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按键开关装置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进行按键操作的按键开关装置,特别涉及搭载在作为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的键盘上的按键开关装置。进而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的键盘。
背景技术:
在例如笔记 本型的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上搭载薄型即低高度型的键盘。这些键盘具备被进行按键操作的多个按键开关装置。例如齿轮连杆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具备支承板、配置在支承板上的键顶、与键顶连结而相互连动地引导支承板上的键顶的升降动作的一对连杆构件、与键顶的升降动作相应地开闭电气电路的接点的膜片开关。连杆构件,例如由框架状的壳体固定在支承板上。支承板通过表面粘贴在膜片开关的背面上。[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9-763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5-6683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272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这样的以往的按键开关装置中,支承板例如由金属板、不锈钢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其结果,例如在键盘的制造工序、运输工序中,在应力作用支承板上的情况下,支承板必须具有不产生永久变形、破损的程度的刚性。支承板永久变形或者破损的键盘不能够作为产品使用。因此,在确保这样的刚性时作为支承板需要某种程度的厚度。这样的厚度成为妨碍按键开关装置的轻量化及低高度化的主要原因。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轻量化及低高度化的按键开关装置及键盘。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如下部分的按键开关装置键顶;与上述键顶连结,相互连动地引导上述键顶的升降动作的一对连杆构件;具有与上述键顶的升降动作相应地开闭电气电路的接点的膜片开关的开关机构;粘贴在上述膜片开关上的柔软的薄膜薄片;安装在上述薄膜薄片上,将上述连杆构件连结在上述薄膜薄片上的壳体。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还具备形成在上述薄膜薄片上,贯通上述薄膜薄片的贯通孔;形成在上述壳体上,从上述壳体突出,被接纳在上述贯通孔内的突起。
在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中,上述壳体由粘接剂、超声波振动、热铆接及外插成形的任何一种安装在上述薄膜薄片上。在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中,上述薄膜薄片是有机EL薄片。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还具备形成在上述膜片开关的表面上,由防电剂形成的防电层。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还具备形成在上述膜片开关的表面及上述薄膜薄片的表面的至少任何一方上,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导电层。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多个上述的那样的按键开关装置。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如下部分的按键开关装置键顶;与上述键顶连结,相互连动地引导上述键顶的升降动作的一对连杆构件;具有与上述键顶的升降动作相应地开闭电气电路的接点的膜片开关的开关机构;安装在上述膜片开关上,将上述连杆构件连结在上述膜片开关上的壳体。在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中,上述膜片开关具备下侧薄片;由背面与上述下侧薄片的表面相向的上侧薄片;夹入在上述下侧薄片的表面和上述上侧薄片的背面之间的隔离薄片;形成在上述上侧薄片及上述隔离薄片上,贯通上述上侧薄片及上述隔离薄片的退让孔,上述壳体安装于在上述退让孔内露出的上述下侧薄片上。在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中,上述壳体通过由粘接剂进行的粘接、由超声波振动进行的熔接、由热铆接进行的熔接及由外插成形进行的熔接的任何一种安装在上述膜片开关上。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还具备形成在上述膜片开关的表面上,由防电剂形成的防电层。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还具备形成在上述膜片开关的表面上,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导电层。