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平带式缆线的联接装置和带有平带式缆线的电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639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平带式缆线的联接装置和带有平带式缆线的电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平带式缆线(Flachbandkabel)的联接装置,其带有:基元件(Basisglied),其具有设立用于支撑缆线截段(Kabelabschnitt)的支承面;并且带有可与基元件连接的盖元件(Deckglied),其设有按压面(Andrilckflkhe)并且其设有接触元件用于建立与平带式缆线的各个导体的电接触。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的前序部分的电气装置,其带有借助于联接装置联接到其处的平带式缆线。这样的电气装置也可以是电子仪器,例如电流测量模块(Strommessmodul),其作为插接件(Ansteckteil)插到保护装置、例如电气安装设备中的线路保护开关处。
背景技术
平带式缆线在平的绝缘材料包壳(Isolierstoffumhiillung)中包含一定数目的彼此有间距地平行伸延的线状的导体。为了电气或电子装置或组件与平带式缆线的连接,经常使用插接连接器(Steckverbinder),其借助于刃形端子(Schneidklemme)被固定在平带式缆线处且与导体连接。用于与平带式缆线连接的这样的插头众所周知包括两个构件,即可配备有接触元件的盖元件和基元件。为了支撑待与插头相连接的平带式缆线的截段,基元件具有大致平的支承面,平带式缆线的相关的缆线截段通过盖元件与基元件的连接可被固定在其处。为了夹住平带式缆线的贴靠在支承面处的截段,盖元件具有大致平的按压面,以刃形端子的形式的接触元件从其竖直伸出地来安装。刃形端子是以特别的形状构造的接触弹簧,其以从盖元件的按压面突出的接触槽(Kontaktschlitz)包围平带式缆线的导体,其中,平带式缆线的绝缘材料包壳在将盖元件按压到基元件上时被刺穿。由此同时引起刃形端子在平带式缆线处的机械锁止和电接触。在接触弹簧的与接触槽相对的侧面处,它可被与接触刀片(Kontaktmesser)或接触销相连接,其例如作为刀条(Messerleiste)或插头条(Steckerleiste)的组成部分可被从盖元件的背对基元件的侧面这里引入盖元件的相对应的容纳口中。该刀条或插头条可位于该电气装置中,平带式缆线借助于联接装置应被联接到其处。在用于平带式缆线的这种类型的联接装置的所有已知的实施方案中需要在按压到基元件处时利用外部的保持工具来保持或定位盖元件,因为否则其由于其较小的尺寸通过挤压力将移动。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盖元件与基元件的操纵或按压需要专用工具。平带式缆线因此通常利用安装在工作侧的联接装置以一定的长度来预集束(vorkonfektionieren)。文件DE 25 19 336示出一种用于平带式缆线的联接装置,在其中夹在基元件与盖元件之间的平带式缆线在间隙中被转向并且由此提供拉力减除(Zugentlastung)。如果在现场装配中预集束的平带式缆线太长并且因此平带式缆线应被缩短,或者如果联接装置在平带式缆线上的位置应在缆线的纵向延伸方向上被改变,或者如果不应使用预集束的平带式缆线、而是现场才将联接装置在平带式缆线处安装在一定的可自由选择的位置处,则这是复杂的,因为装配工必须随身携带相应的专用工具,并且其经常在现场由于专用工具的尺寸和在装配地点处受限的空间甚至不能使用该专用工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平带式缆线的联接装置,其在没有专用工具的情况下在装配在平带式缆线处时可操纵,其在平带式缆线上可简单地在一定的位置处被预锁止并且在此在平带式缆线处不可遗失。该目的通过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平带式缆线的联接装置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基元件即构造有用于将平带式缆线可纵向移动地保持在支承面处的第一引导和保持件以及构造有用于可移动地引导和保持盖元件的第二引导和保持件。在根据本发明的联接装置中因此不再需要用于保持盖元件的专用工具。