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4556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Usb3·0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USB3?0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插置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第二端子组、组装在绝缘本体上以固持第一、第二端子组的固定件、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前向延伸形成舌板,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在上下方向上相互联通的分别用于收容第一、第二端子组的若干第一、第二端子槽,所述若干第一端子槽之间形成有第一隔离部,所述第二端子槽之间形成有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槽之间形成有联通空间并在上下方向上交错设置,使所述第二端子槽之间的第二隔离部全部或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下方;本发明的USB3?0连接器结构简单,高频性能好。
【专利说明】 USB3 O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USB3*0连接器,尤指一种导电端子后插式USB3*0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USB3*0在原有USB2*0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导电端子组,导致USB3*0连接器在设计制造更加复杂,如何将两组导电端子适当地组装到绝缘本体上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且USB3*0连接器对高频信号的传输有极为严格的要求,USB3-0连接器结构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USB3*0连接器高频性能,特别如何减小两组导电端子组之间的信号串扰。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频性能良好的USB3*0连接器。
[0004]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SB3*0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插置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第二端子组、组装在绝缘本体上以固持第一、第二端子组的固定件、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前向延伸形成舌板,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在上下方向上相互联通的分别用于收容第一、第二端子组的若干第一、第二端子槽,所述若干第一端子槽之间形成有第一隔离部,所述第二端子槽之间形成有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槽之间形成有联通空间并在上下方向上交错设置,使所述第二端子槽之间的第二隔离部全部或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下方,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包括有第一、第二固持部、分别自第一、第二固持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一、第二焊接部、及第一、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二隔离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臂下方以防止在第一接触臂被过度压迫时不会与第二端子组电性接触。
[000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USB3*0连接器的第一、第二端子槽在相互联通以便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全部自绝缘本体的基部一侧插入,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槽交错设置以使所述第二端子槽之间的第二隔离部全部或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下方以保证所述第一端子组的第一接触臂在被过度压迫的情况下不会向下接触到第二端子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USB3*0连接器的立体图。
[0007]图2为本发明USB3*0连接器去掉遮蔽壳体后的立体分解图。
[0008]图3为本发明USB3*0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后角度视图。
[0009]图4为本发明USB3*0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俯视与剖视图。
[0010]图5为本发明USB3*0连接器去掉遮蔽壳体后沿第一导电端子的剖视图。
[0011]图6为本发明USB3*0连接器去掉遮蔽壳体后沿第二导电端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USB3*0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20、安装于绝缘本体20内的第一端子组40、第二端子组50、用于固定第一、第二端子组40,50的固定件30、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20外围的遮蔽壳体10。
[0013]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0包括基部21、及自基部21向前部分延伸形成的舌板22。所述绝缘本体20设有贯穿基部21并延伸至舌板22的第一端子槽23、及第二端子槽24,所述第一端子槽23在舌板22的部分露出于舌板22顶面,所述第二端子槽24长于第一端子槽23并在延伸至舌板22的端缘处时向上穿破所述舌板22的顶面。所述第一端子槽23与第二端子槽24之间是联通的并形成联通空间25以便于第一端子组23与第二端子组24的插入操作。所述第一端子槽23与第二端子槽24在垂直方向上自上而下呈两排横向排列。所述第一端子槽23包括有四个并在相互之间形成第一隔离部231,所述第二端子槽24包括五个并在相互之间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二隔离部241,所述第一端子槽23与第二端子槽24在上下方向上交错设置,使所述第二隔离部241全部或部分地位于第一端子槽23下方,使所述第一隔离部231全部或部分地位于第二端子槽24上方。所述绝缘本体20的基部21的上下两侧上设有卡块210。