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多个上述的那样的按键开关装置的键盘。[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壳体被安装在薄膜薄片上。因为薄膜薄片由柔软的薄膜薄片形成,所以例如在键盘的组装时,薄膜薄片能够柔软地变形。能够避免薄膜薄片的永久变形、破损。因此,由于作为薄膜薄片不需要高的刚性,所以能够非常薄地形成薄膜薄片。例如与在膜片开关上粘贴例如由金属板、不锈钢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支承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按键开关装置即键盘轻量化及低高度化。
图I是概略地表示电子设备的一个具体例子即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从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的主体壳体卸下了键盘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局部组装立体图。图5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6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0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2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3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组装中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5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16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组装后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17是表示薄膜薄片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图18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9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0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变形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实施发明的优选方式图I是概略地表示电子设备的一个具体例子即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笔记本型电脑”)I的外观的立体图。此笔记本型电脑I具备薄型的主体壳体2和与此主体壳体2摆动自由地连结的显示器用壳体3。在主体壳体2的表面中装入了键盘4及触摸板(pointing device) 5这样的输入装置。键盘4嵌入例如在主体壳体2的表面上形成的开口 6内。键盘4具备多个按键开关装置7。在键盘4中,在同一平面内以规定的排列配置了多个按键开关装置7。在显示器用壳体3中装入了例如IXD (液晶显示器)面板模块8。IXD面板模块8的画面与在显示器用壳体3上形成的窗孔9内面对。笔记本型电脑I的使用者与在LCD面板模块8的画面上显示的文本、图形相应地确认笔记本型电脑I的动作。显示器用壳体3通过相对于主体壳体2的摆动与主体壳体2重合。这样,笔记本型电脑I被折叠。图2是从笔记本型电脑I的主体壳体2卸下了键盘4的笔记本型电脑I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表明的那样,键盘4被固定在配置于主体壳体2的开口 6内的支承板11上。支承板11在其上面上具有平坦的表面。由支承板11的平坦的表面确保键盘4的平坦性。支承板11例如由不锈钢这样的金属材料、塑料这样的树脂材料形成。在进行键盘4的固定时,例如使用多根螺钉(未图示)。螺钉通过在键盘4上形成的贯通孔(未图示)拧入支承板11。 图3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7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7的结构的局部组装立体图。如图3及图4所示,按键开关装置7具备键顶12、引导键顶12的升降动作的一对连杆构件13、13、与键顶12的升降动作相应地开闭电气电路的接点部14的开关机构15、由表面接住开关机构15的柔软的薄膜薄片16、将连杆构件13、13安装在薄膜薄片16上的壳体17。键顶12从上向下看是矩形的盘状构件。键顶12,在其上面具有由笔记本型电脑I的使用者进行按键操作的操作面12a。壳体17从上向下看是矩形轮廓的框状构件。一对连杆构件13、13分别具有相互相同的形状及尺寸。连杆构件13、13,在其一端相互呈齿轮状地啮合而能够相互连动地组合。连杆构件13、13,在键顶12处于升降动作的上限位置的情况下构成在侧面看形成为V字状的V字齿轮连杆。开关机构15具有在键顶12的下方位置确立接点部14的膜片开关18、配置在键顶12和接点部14之间的动作构件即橡胶圆顶19。