根据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集成在联接装置处的第二引导和保持件使其不必要。第一引导和保持件将联接装置引导到用于装配在平带式缆线处的所期望的部位处,而集成的第二引导和保持件确保在平带式缆线处挤压盖元件时盖元件的可靠的导向和保持。根据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作为第一引导和保持件在支承面处构造有两个纵向地指向平带式缆线的走向的、垂直于支承面延伸的、以其彼此间的间距与平带式缆线的宽度相匹配的侧壁,其中,每个侧壁设有用于可纵向移动地保持平带式缆线的保持装置,使得平带式缆线的贴靠在支承面处的截段可纵向移动地来弓I导和保持。根据本发明的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作为第二引导和保持件在每个侧壁处构造有垂直于支承面和侧壁的纵向延伸方向伸延的引导壁,其带有用于可移动地引导和保持盖元件的引导件。根据本发明的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侧壁和引导壁与支承面形成近似U形的横截面轮廓,这样使得平带式缆线从其敞开的侧面这里可引入U形的横截面轮廓中并且可贴靠到支承面处。这样根据本发明所设计的联接装置具有多个优点。端子能够不可遗失地被预锁止在平带式缆线上。对此,平带式缆线被插入构造在侧壁处的保持装置中。这或者可如此发生,即平带式缆线在侧向上被穿入侧壁之间并且然后在平带式缆线上被移动到所期望的位置处。平带式缆线也可从上面、从U形的横截面轮廓的敞开的侧面这里被置入基元件中并且按压到支承面处,其中,其然后同样通过保持装置来保持且可被移动。为了装配盖元件,不需要专用工具,因为盖元件可以简单地被插入引导壁之间,通过引导件在朝向支承面的方向上来强制引导它。盖元件那么仅需以在引导件中滑动地被压向支承面。这可由手实现,或者借助于通常的手工工具、例如扁钳(Flachzange)。因此,利用根据本发明所设计的联接装置可能以可简单操纵的方式且没有专用工具地、在现场将刃形端子插头在平带式缆线处安装在可自由选择的位置处。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保持装置构造为与导体的横截面相匹配的第一槽形横截面轮廓,其以其敞开的侧面面对相应相对而置的侧壁,使得平带式缆线的贴靠在支承面处的截段在槽形横截面轮廓中可纵向移动地来引导和保持。
利用保持装置构造为槽形横截面轮廓,平带式缆线从基元件的窄侧这里的简单的穿入是可能的。平带式缆线但是也可从上面、从U形的横截面轮廓的敞开的侧面这里被压入槽形横截面轮廓中。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引导件构造为第二槽形横截面轮廓,其与盖元件的横截面轮廓相匹配并且其以其开口面对相应相对而置的引导壁,使得盖元件在其窄侧处能够可移动地保持在引导壁的第二槽形横截面轮廓中。盖元件通常具有带有两个相对的宽侧的大致方形的设计,宽侧相应由两个短的和两个长的窄侧限制。长的窄侧中的一个是按压面,接触元件、即刃形端子从其伸出。相对的长的窄侧具有引入孔,其中的每个关联有接触元件并且借助于相关联的接触刀片或接触销允许接触元件的接触。方形的盖元件现在从U形的横截面轮廓的敞开的侧面这里被如此插入两个引导壁之间,使得短的窄侧容纳在第二槽形横截面轮廓中。与盖元件的方形的设计相匹配,其在此具有矩形的横截面。盖元件那么被可靠地保持并且可被压向支承面,而不存在其翻倾或脱落的风险。这两个引导壁在一定程度上用作用于盖元件的集成在基元件处的装配辅助。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当盖元件与基元件相连接时,在支承面中构造有凹部用于容纳接触元件的自由端。因此确保,导体在接触弹簧挤压时被完全容纳在接触槽中,因为这两个在其之间形成接触槽的子弹簧(Teilfeder)可容纳在凹部中。凹部可实施为盲孔。在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基元件中的凹部设计为贯穿的开口。接触元件的子弹簧具有止动鼻(Rastnase),其可卡入基元件的开口中。因此改善子弹簧与平带式缆线的接触并且防止盖元件从基元件中不期望的滑出(Rausgleiten)。对此,贯穿的开口具有相应的锥形部(VerjUngung),止动鼻在盖元件移入基元件中时可锁止在其上。盖元件的所有的子弹簧可装备有这样的止动鼻。但是同样可能的是,仅一部分子弹簧具有止动鼻。在该实施形式中,相应地还仅凹部必须构造为贯穿的开口,在其中利用止动鼻来布置子弹簧并且因此止动鼻也可松开。