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278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组件生产过程和包装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护具,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器。
技术背景太阳能组件发电的核心是硅电池片,因为硅电池片很脆弱,所以需要密封保护。目前所采用的保护方式是用玻璃、封装材料EVA和背板通过层压机加热固化将硅电池片封装成层压件,层压件的四边再使用铝合金边框固定支撑,将整个层压件的四周封装保护,这样就是完整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所用的金属铝边框除安装孔和接地孔处能够导电外,其余部分的表面均应有绝缘氧化膜,封装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为矩形,四个角均为直角,铝边框为铝合金材料,四只直角的硬度较高,在组装生产、搬运和运输的过程中,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使电池组件的边角擦碰到另一块电池组件,由于电池组件的边角较为尖锐,相互之间的擦碰轻者会划伤电池组件的表面,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电池组件报废,在电池组件的搬运工程中,稍不注意尖锐的组件边角很容易将其他相邻的电池组件的背板划伤,这样也会导致组件报废,同时尖锐的边角也容易将搬运人员划伤,由于铝边框上覆盖了绝缘氧化膜,使得铝边框表面很光滑,相互重叠堆放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间很容易滑动,在运输的过程中电池组件之间很容易产生滑动,会导致电池组件的滑落,从而使电池组件跌落损坏,也可能会砸伤搬运人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装置,它能够有效克服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器。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器,其特征是它包括L形分隔板、直角上挡板、内角凹槽和下定位齿,直角上挡板设置在L形分隔板的两外侧边的上面,在L形分隔板的两外侧边的直角处形成直角护墙,在直角上挡板的两条边板上设有定位槽口,内角凹槽设置在L 形分隔板的内侧边上,直角上挡板的内侧边到内角凹槽内侧边的距离与电池组件铝边框的宽度相对应,下定位齿设置在L形分隔板的两外侧边的下面,且位于直角上挡板上的定位槽口的正下方,定位槽口的形状与下定位齿相对应,直角上挡板的上端面到L形分隔板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5 10毫米;下定位齿的下端面到L形分隔板的底面之间距离与内角凹槽底部的底面到L形分隔板底部之间距离相同,比直角上挡板的高度大2 5毫米。进一步,所述定位槽口和下定位齿的形状为倒置的等腰梯形。进一步,直角上挡板的上端面到L形分隔板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下定位齿的下端面到L形分隔板的底面之间距离为8毫米。进一步,在直角上挡板和下定位齿的外侧均设有等宽的沿边加强筋。更进一步,所述沿边加强筋的高度为2 3毫米。在包装底板上先放置一块太阳能电池组件,且玻璃面朝下,然后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四个角各放一只护角器,L形分隔板的底面、下定位齿和内角凹槽卡住铝边框的背面, 然后再将另一块太阳能电池组件放置在护角器上,玻璃面朝下,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铝边框的正面搁置在L形分隔板的上端面上,铝边框的边角由L形分隔板的两外侧边的直角处形成直角护墙护罩着,再在太阳能电池组件铝边框的背面的四个角上套装一只护角器,使下定位齿和内角凹槽卡住铝边框的背面,如此重复叠放。有了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组件相互叠放不仅能使堆放在一起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相互隔开,而且每块太阳能电池组件正面的四只角都被直角上挡板护着,而每块太阳能电池组件背面的四只角外侧边由另一只护角器上的下定位齿和内角凹槽卡住,这样,上下相邻两块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护角器就相互咬合成一起,上下电池组件之间不可能产生相对移动,更不会出现电池组件的滑落损坏现象,电池组件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即使有晃动,电池组件之间不会产生相互滑动,导致组件跌落造成损失或砸伤搬运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护角器,能将电池组件的四只尖锐边角包裹在其内,这样就不会使组件尖锐的边角暴露在外面,相互之间的擦碰不会将组件划伤,也不会将搬运人员划伤,保证了电池组件的生产及运输的安全性,能有效防止电池组件的损伤或损坏。这种结构护角器在不使用时,一块护角器上的下定位齿插到另一块护角器的定位槽口中,能相互咬合整齐放置,所占空间小,便于存放和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中的C向视图;图5为图4中的D-D剖视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_L形分隔板;2-直角上挡板;3-内角凹槽;4-下定位齿;5_定位槽口 ; 6-沿边加强筋;7-太阳能电池组件;8-包装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器,如图1 6所示,它包括L形分隔板1、直角上挡板2、内角凹槽3和下定位齿4,直角上挡板2设置在L形分隔板1的两外侧边的上面, 在L形分隔板1的两外侧边的直角处形成直角护墙,在直角上挡板2的两条边板上设有定位槽口 5,内角凹槽3设置在L形分隔板1的内侧边上,直角上挡板2的内侧边到内角凹槽 3内侧边的距离与电池组件铝边框的宽度相对应,下定位齿4设置在L形分隔板1的两外侧边的下面,且位于直角上挡板2上的定位槽口 5的正下方,定位槽口 5的形状与下定位齿 4相对应,直角上挡板2的上端面到L形分隔板1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下定位齿 4的下端面到L形分隔板1的底面之间距离与内角凹槽3底部的底面到L形分隔板1底部之间距离相同,均为8毫米;在直角上挡板2和下定位齿4的外侧均设有等宽的沿边加强筋 6,所述沿边加强筋6的高度为2 3毫米;所述定位槽口 5和下定位齿4的形状为倒置的等腰梯形。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器,其特征是它包括L形分隔板(1)、直角上挡板O)、 内角凹槽C3)和下定位齿G),直角上挡板( 设置在L形分隔板(1)的两外侧边的上面, 在L形分隔板(1)的两外侧边的直角处形成直角护墙,在直角上挡板O)的两条边板上设有定位槽口(5),内角凹槽(3)设置在L形分隔板(1)的内侧边上,直角上挡板O)的内侧边到内角凹槽(3)内侧边的距离与电池组件铝边框的宽度相对应,下定位齿(4)设置在L 形分隔板(1)的两外侧边的下面,且位于直角上挡板( 上的定位槽口( 的正下方,定位槽口( 的形状与下定位齿(4)相对应,直角上挡板O)的上端面到L形分隔板(1)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5 10毫米;下定位齿(4)的下端面到L形分隔板(1)的底面之间距离与内角凹槽⑶底部的底面到L形分隔板⑴底部之间距离相同,比直角上挡板(2)的高度大2 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槽口( 和下定位齿的形状为倒置的等腰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器,其特征是直角上挡板O)的上端面到L形分隔板(1)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下定位齿的下端面到L形分隔板 ⑴的底面之间距离为8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器,其特征是在直角上挡板⑵和下定位齿的外侧均设有等宽的沿边加强筋(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器,其特征是所述沿边加强筋(6)的高度为2 3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器,它包括L形分隔板、直角上挡板、内角凹槽和下定位齿,叠放时,将电池组件正面朝下,在四个角处上下各放一只护角器,上护角器的下定位齿和内角凹槽卡住铝边框的背面,下护角器的直角上挡板卡住铝边框的正面,如此重复叠放。有了它,电池组件叠放不仅能相互隔开,而且每块电池组件的四只角都被护着,上下相邻两块电池组件通过护角器就相互咬合成一起,电池组件的四只尖锐边角包裹在其内,相互之间的擦碰不会将组件划伤,也不会将搬运人员划伤,保证了电池组件的生产及运输的安全性,能有效防止电池组件的损伤或损坏。这种结构护角器在不使用时,能相互咬合整齐放置,所占空间小,便于存放和使用。
文档编号H01L31/18GK201942112SQ20112003557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8日
发明者常晓祺 申请人: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