橡胶圆顶19,伴随着键顶12的下降动作关闭接点部14。在膜片开关18上形成了夹着橡胶圆顶19而具有相互相同的形状的例如一对退让孔21、21。退让孔21贯通膜片开关18。壳体17在退让孔21,21内例如由粘接剂22粘接在薄膜薄片16的上面上。橡胶圆顶19被配置在壳体17的框内。在此,键顶12、壳体17及连杆构件13、13,分别例如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这样的树脂材料的一体成形品形成。另一方面,膜片开关18,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样的树脂材料形成。橡胶圆顶19例如由橡胶这样的弹性树脂材料形成。另夕卜,薄膜薄片16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这样的树脂材料的薄膜胶片形成。薄膜薄片16的厚度例如设定成O. 1mm。如图3及图4表明的那样,在壳体17中,在形成相互相向的两个边的一对框部分17a、17a的下面的每一个上形成了一对轴承部23。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部23以连接壳体17的框的内外的方式在横向贯通。另一方面,各连杆构件13具有相互在相同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一对臂部13a、13a、与那些臂部13a、13a —体地连结而相互地连结臂部13a、13a的主体部13b。在两臂部13a、13a的前端形成了从相互相向的内侧面与主体部13b平行地相互同轴地呈圆柱状突出的转动轴部24。转动轴部24、24,可转动地被接纳在壳体17的轴承部23内。
图5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7的结构的剖视图。如果一并参照图5,则在两臂部13a、13a的基端形成从其外侧面与主体部13b平行地相互同轴地呈圆柱状突出的滑动轴部25、25。滑动轴部25、25分别可滑动地被收容在形成于键顶12的下面上的一对导向槽26、26内。各导向槽26形成在从键顶12的下面突出的突出部27内。如后述的那样,伴随着键顶12的升降动作,各连杆构件13能够绕转动轴部24、24的转动轴线28、28同步地摆动。在连杆构件13、13上,在一方的两臂部13a的前端形成一个齿部31。另一方面,在另一方的两臂部13a的前端形成两个齿部32、32。这样,在一对连杆构件13、13上,一方的连杆构件13的一个齿部31与另一方的连杆构件13的两个齿部32、32啮合。此啮合在伴随着上述的键顶12的升降动作而引起的连杆构件13、13的摆动的期间,被继续维持。如图5表明的那样,当在键顶12上没有作用任何外力时,橡胶圆顶19的顶部接住键顶12。图6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7的结构的另一个剖视 图。图7是概略地表示壳体17的结构的立体图。如果一并参照图6及图7,则在壳体17的下面上形成在一个平面内扩展的多个平坦面17b。平坦面17b被形成在例如壳体17的框的四角中的壳体17的下面和一对轴承部23、23彼此之间的框部分17a的下面上。壳体17在此平坦面17b粘接在薄膜薄片16上。如图3表明的那样,粘接剂22在薄膜薄片16的上面中仅涂布在至少接住壳体17的平坦面17b的区域。另一方面,膜片开关18具有接住橡胶圆顶19的上侧薄片18a、与上侧薄片18a的背面即下面相向的下侧薄片18b、夹入在上侧薄片18a及下侧薄片18b之间的隔离薄片18c。在隔离薄片18c上,在橡胶圆顶19的下方位置形成贯通孔33。在贯通孔33内,在上侧薄片18a的下面上形成接点34。同样,在贯通孔33内,在下侧薄片18b的上面上形成接点35。接点34、35相互相向。在接点34、35上各自分别连接了配线图案(未图示)。接点34、35构成上述的接点部14。上侧薄片18a、下侧薄片18b及隔离薄片18c例如由粘接剂(未图示)相互粘贴。上侧薄片18a、下侧薄片18b及隔离薄片18c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样的树脂材料形成。橡胶圆顶19例如由粘接剂安装在膜片开关18的上面上。在接点34、35、配线图案上,例如包含银(Ag)、铜(Cu)及铝(Al)的至少任何一种金属材料。接着,设想通过由笔记本型电脑I的使用者进行的按键操作将键顶12按下的情景。当外力不作用在键顶12上时,橡胶圆顶19由其顶部将键顶12支承在从膜片开关18的上面离开了最大距离的行程的上限位置。这样,键顶12被定位在初始位置。依靠膜片开关18,接点部14处于打开的状态。此时,连杆构件13的滑动轴部25被定位在导向槽26内。一对连杆构件13、13的臂部13a、13a彼此确立在侧面看以规定的最小交叉角交叉的倾斜姿势。如果由使用者在键顶12上作用外力而将键顶12按下,则通过键顶12的下降动作,连杆构件13、13分别绕转动轴线28、28相互向相反方向摆动。滑动轴部25、25,向相互离开的方向在键顶12的下面滑动。此时,橡胶圆顶19进行弹性变形。在橡胶圆顶19中积蓄弹性复原力。如果键顶12被定位在从膜片开关18的上面以最小距离离开的行程的下限位置,则橡胶圆顶19内的突起36将上侧的接点34按压在下侧的接点35上。接点部14被关闭。此时,一对连杆构件13,13的臂部13a,13a彼此确立在侧面看以规定的最大交叉角交叉的倾斜姿势。如果向键顶12的外力被解除,则橡胶圆顶19由弹性复原力复原。此时,通过键顶12的上升动作,连杆构件13、13分别绕转动轴线28、28相互向相反方向摆动。