对此备选地,盖元件也可具有附加的卡锁件(Rastmittel),也就是说不集成在子弹簧中且可卡入基元件中的卡锁件。为了将子弹簧从卡入的状态中松开,子弹簧可从贯穿的开口这里被压向旁边,或者当两个布置在开口中的子弹簧装备有止动鼻时,被压在一起,使得子弹簧穿过锥形部从基元件中可被移动。在附加的卡锁件的情况中,其同样能够可松开地与基元件相连接。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在引导壁处构造有卡锁件用于联接装置与电气装置的可松开的卡锁连接。通过将联接装置利用引导壁向前引入相应地设置在电气装置处的插头槽(Steckerwanne)中,平带式缆线被联接到电气装置处。凸形的插头脚(Steckerstift)位于电气装置的插头槽中,其被引入相应地存在于盖元件处的凹形的脚引入孔(StifteinfiihrSffnung)中并且因此在平带式缆线与电气装置之间建立电接触。在基元件的引导壁处的根据本发明存在的卡锁件用于防止联接装置从电气装置的插头槽中无意的移除。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中,通过引导壁中的切口(Einschnitt)构造有弹性的止动臂,其带有位于止动臂处的止动鼻。卡锁件因此构造为带有止动鼻的止动臂。由此良好的卡锁和还又为了将联接装置从电气装置松开而脱开卡锁(Entrastung)(那么通过为了脱开卡锁利用工具逆着其回位的弹力被压到止动臂上)是可能的。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联接装置这样来构造,使得其在平行于支承面的平面中不具有旋转对称性,以防止联接装置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扭转地)被插到电气装置上。这例如由此来实现,即一个或多个引导壁(但是非全部)具有斜面并且电气装置配对相同地(gegengleich)来成形,使得插头仅可以以唯一的方式插到电气装置上并且不可例如旋转180°地插接(在根据图7的插头中由此在电气装置中接触元件7a被与设置用于接触元件7b的接触销相连接)。联接装置因此至少在垂直于联接装置被插入到电气装置上的方向的平面中不具有旋转对称性。相应地,带有在其处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联接装置联接的平带式缆线的电气装置特征在于,电气装置具有用于容纳联接装置的引导壁的容纳室、例如插头槽,其中,在容纳室的内侧处同样构造有卡锁件,其在联接装置引入容纳室中时与止动鼻在引导壁处可松开地锁止地共同起作用。在容纳室中、即例如在插头的壁处的卡锁件例如可以是卡锁孔(Rastoeffnung)。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基元件的侧壁的高度如此来测定,使得避免在电气装置处太深插入容纳室中。联接装置不可以比直至基元件以其侧壁置于电气装置的面向联接装置的上侧上更深地被引入容纳室、例如插头槽中。因此防止缆线插头(Kabelstecker)太深地插入电气装置的容纳室中并且因此可避免电气装置的处于内部的部分的损坏,其可能在缆线插头引入太深时发生。本发明的另外的优选的实施形式从另外的从属权利要求和细节说明中得出。


根据附图(在其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应详细来阐述和说明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另外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其中:
图1显示了在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联接装置的情况下带有插在其处的平带式缆线的电流测量模块,
图2显示了对根据本发明的带有平带式缆线的联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联接装置的基元件的斜视图,
图4显示了在平面a-a中根据图1的电流测量模块的剖面图,
图5显示了在平面b-b中根据图1的电流测量模块的剖面图,
图6显示了盖元件的斜视图,
图7显示了在横截面中对布置在基元件中的盖元件的斜视图,其中,接触元件布置在盲孔中,
图8显示了在横截面中对布置在基元件中的盖元件的斜视图,其中,接触元件布置在贯穿的开口中,以及
图9显示了对根据本发明的基元件的俯视图。在附图中相同的或起相同作用的构件或元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附图标记清单 I联接装置
