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插头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730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型插头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薄型插头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气连接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满足各种不同电路设备上两点间的电气连接需求的薄型插头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s),或称软性线路板、挠性线路板等。在两个电路板之间提供柔性连接以减小整体尺寸,亦可降低同轴电缆线成本。它的特点是重量轻、厚度薄、柔软、可弯曲,并已十分泛应用在手机、笔记本计算机、掌上电脑 (PDA)、数字相机、液晶显示屏等很多产品中。藉由扁平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器而直接与另一头电连接器或印刷电路板相连,使两装置间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对组装技术而言,十分便利。按照导电铜箔的层数,柔性印刷电路板可以划分为单层板、双面板、双层板、多层板等。单层柔性板的结构是最简单的柔性板,其从下到上依次为基板、接着剂、铜箔、接着剂、保护膜。当电路的线路更复杂、单层板无法布线时,就需要使用双层板或者多层板。多层板与单层板的区别是,多层板增加了过孔结构以便连结各层铜箔。双层板或多层板从下到上依次为基板、接着剂、铜箔、接着剂……保护膜等,并可根据需要在最下层结构中增加补强。基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结构的特性,事先将连接电路上两个不同电器设备需求的电气参数要求,作为跳线(Jumper Wire)使用。也就是说,当无法通过印刷电路板(PCB)布线使得需要连通的两点通过PCB铜箔连接,或PCB铜箔连接无法达到电气参数要求时,即需将线路交错重迭。然而在电气参数过多且各设备/装置均存在不同的电气参数下,将使线路连接过于杂乱复杂,亦无法大量加工。因此根据需求,需要有客置化且能大量生产的跳线机制,才有本实用新型设计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包含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一舌板、一对固持部及复数插槽,该舌板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凸出,该对固持部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复数导电端子,该些导电端子设置于该些插槽中,每一该导电端子的一端设于该舌板,另一端则延伸至与该舌板相对的另一端;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套设于该绝缘本体上,该金属壳体具有一对侧板及连接该些侧板的一连接板,该些侧板分别包覆该绝缘本体的两侧面,当该舌板凸出该金属壳体时,该连接板挡止该绝缘本体的该固持部位移;一软性电路板,两端分别具有复数导电触片,其中一端的该导电触片设于该绝缘本体上并与该些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以及[0010]复数缆线,该些缆线与相对接触该些导电端子另一端的该些导电触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另一种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该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包含一连接器,该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一舌板、一对固持部及复数插槽,该舌板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凸出,该对固持部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复数导电端子,该些导电端子设置于该些插槽中,每一该导电端子一端设于该舌板,另一端则延伸至与该舌板相对的另一端;以及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套设于该绝缘本体上,该金属壳体具有一对侧板及连接该些侧板的一连接板,该些侧板分别包覆该绝缘本体的两侧面,当该舌板凸出该金属壳体时,该连接板挡止该绝缘本体的该固持部位移;一软性电路板,该软性电路板至少一端具有复数导电触片,该导电触片设于该连接器上并与该些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型插头连接装置能够实现理线以及解决焊接费工费时的问题。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薄型插头连接装置的组合图;[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薄型插头连接装置的分解图;[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体的展开图;[0022]图5A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体弯折成型的一实施例图;[0023]图5B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体弯折成型的另一实施例图;[0024]图6A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成形于绝缘本体前的示意图;[0025]图6B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成形于绝缘本体上的示意图;以及[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薄型插头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符合连接两个不同电气设备需求并达到理线目的的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电气连接器较佳为低电压差分讯号(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简称LVDS)连接器。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亦可为任合一种使用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s)及电缆(Cables)的电气连接器。 在此所指的电缆包含但不限于电子线、极细铜轴线、双绞线或其它类似的线材。