滑动轴部25、25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在键顶12的下面滑动。这样,如果橡胶圆顶19恢复到原形,则键顶 12恢复到其初始位置。滑动轴部25、25分别被收容在导向槽26、26内。与上述同样,一对连杆构件13、13的臂部13a、13a彼此确立在侧面看以规定的最小交叉角交叉的倾斜姿势。同时,接点部14被打开。在以上的那样的按键操作中,在外力作用在键顶12上的期间,橡胶圆顶19使与键顶12的下降位移量非线性对应的弹性复原力作用在键顶12上。其结果,在按键开关装置7中,在键顶12的下降位移量超过了规定值时,到此为止增加了的弹性复原力急剧减小。这样,可以确保伴随着所谓的敲打感的按键操作特性。在以上的那样的键盘4中,壳体17例如由粘接剂22安装在薄膜薄片16上。因为薄膜薄片16由柔软的例如树脂薄片形成,所以例如在键盘4的组装、键盘4向笔记本型电脑I的装入时,薄膜薄片16能够柔软地变形。其结果,由于作为薄膜薄片16不需要高的刚性,所以能够非常薄地形成薄膜薄片16。因此,与例如在膜片开关18上粘贴例如由金属板、不锈钢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支承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按键开关装置7即键盘4轻量化及低高度化。另外,因为键盘4由被配置在主体壳体2的开口 6内的平坦的支承板11接住,所以不管薄膜薄片16是否柔软都能够确保与以往同样的操作性。图8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7a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7a的结构的剖视图。在图8中省略了键顶12的图示。另外,在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均等的结构要素上加上相同的参照符号。在此按键开关装置7a中,在薄膜薄片16的粘接剂22的涂布区域形成贯通薄膜薄片16的例如四个贯通孔4。另一方面,在壳体17的平坦面17b上,与贯通孔41的位置对应地形成从平坦面17b突出的例如四个突起42。贯通孔41及突起42分别形成为圆柱状。突起42被配置在例如壳体17的框的四角。如图9表明的那样,如果壳体17配置在薄膜薄片16上,则壳体17的突起42被接纳在薄膜薄片16的贯通孔41内。这样,能够在按键开关装置7a的组装时在薄膜薄片16上简单地定位壳体17。即,能够在膜片开关18上简单地定位键顶12。壳体17的平坦面17b由粘接剂22粘接在薄膜薄片16上。由于其它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同样,所以省略在此的重复的说明。根据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7a,能够实现与上述的按键开关装置7同样的作用效果。图10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7b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7b的结构的剖视图。另外,在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均等的结构要素上加上相同的参照符号。在此按键开关装置7b中省略上述的薄膜薄片16的装入。壳体17在平坦面17b例如由粘接剂22粘贴在膜片开关18的上面即上侧薄片18a的上面上。因此在膜片开关18中能够省略上述的退让孔21、21的形成。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制造膜片开关18。根据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7b,由于能够省略薄膜薄片16的装入和退让孔21的形成,所以能够减少按键开关装置7b的零件个数。而且,与上述的按键开关装置7、7a相比,能够与薄膜薄片16的厚度量相应地使按键开关装置7b进一步轻量化及低高度化。进而,能够减少按键开关装置7b的制造成本,同时能够简化按键开关装置7b的制造。另外,因为键盘4由被配置在主体壳体2的开口 6内的平坦的支承板11接住,所以即使膜片开关18柔软也能够确保与以往同样的操作性。图12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7c的结构的剖视图。另外,在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均等的结构要素上加上相同的参照符号。在此按键开关装置7c中,在膜片开关18的上侧薄片18a及隔离薄片18c上形成退让孔43。退让孔43例如形成在接点部14的周围。壳体17例如由粘接剂 安装于在退让孔43内露出的膜片开关18的下侧薄片18b上。在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7c中,能够与上侧薄片18a及隔离薄片18c的量相应地使按键开关装置7c即键盘4的高度降低。其结果,与上述的按键开关装置7c相比能够使键盘4进一步低高度化。在以上的那样的按键开关装置7、7a、7b、7c中,也可以代替由粘接剂22进行的粘接,通过例如基于超声波振动熔接壳体17的平坦面17b和薄膜薄片16或膜片开关18,将壳体17安装在薄膜薄片16或膜片开关18上。