2平带式缆线 2a, 2b, 2c,2d平带式缆线的导体 3基元件 4支承面 5盖元件 6按压面
7,7a, 7b, 7c, 7d 接触元件 8a, 8b侧壁
9a, 9b用于平带式缆线的保持装置
10a, IOb引导壁
11a, Ilb引导件
12a, 12b卡锁件
13电气装置
14a, 14b弹性的止动臂
15a, 15b 切口
16a, 16b止动鼻
17容纳室
18a, 18b卡锁件
19a, 19b, 19c, 19d 凹部
19a’,19b’,19c’,19d’ 贯穿的开口
20盖元件的宽侧
21a, 21b短的窄侧
22a, 22b长的窄侧
23a, 23b, 23c, 23d 引入孔
71子弹簧
72子弹簧
73接触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作为电气装置13的示例,图1显示了带有所联接的平带式缆线2的用于与安装开关装置或保护装置、例如低压配电设备中的线路保护开关一起使用的电流测量模块。图4和5显示了带有所插接的平带式缆线的电流测量模块的剖面图。这样的电流测量模块13在文件EP 2282321 Al中说明。电流测量模块13与其它的电流测量模块且与上级的评估和控制单元(也称为主模块)经由在此4线的平带式缆线2相连接。两个导体2a、2d用于电流测量模块13的供电,另外两个导体2b、2c用于数据传输。平带式缆线2利用缆线插头、联接装置I插入在电流测量模块处并且与电流测量模块I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如在进一步观察图2和6的情况下明显的那样,联接装置I具有基元件3,其具有设立用于支撑平带式缆线2的缆线截段的支承面4并且其设有可与基元件3相连接的、在根据图2的组装的状态中所连接的盖元件5。
盖元件5可以是已知的刃形端子件,如在图6中所示。其通常具有带有两个相对的宽侧20的大致方形的设计,宽侧20相应由两个短的和两个长的窄侧21a、21b或者22a、22b来限制。长的窄侧中的一个22a是按压面6,接触元件7、7a、7b、7c、7d、即刃形端子从其中伸出。相对的长的窄侧22b具有引入孔23a、23b、23c、23d,其中的每一个关联有接触元件7a、7b、7c、7d并且借助于相关联的接触刀片或接触销允许相应的接触元件7a、7b、7c、7d的接触。接触元件具有刃形端子的形式,其具有在两个子弹簧71、72之间形成的接触槽73,利用接触槽73其包围平带式缆线的导体,其中,平带式缆线的绝缘材料包壳在刃形端子挤压时被刺穿并且因此建立电接触。现在观察图3。其显示了基元件3的斜视图。在支承面4处构造有两个纵向地指向平带式缆线的走向的、以其彼此间的间距与平带式缆线的宽度相匹配的侧壁8a、8b。每个侧壁8a、8b设有用于平带式缆线的保持装置9a、9b,使得平带式缆线的贴靠在支承面4处的截段可纵向移动地来保持,对此还参见图4中的剖面图,在那里平带式缆线2在两个侧壁8a、8b之间来引导和保持。保持装置9a、9b在此构造为与导体的横截面相匹配的第一槽形横截面轮廓,其以其敞开的侧面面对相应相对而置的侧壁,使得平带式缆线的贴靠在支承面处的截段在槽形横截面轮廓中可纵向移动地来保持。在每个侧壁8a、8b处构造有垂直于支承面4和侧壁8a、8b的纵向延伸方向伸延的引导壁10a、10b,其带有用于可移动地保持盖元件5的引导件I la、I lb。侧壁8a、8b和引导壁10a、10b与支承面4形成近似U形的横截面轮廓,这样使得平带式缆线可从其敞开的侧面这里引入U形的横截面轮廓中并且可贴靠到支承面4处。引导件IlaUlb构造为第二槽形横截面轮廓,其与盖元件5的横截面轮廓相匹配并且其以其敞开的开口面对相应相对而置的引导壁,使得盖元件5在其短的窄侧21a、21b处(参见图6)能够可移动地保持在引导壁10a、10b的第二槽形横截面轮廓中。当盖元件5与基元件3相连接时,在支承面4中构造有凹部19b、19c、19d用于容纳接触元件7的自由端。在图7中,基元件3中的凹部19a、19b、19c、19d设计为盲孔。由此确保,导体在接触弹簧7挤压时被完全容纳在接触槽73中,因为这两个在其之间形成接触槽73的子弹簧71、72可容纳在凹部19b、19c、19d中。在横截面(图8)中和在俯视图(图9)中,凹部设计为贯穿的开口 19a’、19b’、19c’和19d’。接触元件的子弹簧71、72具有构造为止动鼻的卡锁件,其可卡入在基元件的开口中。对此,贯穿的开口 19a’、19b’、19c’和19d’具有相应地构造为卡锁件的锥形部,止动鼻在盖元件5移入基元件3中时可锁止在其上。在附图中盖元件的所有子弹簧71、72装备有这样的止动鼻。