[0014]所述固定件30包括固定部31、及自固定部31向前延伸入所述绝缘本体20的第一端子槽23与第二端子槽24之间的联通空间25内的隔板32。所述固定件30的固定部31在隔板上下分别设有若干端子孔311以固持所述第一端子组40与第二端子组50。所述固定部31上延伸形成有卡扣于所述绝缘本体20的卡块210上的卡扣部310。所述隔板32的末端开设有四个缺口 320。
[0015]所述第一端子组40包括有第一固持部41、自第一固持部41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部42、及第一接触臂43,所述第一接触臂43为弹性接触部件并在第一端子槽23内露出于所述绝缘本体20的舌板22顶面。当所述第一接触臂43被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向下弹性挤压时,所述第一接触臂43将被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槽23下的第二隔离部241抵住以防止第一端子组40的第一接触臂43电性接触第二端子组50。
[0016]所述第二端子组50包括有第二固持部51、自第二固持部51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二焊接部52、及第二接触臂53。所述第二接触臂53是自第二固持部51前向延伸至绝缘本体20的第二端子槽24末端处再折弯向上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二接触臂53在舌板22端缘处顺第二端子槽24延伸并露出于所述舌板22。
[0017]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将详细介绍本发明的USB3*0连接器的组装过程,首先,将所述第二端子组50自基部21—端沿第二端子槽24插入所述绝缘本体20内;随后,将所述第一端子组40自基部21—端沿第一端子槽23插入所述绝缘本体20内;然后,将所述固定件30自基部21 —端插入所述绝缘本体20内,即所述固定件30的隔板32插入所述第一端子槽23与第二端子槽24之间的联通空间25内将所述第一端子组40与第二端子组50隔离以减小第一端子组40与第二端子组50之间的信号干扰,所述固定件30的卡扣部310扣持于所述绝缘本体20基部21上的卡块210以将所述固定件30固持在所述绝缘本体20上,同时,所述固定件30的隔板32端缘处的四个缺口 320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组40的第一接触臂43下方以保证第一接触臂43有足够的弹性变形空间;最后,将所述遮蔽壳体10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2上。
[0018]本发明USB3*0连接器的第一、第二端子槽23,24在相互联通以便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40、50全部自绝缘本体20基部21 —侧插入,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槽23,24交错设置以使所述第二端子槽24之间的第二隔离部241全部或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槽23下方以保证所述第一端子组40的第一接触臂43在被过度压迫的情况下不会向下接触到第二端子组50。
【权利要求】
1.一种USB3*0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插置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第二端子组、组装在绝缘本体上以固持第一、第二端子组的固定件、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前向延伸形成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在上下方向上相互联通的分别用于收容第一、第二端子组的若干第一、第二端子槽,所述若干第一端子槽之间形成有第一隔离部,所述第二端子槽之间形成有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槽之间形成有联通空间并在上下方向上交错设置,使所述第二端子槽之间的第二隔离部全部或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下方,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包括有第一、第二固持部、分别自第一、第二固持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一、第二焊接部、及第一、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二隔离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臂下方以防止在第一接触臂被过度压迫时不会与第二端子组电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延伸形成的隔板,所述隔板收容入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槽之间的联通空间以减小第一、第二端子组之间的信号干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固定部上设有卡扣部,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上下两侧设有与所述卡扣部扣持的卡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端缘处开设有若干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槽或第一接触臂下的缺口以保证第一端子组的第一接触臂有足够的弹性空间。
5.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固定部在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供第一、第二焊接部穿设的端子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包括有四个并贯穿绝缘本体基部后延伸至舌板,所述第一端子槽位于舌板部分露出于舌板顶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包括五个且第二端子槽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端子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槽贯穿所述基部后延伸至舌板的端缘处时再向上穿破所述舌板的顶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的第二接触臂是自第二固持部延伸至第二端子槽端缘处时向上折弯后再延伸形成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时,先将所述第二端子组自绝缘本体基部一侧插入所述第二端子槽内,再将第一端子组自绝缘本体基部一侧插入所述第一端子槽内。
【文档编号】H01R13/02GK103427203SQ201210362521
【公开日】2013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张秀华 申请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