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1334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399522号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端子模块和包覆于端子模块外的遮蔽壳体,并进一步设有挡止块和保持槽将二者组装在一起。然而,目前遮蔽壳体作为目前绝大多数的电连接器最外层的结构,同样兼负着整个电连接器的保护罩的功能,殊不知作为形成框口界面的重要组成,遮蔽壳体同样需要得到保护。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前述电连接器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实现绝缘套体、遮蔽壳体和端子模块的稳固组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套体以及组装于绝缘套体的遮蔽壳体和端子模块,所述绝缘套体具有前端面、后端面以及贯穿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形成的收容腔,所述遮蔽壳体具有容置于收容腔内的框状周壁以及自前述框状周壁的前侧边向外翻折形成的导缘,所述遮蔽壳体自所述前端面装入绝缘套体,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绝缘块和收容于前述绝缘块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端子模块从后端面装入绝缘套体,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出绝缘套体后端面的尾部。本发明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套体以及组装于绝缘套体的遮蔽壳体和端子模块,所述绝缘套体具有前端面、后端面以及贯穿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形成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凸设有面向前端面开设的干涉孔以及面向后端面开设的挡止槽,所述遮蔽壳体自所述前端面装入绝缘套体并具有与绝缘套体的干涉孔配合的干涉片,所述端子模块自所述后端面装入绝缘套体并具有与绝缘套体的挡止槽配合的挡止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将遮蔽壳体和端子模块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装入绝缘套体内并组设于一体,形成了稳固的保护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图3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再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沿图1所示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1所示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插座100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具有由完整的MicroUSB(微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和部分SATA(串行高级技术附件)接口组成的复合式框口。所述电连接器100主要包括绝缘套体10以及组装于绝缘套体10的遮蔽壳体20、端子模块30及端子组31。所述绝缘套体10具有前端面101、后端面103、位于所述前端面101和后端面103之间的L形舌板部104以及贯穿所述前端面101和后端面103形成的收容腔105。绝缘套体10向收容腔105内凸设有间隔块107,所述间隔块107设有面向前端面101开设的干涉孔1071以及面向后端面103开设的挡止槽1073。所述L形舌板部104和收容腔105的两外端还设有一对导插槽106,所述绝缘套体10设有连接所述两导插槽106的保护壁108,所述保护壁108与绝缘套体10围设形成收容腔105的部分相连接。所述遮蔽壳体20具有容置于收容腔105内的框状周壁201以及自前述框状周壁201的前侧边向外翻折形成的导缘203。框状周壁201相对于导缘203的后侧边凸伸有与绝缘套体10的干涉孔1071配合的干涉片205。所述框状周壁201相对于导缘203的后侧边还凸伸有保持片207(保持片207在安装前期的初始状态是没有折弯的,在端子模块30装入以后才会用治具折弯进行限位),这部分的具体作用会在后续讲到。所述端子模块30为MicroUSB3.0端子,包括绝缘块301和收容于所述绝缘块301的若干导电端子303,端子模块30的绝缘块301和若干导电端子303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导电端子303具有延伸出绝缘套体10后端面103的尾部3031。前述端子模块30具有控制装入深度的挡止块3011和靠近后端面103并与遮蔽壳体20保持片207配合的保持槽3013。所述端子模块30还包括彼此平齐且纵向间隔的两舌板3015,所述遮蔽壳体20包围两舌板3015且在所述两舌板3015之间形成防呆突起208。端子模块30是本发明后续描述的重点部分,而插置于绝缘套体10的L形舌板部104上的具有SATA端子的端子组31则不做重点讲解。下面介绍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安装过程。首先,所述遮蔽壳体20自所述前端面101装入绝缘套体10,遮蔽壳体20上的干涉片205与绝缘套体10上的干涉孔1071配合固定,导缘203在遮蔽壳体20靠近前端面101设置并与前端面101共同形成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的过渡斜角,本实施例中的遮蔽壳体20还具有延伸出绝缘套体10后端面103的引脚209,所述端子模块30的间隔块107开设有供前述引脚209通过的穿槽305(引脚209在安装前期的初始状态是没有折弯的,在端子模块30装入以后才会用治具折弯);接着,将端子模块30自所述后端面103装入绝缘套体10,并通过挡止块3011和绝缘套体10的挡止槽1073配合控制端子模块30的装入深度,端子组31此时也装入绝缘套体10的L形舌板部104上;请特别参阅图6和图7,然后,当前述端子组31装入收容腔105后,所述保持片207通过折弯与保持槽3013镶嵌配合,所述绝缘套体10对应保持片207外侧的位置还设有供治具进入以方便折弯加工的开口109,即所述端子模块30的挡止块3011和保持槽3013共同将端子模块30限位于绝缘套体10收容腔105内;最后,通过治具将端子模块30的尾部3031、端子组31的尾部(未标示)以及遮蔽壳体20的引脚209折弯形成真正归于实用的接触部结构。本发明通过将遮蔽壳体20和端子模块30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装入绝缘套体10内并组设于一体,相互约束,相互作用,形成了稳固的保护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结构。而且,本实施例中的遮蔽壳体20靠近前端面101处设有导缘203(遮蔽壳体如果从后端面装入恐会遇到干涉),端子模块30靠近后端面103设有若干端子尾部3031(端子模块如果从前端面装入恐会使端子压溃),本发明也有效地避免了这些问题的发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例如在实施例中,所述遮蔽壳体还向后穿设有引脚,此举可以很好地实现接地和信号屏蔽,却也增大了引脚插入时与穿槽对位不准而压溃的风险;而在其它实施例中,此结构也可以省略或采用其它结构代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