假如仅子弹簧71、72的一部分装备有止动鼻,也仅装备有止动鼻的子弹簧可引入的凹部需要构造为贯穿的开口。在引导壁10a、10b处构造有卡锁件12a、12b用于联接装置与电气装置13的可松开的卡锁连接。通过利用引导壁10a、10b将联接装置I向前引入相应地设置在电气装置13处的插头槽17中(参见图4和5),平带式缆线被联接到电气装置13处。凸形的插头脚位于电气装置13的插头槽17中,插头脚被引入相应地存在于盖元件5处的凹形的脚引入孔23a、23b、23c、23d中并且因此在平带式缆线与电气装置13之间建立电接触。在基元件3的弓丨导壁10a、10b处的卡锁件12a、12b用于防止联接装置I从电气装置13的插头槽17中无意的移除。卡锁件12a、12b通过引导壁10a、10b中的切口 15a、15b构造为带有位于其处的止动鼻16a、16b的弹性的止动臂14a、14b。由此良好的卡锁和还又为了将联接装置I从电气装置13松开而脱开卡锁(那么通过为了脱开卡锁利用工具逆着其回位的弹力被压到止动臂14a、14b上)是可能的。电气装置13具有容纳室17、例如插头槽,用于容纳联接装置的引导壁8a、8b,参见图4。在容纳室17的内侧处同样构造有卡锁件18a、18b,其在联接装置I引入容纳室17中时与止动鼻16a、16b在引导壁10a、IOb处可松开地锁止地共同起作用。在容纳室中、即例如在插头槽17的壁处的卡锁件18a、18b在此例如是卡锁孔。如从图1可见,基元件的侧壁8a、8b的高度如此来测定,使得避免在电气装置13处太深插入容纳室中。联接装置I不可以比直至基元件以其侧壁8a、8b置于电气装置13的面向联接装置的上侧上更深地被引入容纳室17中。因此防止缆线插头太深地插入电气装置的容纳室中并且因此可避免电气装置13的处于内部的部件的损坏,其可能在缆线插头引入太深时发生。联接装置可这样来构造,使得其在平行于支承面的平面中不具有旋转对称性。对此,如在图2、3和9中所示,一个或多个引导壁(但是非全部)设有斜面(例如在附图中所示的右边的前面的棱边)。电气装置配对相同地来形,使得插头仅可以以唯一的方式插到电气装置上。当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样的旋转非对称性。对于专业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面所说明的实施形式的细节,而是在没有偏离其重要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特别的形式来实施,并且因此期望的是,当前的实施形式在任何方面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平带式缆线(2)的联接装置(1),其带有:基元件(3),其具有设立用于支撑缆线截段的支承面(4);以及带有能够与所述基元件(3)连接的盖元件(5),其设有按压面(6)并且其设有接触元件(7)用于建立与所述平带式缆线(2)的各个导体(2a,2b, 2c,2d)的电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元件(3)构造有用于将所述平带式缆线(2)可纵向移动地保持在所述支承面处的第一引导和保持件以及构造有用于可移动地引导和保持所述盖元件(5)的第二引导和保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第一引导和保持件在所述支承面(4)处构造有纵向地指向所述平带式缆线(2)的走向的、垂直于所述支承面(4)延伸的、以其彼此间的间距与所述平带式缆线(2)的宽度相匹配的两个侧壁(8a,8b),其中,每个侧壁(8a,8b)设有保持装置(9a,9b)用于可纵向移动地保持所述平带式缆线(2),使得所述平带式缆线(2)的贴靠在所述支承面(4)处的截段可纵向移动地来引导和保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装置(I),其特征在于,作为第二引导和保持件在每个侧壁(8a,8b)处构造有带有用于可移动地引导和保持所述盖元件(5)的引导件(11a,lib)的、垂直于所述支承面⑷和所述侧壁(8a,8b)的纵向延伸方向伸延的引导壁(10a,10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8a,8b)和所述引导壁(10a, 10b)与所述支承面(4)形成近似U形的横截面轮廓,这样使得所述平带式缆线(2)能够从其敞开的侧面这里引入所述U形的横截面轮廓中并且能够贴靠到所述支承面(4)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9a,9b)构造为与所述导体(2a,2b, 