以下进一步配合附图式及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包含插头/电气连接器100、软性电路板500及复数缆线700,其中插头连接器100另包含绝缘本体110、复数导电端子200及金属壳体300。需特别说明的是,软性电路板500中的线路(图未绘示)已事先依照所需连接两端的电气需求布局完成,再贴设于插头连接器100上。也就是说,当每一系统的两设备/装置间的脚位定义(PIN Define)不同时,软性电路板500内的线路会依照不同的脚位定义事先布局完成,再分别连接缆线700与插头连接器100。在如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软性电路板500两端分别具有复数导电触片510 及加强板520,加强板520用以增强软性电路板500两端插接时的强度。加强板520设置于与导电触片510相对面的板面上。软性电路板500其中一端的每一导电触片510设于绝缘本体110上并与每一导电端子200电性连接。具有芯线710的每一缆线700,可贴合于另一端面的导电触片510。也就是说,当软性电路板500贴合导电端子200后,可再将每一缆线 700电性连接于软性电路板500另一端的导电触片510。如此达到理线以及解决焊接费工费时的问题。请同时参考图3所示,绝缘本体110包括舌板120、一对固持部150及复数插槽 130。舌板120从绝缘本体110 —侧凸出,该对固持部150设于绝缘本体110的两侧。固持部150的端面未突出舌板120,亦即舌板120与固持部150共同使绝缘本体110形成凸字形。该些导电端子200分别埋入上述插槽130中。此外,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导电端子200另具有导接部210及焊接部220。导接部210暴露于舌板120外侧,焊接部220 则延伸至供软性电路板500的导电触片510抵触。在此所述的导电触片510分别设置于软性电路板500两端的其中一侧面上,亦即电路布线。每一导电端子200的另一端则延伸至相对舌板120的另一端,亦即延伸至两固持部150之间的插槽130中。如图3所示,导电端子200大致呈扁平长条状,导电部210与焊接部220的两侧间另具有凸出部Mo,以利与绝缘本体110的隔栏170嵌合定位。导电部210前缘更具有略微弯折的弯折部230,供埋入插槽130的一端,以增加导电端子200固持于绝缘本体110的固持力。在如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导电端子200埋入绝缘本体110的插槽130中后,为防止设置于软性电路板500的导电触片510与金属壳体300接触而短路,因此会设置或贴附绝缘材800于绝缘本体110,并包覆隔栏170至两固持部150上。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绝缘材800亦可设置于金属壳体300 —侧板内面,以与导电触片510与焊接部 220区隔。图4为金属壳体尚未弯折组装前的展开图。金属壳体300是经冲压、锻造或其它适合方法一体成形制成,且供套设于绝缘本体(图未绘示)上。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金属壳体300亦可为两件式铁板组装而成。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壳体300具有第一侧板 310、第二侧板320(即一对侧板)及连接上述侧板的连接板330。第一侧板310及第二侧板320分别包覆绝缘本体(图未绘示)两侧面。金属壳体300的其中一侧板,即第二侧板 320两侧端另具有折板340,其分别凸出于连接板330外侧。折板340端部另具有第一卡合部360,以与第一侧板310外侧端部的第二卡合部370卡接。换言之,当折板340弯折并利用第一卡合部360与第一侧板310的第二卡合部370卡接时,会使第一侧板310及第二侧板320围成矩形壳体,如图5A及图5B所示。在如图4、图5A及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10及第二侧板320与两连接板330共同围成封闭的第一开口 350,供与舌板(图未绘示)穿出,并利用连接板330挡止固持部(图未绘示),使绝缘本体(图未绘示)无法再向第一开口 350移动。第一卡合部 360及第二卡合部370较佳分别为公母配合的鸠尾槽座或其它类似的公母扣合结构。当第一卡合部360及第二卡合部370相互卡合时,第一卡合部360及第二卡合部370会在第一侧板310卡接,并与第一侧板310板面齐平(即位于同一平面上)。折板340相对卡合部的另一端进一步具有挡片342、346,供弯折以挡止于与第一开口 350相对的第二开口 380。在本实施例中,挡片342、346弯折于第二开口 380的两侧,且分别位于第二开口 380的上下两端。当金属壳体300套设于绝缘本体(图未绘示)时,挡片342、346才进行二次折弯,以限制绝缘本体(图未绘示)朝第二开口 380方向位移,如图5A及图5B所示。 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亦可仅设置单一挡片,以阻止绝缘本体(图未绘示)的相对位移。此外,如图4、图5A及图5B所示,第二侧板320还延伸有接地部390,供与软性电路板 (图未绘示)接地之用。也就是说,接地部390形成有一孔洞392,当与软电路板进行焊接时,可增加彼此电性连接的强度。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接地部390亦可仅为单一缆线(图未绘示)或其它方式电性连接在软性电路板上,以达到接地(形成回路)目的。本实用新型绝缘本体110与复数导电端子200的结合方式另包含以金属镶件成型法(Insert Molding Method)制成,如图6A及图6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导电端子 200首先将一体成形的主料带观0、次料带290与设于主料带观0、次料带290中间的导电端子200置于模具(图未绘示)中,模具合模后再注入塑料溶液(图未绘示)。塑料溶液凝固后,拆模即形成图6B所示的实施例。需注意的是,主料带280另形成有孔洞观2,用以定位每一导电端子200确实位于每一插槽130内。在如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再分别将主料带观0、次料带290切断,以形成具有导电端子200的绝缘本体110。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每一导电端子200亦可以传统插接方式组装于绝缘本体110的插槽130中。当每一导电端子200设于绝缘本体110后,即可将弯折成形后的金属壳体300组装并包覆绝缘本体110。此时,在组装金属壳体300前,较佳是先将软性电路板500的导电触片510与焊接部220电性连接。在此所述的电性连接较佳是指焊接、点焊或相关连接作业。当完成组装金属壳体300于绝缘本体110后,即可折弯挡片342、346,以限制绝缘本体 110相对第二开口 380方向移动。此时可同时进行每一缆线700的芯线710与软性电路板 500的导电触片510进行电性连接。请同时参考图7所示,导电端子200设置于绝缘本体110的插槽130中,其中导电端子200的弯折部230及凸出部(图未绘示)分别嵌合于舌板120上的插槽130端缘以及隔栏170。导接部210暴露于舌板120外侧,焊接部220则与软性电路板500的导电触片 510电性连接。另一侧软性电路板500的导电触片510分别与缆线700的芯线710电性连接,如此以达到讯号传输的目的。再者,绝缘本体110的舌板120穿过金属壳体300的第一开口 350后,藉由连接板 330限制绝缘本体110两侧的固持部150相对第一开口 350方向位移。虽然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如前被介绍和描述,可以预想的是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能够是在不脱离附加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本实用新型不同的修改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插头连接器/电气连接器 110绝缘本体120舌板130插槽150固持部170隔栏200导电端子210导接部220、392焊接部230弯折部
