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力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3794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应力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应力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3芯、4芯、5芯额定电压0. 6/lkV电力电缆为了减少电缆外径,一般从50mm2 300mm2规格均采用扇形导体,这样的导体绝缘线芯成缆之后电缆外径会比圆形导体的绝缘线芯直径要少,从而降低了电缆的材料成本,但这种结构也带来了一些其它问题,如电缆较硬,不容易弯曲,产生蛇形,线芯容易翻身造成短路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出现蛇形、线芯翻身、不容易弯曲的低应力电力电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应力电力电缆,包括扇形导体和绝缘层,绝缘层挤塑包覆在扇形导体外,所述扇形导体为螺旋形扇形导体。本实用新型所述扇形导体的螺旋节距等于电缆线芯的节距。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电缆导体预先紧压成螺旋状扇形导体,在螺旋状扇形导体外挤塑绝缘层,然后将这些螺旋线芯成缆,可解决电缆蛇形、线芯翻身、不容易弯曲等问题。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缆线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缆线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缆线芯成缆后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常规扇形导体绝缘线芯结构包括扇形的导体1和外绝缘层2。导体1通过压辊紧压成直线形扇形导体,这样的线芯成缆时通过成缆机旋转将线芯扭曲成螺旋形,形成成缆线芯。由于导体上形成较大内应力不能释放,因此容易造成电缆线芯翻身而损坏绝缘导致短路。而且这种结构的电缆成缆节径比不能太小,一般在25倍以上, 节距太小会将电缆导体扭曲变形,因此电缆较硬。一般这种电缆的弯曲半径最小能够达到电缆直径的12倍。在电缆生产的开头和尾端由于失去了成缆机的扭力,因此往往在开头和尾端电缆成蛇形。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低应力电力电缆包括扇形导体3和绝缘层4,绝缘层 4挤塑包覆在扇形导体3外,扇形导体3为螺旋形扇形导体,扇形导体3的螺旋节距等于电缆线芯的节距。扇形导体3通过旋转的压辊紧压成螺旋形扇形导体,这种扇形导体通过精确计算绞线生产线速度和压辊旋转速度将每根导体螺旋节距设定成电缆成缆线芯的节距, 经挤塑机绝缘层,然后按照导体螺旋节距成缆形成成缆线芯。这种成缆方式导体上内应力极小,因此电缆线芯不会翻身而损坏绝缘。电缆成缆节径比可以很小,电缆也很柔顺,电缆的弯曲半径可达到电缆直径的8倍。由于在成缆时电缆线芯不需要成缆机的扭力,因此电缆不会形成蛇形。这种电缆成缆后导体上几乎没有应力,使得电缆更加圆整、柔顺,容易弯曲ο
权利要求1.一种低应力电力电缆,包括扇形导体C3)和绝缘层G),绝缘层(4)挤塑包覆在扇形导体(3)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导体(3)为螺旋形扇形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应力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导体(3)的螺旋节距等于电缆线芯的节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应力电力电缆,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出现蛇形、线芯翻身、不容易弯曲的低应力电力电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应力电力电缆,包括扇形导体和绝缘层,绝缘层挤塑包覆在扇形导体外,所述扇形导体为螺旋形扇形导体。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电缆导体预先紧压成螺旋状扇形导体,在螺旋状扇形导体外挤塑绝缘层,然后将这些螺旋线芯成缆,可解决电缆蛇形、线芯翻身、不容易弯曲等问题。
文档编号H01B9/00GK202258513SQ20112038021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9日
发明者吴鸣良, 孙曙光, 王柏松 申请人: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