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极点火花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9558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极点火花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电极点火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火花塞的作用是把高压导线(火嘴线)送来的脉冲高压电放电,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空气,产生电火花以此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体。目前的火花塞主要有单电极火花塞和和多电极火花塞,单电极火花塞是单极跳火,点火面积小,同时由于混合气体的分布不均等原因,非常容易出现燃料燃烧不完全的弊端;多电极火花塞一般都存在电极间的间隙不均造成跳火效果不好,结构设计复杂,生产工艺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火花塞普遍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多电极点火的火花塞。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设计方案为一种多极点火花塞,包括中央电极、设置在中央电极外面的绝缘瓷体、设置在绝缘瓷体外的金属外壳、设置在金属外壳上的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电极顶端带有多个水平向外末端带尖钩的引脚;所述侧电极设置在金属外壳顶部的四周,与上述引脚一一对应。所述侧电极上端带有尖锥,中央电极的引脚的尖钩与侧电极的尖锥的尖端一一对应。所述中央电极引脚均勻分布在同一圆周上。所述侧电极均勻分布在金属外壳顶部。所述侧电极尖端位置略低于中央电极的引脚。所述的中央电极的引脚与侧电极的数量为2-10个。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1)跳火点多,点火稳定,点火效果好;(2)结构简洁,生产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3)能够促使燃料充分燃烧,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花塞的局部剖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花塞电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多极点火花塞,包括中央电极1、绝缘瓷体2、金属外壳3、侧电极4 ;中央电极1带有多个水平向外末端带尖钩的引脚11 ;所述侧电极4设置在金属外壳顶部的四周,侧电极4上端带有尖锥。如图2所示,中央电极引脚11上带有略微朝下的尖钩111,侧电极4顶端也带有略弯朝上的尖锥41,尖钩111的钩尖正对着尖锥41的尖端;侧电极均勻分布在金属外壳3上端的四周,中央电极1的其他引脚和其他侧电极一一对应,钩尖彼此相对。当火花塞工作时,各个极点同时跳火,点火范围大大提升。本实施例中,火花塞设置了 4个点火电极,在实际应用中电极的数量可以做一些调整,电极的数量为2-10个;中央电极和侧电极的相对位置也可以改变,例如侧电极可以高于中央电极。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极点火花塞,包括中央电极、设置在中央电极外面的绝缘瓷体、设置在绝缘瓷体外的金属外壳、设置在金属外壳上的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电极顶端带有多个水平向外末端带尖钩的引脚;所述侧电极设置在金属外壳顶部的四周,与上述引脚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极点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电极上端带有尖锥,中央电极的引脚的尖钩与侧电极的尖锥的尖端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极点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电极引脚均勻分布在一个圆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极点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电极均勻分布在金属外壳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极点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电极尖端位置略低于中央电极的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多极点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电极的引脚与侧电极数量为2-10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极点火花塞,包括中央电极、设置在中央电极外面的绝缘瓷体、设置在绝缘瓷体外的金属外壳、设置在金属外壳上的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电极顶端带有多个水平向外末端带尖钩的引脚;所述侧电极设置在金属外壳顶部的四周,与上述引脚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极点火花塞跳火点多,点火稳定,点火效果好;结构简洁,生产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同时,由于点火点多,能够促使燃料充分燃烧,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T13/20GK202019134SQ20112015034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2日
发明者谭子斌 申请人:谭子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