含有一线圈30及一电磁铁32。其中的所述线圈30是设置于所述上基座 1与所述下基座2之间,并在所述线圈30两端分别连接一正接脚60与一负接脚62,且所述正接脚60与所述负接脚62是分别穿出于所述下基座2而设置;至于所述电磁铁32则穿设所述上基座1使其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线圈30上端,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线圈30环绕的中心处。由此利用所述正接脚60与所述负接脚62导通所述线圈30,进而在所述电磁铁32上产生具有磁性的特性。请一并参阅图4A、图4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二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观的,所述二端子4是分别略成L型片状且具有一长边与一短边,以供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卡槽10与所述第二卡槽20而固定卡掣于所述第一卡槽10及所述第二卡槽20内,以将所述二端子4组装于所述上基座1及所述下基座2的侧边;再者,在所述二端子4上段及下段分别设置有一倒角结构40,以使所述二端子4装设于所述上基座1与所述下基座2后,所述二端子4间的长边相互平行,短边亦相互平行。如此一来,则利用所述倒角结构40将所述端子4装设于上、下基座1、2间,且装设后不致使所述第一卡槽10及所述第二卡槽20内部产生如磨损、扩孔,以及造成所述二端子4摇动的现象。又,所述磁动件5是具有一衔铁结构供以达到磁力吸附的效果,且所述磁动件5其一端是设置于所述电磁铁32上方,而在所述电磁铁32通电前后使所述磁动件5分别接触所述二端子4,以达到使继电器具有关闭或开启的功能,而可被运用于自动控制设备的保护用途。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的继电器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端子是可简易、精准、并快速装设于所述触点两端,同时在装设后亦不会有因组装过程而致使继电器内基座卡槽磨损、扩孔,甚或造成端子摇动进而影响后续于电路板的安装,大幅提升继电器元件的产品良率及制程效率。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此等熟习此技术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易于组装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基座,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槽;一下基座,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槽;一磁极构件,包含一线圈,是设置于所述上基座与所述下基座之间,并于所述线圈两端分别连接一正接脚与一负接脚,且所述正接脚与所述负接脚是分别穿设所述下基座设置;及一电磁铁,是穿设所述上基座而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线圈上端,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线圈中心;二端子,是成L型片状而具有一长边与一短边,以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而在所述二端子上设置有至少一倒角结构,使所述二端子装设于所述上基座与所述下基座后,所述二端子之间长边相互平行,短边亦相互平行;及一磁动件,其一端是设置于所述电磁铁上方,而在所述电磁铁通电前后使所述磁动件分别接触所述二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为水平卡槽或垂直卡槽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为多个时, 兼具有水平卡槽及垂直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为垂直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动件是具有一衔铁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易于组装的电磁继电器改良结构,包含一上基座,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槽;一下基座,具有至少一第二卡槽;一磁极构件,包含一线圈,是设置于所述上基座与所述下基座之间,所述线圈两端的正、负接脚,是分别穿设所述下基座设置;及一电磁铁,是穿设所述上基座而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线圈上端,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线圈中心;二端子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倒角结构,以分别对应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内;及一磁动件,其一端是设置于所述电磁铁上方。能够更加简易、精准、快速地进行端子及所述多个基座间的组装,且不会造成基座卡槽磨损、扩孔及端子摇动等问题。
文档编号H01H50/14GK201946513SQ20112003569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0日
发明者吴颂仁 申请人:厦门台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