图13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组装前的按键开关装置7d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组装中的按键开关装置7d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5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组装后的按键开关装置7d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另外,在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均等的结构要素上加上相同的参照符号。在组装前的此按键开关装置7d中,如图13表明的那样,在壳体17的四角,形成朝向薄膜薄片16地突出的例如四个脚部44。脚部44,例如形成为朝向前端地尖细的圆锥台形状。另一方面,在薄膜薄片16上,在与脚部44对应的位置形成贯通薄膜薄片16的贯通孔45。在壳体17向薄膜薄片16上安装时,采用由热使各脚部44的前端熔融而变形的热铆接的结构。如图14所示,在实施热铆接时,壳体17的各脚部44被接纳薄膜薄片16的贯通孔45内。脚部44的前端通过贯通孔45从薄膜薄片16的下面突出。此时,脚部44的前端因热而被熔融。这样,如图15所示,在脚部44的前端形成沿薄膜薄片16的下面扩展的变形部分44a。壳体17由此变形部分44a简单稳定地安装在薄膜薄片16上。另外,在省略薄膜薄片16的装入的上述的按键开关装置7b中,贯通孔45例如可以形成在膜片开关18上。这样壳体17被简单稳定地安装在膜片开关18上。如图16所示,也可以在薄膜薄片16上形成接纳脚部44的变形部分44a的凹部46。在凹部46形成贯通孔45。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变形部分44a从薄膜薄片16的下面突出。其结果,能够实现按键开关装置7即键盘4的进一步的低高度化。在这样的凹部46的形成时,如图17(a)所示,例如树脂薄片47被按压在具有模仿了凹部46的轮廓的突起48的冲头49的上面上。这样,如图17(b)所示,在树脂薄片47上形成凹陷51。然后,如图17(c)所示,树脂薄片47被按压在具有用于在凹陷51上形成贯通孔45的突起52的冲头53的上面上。这样形成具有凹部46的薄膜薄片16。另外,由热铆接进行的壳体22的安装也可以适用于上述的按键开关装置7、7a、7b及7c。图18及图19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7e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均等的结构要素上加上相同的参照符号。如图18所示,在此按键开关装置7e中,壳体17被分割成一对框部分17a、17a。框部分17a、17a分别由粘接剂粘接于在膜片开关18的退让孔21、21内露出的薄膜薄片16上。其它的结构要素与上述的按键开关装置7同样地构成。如图19所示,在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7e的组装时,壳体17的框部分17a、17a可以相对于薄膜薄片16外插成形。即,在壳体17的成形时薄膜薄片16与壳体17结合。根据外插成形,能够在薄膜薄片16上简单地安装壳体17。外插成形后,在薄膜薄片16上安装开关机构15。框部分17a、17a被接纳在膜片开关18的退让孔21、21内。然后,例如基于连杆构件13、13的弹性变形,将连杆构件13、13的转动轴部24、24嵌入框部分17a、17a的轴承部23、23。 除此以外,在以上的那样的按键开关装置7、7a、7d及7e中,薄膜薄片16也可以例如由有机EL (场致发光)薄片形成。有机EL薄片具有发光层。依靠发光层的作用,有机EL薄片能够发光。在此按键开关装置7、7a及7e中,键顶12例如由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当在透明的树脂材料上实施了涂装后,例如文字、记号的部分的涂装被蚀刻剥离。这样,由于有机EL薄片的发光,在键顶12中仅文字、记号的部分能够发光。在装入了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7、7a及7e的键盘4中,能够在暗的场所中的作业时提高操作者的识别性。除此以外,例如在按键开关装置7中,如图20所示,也可以在膜片开关18的表面上形成防电层55。作为防电层55例如可以使用界面活性剂等众所周知的防电剂。在防电层55的形成时,例如在膜片开关18的表面上涂布防电剂。在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7中,由防电层55的作用能够抑制在键盘4中的静电的产生。另外,由防电层55的作用能够使在键盘4中产生的静电向大气中散发。其结果,能够防止静电向膜片开关18的配线图案逃避。能够使配线图案中产生的噪声减小。这样的防电层55也可以同样装入按键开关装置7a 7e中。另外,例如在按键开关装置7中,也可以在膜片开关18的表面上代替上述的防电层55而形成导电层(未图示)。作为导电层例如可以使用银(Ag)、碳(C)等导电材料的涂料。在导电层的形成时,在膜片开关18的表面上涂布例如糊状的导电材料的涂料。在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7中,导电层作为膜片开关18的接地发挥功能。其结果,在键盘4中产生的静电能够向导电层逃避。其结果,能够防止静电向膜片开关18的配线图案逃避。能够使配线图案中产生的噪声减小。这样的导电层可以同样装入按键开关装置7a 7e中。另外,例如在按键开关装置7中,如图21所示,也可以在薄膜薄片16的表面上形成导电层56。即,导电层56被夹入在薄膜薄片16的表面和膜片开关18的背面之间。导电层56例如使用铝(Al)、铜(Cu)等导电材料。在导电层56的形成时,向薄膜薄片16的表面蒸镀导电材料或者粘贴蒸镀了导电材料的薄片。在这样的按键开关装置7中,导电层56作为膜片开关18的接地发挥功能。其结果,在键盘4中产生的静电能够向导电层逃避。其结果,能够防止静电向膜片开关18的配线图案逃避。能够使配线图案中产生的噪声减小。这样的导电层可以同样装入按键开关装置7a 7e中。另外,此导电层56也可以例如与上述的防电层55并用。符号说明4 :键盘7、7a、7b、7c、7d、7e :按键开关装置