2c, 2d)的横截面相匹配的第一槽形横截面轮廓,其以其敞开的侧面面对相应相对而置的所述侧壁,使得所述平带式缆线(2)的贴靠在所述支承面(4)处的截段在所述槽形横截面轮廓中可纵向移动地来保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 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11a,lib)构造为第二槽形横截面轮廓,其与所述盖元件(5)的横截面轮廓相匹配并且其以其开口面对相应相对而置的所述引导壁,使得所述盖元件(5)在其窄侧处能够可移动地保持在所述引导壁的第二槽形横截面轮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元件(5)与所述基元件(3)相连接时,在所述支承面(4)中构造有凹部(19a,19b, 19c, 19d)用于容纳所述接触元件(7)的自由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导壁(10a,10b)处构造有卡锁件(12a,12b)用于所述联接装置与电气装置(13)的可松开的卡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引导壁(10a,10b)中的切口(15a,15b)构造有弹性的止动臂(14a,14b),其带有位于其处的止动鼻(16a,16b)。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侧壁高度如此来测定,使得避免太深的插入。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19a’,19b’,19c’,19d’)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为贯穿的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7)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卡锁件用于所述盖元件(5)与所述基元件(3)的可松开的卡锁连接。
13.一种电气装置(13),其带有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联接在其处的平带式缆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具有用于容纳第二引导和保持件的容纳室(17)。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气装置(1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室的内侧处构造有卡锁件(18a,18b),其在联接装置引入所述容纳室中时与止动鼻(16a,16b)在引导壁(10a, 10b)处可松开地锁止地共同起作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气装置(13),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联接装置到所述电气装置中的插入方向的 平面中,所述联接装置非旋转对称地来设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带式缆线的联接装置和带有平带式缆线的电气装置,联接装置带有基元件,其具有设立用于支撑缆线截段的支承面;以及带有可与基元件连接的盖元件,其设有按压面并且其设有接触元件。支承面设有两个纵向地指向平带式缆线的走向的、垂直于支承面延伸的、以其彼此间的间距与平带式缆线的宽度相匹配的侧壁。每个侧壁设有用于平带式缆线的保持装置,使得平带式缆线的贴靠在支承面处的截段可纵向移动地来保持。在每个侧壁处构造有带有引导件的垂直于支承面伸延的引导壁,其中,侧壁和引导壁与支承面形成近似U形的横截面轮廓,这样使得平带式缆线从其敞开的侧面这里可引入U形的横截面轮廓中并且可贴靠到支承面处。
文档编号H01R12/59GK103138064SQ20121049681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9日
发明者K.舍费尔, M.坎普曼 申请人:Abb 瑞士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