6[0046]240凸出部[0047]300金属壳体[0048]320第二侧板[0049]340折板[0050]350第一开口[0051]370第二卡合部[0052]390接地部[0053]500软性电路板[0054]520加强板[0055]710芯线
280主料带、290次料带 310第一侧板 330连接板 342、346 挡片 360第一卡合部 380第二开口 392孔洞 510导电触片 700缆线 800绝缘材
权利要求1.一种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包含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一舌板、一对固持部及复数插槽,该舌板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凸出,该对固持部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复数导电端子,该些导电端子设置于该些插槽中,每一该导电端子的一端设于该舌板, 另一端则延伸至与该舌板相对的另一端;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套设于该绝缘本体上,该金属壳体具有一对侧板及连接该些侧板的一连接板,该些侧板分别包覆该绝缘本体的两侧面,当该舌板凸出该金属壳体时,该连接板挡止该绝缘本体的该固持部位移;一软性电路板,两端分别具有复数导电触片,其中一端的该导电触片设于该绝缘本体上并与该些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以及复数缆线,该些缆线与相对接触该些导电端子另一端的该些导电触片电性连接。
2.依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另具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供该舌板伸出使该些导接部外露,该连接板于该绝缘本体朝向该第一开口位移的方向上挡止该固持部,以限制该绝缘本体朝该第一开口的方向位移。
3.依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还具有一对连接该对侧板的折板,使该金属壳体形成一矩形封闭壳体,且该些折板包覆该些固持部。
4.依据权利要求第3项所述的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折板的一侧分别具有至少一挡片,该挡片限制该固持部朝相对该第一开口的一第二开口方向位移。
5.依据权利要求第3项所述的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折板的一侧具有一第一卡合部,相对于该侧板则具有一第二卡合部,以卡接于该第二卡合部。
6.依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导电端子具有一导接部及一焊接部,该导接部暴露于该舌板,该焊接部则供该些导电触片抵触。
7.依据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导电端子另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设于该导接部及该焊接部之间,供与该绝缘本体卡合。
8.依据权利要求第7项所述的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嵌设于该固持部间的一隔栏中。
9.一种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包含 一连接器,该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一舌板、一对固持部及复数插槽,该舌板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凸出,该对固持部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复数导电端子,该些导电端子设置于该些插槽中,每一该导电端子一端设于该舌板,另一端则延伸至与该舌板相对的另一端;以及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套设于该绝缘本体上,该金属壳体具有一对侧板及连接该些侧板的一连接板,该些侧板分别包覆该绝缘本体的两侧面,当该舌板凸出该金属壳体时,该连接板挡止该绝缘本体的该固持部位移;一软性电路板,该软性电路板至少一端具有复数导电触片,该导电触片设于该连接器上并与该些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10.依据权利要求第9项所述的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的该绝缘本体与该些导电端子包含以金属镶件成形法或传统组装法制成。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型插头连接装置,其包含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子、金属壳体、软性电路板及复数缆线。绝缘本体包括舌板、一对固持部及复数插槽。舌板从绝缘本体一侧凸出,上述固持部设于绝缘本体两侧。上述导电端子设置于上述插槽中,每一导电端子的一端设于舌板,另一端则延伸至与舌板相对另一端。金属壳体套设于绝缘本体上。金属壳体具有一对侧板及连接上述侧板的连接板。上述侧板分别包覆绝缘本体的两侧面。当舌板凸出金属壳体时,连接板挡止绝缘本体的固持部位移。软性电路板两端分别具有复数导电触片,其中一端的该些导电触片设于绝缘本体上并与上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上述缆线与相对接触上述导电端子另一端的上述导电触片电性连接。
文档编号H01R13/66GK202025932SQ20112011298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4日
发明者吴振英, 洪培樵 申请人: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