12 :键顶13 :连杆构件15 :开关机构16 :薄膜薄片17 :壳体18 :膜片开关18a:下侧薄片18b :上侧薄片 18c:隔离薄片21 :退让孔41 :贯通孔42:突起55 :防电层56:导电层
权利要求
1.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键顶; 与上述键顶连结,相互连动地引导上述键顶的升降动作的一对连杆构件; 具有与上述键顶的升降动作相应地开闭电气电路的接点的膜片开关的开关机构; 粘贴在上述膜片开关上的柔软的薄膜薄片; 安装在上述薄膜薄片上,将上述连杆构件连结在上述薄膜薄片上的壳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形成在上述薄膜薄片上,贯通上述薄膜薄片的贯通孔; 形成在上述壳体上,从上述壳体突出,被接纳在上述贯通孔内的突起。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由粘接剂、超声波振动、热铆接及外插成形的任何一种安装在上述薄膜薄片上。
4.如权利要求I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薄膜薄片是有机EL薄片。
5.如权利要求I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形成在上述膜片开关的表面上,由防电剂形成的防电层。
6.如权利要求I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形成在上述膜片开关的表面及上述薄膜薄片的表面的至少任何一方上,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导电层。
7.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权利要求I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
8.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键顶; 与上述键顶连结,相互连动地引导上述键顶的升降动作的一对连杆构件; 具有与上述键顶的升降动作相应地开闭电气电路的接点的膜片开关的开关机构; 安装在上述膜片开关上,将上述连杆构件连结在上述膜片开关上的壳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膜片开关具备 下侧薄片; 由背面与上述下侧薄片的表面相向的上侧薄片; 夹入在上述下侧薄片的表面和上述上侧薄片的背面之间的隔离薄片; 形成在上述上侧薄片及上述隔离薄片上,贯通上述上侧薄片及上述隔离薄片的退让孔, 上述壳体安装于在上述退让孔内露出的上述下侧薄片上。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由粘接剂、超声波振动、热铆接及外插成形的任何一种安装在上述膜片开关上。
11.如权利要求8 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形成在上述膜片开关的表面上,由防电剂形成的防电层。
12.如权利要求8 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形成在上述膜片开关的表面上,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导电层。
13.—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权利要求8 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轻量化及低高度化的按键开关装置及键盘。壳体(17)例如由粘接剂(22)安装在薄膜薄片(16)上。因为薄膜薄片(16)由柔软的薄膜薄片形成,所以例如在键盘(4)的组装时,薄膜薄片(16)能够柔软地变形。其结果,由于作为薄膜薄片(16)不需要高的刚性,所以能够非常薄地形成薄膜薄片(16)。因此,例如与在膜片开关(18)上粘贴例如由金属板、不锈钢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支承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按键开关装置(7)轻量化及低高度化。
文档编号H01H13/20GK102629526SQ20121000575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7日
发明者中村修二, 小池保, 竹前安纪彦, 西野武志, 远藤孝夫 申请人: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